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熱討論

  • 精華推薦

世界風情

美國

一個在美國可能被人忽略的精彩項目:軍機航展

旅遊點很多,有自然風景的,也有人工建築的,還有啥文化啊宗教啊啥的。但是,一個美國相當獨特的旅遊項目,是軍用機場的航空表演。 美國的軍用飛機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品種眾多而且性能優異,凝聚了高科技的技術含量,而且集中體現了LAND OF FREE AND HOME OF BRAVE的國家精神。地麵擺放的飛機價值不菲,飛行表演的飛行員施展高超技巧,把飛行表演搞得驚險紛呈,絕對比VEGAS SHOW或者DISNEY SHOW精彩,在那些地方是演員是SHOW BUSINESS,在航展AIR SHOW那都是真家夥飛行員那是玩真的。在馬路上開車,一旦過了七八十邁基本上超速了吧?但是在航展上,低空飛行的飛機動輒幾百邁的時速。你在機場見過的客機,基本上都是慢悠悠地開怕把你嚇著,可是,軍用飛機的表演風馳電掣翻跟頭打滾,就是要把你嚇著。 普通的旅遊吃吃喝喝悠哉遊哉地享受,嚴重建議改換一下品味,來點驚險刺激的。 好萊塢影星TOM CRUISE曾經出演過電影TOP GUN,使用的飛機是F-18. 多牛啊,票房收益很好,其實,拍攝時TOM隻是在飛機的後座坐著,他不會開飛機,他隻是表情誇張地進行表演,還有很多場麵實際上是電腦製作的。但是美國空軍有真刀真槍的F-18 SUPER HORNET的表演,飛行員不是演員,而是真正的飛行員。 好天氣,不用哆哆嗦嗦航母起降,而是陸地機場起降,沒任務,可以放開了自由飛翔,這就是放飛自我的最高境界了吧?真過癮啊。 大部分時間飛機在比較高的地方飛,但是,這架F-18 基本上是在高度一百米以下,風馳電掣從趴在地上的飛機邊掠過。這它釀的萬一手一哆嗦。。。嚴重聲明,這不是我PHOTOSHOP的,這是百分之百現實中發生的,真的就飛得這麽低。那動靜,那聲音,震耳欲聾不是藝術誇張。 其實把,TOP GUN裏的F-18, 還不是美國最先進的飛機,更先進的是F-35 LIGHTING。 來展示兩張。從攝影的角度看,拍攝清楚可以做到,但是,畫麵有時候顯得被凍住像是靜止。比如下麵這個起飛的F-35,看上去好像是掛在那,其實他的速度已經遠超高速路上的汽車。咋解決這個問題呢? 解決的方式就是   找到某個典型環境。當飛機以某個特定的速度飛行時,當空氣適度較高時,在飛機的邊條翼上方,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氣流,這個氣流會呈現比較明顯的動感。還有尾部發動機的高溫形成的桔紅色,也能讓你聯想到強大的推力和巨大的力量。Don't you agree? 一架飛機表演不錯,但是兩架能更增色。給洛基馬丁公司做做廣告,WXC款爺款姐們如果看著好,下單去買一架玩玩。才1.5億美刀一架。 除了F-35, 美國空軍的鎮宅之寶其實是F-22 RAPTOR 以往的飛機,各種武器裝備掛在機翼以下。但是,F-22 為了追求隱身的極致,把原來外掛的武器都藏在腹部的彈艙裏,最大程度地減少雷達反射波,今天這個飛行員心情好,敞開衣襟打開彈艙,暴露一下。 雖然是隱身飛機,但是,F-22 的機動性一點都不差,疾速爬升疾速大頭朝下一點都不遜色的。額外提到一句:想買F-35的,可以去跟五角大樓問價。但是,美國空軍的心尖寶貝F-22是非賣品,從來沒有向任何盟國出售過。那些動心了想進一架F-22的,對不住了,免談。 這張F-22 和二戰時期的飛機P-51的合影有個故事。在美國的航展上有個保留節目HERITAGE FLIGHT,讓早年的飛機與美國現如今最先進的飛機伴飛,其目的是回憶早年的空軍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同時繼往開來讓人們看到科技進步到了什麽程度。在飛行時,現場響起感人的歌聲" We remember". 世界頂級的F-22 如影隨形飛在P-51的身後,噴氣飛機把速度壓倒最低跟著螺旋槳飛機,表示對老一代的恭敬。氣氛感人。 這是WE REMEMBER的視頻。 航展拍照非常有成就感,當然也有一些難度,這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兩架飛機在低空從相反方向匯聚在一起的驚險場麵,由於飛機的速度極高,很難在某個畫框裏捕捉到交匯的那個瞬間。每次真的抓到了,心情確實很愉快。大部分人拿著手機拍照,但是,我目測WXC旅遊壇的網民們出遊時多半是扛著大型DSLR或者MIRRORLESS的,拿著你的寶貝相機外帶後宮佳麗們的各種鏡頭各種GLASS和大炮筒在機場的人群裏那麽一走,烤,特有麵子。TRY  IT。  最後,以一張美國海軍航空兵飛行表演隊藍色天使麵向觀眾六機綻放的照片結尾。 總而言之,我感覺美國的航展很值得參觀,這是其他國家極難匹敵的一件事,大部分國家達不到這個水平,而且還很警覺還要保守秘密,不像美國的軍用機場大大方方讓你參觀。另外一個很大的優點是:很多航展還不收門票不收停車費。這年頭你上哪找這好事去?美國現在經濟這麽不好,大家都知道DISNEY和VEGAS如何大肆收費吧?航展整個一個多快好省啊。在美國,幾乎美國州都有航展,不難找到。當然了,參觀航展唯一要小心的,就是要留神你家少爺,萬一被軍用飛機給吸引了熱血了不給你讀醫學院了不當律師了而是參加空軍了就麻煩了。   more>>

