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在我的求道過程中,接觸過很多不同的宗教。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皈依佛教的。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曾有基督徒向我傳教,免費送給我《聖經》。我讀完之後,向傳教士提問。他答不出來,反而批評我不應該以人的智慧去猜測質疑上帝,這是對上帝大不敬。我曾經和伊斯蘭教徒同居一屋。他同樣不能解我之疑惑。而最終,我選擇了佛教,因為我運氣好,碰到了一個不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我們還是說《華嚴經》第四十卷。普賢菩薩接著說光明三昧。“住此妙光廣大三昧,不壞世間安立之相,不滅世間諸法自性;不住世界內,不住世界外;於諸世界無所分別,亦不壞於世界之相;觀一切法一相無相,亦不壞於諸法自性;住真如性,恒不舍離。”不壞世間安立之相。亦不壞於世界之相。你影響不了相,相也拿你沒辦法。彼此無能為力。既然彼此都拿對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明天一大早出門,一千多公裏,要開一天車。所以今晚多貼一篇,以慰大家相思之苦,哈哈哈。病毒還在肆虐,到處都已躺平,大家各自保重。從三十五卷到三十九卷,金剛藏講了菩薩十地。所謂十地,就像爬階梯,從一爬到十,這個就屬於方便法了。所以金剛藏就隻有在昨天最開始的那一段,講了第一義。今天,我們直接講《華嚴經》第四十卷。華嚴法會,普賢菩薩是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昨天講了《華嚴經》第二十三卷。今天跳到第三十四卷。從二十四到三十三都是講回向。回向,淨土宗的弟子是最熟悉的了。我以前求法的時候,每次修完法,持完咒,念完經,都會把修法持咒念經的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弟子某某某今以此功德,回向給。。。”很多年前,我每天都和無數的佛弟子一樣,做著這樣的功課。我還買了一個計數器。持一遍咒,按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今天跳到《華嚴經》第二十三卷。勇猛幢菩薩說頌言:無量眾色相,莊嚴於佛身,非於色相中,而能見於佛。如來等正覺,寂然恒不動,而能普現身,遍滿十方界。譬如虛空界,不生亦不滅,諸佛法如是,畢竟無生滅。昨天有佛弟子說:“大師說的好。沒有生死的本來麵目自然解脫生死。本來麵目本無生死。生死相也,真相無相,人類強名而已。”我們互相誇獎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其實每一個佛弟子,都知道要寂滅。可是又有幾人,知道寂滅是什麽?我當然知道寂滅是什麽。否則,我又如何敢在這裏大言不慚。寂滅就是常定。可是如何才能入定呢?澧州欽山文邃禪師,福州人也。師與岩頭、雪峰坐次,洞山行茶來,師乃閉眼。洞曰:“甚麽處去來?”曰:“入定來。”洞曰:“定本無門,從何而入?”我當時在寫《五燈會元》係列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回來了,大家可好?一個禮拜了,大家如果有什麽心得,現在可以寫郵件給我了。如果自己還是覺得沒有透徹,還要再多花些時間去參,也沒有關係。很多禪師參禪,都是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和他們相比,一個禮拜實在算不了什麽。我們今天繼續講《華嚴經》第十六卷。你注意到沒有,我們停在第十六卷已經很久了。這一卷非常重要,很多菩薩的講話都是了義的。比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兩天,有人問:“當一個已經開悟的人,有了願來到世界的時候,他有無隔胎之迷?”我反問:“來到這個世界做什麽?”既然有了願來到這個世界,這個願是什麽?世人的願一般都是:升官,有權力又有很多人捧。發財,想買什麽都可以。娶個美女或嫁個高帥富。身體健康,沒病沒痛。家庭和睦平安。學佛的人,發願來到這個世界,不外乎度眾生。像地藏菩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教大家看裸體帥哥美女。哈哈,一下熱鬧起來了,大家都有了感悟。我老實講,我自己從來沒用過這個方法。一來,我讀經不頭痛,而是能讀出法味來。我如果讀經頭痛的話,怎麽可能把大乘八宗的經論一篇篇講過來。二來,不敢看。不是我不喜歡看裸體帥哥美女。而是我不敢看自己的裸體。怕看了吃不下飯,哈哈哈!卓說:“無性無相不著空。”錯,應該是,有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炯然說:“頂禮師父,弟子不知從哪裏著手去學請師父明示,根性愚鈍,讀不明白,一讀腦子就亂。”嗬嗬,我想和你有同感的至少還有倆個人。一個是卓,一個是若依。每個人的背景都是不同的,這是因果所至。出生的地方,成長的背景和環境,受的教育,接觸佛法的時間的長短,最重要的是,佛法的啟蒙老師是誰。宗教都特別強調虔誠,所以往往最開始皈依了哪個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