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妙法蓮華經》一共二十八品。第一品是序,沒什麽好說的。所以,我們就從第二品開始,一天說一品。尊者舍利弗代表大家恭請佛陀開示第一義。舍利弗一請。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複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舍利弗再請:“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台宗也是大乘八宗之一。天台宗成立於陳隋之際,因智者大師駐天台山修持法華三昧,故以天台為宗名。以《妙法蓮華經》為依據而建立思想體係,故又稱為“法華宗”。與其他宗派相比,天台宗是這樣定位自己。天台宗的特色是教觀雙美。教,是指教理;觀,是指修行。也就是理論和實踐兼備,解行並重的意思。從天台宗的立場來看,中國大乘八大宗派之中的唯識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華嚴經》第五十二卷以後,沒有太多好講的。首先是普賢菩薩花了很多卷的篇幅在講十種這個,十種那個。比方說,十種清靜,十種智慧,十種等等等。這些都是方便。然後一直到最後,都是在講善財童子如何求道。善財童子從碰到文殊菩薩開始,發心求道。然後周遊四方,去拜訪名師。他一共走訪了一百一十五城,去拜訪善知識,遇到了彌勒菩薩。在彌勒菩薩的指引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華嚴經》第五十二卷。普賢菩薩說正等正覺。“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複無有成正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維國,也就是悟無生,給我寫了一封信。“師父啊,您寫的所有開示,絕大多數都是講第一義,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弟子愚昧,揣度聖意:您都是想方設法讓弟子們體悟‘離開兩邊,不落中間’‘一切本來就是這樣’,您讓弟子參,怎麽參呢?”“麵對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和自己心裏的每一個念頭,都用上麵的要求去落實嗎?這樣就能開悟嗎?&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有時真的會覺得,我是這個世上運氣最好的人。明師難求,金鱗罕遇。可是,我都碰到了,對我來說好像是輕而易舉的事。開悟成佛,百千萬劫而不得,可是,在我周圍到處都是,我被諸佛環繞。你就算拿皇位跟我來換,我也不換。我們今天講《華嚴經》第五十一卷。普賢菩薩說:“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收到我師兄的一封郵件。我的這位師兄,是一位開悟的法王,對我有半師之誼。除了住持自己寺院的法務以外,常會用群發的方式送一些郵件出來。這也是我師兄度眾的一種方式。下麵是我昨天收到的,覺得不錯,跟大家分享。所以今天休息一下,不說《華嚴經》。徒弟擦鏡子:“這鏡子真便宜,幾十塊買了這麽一大麵。”師父笑道:“不要小看這麵鏡子,它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密嚴法會,金剛藏菩薩是主角。華嚴法會,普賢菩薩是絕對的主角。佛陀在後期的法會,基本上已經不怎麽說話了。一來年歲大了,二來很多弟子們都開悟了,可以獨挑大梁。我可以想象,佛陀一定是坐在最高的法座上,笑眯眯地看著,笑眯眯地聽著。弟子們成器,是做師父的最開心的事。如果佛說法四十九年,一個開悟的弟子也沒有。那真是太失敗了。我把大乘八宗寫完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般人讀佛經,都覺得苦澀難懂。這不是你的錯,而是確實苦澀難懂。在古代,識字率不高,隻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能送得起小孩去上私塾學堂。所以曆來,我們五千年的文化中,就尊重讀書人。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什麽在西藏喇嘛會受人尊重?在貧窮的農奴社會,隻有寺院的喇嘛和貴族才有機會學習文化。讀書人的談吐和見解往往比一般勞苦大眾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竹林宗又有新成員。張雷,網名霧燈,湖南寧鄉人。他跟我說:“懇請師父收我為徒。”一定要收,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璽宇前兩天問我是哪裏人。現在你知道了。我是湖南人,我們那塊,以前叫湘鄉府,比現在的湘鄉縣要大,出了個曾國藩。曾經有朋友對我說:“瀟湘之地,往好了說,民風彪悍,陽剛十足。往壞了說,匪氣重,窮山惡水出刁民。都是蠻子。&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