中國

在遊輪Norwegian Prima上過中國新年

在遊輪Norwegian Prima上過中國新年 來美國38年從來沒有特意地過過中國春節,早先是忙於學業和工作,時間久了也就真的是淡忘了。今年離春節還有兩周時(1月14日)不知怎麽突發念頭想去遊輪上過春節,一番搜尋後第二天在已經售罄的Ncl Prima上找到了一個臨開船退掉的艙房,隻可惜是個內艙房。這個遊輪1月17日從Galveston 出發去加勒比海14夜。我們家離Galveston遊輪碼頭僅40分鍾車程,經過一天的倉促準備就拎包上船了。今年春節是1月29日,因此除夕,初一,初二都將在船上度過。14夜itinerary 隻有多米尼加共和國沒有去過,無所謂了,目的是在遊輪上過春節。 去年秋去歐洲時,第一個遊輪結束兩個背包在巴塞羅那機場被盜,損失慘重,包括我的Nikon D850和旅遊頭,本貼圖片全部由iPhone 16 Pro Max 拍攝,經免費軟件簡單處理。 Norwegian Prima 先簡單介紹一下Norwegian Prima. Prima是Ncl 6 艘Prima-Class 遊輪的第一艘,於2022年下水,仍然很新。Prima-Class 的第二艘姐妹船是2023年下水的Viva,第三艘是2024年下水的Aqua,第四艘Luna將於今年下水。噸位都在14、15萬噸,全部定位於5星級。本人隻坐了Prima, 談一點體會。 Prima 船體結構穩定性設計一定有所突破,船體航行中比坐過的任何一個遊輪都要平穩。根據本人50次乘坐海輪的親身體驗,洋麵波浪的有無,目視浪花的大小與船體的晃動,以及人的感受有切身體會。Prima在有浪時仍然非常平穩,全程加勒比海航程沒有任何哪怕是輕微的不舒服,本人2022年坐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Wonder of the Seas,船體的平穩度也無法與Prima 比肩。 Prima 停靠在Ncl在巴哈馬Great Stirrup Cay的私有沙礁上 Prima 最突出的就是在第八層甲板上繞船一圈的海洋大道(Ocean Boulevard)。該大道是一圈up to 20米寬的開放式寬闊甲板,是讓乘客享受陽光和步行trail的設計,大道布置了各式各樣的躺椅、沙發、床墊、餐桌、無邊泳池等等,大大多於實際需要,曬太陽的可以隨處舒適地躺倒,用不著去佔什麽地方。室內過道、酒吧、lounge, 等地方也大多如此,到處是空位,覺得有些過於講究。與此相反,一個明顯的缺點是,頂層中間隻有一個很小的露天遊泳池和有限的池邊空地,顯得擁擠,船上其他地方的小泳池並沒有如設計者希望的把人疏散開,或者是西方人就是喜歡紮堆曬太陽,互相欣賞 肥碩的酮體。從平均每個遊客所分攤的船體噸位來看,46.13Tons/guest,也遠高於大多數其他遊輪。 海洋大道一角 海洋大道邊沿的浮床 海洋大道邊沿的“無邊“泳池 海洋大道的懸空玻璃路麵 一個海洋大道上的裝飾   Prima 頂層除了像Royal 類似的水上遊樂設施外(當然沒有Royal的氣派),第一次見到繞了3層幾圈的賽車跑道(Racetrack),雖然沒看到車賽,但確有開車的。票價不菲,玩的人極少,不適合老人佔多數的5星級遊輪,真替Ncl操心如何收回如此大型娛樂設施的成本投入。 一輛跑車在賽道上開過                                                                                                                                               Prima 號稱大大小小各色餐廳19個,食客分散,基本不用排隊等位,但buffet餐廳略為顯小。除了Buffet和兩個主餐廳外,最值得說說的是盡享美食廳(Indulge Food Hall),它模仿shopping mall 裏的food quarter但要講究得多, 內有 11 家餐館和美食車。客人坐下後不用挪窩,用tablet點任何櫃台圖文並茂的菜單,waiter很快就送來了,講究的是一站高效服務,我喜歡那裏的蘭州牛肉麵和印度饢餅。另外一個很喜歡的餐廳是24小時服務的“The Local Bar & Grill”, 我們喜歡那裏的BBQ雞翅和早餐,我們開始不知道,點了兩種1/2打(最小量)的雞翅,根本吃不完,浪費不少。24h 服務非常方便。盡享美食廳和Local Bar & Grill 都是很好的創新嚐試。 就飯菜而言,Prima 從頭到尾沒見到過三文魚、鴨肉和龍蝦(除非在餐廳裏另付$25)。但roasted beef 或pork 在buffet裏從未缺過,我們喜歡的chamomile洋甘菊茶袋和常見的瓜果從未斷供過。值得一提的是每頓午餐晚餐Buffet裏都有兩個中國菜。一個炒蔬菜,一個炒葷菜,中午有湯麵條(澆的湯有牛肉/豬肉/雞肉/蘑菇等輪換),味道可以說像是中國人做的。其他飯菜也時常有點新花樣出現。buffet甜點種類較少,質量較差,沙拉吧很小,大約是為了把食客疏散到其他餐廳去吧。 Indulge Food Hall 裏的“流動”餐車 Indulge Food Hall 裏的Starbucks咖啡店,船上見到至少有兩個Starbucks店。 Prima 的劇院也很有想法,用了3層甲板的高度來提高觀眾座席的坡度,任何座位的視線都不會受前排人的影響。另外,在下船時才看到劇院裏前半部座椅可以往後收起,劇院前方底層形成一個很大的空間,可發揮多功能作用,每晚10點後是個大舞廳,另一個作用是在登船當天和下船前一夜堆放大量的行李,可以大大提高embarkation和disembarkation的效率。(可惜沒留張照片) Prima劇院 Prima設置的豪華水療艙、家庭套房、 Haven 艙與我們這些窮人無關,不了解情況,等老朽補充。 停靠的港口 這14夜的航程隻有多米尼加共和國是從未去過的國家,我們對訪問港口興趣不大,這裏每個港口隻貼1張照片: 巴哈馬Great Stirrup Cay (Ncl 私有),燈塔與zipline 波多黎各聖約翰(San Juan, Puerto Rico) 聖馬丁菲利普斯堡 (Philipsburg,St. Maarten ) 聖托馬斯(St. Thomas) 聖基茨(St Kitts),圖中左邊是大西洋,波浪很大,右邊是加勒比海,海麵平靜 聖基茨(St Kitts)硫磺石山要塞國家公園是UNISCO遺址, 多米尼加共和國 普拉塔港(Puerto Plata, Dominica Republic) 牙買加蒙特哥灣(Montego bay, Jamaica)   在Prima上過春節 Prima沒有自己的歌舞隊和Production秀,但是跟世界著名的演出隊“BURN THE FLOOR”簽約,在開船第一天和臨下船前兩天來船上演出。說來也真是湊巧,這個演出團剛好在1月28日和29日(中國年的除夕和初一)在Prima 上連演兩天同樣的show,每晚兩場,共4次。BURN THE FLOOR專長於充滿歡樂、節奏和激情的拉丁舞蹈,熱情奔放的12名dancers和4位singers融合了桑巴的衝擊節奏、薩爾薩的性感音符和倫巴的激情脈搏把觀眾帶到了哈瓦那的街頭巴西的地下俱樂部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廣場上,其感染力和突破性的舞蹈動作,被稱為"toughest dance show in the world"。不誇張地說,這是我所看到過的最好的遊輪演出,大家為了搶占好座位,都是上船前就預約並提前排長隊進場,我們看了兩場。遊輪上的Produciton秀一般都是40-45分鍾,但他們是不間斷地65分鍾。感謝Ncl Prima為我們呈現了這麽精彩的春節晚會。演出禁止拍照和錄像,我隻拍了一張開場擊鼓手的照片如下。有興趣的可以Google或YouTube 他們的演出片段。 BURN THE FLOOR的開場鼓   該談談春節在Prima上吃了什麽了。我在我文學城貼過很多帖子和照片但從未貼過一張飯菜或食品照片(覺得有點….),今天破例了,而且要貼不少,中國過年不就是要大吃大喝麻! 買票時的“Free at Sea”促銷給了3餐特色餐廳(Specialty diner)。我們由於是Ncl Latitude的Platinum成員,每個艙房 又給了2餐特色餐廳和一瓶葡萄酒。這樣,我們14天就有5餐晚飯可以吃特色餐廳。Prima的特色餐廳有鐵板燒、牛排館、日本餐、壽司館、法國餐、意大利餐、地中海餐、墨西哥餐等,就是沒有中餐館。 除夕 除夕早餐:沒有什麽兩樣,跟平時一樣,buffet取點oat meal、雞蛋、橘子汁、酸奶、牛奶、咖啡、點心和水果。沒有拍照。 除夕午餐:是在buffet 自己拿的, 有BBQ roasted牛肉、蝦、魚、油豆腐炒米飯、左宗棠雞、蔬菜和一碗蘑菇湯麵條。一盤水果和巧克力蛋糕。 除夕晚餐:我們提前預約安排除夕夜吃海鮮鐵板燒,主要是大蝦和扇貝,另外有雞蛋炒飯、蔬菜、日本海苔沙拉、日本味噌湯和甜點。 大蝦和扇貝食材 鐵板燒大廚在揮舞著刀鏟燒海鮮               同桌老美除了海鮮還要了牛排 海苔沙拉 餐後甜點是綠豆糕(green bean cake)和冰激淩   大年初一 初一早餐:在Local Bar & Grill 吃的,懶得一樣一樣的點餐,就要了一份English Breakfast 、橘子汁和咖啡,waiter一下子端上來這麽一堆,有煎雞蛋、培根、臘腸、麵包、土豆、西紅柿、豆子、蘑菇、酸奶、蛋糕、果醬和水果。 初一午餐:為了給晚上的法國餐留點胃口,中午在buffet少拿了點,有牛肉、蝦、魚和蔬菜。 初一晚餐:在法國餐廳 開胃菜法國蝸牛 法國洋蔥湯 我點的地中海鱸魚 太太點的多佛比目魚 兩種餐後甜點   前幾天在地中海餐廳吃過燒烤澳大利亞羊排,感覺非常美味,初二在地中海餐廳又要了一份,但這次有點太肥,吃得我滿嘴流油。 太太要的地中海鱸魚 開胃菜墨魚 開胃菜海鮮沙拉 兩個餐後甜點   有一天晚餐我們去了牛排館,開胃菜是雞尾酒蝦(cocktail shrimp) Crab cake 太太點的是魚人拚盤(fishmen platter) 我在牛排館裏點了一份8 oz(可選6 – 16 oz)的牛排,燒烤程度要的是medium well,可是切開後,裏麵是pink顏色帶血水,懶得要waiter換,隻是把表麵的切下吃了算事。 兩個飯後甜點 年過完了,1月31日下船回家。總的感受非常不錯,在遊輪上過春節也可以說是一個good idea, 不用為準備過年忙活,不用燒飯做菜洗碗,不用收拾打掃房間,去享受大海藍天海風沙灘,去欣賞異國人文風光,享受船上的美食歌舞音樂,是一個徹底放鬆自己,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中國春節時的季節氣候在加勒比海不冷也不酷熱,非常適宜戶外活動,也是hurricane 最平靜的季節,遊輪平穩,不用擔憂大風大浪。我們打算今後盡量多在船上過年,7天為宜,不在乎停靠什麽港口,隻為懶懶散散地過個舒適的中國新年。 謝謝閱讀!   more>>

