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
2020 (82)
2022 (2)
2023 (2)
(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美)狄金森
舒嘯 譯
知更鳥是我判斷曲調的標準度量 -
因為我和知更鳥 - 是同鄉 -
可是,假如我和布穀共享出生地 -
我就會對他深信不疑 -
中午間 - 到處都有熟悉的頌唱 -
毛茛花,是我所期望的綻放
因為,我們在同一個果園成長 -
可是,假如我是出生在英國,
我就難免對雛菊傲睨自若 -
在十月裏 - 隻有堅果才合時宜 -
因為 - 季節隨著它的墜落更替 -
我被如此教育 -
假如沒有了白雪的畫麵景象
冬天,對於我 - 就是撒謊 -
因為我用了 - 新英格蘭的眼光 -
就連女王,像我一樣洞悉 -
也是在局部當地 -
(J285 / Fr256)
譯記:這是首哲理詩:我們對事物的評判出自自己的視角,因而有著其局限性、片麵性,也就未必是“真理”。
每處都有在當地生長興旺的動植物和當地特有的景象。詩人生長於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因而,活躍在那裏的北美知更鳥就成了詩人判斷曲調的標準(第1-2行)。如果她是在布穀鳥終日歌唱的地方,那麽布穀鳥也就會扮演衡量尺度的角色(第3-4行)。
布穀鳥終日歌唱的地方是指英國。在英國詩歌中,布穀是反複出現鳥類。(布穀鳥即杜鵑。“布穀”和英文中的“Cuckoo”均來自該鳥的鳴聲。)
第5行是在講詩人要列舉一些自已熟悉的新英格蘭事物:春天果園裏常見的毛茛花(第6-7行)、夏天開放的雛菊(第8-9行)、秋天標誌季節轉換的成熟堅果(第10-12行)、和冬天的漫漫白雪(13-14行)。
第15行對前麵做了總結:詩人之所以期待著春天的毛茛、夏天的雛菊、秋天的堅果、冬天的白雪,是因為她是用了新英格蘭的視角觀看世界。
第16-17行則推而廣之:英國女王看事情和我也一樣,是從自已當地的角度。
(聖桑《動物狂歡節》之“林中杜鵑”)
Dickinson 原詩:
“The Robin's my Criterion for Tune”
The Robin's my Criterion for Tune —
Because I grow — where Robins do —
But, were I Cuckoo born —
I'd swear by him —
The ode familiar — rules the Noon —
The Buttercup's, my Whim for Bloom —
Because, we're Orchard sprung —
But, were I Britain born,
I'd Daisies spurn —
None but the Nut — October fit —
Because — through dropping it,
The Seasons flit — I'm taught —
Without the Snow's Tableau
Winter, were lie — to me —
Because I see — New Englandly —
The Queen, discerns like me —
Provincially —
(J285 / Fr256)
---------------------------------------------------------------------------------------------
英文詩歌選譯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紀念 Robin Williams)
艾略特(T.S.Eliot)《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死亡也不會占得上風》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不要溫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愛的17歲高中女孩》
遵老同學獨舞先生命,玩笑譯“Someone Like You”
----------------------------------------
“可是,假如我是出生在英國,
我就難免對雛菊傲睨自若 -”
英國人愛玫瑰,所以這兩句隱隱含著嘲諷英國等級觀念了?胡思亂想。後麵再用“女王”來呼應。
詩是如此小而美。
狄金森詩作思辨精邃、想象新奇、意象豐富、遣詞講究,讀起來不得不“小心翼翼”。:-)
第二節的“nut”,“fit”,“it”,“flit”,“taught”,讀來像一顆顆堅果墜地般美妙。而你第二節的韻“宜”,“替”,“悉”,“地”,也相得益彰。
“假如沒有了白雪的畫麵景象/冬天,對於我-就是撒謊-”,倒是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