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絕大部分人,為什麽不能長跑?跑不了馬拉鬆?一個巨大的心理屏障:跑不慢!
我換個句子:不知道怎麽跑慢。
中學裏,所有人都跑過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到頂,大概是1500米,算長跑了。偶爾的,也有3000米,大多不作要求。至於5000米,10000米,越野,那是加入某個俱樂部才有要求。後來就不用上體育課了。再長的距離,大部分人也不怎麽嚐試,玩別的去了。馬拉鬆?瘋了!不是我玩的。
可是近些年,馬拉鬆開始風行。但參加者也是百分之一而已。美國3萬萬人,每年馬拉鬆50萬,600分之一。
長跑,非常方便,效率高。到哪兒去旅遊都可以抽個半小時到1小時跑一下。爽!
那麽,到底用什麽速度,跑多慢?自己琢磨,不大容易,長跑絕不是高中時100-1500米的速度。跟別人,比如參加某個跑團,也不敢。別人跑那麽快,跟不上,覺得丟臉。所以入門很難。跑步看著容易,一跑起來,無數問題。最大的心理障礙,怎麽破?說重點,長話短說,最關鍵的,什麽速度。
一開始,自己偶爾地去跑個步,恢複一下體能。然後進入一個(第一年)正規訓練。90%都是Conversational Pace。 就是邊跑步,邊聊天。一直跑個一小時不停,看是什麽速度。
你怎麽知道你的“聊天跑速”是多少呢?用這個公式算一下:
https://www.runnersworld.com/uk/training/a761676/rws-training-pace-calculator/
這裏麵,有個要求,要填進你上次跑步比賽的成績,再推算出你的馬拉鬆賽速(MP),輕鬆跑(Easy Run),節奏跑(Tempo Run)... , 長跑(Long Run)的配速。那你還沒有比賽過,怎麽知道?
你可以先竭盡全力跑個短短,比如3英裏。試著測一下。然後有個大致概念,你的長跑到底“需要”多慢。
我以前寫過一篇心率儲備範圍和跑速的關係的文章。這裏我先拿好片的中段跑步為例。3.3英裏,跑了31分19秒。那麽他的長跑配速是11:47-13:14。這時他的心率已經到 153。我不知道他的年齡,假設一下。
如果他能以11:47-13:14的配速跑,比如12,那麽他應該能連跑 1 - 2 小時,邊跑邊聊天。
下麵是兩個Conversational Pace running的例子。大家仔細體會一下,大概是什麽Effort.
跑團裏,有各種配速的跑組,我是Pace 8 的隊長。如果你的長跑配速是8,跟著我,我會一直和你說話。如果你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我建議你去pace 9。如果你覺得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別人,那我建議你去Pace 7:30。還有,很多人原來是Pace 10的組,跑了兩個月後,換到Pace 9.
這是跑團裏的慣常做法。每個人都體能不同,可以試跑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