歐洲

亞洲

拉美

澳新

非洲

兩極

遊輪

後新冠之後乘坐郵輪的體驗和感想

乘坐郵輪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跟家人和朋友出遊的一種方式。郵輪出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優點。它即提供了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活動時間比如說用餐或陸地遊,又可以眷顧到每個人的私人活動空間。更是省去了每天安排酒店住宿和尋找吃飯的麻煩。   新冠給郵輪業的衝擊是巨大的。以前每年一到兩次的郵輪遊在新冠期間嘎然而止。記得我們新冠之前最後一次乘坐郵輪是2019年七月的公主郵輪金色公主號(Princess Golden Princess)的阿拉斯加冰川遊,那是一次跟大學同學和朋友的小型聚會。七天的郵輪加七天的阿拉斯加自駕遊。再之前的同學聚會是2017年荷美郵輪公司鹿特丹號(Holland America Rotterdam)的挪威七日遊,那次我們還一起自駕遊覽了荷蘭和比利時,然後乘坐郵輪從荷蘭鹿特丹港出發前往挪威的峽灣。這些都是美好的回憶。   #1 挪威愛菲約德峽灣郵輪碼頭,從Eio河邊的trail遠眺碼頭 (2017年七月-荷美郵輪公司鹿特丹號) #2 挪威愛菲約德峽灣碼頭(2017年七月) #3 挪威愛菲約德峽灣碼頭(2017年七月) #4 清晨的挪威哈當厄爾峽灣(2017年七月) #5 清晨的挪威哈當厄爾峽灣 (2017年七月) #6 挪威哈當厄爾橋Hardanger Bridge (2017年七月) #7 挪威奧勒鬆 (2017年七月) #8 阿拉斯加史凱威Skagway (2019年七月-公主郵輪公司金色公主號) #9 阿拉斯加史凱威Skagway (2019年七月) #10 阿拉斯加史凱威Skagway (2019年七月) #11 阿拉斯加冰川 (2019年七月)   新冠對我們的最早衝擊是2020年七月初公主郵輪天空公主號(Princess Sky Princess)的波羅的海聖彼得堡11日遊,當時三月得到通知說是郵輪取消了。之後就是退郵輪的費用和機票。通常酒店好辦,都是可以免費取消的。其它費用等了一些時間最後倒是都退了回來。這點要讚一下公主郵輪和航空公司。新冠給我們造成的唯一損失就是計劃好的2020年四月份美國西部國家公園的自駕遊,大部分費用包括機票都退回了,唯有Sixt租車行隻退了一部分。從這以後我對SixT之類的歐洲租車公司一直抱有看法。   新冠之後我們的第一次郵輪旅行是2022年六月底的皇家加勒比公司的海洋綠洲號(Royal Caribbean Oasis of the Seas),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乘坐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噸位的四艘郵輪中的第一艘。總噸位接近23萬噸。郵輪是從新澤西的貝永碼頭(Bayonne)出發,選這裏出發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用坐飛機。因為當時新冠還沒有徹底結束,飛機航班的取消是分分秒秒的事。所以關鍵是不用坐灰機,而郵輪去哪裏反而顯得不那麽重要了。算是我們新冠後郵輪旅行的一次零的突破。而且一旦有事,自己開車任何時候都可以逃回家。   當時由於已經停航了一年多,許多郵輪公司已經迫不及待地重新開啟了航程,另一頭很多被關家裏的乘客(中間也包括我們)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出門透氣。所以兩者一碰撞就燃起了火花,掀起了一波郵輪旅遊的高潮。為了恢複運行,郵輪公司也是拚了,據說花了很多銀子改造了所有艙位的空氣過濾係統,餐廳門口加裝了一排的洗手池。同時也製定了嚴格的上船規則,所有乘客上船時除了出示接種三次新冠疫苗的證明外,還必須在上船前一周內做新冠檢測並在上船前出示檢測陰性的證明。我們一家四口出發前一周同一天在不同CVS做的檢測,結果三人直到上船前還沒有收到陰性的證明郵件。最後隻得自費在郵輪碼頭當場再做一次檢測,半小時之內出結果的那種。俗話說錢能搞定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話說說容易,真到了自己身上,錢花出去了,問題是解決了,心裏還是心疼了好一陣子。   上船之後,變化還是蠻大的,船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一律戴著口罩,乘客盡管沒有要求,但是很多人還是隨身帶了口罩以防不測。餐廳門口有工作人員隨時提醒乘客洗完手再進去。大家都是相當的自覺。   #12 可可島完美的一天Perfect Day in CoCo Cay (2022年六月-皇家加勒比公司海洋綠洲號) #14 可可島完美的一天Perfect Day in CoCo Cay (2022年六月) #15 皇家加勒比公司海洋綠洲號 (2022年六月) #16 巴哈馬拿騷 (2022年六月)   這次乘坐郵輪的體驗和感受是相當的不錯,所有的乘客都似乎盡力忘卻新冠帶來的衝擊,盡情地享受著船上的活動。   有了這次零的突破之後,膽子也就大了起來。我們接下來又乘坐了幾次,包括今年夏天名人郵輪季候號(Celebrity Equinox)10天的地中海遊。這是疫情後大學同學和朋友的第一次郵輪旅行。   現在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談談後新冠之後郵輪業的變化。因為我們曾經在疫情前的2018年12月底聖誕節期間乘坐過名人季候號(Celebrity Equinox)參加了加勒比海8日遊。今年夏天再次乘坐同一艘船去了地中海。 我就以這艘船的兩次經曆來談談新冠前後的變化。   先說說新冠前2018年的經曆。當時是去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聖馬丁,和聖托馬斯島。當我們步入季候號時,迎麵而來是船上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並遞上一杯香檳酒,盡管酒未必是好酒,但是上船時的氣氛讓人非常暖心,一下拉高了名人郵輪在我們心中的檔次。之後幾天船上的設施,餐飲,以及遇上的工作人員都是相當的professional。可以說,名人郵輪公司是我最喜歡的主流郵輪公司,沒有之一。   今年五月我們跟大學同學和朋友在去地中海希臘各島嶼的郵輪上再次聚會,這次恰好又是季候號。