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
譯記:
1. 這是首詠蟋蟀的詩。
2. 蟋蟀的鳴聲先是在夏日的百鳥鳴囀中顯得微不足道,慢慢地成為固定的背景(“習俗”)音樂,而終於在正午的太陽已經偏低、不再咄咄逼人 -- 也就是秋意漸起時,成為代表了季節的挽歌。正像另一首狄金森捕捉到的“無法察覺”,從孱弱、“不起眼”漸漸增強,寫得很是精巧,值得反複玩味。
3. 結尾更是大家手筆:Druidic 是指古代凱爾特人的信仰儀式(即一種“異教”)。這時蟋蟀的鳴聲已經是季節的代表,我們清楚地聽到,這“古意”的鳴聲不同於我們的宗教音樂(因此我們所知的恩典輝光沒有任何變化),而是它們自己的異教“彌撒”、它們自己的異教“感恩”、它們自己的異教“頌曲”。這奇異獨特的聲音,又給自然增添了魅力。
4. 上麵3點是以自然為題材的作品來解讀這首詩。這是我喜歡的解讀方式。這裏的譯文也是基於這個解讀。
5. 狄金森的這首詩是這樣的:大家都說好,都說偉大,都表示無比崇敬。而表達完了崇敬,就立即開始爭論它為什麽偉大,為什麽值得崇敬。全詩、整節、每行、逐字(如minor、grace、remit 等),各種解讀很多,包括對宗教的諷刺、人神之喻、反叛精神等等,不一而足。
6. 該詩有五個版本。這裏采用的原文是最後的版本。第一個版本的結尾直言蟋蟀是自然的極致挽歌。(見1998年出版的《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Variorum Ed》,即R.W.Franklin的匯編本。)
------------------------------------------------
“比鳥兒更加深入夏天”
(美)狄金森
舒嘯 譯
比鳥兒更加深入夏天 —
草叢中的歌聲孱弱可憐 —
一個微小的國度主持著
它那不顯眼的彌撒聖典。
看不見教儀鄭重莊嚴 —
感恩進行得那麽徐緩
成了一個溫柔的習俗 —
不停地放大著寂寞孤單 —
正午時最覺得古意盎然 —
當八月的焚燃接近低點
升起這幽靈般的頌曲
凸顯著臨近的安眠 —
迄今恩典還沒有減免 —
皺痕也未在輝光上出現
但是一個古教的差異
正在增添自然的美感 —
(J1068 / Fr895)
-----------------------------------------------------------------------------------------------------------------
Dickinson 原詩:
Further in Summer than the Birds
Further in Summer than the Birds —
Pathetic from the Grass —
A minor Nation celebrates
It's unobtrusive Mass.
No Ordinance be seen —
So gradual the Grace
A gentle Custom it becomes —
Enlarging Loneliness —
Antiquest felt at Noon —
When August is burning low
Arise this spectral Canticle
Repose to typify —
Remit as yet no Grace —
No furrow on the Glow
But a Druidic Difference
Enhances Nature now —
(J1068 / Fr895)
---------------------------------------------------------------------------------------------
英文詩歌選譯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紀念 Robin Williams)
狄金森(Dickinson)《狂野之夜 — 狂野之夜》(Fr269)
狄金森(Dickinson)《我在可能性裏棲居》(Fr466)
狄金森(Dickinson)《因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亡》(Fr479)
狄金森(Dickinson)《這個角度的景觀》(Fr578)
狄金森(Dickinson)《我從未見到過荒野》(Fr800)
狄金森(Dickinson)《寬寬裕裕地備好這張床》(Fr804)
狄金森(Dickinson)《它是寂寞的歡詠》(Fr873)
狄金森(Dickinson)《比鳥兒更加深入夏天》(Fr895)
狄金森(Dickinson)《一個人可能會說句...》(Fr913)
狄金森(Dickinson)《無法察覺地,猶如愁緒》(Fr935)
狄金森(Dickinson)《歡樂時,時光自行消逝》(Fr1182)
狄金森(Dickinson)《夏天有兩個起點》(Fr1457)
狄金森(Dickinson)《就是在這裏我的夏日駐足》(Fr1771)
狄金森(Dickinson)《我的生命結束前已經結束過兩次》(Fr1773)
艾略特(T.S.Eliot)《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不要溫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愛的17歲高中女孩》
遵老同學獨舞先生命,玩笑譯“Someone Like You”
--------------------
《時間的玫瑰》我沒有讀過,隻間接聽說過北島在裏麵對裏爾克的評價。大約是從海子、駱一禾過世前後起,我陰差陽錯地沒有再接觸過國內當代詩壇人物的詩、文。
《為你讀詩》我回頭去找。謝謝聞香。
不知你是否關注微信《為你讀詩》官網,你可以投稿。
現在越來越少的人能靜下心來欣賞美,包括我在內,但你是個例外。
這篇譯文我存了。
今年夏天再訪狄金森故居後,翻出了以前試譯的若幹狄金森。慢慢地重讀、修改,重溫對狄金森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