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了, 大家可好?
一個禮拜了,
大家如果有什麽心得, 現在可以寫郵件給我了。 如果自己還是覺得沒有透徹, 還要再多花些時間去參, 也沒有關係。
很多禪師參禪, 都是二三十年, 甚至一輩子。
和他們相比, 一個禮拜實在算不了什麽。
我們今天繼續講《華嚴經》第十六卷。
你注意到沒有, 我們停在第十六卷已經很久了。 這一卷非常重要, 很多菩薩的講話都是了義的。
比方說, 智慧菩薩:
我聞最勝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見一切佛。
此中無少物,但有假名字,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
諸取著凡夫,計身為實有,如來非所取,彼終不得見。
此人無慧眼,不能得見佛,於無量劫中,流轉生死海。
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實,不知聖妙道。
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勝。’顛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
能知此實體,寂滅真如相,則見正覺尊,超出語言道。
言語說諸法,不能顯實相,平等乃能見,如法佛亦然。
正覺過去世,未來及現在,永斷分別根,是故說名佛。
我們來先看第一段。
諸取著凡夫,計身為實有,於無量劫中,流轉生死海。
如來非所取,彼終不得見,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
這已經把眾生為什麽會流轉生死海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我稍微把次序調換了一下, 這樣更清楚。
如果把“諍”換成“相”, 則更好。
“有相說生死,無相即涅槃。”
卓說:“有身體就有生老病死, 沒有身體就沒有生老病死。”
卓啊, 你快要趕上智慧菩薩了。
這裏有兩句極為重要。
“如來非所取, 如來不得見。”
非所取, 其實就是無所住, 這個和不得見是一致的。
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空為體。
因為本來空, 所以無所取, 無所住。
因為本來空, 所以不得見。
空, 是不可見的。
我曾經打過一個比方。
照相, 一要有照相機, 二要有相。 這是最普通的物理成像原理。 如果虛空中什麽相也沒有, 你用照相機是照不出什麽來的。
很多佛弟子陷入一個誤區。
他們總是希望通過修習某一種法, 或者以為可以通過修習某一種秘密大法, 可以達到無所取, 無所住的境界。 或者在所謂的定中見到佛。
這就是刀斧痕。
佛是見不到的, 非所取和無所住也不是修來的。
而是本來如此。
因為本來就是如此, 所以無修無證。
開悟者明白了這些, 就等於是見證了佛性。
我說:“明白了性不可見, 就是見性。”
你領旨了嗎?
我們現在來看第二段。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實,不知聖妙道。
能知此實體,寂滅真如相,則見正覺尊,超出語言道。
在世尊以前, 是沒有佛的。
佛, 在梵文, 是覺悟者的意思。 也就是說, 所有的開悟者都是佛。佛隻是一個名字, 世尊碰巧用了這個字而已。 隨便換成任何一個另外的字, 都沒有任何分別。
所以, 我們修行人不要陷入名相。
我們修行的目的不是成佛,
而是“能知此實體,寂滅真如相”。
也就是說, 要明白實相, 或者說, 本來麵目。
真正的第一義, 是不能用言語說出來的。
言語本身, 是有限的, 有範圍的, 相對的。
而本來麵目, 是無限的, 絕對的。
所以, 是無法用言語完全貼切的描繪出本來麵目, 隻能是近似地描述。 這中間的細微, 則隻能意會。
比方說, 如果有人用言語說出第一義。
自然有人會問:“既然這個是第一義, 那什麽是第二第三義?”
你又如何答?
我說:“明白心不可明, 就是明心。”
我說:“悟無所悟。”
如果有人說他或者她明了什麽, 悟了什麽, 那他或她就還沒有完全真正的開悟。 我就要問:“你到底明了悟了什麽?”
你隻要開口說:“我明了這個悟了這個。”
你就落入兩邊。
你就落入名相。
你就落入分別。
你就落入凡聖。
你就還沒有真正地開悟。
你領旨了嗎?
什麽事都沒有發生。
無始本來就是如此。
最後說一下,我這裏貼的都是很多年前的舊文。昨天的文章中我說要出門一個禮拜,不是說現在。我現在確實常常出差,現在也正在出差,但貼一篇舊文的時間還是有的。
日子非常的忙碌,
生活非常的充實,
公司跳躍性發展,
我最近基本上就是貼完就不管了,沒有回複留言,望見諒。
開館收徒,發展竹林宗,早已被我拋到了九霄雲外。
俺現在,一門心思鑽進了錢眼,咳咳,滿身銅臭。
介個,介個,真的有辱斯文。
我前段時間和一位土豪朋友說,你我之輩,本質上是都是讀書人,現在滿身銅臭,鄙視你也鄙視自己啊。他說,特麽讀書人也要吃飯啊,先吃好飯再說。
我一想,也有道理,世尊也要每天出去化緣,也要吃飯。
憑自己的雙手雙腳和腦袋掙點小錢錢,一不害人,二不歪門邪道,沒事網上吹吹牛逼,冒充大師,再撩撩妹,我這入世法挺好啊。哈哈哈。
修行,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需要每天去屍陀林打坐,去岩洞裏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