這次郵輪的外觀煥然一新,船身的顏色也從2018年的白色變成了名人郵輪的經典色彩深藍色。然而上船時第一時間我就感受到了細微的變化,首先是沒有了船上工作人員熱情歡迎的場麵和香檳酒。上船之後是短暫的等待,然後告訴我們頂樓餐廳可以先去用餐,等待艙位整理完畢後再通知我們。雖然船還是辣隻船,但是明顯感覺人好像不再是辣撥人,服務生中新人明顯增多。盡管熱情不減,但是很多人沒有上次辣莫的專業。   第二個就是主餐廳的服務,我們這次主餐廳主要有兩個服務員,盡管人非常的熱情,而且每次點菜,那個服務員都在一個小本本上寫上我們每人點的菜,但是還是經常送錯菜。到後來他自己也有點不好意思,搞不清時,會給兩個人送同樣的菜,然後說“抱歉,如果你沒點就算我送你的”。所以我們一大桌經常會多吃幾盤菜和甜點。他的副手是一個阿爾巴尼亞小夥,人極其聰明,也很勤奮。   食物方麵沒有覺得有太大的變化,隻是感覺menu裏加了一些付費的東西,包括$16一隻的龍蝦尾。以前主餐廳有一晚主餐的menu裏會提供一次免費的龍蝦尾,想多吃兩隻的可以問招待要。這次就有限製了,一人隻能點一隻,想多點的話按$16一隻加錢。這個變化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沒有什麽,食物漲價了,適當限製一些也是應該的。何況隻是針對龍蝦而已。對我們生活在紐英倫地區的人而言就更不是什麽問題了。   這次郵輪上最讓人吐槽的就是船上推銷的付費就餐package。我們第一天晚餐時,我們的招待就告訴我們郵輪上正在展開付費就餐的促銷活動,如果預定可以有大概30%折扣,最後大概一套$35左右。我們當時也沒有太在意,就說先看看menu,之後再決定。接下來的幾天就是沒完沒了的詢問“決定了嗎?”。這次促銷是全全方位的,在船頂層的Oceanview Cafe自助餐廳門口甚至還放了樣品。其實主打的就是龍蝦,所以我們最後決定不買了。   尤其令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當我在在自助餐廳休息喝茶時,一位上來清理桌子的服務生也上來向我們推銷這一付費package。看來Celebrity也是拚了。通貨膨脹,成本上升,郵輪公司推出一係列付費服務這個都能理解,但是如此不遺餘力地推銷這個還是疫情後第一次遇上。   #17 邁阿密碼頭 ( 2018年12月底聖誕節-名人郵輪公司季候號) #18 美屬維爾京群島 ( 2018年12月底聖誕節) -- 旁邊是皇家加勒比公司海洋交響曲號 #19 波多黎各聖胡安 ( 2018年12月底聖誕節) #20 波多黎各聖胡安 ( 2018年12月底聖誕節) #21 聖馬丁島 ( 2018年12月底聖誕節) #22 馬耳他瓦萊塔 (2024年5月-名人郵輪公司季候號) #23 土爾其庫薩達斯 (2024年5月) #24 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2024年5月) #25 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2024年5月) #26 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2024年5月) #27 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2024年5月) #28 希臘聖托裏尼島Santorini (2024年5月) -- 在郵輪上欣賞日落 疫情後郵輪公司都不約而同地進行了大規模擴張,大量的巨型郵輪甚至20多萬噸的超巨型郵輪也是大量下水。所以在我看來,整個郵輪行業也有點內卷。為了吸引遊客各郵輪公司都拚命壓價,但是為了盈利又不得不砍掉一些成本。如何既能保持價格具有競爭力又能保證服務質量沒有大的滑坡,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吐槽了這麽多,但是我還是得說,郵輪目前還是性價比很高的一種旅行方式。   最後再放幾張郵輪旅行時照片。   #29 郵輪離開新澤西的貝永碼頭時經過自由女神像 (2023年七月至八月-名人郵輪公司尖峰號Summit) #30 郵輪通過維拉紮諾海峽大橋Verrazzano-Narrows Bridge (2023年七月至八月) #31 洪都拉斯羅丹Roatan, Honduras (2024年一月-公主郵輪天空公主號Princess Sky Princess) #32 墨西哥科斯塔瑪雅Costa Maya (2024年一月) #33 墨西哥科斯塔瑪雅Costa Maya (2024年一月) #34 離開紐約港口-(2012年五月-嘉年華奇跡號Carnival Miracle)--正好在自由女神像前與美國海岸警備隊的帆船擦肩而過 #35 大特克島Grand Turk,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2012年五月) #36 巴哈馬半月島 Half Moon Cay, Bahamas (2012年五月) #37 巴哈馬拿騷Nassau (2012年五月) #38 緬因州巴爾港BarHarbor, Maine (2011年五月--荷美郵輪公司馬斯達姆號Maasdam) #39 緬因州巴爾港BarHarbor, Maine (2011年五月) -- 後麵是凱迪拉克山Cadillac Mountain   #40 羅德島州紐波特港(2024年九月大洋郵輪諾蒂亞號Oceania Nautica)   最後幾張照片是二十四年前2000年第一次坐嘉年華幻想號(Carnival Fantasy)郵輪時拍攝,當時還沒用上數碼相機。幻想號是當時嘉年華最早的四艘郵輪之一,隻有內艙和海景房,海景房也沒有陽台。當然我們當時住的是最便宜的內艙。跟現在動輒十幾萬二十萬的大型郵輪比是相當的簡陋。船從佛羅裏達卡納維拉爾港(Port Canaveral)出發去巴哈馬拿騷(Nassau)共四天三夜,港口停留一晚,其它時間都在海上。這次簡單的海上旅行卻是我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郵輪旅行。     #41 嘉年華幻想號(Carnival Fantasy)郵輪 (2000年十一月) -- 左邊就是迪斯尼郵輪 #42 巴哈馬拿騷Nassau (2000年十一月) #43 離開卡納維拉爾港-對麵是迪斯尼郵輪,那艘船一路跟我們同行並且也停靠在巴哈馬。當時覺得迪斯尼郵輪真豪華漂亮!一直到現在我還是這麽認為。 #44 巴哈馬拿騷 謝謝閱讀!

南美郵輪—...

