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浮杯和尚,淩行婆來禮拜,師與坐吃茶。婆乃問:“盡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誰?”師曰:“浮杯無剩語。”婆曰:“未到浮杯,不妨疑著。”師曰:“別有長處,不妨拈出。”婆斂手哭曰:“蒼天中更添冤苦。”師無語。婆曰:“語不知偏正,理不識倒邪,為人即禍生。”淩行婆來禮拜,嗬嗬,她不是來禮拜,是來砸場子的。兩人的針尖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來是打算明天貼這篇的。看了陶兄的《會嗎》,太可樂了,哈哈哈哈,今晚再貼一篇湊個熱鬧。陶兄是個段子手,比我有幽默。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郡之陳氏子。 造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丈曰:“大似騎牛覓牛。” 師曰:“識得後如何?” 丈曰:“如人騎牛至家。” 師曰:“未審始終如何保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篇文章,本來在我的五燈會元係列的第十四本書,《春去春來》上的第八篇。最近我們在討論修證的問題,於是就摘出來先貼上來。而且接下來我會連續貼幾篇,形成一個小係列,專門說這個話題。 我前天批評了隻會背誦經文的兩位密宗大師,我一直說經讀多了很容易著名相。其實,老實講,我讀過的經論非常非常非常多,宗喀巴和空海大師隻怕也沒我讀得多。我和他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江西誌徹禪師,姓張氏,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禪師為第六祖,而忌大鑒傳衣為天下所聞。然祖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方丈。時行昌受北宗門人之囑,懷刃入祖室,將欲加害。祖舒頸而就,行昌揮刃者三,都無所損。祖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隻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搢,久而方蘇,求哀悔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洪州法達禪師者,洪州豐城人也。七歲出家,誦《法華經》,進具之後,禮拜六祖,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邪?” 師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兩篇文章,本來是我的五燈會元係列中第十一本書《驚世駭俗》中的第二十四篇和第二十五篇。我寫這個係列的時候,是按時間順序來一一介紹禪宗的發展和後來逐步形成的溈仰,雲門,法眼,臨濟,曹洞。現在我把這兩篇合成一篇先貼出來。今天和各位師兄師姐的討論非常好,我要感謝各位的直言和參與。有不同意見很正常,大家如果都和我一模一樣,就沒有寫下去的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吉州誌誠禪師者,本州太和人也。初參秀禪師,後因兩宗盛化,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曰:“能大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付衣法,豈徒然哉!吾所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無滯於此,可往曹溪質疑。他日回,當為吾說。”師聞此語,禮辭至韶陽,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時六祖告眾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益州保唐寺無住禪師,初得法於無相大師。乃居南陽白崖山,專務宴寂。經累歲,學者漸至,勤請不已。自此垂誨,雖廣演言教,而唯以無念為宗。唐相國杜鴻漸出撫坤維,聞師名,思一瞻禮,遣使到山延請。公問:“師還以三句示人否?”師曰:“初心學人,還令息念,澄停識浪,水清影現。悟無念體,寂滅現前,無念亦不立也。”於時庭樹鴉鳴,公問:“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嵩山峻極禪師,僧問:“如何是修善行人?”師曰:“簷枷帶鎖。”曰:“如何是作惡行人?”師曰:“修禪入定。”曰:“某甲淺機,請師直指。”師曰:“汝問我惡,惡不從善;汝問我善,善不從惡。”僧良久。師曰:“會麽?”曰:“不會。”師曰:“惡人無善念,善人無惡心。所以道善惡如浮雲,俱無起滅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嵩嶽破灶墮和尚,不稱名氏,言行叵測。隱居嵩嶽,山塢有廟甚靈。殿中唯安一灶,遠近祭祀不輟,烹殺物命甚多。師一日領侍僧入廟,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隻是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麽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傾破墮落。須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設拜師前。師曰:“是甚麽人?”曰:“我本此廟灶神,久受業報。今日蒙師說無生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