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之路施保國 發布時間:2006-11-2806:45 來源:光明日報  由中國現代哲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安徽大學哲學係承辦的“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學術研討會及中國現代哲學專業委員會年會日前在安徽大學召開。代表們圍繞“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這一主題,從中國傳統哲學現代轉型的定義、轉型的必要性、轉型理論紮根的土壤、轉型的方法和方向等廣泛交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發表文章2006-12-25 16:01:17大中小中國人需要信仰嗎?如果真的需要,那就信自己好了!一招……思哲天下文當孔子熱、文藝複興熱在文化圈裏方興未艾的時候,洋節日“聖誕節”來臨了!我這偏僻的小鎮也不例外,聖誕老人……,而且相當投入!我是一個無宗教信仰的人,也認為大家是在找樂子,本來無可厚非的!但我還有憂慮,在國民素質普遍還不很高的情況下,再過20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blog.sina.com.cn/u/4944ce55010003je問何的BLOG
馬克思從黑格爾哪裏繼承來辯證法,在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問題時,其辯證法觀點走向成熟。馬克思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總成果,被稱為曆史唯物主義。對它最經典的論述見人們之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以下簡稱《序言》),其中也含有馬克思的矛盾觀。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接受其曆史觀開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何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944ce55010003h7
我讀的是《純粹理性批判》中譯本(韋卓民譯),由於此書屬於遺著,譯成漢文後,作者對文字不一定來得及潤色,因此這本書中有許多不順口的地方,不過它也更多地體現了譯者對康德著作理解的原生態。
我是從1993年2月11日開始讀此書的,筆記有很多字。老實說,直到現在,對該書的部分內容,我還是在朦朧之中,現將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辯證法的若幹問題(待續)http://blog.sina.com.cn/u/4944ce55010003g3
2006-04-26 10:07:50大中小辯證法作為批判形而上學的一種“哲學”不是單一的,我們看到的辯證法具有多重形態:一、陰陽辯證法。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辯證法就是陰陽辯證法,基本的特點就是將事物判為陰陽,強調獨陰不陽,獨陽不陰,主張一陰一陽之謂道。二、否定辯證法。黑格爾的邏輯學就屬於否定辯證法,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真理”這個概念在我國當代哲學思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發現,我國當代哲學所推崇的由列寧製定的“真理”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列寧說:“(一)有沒有客觀真理?就是說,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賴於人,不依賴於人類的內容?(二)如果有客觀真理,那麽表現客觀真理的人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無條件地、絕對地表現它?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絕對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問何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944ce55010006wr
《反杜林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它是恩格斯的著作,馬克思自始至終都參與了該書的寫作過程,因此也可以說它是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共同作品,恩格斯甚至謙虛地說,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是馬克思的。作為一本論戰性著作,恩格斯講過,他們無意於以一種體係對抗另一種體係,但是其各種觀點之間的內在聯係畢竟是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大哲學係哲學導論1餘敦康
由餘敦康先生《哲學導論》課堂錄音整理而成的文字稿,以備選修此課的同學參考。文字稿由博士研究生助理謝榮華、黃熹、顏玉科、王浩四人整理,皆未經餘敦康先生本人審定。◎
不管如何,在這一過程之中,對於“哲學是什麽”這個問題,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這些看法,無非是“說出一個道理來的偏見”。把活生生的個人經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三章.統一哲學理論成立的邏輯前提和基....
http://blog.sina.com.cn/u/4b7dbfea010007lf
奚勝良.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對物質概念的定義是:“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根據它對物質概念的定義,把由分子、原子組成的實體物質和電磁能量(電磁波:包括光波)看作是物質的不同形態。由於它們都符合辯證唯物主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1-14 18:28:45)
http://blog.sina.com.cn/u/4bd0d28b010006qc
泰山挑夫的BLOG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中國社會在經曆了十年文革以後,發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三十年過去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這三十年的曆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些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