3/26 企鵝,企鵝!英屬福克蘭島(Falkland Islands) 今天天氣不錯,沒有疾風暴雨,一早船長就宣布擺渡船可以靠岸,船上一片歡呼。據說上一班的郵輪因為氣候關係沒有靠岸,白白的航了數百公裏卻不能上岸,多冤啊。 因為福克蘭島是未知數,我們沒有預定陸地遊,結果一上岸就看到一溜兒排開的四輪驅動吉普車在等客人。和前麵停靠的智利和阿根廷口岸不一樣,這裏的旅遊車不必講價,熟悉的英語代替了西班牙語,岸上一排排幹淨的彩色小房子,飄揚的米字旗,整潔有序的口岸管理,遊客中心,讓我一下子產生了“回家了”的溫馨感。 很快,我們一行10人,分別坐上3輛英國產吉普車(Land Rover),朝著17英裏外的企鵝居住地“Volunteer Point”出發了。 說到福克蘭島,上了年紀的人(比如我)可能還依稀記得1982年那次阿根廷和英國的戰爭吧?具體的情況我是看“Crown女王”那部電視劇時才知道的。據我們的司機Sam說那之前英國一直聲稱有福克蘭島島主權,但是島上沒有駐軍,所以阿根廷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福克蘭島。消息傳到倫敦,當時英國的鐵娘子首相撒切爾夫人馬上派了軍艦過去,(安德魯王子the bad boy :)那次不是也被派去了嗎?)打得阿根廷軍隊落花流水,英國大勝。阿根廷當然不甘心,至今念念不忘當年的恥辱,後來我們停靠的港口,就有那次戰爭的紀念碑。Sam說,福克蘭島現有居民3000人,不久前有過全民投票,“留在英國,還是加入阿根廷?“,結果是2997人投票英國。民心所向,阿根廷也無話可說了。對福克蘭島曆史感興趣的親們,我把《孤星Lonely Planet》上福島的前世今生用穀歌翻譯了,放在此文後,自己去看吧。 今天陰天,吉普車飛快的駛過了開頭的10來英裏,路兩旁是荒涼的丘陵地帶。在Johnston Bay 的一個小農場停了下來,一是讓乘客們上廁所,出了這裏前麵就是無人煙的沼澤地,也是野生動物保護區,所有的垃圾都得帶出來;二是吉普車們要結隊進入沼澤,萬一有車被陷,得靠其他同行的車拉出來。我開始還以為這是英國人特別小心謹慎的規矩,沒想到後來我們的車隊裏其他車被陷3次,一車有難,眾人來幫。我們車的司機Sam 是鎮上修車行的老板,車技當然沒得說,所以每次都是我們的車拉他們出來。還有最後這2公裏,是我這輩子被顛得最厲害的一次。雖然Sam把車開得比蝸牛爬得還慢,那種毫無規律的上下左右亂顛,半個小時後,渾身的肌肉都酸痛了。 為了轉移被顛得要死的注意力,我一直在找Sam說話。他告訴我們,這片企鵝的生長地屬於一位叫Jean Cheak的英國大媽,這裏方圓17000英畝的地都是政府給她祖上的。哦,說到島上的居民,Sam說,現在島上人口危機。以前政府用給土地吸引人來,現在土地給沒了,英國人都不願意來。所以政府又出了一招,想移民英國的人,到島上來住3年就可以拿到英國國籍。Sam就是來自非洲某海島,移民到福克蘭,現在拿到公民了,每年回去海島看望那裏的父母。不過,Sam又說,那些靠在島上住三年拿到移民的人們,往往拿到身份就離開,所以現在島上人口減少,尤其是年輕人很少。 廢話說了很多,我們也終於到了企鵝聚居地,大家看照片吧。看看我們這$200/人和被顛得幾乎散架的旅程值不值得吧。 國王企鵝(King penguins) 正麵照,背麵照,和側麵照 帥不帥?像不像紳士? 瞧這一家子: 看到企鵝群裏那些棕色的娃娃嗎?那是今年的企鵝寶寶。這裏天天上演著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啊: 還有這個,看到爸爸腳上伸出來的那個小腦袋嗎: 和這些大個子大嗓門舉止滑稽可笑的國王企鵝相比旁邊安靜文雅的麥加倫企鵝和gentee 企鵝就黯然失色了。 我們的越野吉普車: 陷在沼澤地裏,得靠我們的車拉出來: 匆匆忙忙去看企鵝,心滿意足的回來後才有閑心仔細看看斯坦利小鎮。從左到右順時針:和平紀念碑(後麵是82年戰爭死難者姓名);撒切爾夫人街;鯨魚骨紀念碑(這裏曾經是捕鯨地): 福克蘭島總督的住宅: 停在海灣裏的郵輪和斯坦利碼頭: 對我來說,福克蘭島是這次郵輪最值得來的地方。依我看,與其花1萬多美元,在海上暈得七葷八素,到南極去看比我們今天看了個夠的國王企鵝(King Penguin)高2寸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那個性價比是絕對不值的。何況這兩種企鵝本來就是一家子哦(起碼是堂兄弟吧)。 附: 我用穀歌翻譯的“Lonely Planet Antarctic”中有關福克蘭島的介紹: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 福克蘭群島是許多南極航行的熱門目的地,但其本身也值得一看,因為這裏有著壯觀的企鵝、海豹和信天翁群。這些島嶼被南大西洋環繞,位於巴塔哥尼亞以東 490 公裏處。兩個主要島嶼,東福克蘭島和西福克蘭島,以及 700 多個較小的島嶼,占地 12,173 平方公裏。福克蘭群島(在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曾被法國、西班牙、英國和阿根廷輪流占領和宣稱擁有主權,自 1833 年以來一直是英國的海外領土,阿根廷人一直在爭取這一地位,並且仍在爭奪。 大約 60% 的福克蘭人是土生土長的,有些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六代或更久以前。如今,2900 名福克蘭人(有時稱為“Kelpers”)中有 80% 以上居住在斯坦利(Stanley),約 1200 名英國軍人居住在 Mt Pleasant 基地。其餘島民居住在“Camp”,這是斯坦利以外所有福克蘭群島的名稱。 曆史: 盡管有證據表明巴塔哥尼亞印第安人可能乘獨木舟到達福克蘭群島,1522 年的葡萄牙海圖也表明他們知道這些島嶼,但這些島嶼是在 1592 年 8 月 14 日由 HMS Desire 號船長約翰·戴維斯在一次英國海軍遠征中正式發現的。福克蘭群島的西班牙語名稱 Islas Malvinas 源自早期來自聖馬洛的法國航海家,他們以母港的名字將這些島嶼命名為“Les Malouines”。 直到 1764 年,歐洲列強才在福克蘭島東部的路易港建立駐軍,無視西班牙根據教皇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對新大陸的主權要求,該條約將新大陸劃分給西班牙和葡萄牙。1765 年,英國在法國和西班牙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在桑德斯島的埃格蒙特港建立了西福克蘭島前哨。 當時,西班牙發現了法國殖民地,並在友好解決後將其占領。西班牙軍隊隨後在 1767 年發現並驅逐了英國人。在戰爭的威脅下,西班牙將埃格蒙特港歸還給英國人,雖然英國人在幾年後放棄了該地區,但沒有放棄他們的領土要求。 在 18 世紀的剩餘時間裏,西班牙將這些島嶼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流放地之一。在 19 世紀初阿根廷放棄殖民地後,隻有捕鯨者和獵海豹者來此定居,直到 19 世紀 20 年代初,拉普拉塔河聯合省(阿根廷的前身)派出一名軍事長官,宣稱自己是西班牙的繼承者。後來,一位名叫路易斯·韋爾內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入籍企業家發起了一個項目,以監控不受控製的獵海豹者,並可持續地開發當地的海豹種群。 韋爾內在伯克利灣扣押了三艘美國獵海豹船,引發了美國海軍軍官西拉斯·鄧肯上尉的報複,鄧肯指揮護衛艦 USS Lexington,於 1831 年破壞了路易港定居點,無法修複。韋爾內離開後,布宜諾斯艾利斯一直在那裏保留著一支象征性的部隊,直到 1833 年初被英國驅逐出境。 在英國統治下,福克蘭群島一直處於衰落狀態,直到 19 世紀中葉,綿羊開始取代牛,羊毛成為重要的出口產品。福克蘭群島公司 (FIC) 由蒙得維的亞的英國人 Samuel Lafone 創立,成為該島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到 19 世紀 70 年代,其他移民企業家占據了所有其他可用的牧場。羊毛養殖非常成功,並在南美洲催生了類似的養殖。沒有什麽能阻擋綿羊的生長(像狐狸一樣的瓦拉,島上唯一的本土哺乳動物,被消滅了;人們為那些被認為對綿羊構成威脅的鳥類支付了賞金),而當地的草叢很快就被過度放牧了。到 19 世紀末,島上的生態環境開始搖搖欲墜,養活每隻羊所需的土地麵積越來越大。故意引入貓和意外引入老鼠,導致小鳥種群遭到破壞。 土地過度使用帶來了問題,土地所有權也帶來了問題。從 19 世紀 70 年代到 20 世紀 70 年代,這些島嶼是一個近乎封建的社會”  

