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EmilyDickinson,1830–1886) 0009.假如追憶就是忘記 (美)狄金森 舒嘯譯 假如追憶就是忘記, 那我就不再記起, 假如忘記就是追憶, 我幾乎已然忘記, 假如思念就是高興, 而憂傷就是歡愉, 那今天采花的手指 該是何等地欣喜! (J33/Fr9) 譯記:狄金森采擷了花朵送給朋友,並附上這首小詩。“隱藏”在三個(第1、3、5-6行)似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十一月最後一天,向朋友們道聲冬安。) (EmilyDickinson,1830–1886) ----.另有一片天空(J2) (美)狄金森 舒嘯譯 另有一片天空 永遠美好祥寧, 另有一片陽光, 雖然黑暗罩籠- 別介意樹木凋零,奧斯汀, 別介意四野無聲- 有一片小小樹林 枝葉永遠長青- 有一座更明麗的花園- 從來沒有霜凍, 在它不凋的花叢 我聽到明晰的蜜蜂嗡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1-11-28 11:55:08)

哪本狄金森? 舒嘯 近兩年,間或有朋友說到在書店見到多種狄金森詩集,並命我推薦該購買哪個版本。現將我的回答貼出來,以後就可以拿個鏈接來偷懶了。:-) 1. 先把三個推薦的版本列出。後麵為有耐心的朋友們附上一些說明。 首選是R.W.Franklin編輯的《狄金森詩集》“讀本”:“ThePoemsofEmilyDickinson”。 書號ISBN-13:‎978-0674018242。(該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EmilyDickinson,1830–1886) 1715.成了肉身的字詞很稀少 (美)狄金森 舒嘯譯 成了肉身的字詞很稀少 人們顫栗著分享 或許也就沒有報道 不過除非我謬妄 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 隱秘地欣喜若狂 品嚐過為我們各自 量身配備的食糧- 一個生氣盎然的字詞 沒有權利死去 如同神靈一般凝聚 與上帝同生共逝- 降貴紆尊“成了肉身 在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EmilyDickinson,1830–1886) 0817.這一個意識感知到 (美)狄金森 舒嘯譯 感知到鄰居和太陽的 這一個意識 將來同樣會感知死亡 而它單獨自己 正在穿行於一個區間 經驗在一端 另一端是指定給人們 最深刻的實驗- 它擁有的特性可以 滿足自身的程度 自己對自己一清二楚 別人無法揭露- 靈魂注定要親身經曆 探險的極致- 參加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PaulVerlaine,1844–1896) 秋吟 (法)魏爾倫 舒嘯譯 秋天的小提琴 綿綿無盡 嗚咽慽音 那般單調乏韻 倦怠煩悶 刺錐我心 報時鍾聲響起 處處蒼寂 令人窒息 我自獨獨回憶 前塵曆曆 難禁泣啼 我且去去任憑 颼飀苦風 攜我飄零 如同枯葉無定 浪跡浮蹤 南北西東 譯記:貼一首多年前試譯的魏爾倫。一來正值秋時,二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EmilyDickinson,1830–1886) 1068.低於光亮,還要更低 (美)狄金森 舒嘯譯 低於光亮,還要更低, 低於青草與泥土, 低於甲蟲的地下洞穴 低於三葉草的根部, 超出任何手臂所能及 即便是巨人的臂膀, 超出陽光所能照耀到 即便一天有一年長, 高於光亮,還要更高, 高於鳥飛出的弧線- 高於龐斯彗星的煙囪- 高於肘尺的增添,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21-09-30 17:19:58)

巴黎散記:漫步左岸 舒嘯 “文青”朋友來巴黎,漫步走過我推薦的蒙馬特(Montmartre)後,問起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百年前蒙帕納斯與蒙馬特一南一北,左岸右岸,同為後來的大師們聚集之處。隻是與蒙馬特相比,蒙帕納斯要去的地方相當分散,可選擇的路線很多,而又都難免掛一漏萬。下麵是我走過的路線之一,且遠遠超出了蒙帕納斯。 1.從6號線地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一微信老文青群的作業。) 人月圓-聞說又是中秋月(今韻) 舒嘯 聞說又是中秋月,舉目但思量。 年年此刻,秋如舊日,月在新窗。 八方浪跡,花都瀚海,何處他鄉。 山童歌弈,僧廬聽雨,卻道天涼。 注: “人月圓”--詞牌名。正體格律為: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今年9月14日是偉大詩人但丁(1265–1321)逝世700年紀念日。 (上海譯文1984年版的朱維基中譯本和Robert與JeanHollander的英譯本) 而今年3月25日則是第一個“但丁日”,因為依照《神曲》推算,是在1300年3月25日那天,三十五歲的但丁於森林裏迷路,開始了地獄之旅。 (法國畫家多雷的《神曲》插圖:“Nelmezzodelcammindinostravita”)
不懂意大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