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大家都知道,兔子是沒有角的,牛是有角的。基本常識,大家都沒有疑義,再自然不過了。禪,就在生活中。就看你有沒有妙觀察智,能不能從最平常無奇的生活中悟出禪。有角和無角,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麽稀奇的。而如果我換一個字,有相還是無相?你能答出來嗎?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如兔無角,一佛法亦複如是。大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是常定。 佛住何處? 寂滅處,無所住。 寂滅就是常定。 寂滅就無生,無生就無死。 所以寂滅,是解脫之道。 於是,寂滅就成了我們修行人追求的終極目標。 可是,你知道什麽才是真正的寂滅嗎? 唯識宗是這樣認為的: 世間萬物萬法都是我們自己意識的顯現,萬法心生。所有的這些種子都藏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總攬一切。 所以要破除生死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道輪回,是哪六道呢?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出了六道,就是四聖界。哪四聖呢?聲聞,緣覺,菩薩,佛。合在一起,就是四聖六凡十法界。我們有智慧的修行人,就應該先要把所有的這些狀況搞清楚,狀況搞清楚了,才能知己知彼,少走彎路,事半功倍。就好比行軍打仗,先要把敵情弄明白。我的湖南老家有句土話,“爛布子包腦殼,興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諸行無常,諸法生滅。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生,住,滅。成,敗,壞。這就是人間。許久以前,我在中國佛教網常駐。認識了一位老先生。他的網名叫璞石老,七十幾歲。他每天扳著小板凳來聽我講課,在孫子的指導下,用一根手指敲鍵盤來和我交流。有一天我和他說:“璞石已老,再不把玉提出來就晚了,要等下輩子了。”於是,他成了我的皈依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楞伽經》全名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它是唯識宗的經典,同時也是禪宗的經典。當年達摩祖師東渡,就是以四卷《楞伽經》傳給二祖慧可。我有時真的很替唯識宗和三論宗的弟子可惜。經典都選對了,都是了義的經典,愣是看不懂。《楞伽經》第一卷。第一卷剛一開始,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就說了一大通。無非是把自己的參悟心得說給佛陀聽。就像有時候我會讓弟子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說了欲界大自在天主,魔王波旬。大家如果注意了的話,就會發現,魔王波旬的境界,比彌勒菩薩高兩個檔次。波旬在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彌勒菩薩是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所以啊,千萬不要小瞧了外道,外道之中,一樣有高手。上個禮拜朋友請吃飯,席間介紹了幾個新朋友,其中一位是沙特阿拉伯的伊斯蘭碩士。於是談話間就說到了宗教問題。於是我又舊問重提:&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金剛藏如來告如實見菩薩言:“仁主,雪山之中有一惡獸名為能害,變詐百千,以取諸獸殺之而食。若見牝鹿有子之者,便為子聲悲鳴相呼;若有牝鹿便現有角,與其相似而往親附,彼無驚懼殺而食之;見牛馬等種種諸獸,悉同彼形而肆其惡。”這隻雪山惡獸,專門變化成其它動物的樣子,接近迷惑它們,然後殺而食之。這隻雪山惡獸,我前幾天就提過,它還有一個名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佛弟子問:“師父能收我做弟子嗎?”佛門大開,來者不拒。不舍一個眾生。我竹林宗沒有任何規矩,百無禁忌。眾生想來歡迎,想走歡送。皈依的程序也非常簡單,加入我博客的竹林精舍就可以了。此外,給師父寫封電子郵件。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今天我們講《密嚴經》第六品-阿賴耶建立品金剛藏如來說:“諸仁者,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家如果讀過《六祖壇經》,就知道五祖弘忍,神秀大師兄,和慧能的故事。五祖讓眾弟子把參悟心得寫一首偈。神秀的偈是: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慧能看見後,也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在寫《五燈會元》係列時,評過這兩首偈。神秀大師的偈,落於有,有身有菩提,有心有明鏡。無論你如何勤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曾經去過迪斯尼世界,在那兒看過一部非常有趣的4D電影,就叫做《昆蟲的一生》,英文片名是《Abug’slife》。嗬嗬,去過迪斯尼的一定都看過。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片斷是:幾隻綠頭蒼蠅,在馬戲團看演出,因為表演得讓它們不滿意,所以非常惱火。正在此時,服務員端著一碗新鮮出爐的大便走過,其中一隻蒼蠅大喊一聲:“我總共隻有24小時可活,才不要浪費在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