自駕

自駕DIY的RV串遊美加13個國家公園

自2022年底疫情緩解,旅行限製愈加開放我們就開始了退休的打算。在疫情期間讓我們心動不已的DIY RV計劃是最先被加進了日程。 2023年3月我們去預訂了一輛奔馳Sprinter柴油車。新車在8月份到貨。由於當時還在上班,隻能利用周末去DIY RV。加上本人在水電木工等各方麵都是個新手,DIY RV的工程進展很慢。直到2024年4月退休開始,才全職撲在了DIY RV的工作上。 因為國內的家人已訂下了六月份來美玩黃石公園,我們加班加點終於在六月份出發日期前完成了RV的整體工程。接上了國內來的家人。一車四人帶著一條狗在黃石大提頓以及猶他州的幾個國家公園玩了十幾天。算是給尚未完全竣工的RV做了一個測試。DIY的RV達到了我們自己設定的要求,在食宿方麵都很好地保障了我們的遊玩。 經過這第一次的試運行後,對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了些認識。在回來後對車子繼續做了些完善和改進。其中最大的改動就是又增加了一塊200瓦的太陽能板,使得太陽能板的總瓦數達到了600瓦。晴天時如果RV一直暴露在陽光下,基本能搞定一天的用電量。24年的八月底我們開始了RV完工後的出遊。這次旅行是從南向北貫穿美國,進入加拿大。規劃的線路有隨意性也帶有目的性。最主要的目標是去Lake OHara。除了Lake OHara外,最大的目的性就是去訪問一些沿途上默默無聞的我們沒去過的國家公園,順帶把沒去過的州路過一下。所以經過了這次旅行美國的50個州我就全去過了。 這次的RV出行隻有我和LD兩人帶著狗子一起。車內的空間就顯得更寬敞,生活也更隨意方便了。 出發後的第一天,在天色將晚時來到堪薩斯州一個小鎮市立公園的RV site歇腳。這裏居然是有水有電還免費的。晚上忙著晚餐和安置了沒太留意。第二天一早起來才發現RV site邊上就是一個小型機場。   (1)看著田野的野花和日出,煮杯咖啡吃著早餐讓人心情大好。   位於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附近的戰略航空航天博物館(Strategic Air Command & Aerospace Museum) 裏展出的都是大名鼎鼎的戰略武器,值得一看。 (2)升限2萬6千米,時速達3.2馬赫的SR-71A黑鳥戰略偵察機。這種機型從未被擊落過 (3)展廳內的其它戰略機型。空中的黑色飛機為U-2高空偵察機 穿過中西部的大糧倉,大片農田裏的植物有茁壯成長的,有果實累累的,也有收割幹淨的。 大塊的田野展現著不同的色彩和畫麵。我們不趕路,遇到好看的就停下來欣賞感受一下。 (4) (5)   位於北達科他州的Theodore Roosevelt National Park是我們到達的第一個國家公園。 這個公園地處偏僻,到訪遊客較少。是以曾在這裏生活和成長過的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名字命名。 公園占地麵積很大,分為三個不相連的大塊。主要以寬廣遼闊的各種badlands以及北美草原地貌為主。遊玩起來還是很讓人開闊心胸的。 (6)羅斯福國家公園的曠野 (7)公園裏有一大片草原犬鼠城(Prairie Dog Town)。活躍著眾多的草原犬鼠 (8)公園裏的野馬在水源飲水   (9)這種蛋型石球不知是怎樣形成的 (10)正破壁而出的石球   繼續北上,就來到了位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Grasslands National Park。 這個加拿大國家公園保留了一大片現在已很稀有的原始北美草原。園內的地貌主要是半幹旱氣候帶的荒野山丘。生存對於那裏的動植物以及早先前來拓荒的人們來說都是很艱苦的。 (11)在國家公園內的一片草地上   (12)我們在園內宿營地,周圍視野開闊。看著夕陽西下,吹著草原的風,簡單的晚餐也可以吃的很有味。   (13)公園周邊的土地都以被開發成農業用地了,成為了加拿大的大糧倉   沿著加拿大的1號公路向西,一路就開到加拿大的Yoho國家公園。Yoho國家公園美景很多,但最讓人垂涎,也是我們這次主要目標的就是Lake OHara。 Lake OHara景區是限流的,通過有限的住宿和需要lottery的Shuffle票把大部分遊客都據之山外了。想搶Lake OHara內的住宿不是一般的難,虎視眈眈的人太多了。 如果拿不到住宿,可以買獎券去抽獎進山的車票。每天兩趟班車,抽中的人(約120人)可以乘車進山。其餘的不幸分子們也不是沒有機會,但需要自己腿著進去。 我們在網上買了多張Lake OHara獎券,抽中了兩張雙贏了一把。但不幸的是抽中的兩張都是同一天的。我們提前兩天到達Yoho。RV就停到了去Lake OHara的停車場。所有去Lake OHara住宿或坐shuttle的人都要把車停在這裏。這裏停的車是可以過夜停的。 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天的shuttle票,就想著利用住在停車場的近水樓台,第二天一早去做個名列前茅的候補。 第二天一早天還黑著我們就已等在Bus站了。但之後過了很久都再沒有人來排隊。這種很不科學的情況讓我們有些迷惑。直到一位準備徒步進山的人走過來告訴我們現在的shuttle已取消了候補。即使有人沒來,也不會給候補,車就空著座位發車。 嗯,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算盤之外。但我們起都起來了,所以就決定去走那條單程11公裏爬升約500米的路進山。 人剛起床就是有精神。乘著這股新鮮勁,在清晨的微風中沒覺著太累就走到了Lake OHara湖邊。之後又一鼓作氣走上了Opabin Prospect Route。 (14)Opabin Prospect Route   (15)難得的美景讓LD也壯膽坐到了懸崖邊歇息看風景   回程的班車還是舊規矩,有票的優先,如車上有空,走著進來的人可按順序買票上車。我們是走進來的,沒票。隻能以時間換空間,早早地回到車站等車填空。所以這天我們也就隻去了Opabin Prospect。 後麵這天就是我們有票的日子了。坐車進去省下了很多力氣。於是我們就去走了一段Alpine Route,一直走到了Opabin Lake湖邊。 (16)Alpine Route都是在樹線以上的亂石道。以藍漆的標記在石頭來指示步道。 (17)我們由Alpine Route先走到了Lake Oesa (18)從高處看Lake Oesa (19)到達Opabin Lake Lake OHara景區真是名不虛傳,其景色和步道在Banff附近那幾個國家公園裏絕對一流。 在Lake OHara的行程結束後我們又去重溫了一些班芙和幽鶴國家公園的經典景點   (20)雲中的Castle Mountain  (21)清晨的Lake Louise  (22)帶著彩虹的Takakkaw Falls (23)傍晚的Emerald Lake (24)走下河床走到Wapta Falls正麵看瀑布,就像進入了狂風暴雨中,全身透濕。 當時因Jasper被野火重創而關閉。我們原計劃去Jasper的幾天就多了出來。 這讓我們有時間去多走了幾條步道,多去幾個以前忽略的地方。 在遊玩了Columbia Icefield後,我們當晚就把RV停在冰原大道路邊的一個停車場。 第二天一早就去走了附近的Parker Ridge Trail。Parker Ridge步道非常不錯。走到頂部能看到高寒氣候型的地貌和雄偉的山式。也可以遠眺蜿蜒而去的Saskatchewan河和它的源頭Saskatchewan冰川。 (25) (26) (27)Saskatchewan河和它的源頭 (28)Saskatchewan冰川   在加拿大1號路附近的Paget Lookout步道,來回7公裏爬升500多米。 (29)在Paget Lookout步道的觀景點能看到山下的Wapta湖和西麵險峻的踢馬隘口(Kicking Horse Pass) (30)弓河邊駛過彎道的一列觀光列車   因為有了多出來的時間,這次正好就可以用到以前沒去過的加拿大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 和庫特尼國家公園(Kootenay National Park)。 在加拿大Glacier National Park我們走了來回10公裏爬升800米的Avalanche Crest步道。到達頂峰時已快耗盡我們體力了。 (31)頂峰的風景非常壯觀。可以360度無死角的,近乎直上直下地觀景。遠處山峰上的冰原冰川,山下的公路鐵路車站小鎮都能盡收眼底。   庫特尼國家公園雖然名聲比不上Banff, Yoho和Jasper,但還是很不錯值得一玩的。 我們去了Marble Canyon和Numa Falls等地。能在人少安靜的環境中細細體會著自然的創造力,也是旅遊中的一大快樂。 (32)Numa Falls (33)有著鮮明好看紋路溪邊岩石還是第一次看見   結束了加拿大落基山的遊玩後我們掉頭向東,來到了加拿大雷丁山國家公園(Riding Mountain National Park)。 這個公園麵積很大,但真沒什麽可看的東西。如果有船,有不少湖麵可以開船玩。感覺是個休閑型的公園。 (34)   (35)正好遇到了當地的集市日,買了些人們自種的果蔬。   跨過邊界重回美國來到了明尼蘇達州的小鎮International Falls。 停車在鎮中心公園歇息午餐。邊上就是1954年建成的巨型Smokey Bear塑像。 (36)這個塑像曾是世界上最大的Smokey Bear塑像。可惜最大這個名頭在2021年被南達科他的Hill City所樹立的另一隻熊奪去。 明尼蘇達州隻擁有一個國家公園,即船夫國家公園(Voyageurs National Park)。 這個國家公園很小眾,有著大片的水域。這個國家公園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在訪客中心看的公園曆史介紹片。 片子是真人實景拍攝的。模擬了18,19世紀皮毛貿易商雇用的船夫在這個地區的旅行生活情況。 當時的人們為了進行毛皮貿易來到這裏。基本上都是通過如下圖所示的木船從河流中通行。 木船中載有貿易商品以及食品帳篷等生活必需品。一般船上載有8人,靠每日劃槳前行。遇到激流或無法通行的河段,他們需要扛著船和所有物資繞行通過。 (37) (38)在徒步時見到的小帳篷。第一次看到可以剝出這麽大整張的樺樹皮 中秋節那天,我們來到了世界上麵積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的湖邊。 高聳在懸崖上的百年燈塔 - 裂岩燈塔(Split Rock Lighthouse)是在一場因暴風雨而造成撞岩的沉船事故後建立的。我們在參觀了燈塔及駐守人的小樓後已到了關門時間。遊人散去。我們則繼續下到海邊,看夕陽西下,等明月東升。 (39)夕陽下的燈塔 (40)中秋月升   我們原打算從這裏繼續前往密西根州的皇家島國家公園(Isle Royale National Park)。 這個國家公園是在蘇必利爾湖中的一個島上。要坐3個多小時的渡船才能到達。等我們上網一查渡船船票近兩周的都已售罄。結果沒能去成皇家島國家公園,隻得繼續前行開往芝加哥。 在地廣人稀的地區呆久了,剛到芝加哥會有各種的不適應。不過在芝加哥我們還是度過了美好的時光。 我們一早進城,找了一家市中心走路可到Millennium Park的停車場停車。停車費從1小時以上到12小時要$51。 我們在付款機上操作不順,喊來管理人員幫忙,同時感歎了一下昂貴的停車費。 他馬上就說我來幫你們拿個早鳥價。結果雖然我們已過了早鳥時間,他還是給了我們$21停到晚上的優惠價。 (41)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的魔豆 雲門(Cloud Gate) (42)芝加哥中國城   撤離芝加哥後,我們就去了印第安納州內唯一的國家公園 - 印第安納沙丘國家公園(Indiana Dunes National Park)。印第安納沙丘國家公園和芝加哥一樣也坐落在密西根湖邊。入選國家公園的理由是因為這裏生物與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對於我們普通遊客來說這個理由略顯普通了一些。在這裏麵遊玩我們沒有太多的興奮點。 (43)行走在沙丘國家公園的沙丘上 (44)公園的訪客中心的停車場明確允許停車過夜。不少RV都停到了那裏。我們也利用了這個機會,並在那裏把車子好好收拾了一下。   下一站我們開到了俄亥俄州的獨苗國家公園 - 庫雅荷加穀國家公園(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 第一次見到這麽散裝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的景點無關聯地分布在克利夫蘭(Cleveland)和(Akron)之間的伊利運河(Erie Canal)附近。 在這個國家公園內可以乘火車遊覽觀光。車票比較搶手,需要提前訂。我們是沒有訂上,隻好開車在各處逛逛了。不過好像公路和鐵路的走向高度重合, 從觀光角度看開車也損失不大,隻是體驗上不太好,複古感不夠。 國家公園的重要景點,最大的瀑布白蘭地酒瀑布( Brandywine Falls)。恕我直言。。恕我無言了。 (45)白蘭地酒瀑布( Brandywine Falls) (46)一段曆史上的伊利運河以及牽引步道   庫雅荷加穀國家公園裏的岩架步道(Ledges Trails)是在高處的嶙峋岩層穿行。沿途也能看到不錯的景色。被認為是公園裏最好的一條步道。 (47)岩架步道(Ledges Trails) 逛完庫雅荷加穀國家公園,我們繼續南下去探訪西弗吉尼亞州的國家公園 - 新河峽穀國家公園(New River Gorge National Park)。 我們2020年10月疫情期間,曾專門自駕睡在車裏開到西弗吉尼亞去看紅葉。當時不記得查到西弗吉尼亞有任何國家公園。這次到新河峽穀國家公園之前還在想我們上次為麽會漏掉這個國家公園。 等開到公園的訪客中心,走到了觀景點才知道這就是我們以前來過的地方。這個公園是在我們上次來後兩個月(2020年12月)被提拔成了國家公園。   (48)新河峽穀國家公園的標誌性景點 - 一座大鐵橋   我對西弗吉尼亞的州立公園印象很好。四年前來西弗吉尼亞玩就很喜歡Babcock State Park。 四年後再來,還是非常喜歡這裏 (49)   砂岩瀑布州立公園(Sandstone Falls State Park)我們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很讓人驚豔。人少,景好,是個享受自然的好地方。 (50)砂岩瀑布州立公園 肯塔基的路易斯維爾(Louisville, Kentucky)附近有著林肯總統的出生地和童年時的家。 現在林肯的出生地被建成為亞伯拉罕 林肯出生地國家曆史公園(Abraham Lincoln Birthpla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距出生地十幾英裏遠的Knob Creek Farm是其童年時生活的地方。這裏也是林肯出生地國家曆史公園的一部分。我們兩部分都去參觀了一下。 這是林肯出生地國家曆史公園裏的紀念堂。裏麵供奉了一座小木屋。據說是林肯出生的小木屋。 我們跟裏麵的工作人員聊了一下,他告訴我們木屋早年是被認為是林肯出生的小木屋。 但後來通過儀器檢測認為年代不符,現在認為這個小屋隻是個同款的示意品。 目前整個園區裏能確定和林肯有過交集還生存的就是幾棵生長了二百多年的大樹。 (51) 肯塔基州裏的國家公園也是個獨苗 -  猛獁洞國家公園(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 這個國家公園是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溶洞係統。 洞內參觀的線路有好幾條。我們是選擇去看了冰凍尼亞加拉(Frozen Niagara)那條線。 冰凍尼亞加拉處是20多米高的鍾乳石掛壁。有整齊的幕布型的也有光怪陸離的螺旋型。 (52)冰凍尼亞加拉螺旋型的部分   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有著全美最小的國家公園 - 聖路易斯拱門國家公園(Gateway Arch National Park) 聖路易斯拱門國家公園的主體就是一座用不鏽鋼建成的高630英尺(192米)的拱。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拱。 人們可以乘電梯到達拱頂,遠眺周圍。 (53)拱的影子落在了這個小小的國家公園綠地上   聖路易斯普利茲藝術基金會(Pulitzer Arts Foundation)展覽館中的雕塑作品   (54)Joe by Richard Serra   (55)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Saint Louis Art Museum)展出的宋遼時期木雕彩繪鍍金水月觀音 (56)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的建築是為1904年的世界博覽會而建造。其前方的大片綠地和噴泉池很有歐洲宮廷的樣子   繞了一大圈終於又回到了德州。德州的泰勒玫瑰花園(Tyler Rose Garden Center)經常聽人說起,但從來沒有去過。這次就順帶著繞點路過去看了看。有一場婚禮正在那裏舉行。 (57)   (57)當晚就住在了泰勒州立公園(Tyler State Park)。在那裏走走逛逛,度過了我們此行在外的最後一晚。   這一趟我們跑了38天,8600多英裏 / 13800公裏。到訪了美加13個(美7加6)國家公園。 全程住宿在車上。每天都能吃得好睡得好,輕鬆遊玩,處處為家。 也算是給我們今後的RV出行開了一個好頭。  

2023房車自駕遊:堪薩斯城2日 不可錯過的地方

堪薩斯城 (Kansas City)是計劃停留遊玩的第一站,主要為看一個中國文物收藏屈指可數的博物館。   找博物館時鬧了個烏龍,多謝曾在那讀博的老同學,否則馬大哈我此行要與其失之交臂了:)。   當天參觀一戰博物館,逛自由公園。巧遇公園晚上的音樂會和焰火,還幸運在近距離看到伴隨焰火的軍人鳴炮表演,開心無比,真是擇日不如撞日。   一戰博物館   自由公園     一戰 二戰等戰爭中犧牲的軍人照片   晚間音樂會在草坪盡頭舉行;近處是軍人鳴炮表演的三門炮     原擔心市區不安全,決定結束後驅車去市郊野營次日再返回參觀博物館。後發現自由公園附近的小公園可以停車過夜,環境好且有飲用水,省去了車馬勞頓。   次日參觀以兩位捐贈者的姓氏命名、著名的納爾遜 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Nelson Atkins Museum of Art)。    威廉姆 納爾遜(Colonel William Rockhill Nelson)是該城的房地產和報業大亨,1915年去世時留下遺囑,捐出全部財產1200萬美金,用於建立博物館和收購藝術品;富孀阿特金斯婦人(Mary Mcafee Atkins)效仿,也留下遺囑捐贈自己的100萬美金遺產助納爾遜家族建館購物。   1933年Nelson Museum建成,其中一側為獨立的 Atkins Art Museum 。1983年建館50周年時兩館合二為一,成為Nelson Atkins Museum of Art。   博物館外公園雕塑   Nelson Atkins藝術博物館所藏文物來自非洲、歐美和亞洲各地。一樓有埃及的木乃伊、壁畫、直立的彩棺,亞述雕像,歐洲的雕塑和名家繪畫,如莫奈,梵高,卡拉瓦喬,畢沙羅,馬奈等等。 二樓一半是美國展品,另一半有東南亞 、印度、日本但大多是中國展品。         公元前325年希臘大理石獅子。雕刻家未看過獅子,作品是幾種動物的組合:)。       本帖側重介紹中國館。   走進中國館,最先進入眼簾的是五代後周、畫於廣順年間的三幅壁畫:《觀音坐像》,《焚香菩薩》和《持蓮觀音》。       壁畫旁是三塊北魏的孝子石棺板。左右兩塊石板共雕刻了6個孝子孝孫,從左至右分別有孝子王尉、蔡順、董永、孝孫原榖、舜和郭巨。       中間一塊石板雕刻的是後來成為道教神仙的黑武士玄武。   首次在國外看到孝子棺板,細看解說不覺蕪爾,基本上全是小時聽過的故事:)。講兩個國人家喻戶曉的吧。   董永:賣身葬父,感動了天上的織女,帶著紡織機下凡以身相許,發誓要織出綾羅綢緞萬千匹賣錢贖夫。黃梅劇《天仙配》大概是以此為題材的吧:)。   舜:父親和繼弟逼他挖井,目的是想往下投石塊置他於死地。舜挖通了到鄰居家的井得以逃生,事後委曲周旋,不違孝道。堯帝欣賞舜的美德,將兩個女兒 (應該是娥皇和女英吧)嫁給他並傳位於他:)。   從孝子石板旁邊門進去,裏麵一間展有中國的宋 元 明 清代卷軸畫,Nelson Atkins藝術博物館以收藏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尤其是中國書畫作品而著稱於世,喜愛國畫者一定流連忘返。     另側門內是中國墓葬和藝術品展,包括西周、東周和戰國的青銅器,春秋戰國的玉璧,西漢東漢的墓門、墓磚和磚雕,瓷器,唐三彩等。   入口處是東漢和清代文物。乾隆皇帝長子永璜定親王陵墓入口處的綠色彩釉門和東漢神道石刻。神道石雕帶翼的神獸被稱做石“辟邪”(頭上一個角的叫“天祿”,兩角的叫“辟邪”)。   戰國的螭龍紋玉璧 ,出自洛陽金村東周王陵   東漢陶樓模型   西漢墓磚   西漢香爐   東漢墓室磚雕   東漢鹿頭磚雕   北朝,拱楣和墓門   北魏的禮樂陶俑。   遼代,真人大小的三彩羅漢塑像   展區盡頭是最為人樂道的“中國廟宇”(Chinese Temple)展廳。正麵端坐著遼/金代的整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塑像,背麵是來自山西廣勝寺東壁的元代壁畫《熾盛光佛佛會圖》,相對應的廣勝下寺西璧《藥師佛佛會圖》現收藏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我攝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藥師佛佛會圖》   頭頂是來自北京智化寺的明代雕龍藻井和清代平棋。   中國裝飾展內的明清黃花梨步床、桌椅;牆上掛的可能是南宋馬遠的《西園雅集圖》   中國雕塑展廳內容豐富,隋代的漢白玉觀音立像 (可惜沒頭了),龍門石窟的獅子和各式雕塑,盡頭是鎮館之寶、北魏的文昭皇後禮佛圖,對應的孝文帝禮佛圖現收藏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鎮館之寶 -- 來自洛陽龍門石窟、北魏的《皇後禮佛圖》   攝於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對應的《皇帝禮佛圖》 (據說除頭部,其它部分均為照圖複製的贗品)   Nelson Atkins藝術博物館現藏中國文物八千多件, 雖在數量上遠少於大都會和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但許多頂級精品毫不遜色。得益於第2和第4任館長 (任館長共28年)的中國和東方藝術史專家的背景,亞洲藝術品足以同非洲、歐美藝術分庭抗禮,在我參觀的國外博物館中絕無僅有。有機會經過堪薩斯城,喜愛博物館者千萬別錯過這個地方。   RV自駕遊溫馨提示: 自由公園附近的小公園可以停車過夜,環境好且有飲用水; 博物館地下室有停車場,門高9.6英尺,B型房車出入停車沒問題。   謝謝瀏覽! 2023年房車環遊加西 阿拉斯加 美西80天

周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