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u/4bd0d28b010006qc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中國社會在經曆了十年文革以後,發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三十年過去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這三十年的曆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些話,“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摸著石頭過河”,“發展是硬道理”,“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這些話都是鄧小平講的。鄧小平的這些話,也基本上成了中央各個時期的製定政策的指導思想。
三十年已經過去,彈指一揮間。隻所以做以上簡單的曆史回顧,是基於對傳統哲學一些基本觀點的思考產生的一些疑惑,現在提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
一、所有的精神都是主觀的嗎?
我們是具有主觀精神的人,當我們把他人作為一種說服、教育、宣傳、勸慰、告誡、威脅、鼓勵等等行為的對象時,他人的精神就是一種客觀的,就是一種客體。說服教育等等行為存在著,也必然存在著構成這些行為的主體和客體。
那麽就個人來說,自身所具有的精神都是主觀的嗎?在我們所說的反思、反省、總結自身經驗等活動中,人的精神就發生了一種明顯的分離,其中的一種精神內容是主觀的,而另外的一種精神則是客觀對象。
二、認識不是一種實踐嗎?
按照一般的理解,認識與實踐是一對相對的範疇。人們通過實踐取得認識,認識指導實踐,通過實踐檢驗、豐富、提高認識。
而事實上,認識本身也是一種實踐。既然認識可以作為一種活動,那麽它也體現為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正是這種實踐活動,使人們得出相應的認識論,並進而通過這種認識論指導認識,而認識論本身在認識這種特殊的實踐中得到檢驗,得到不斷的豐富和提高。
三、認識的直接原因是什麽?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一切真知都是從實踐發源的。這是人們所知道的一般觀點。事實上也的確存在著這種情形,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人們獲得了躲在書齋裏所了解不到的知識。
但是,還有一個明確的事實是,人們同樣在從事實踐活動,甚至是相同的實踐活動,有的人獲得了認識,有的人沒有得到認識,有的人得到了較多的認識,有的人得到了較少的認識,有的人得到了某方麵的認識,有的人得到了另一方麵的認識,有的人得到了正確的認識,有的人得到了錯誤的認識。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認識的獲得是一種複雜的過程,不可以在實踐和認識之間劃上簡單的等號。實踐之於認識,隻是一種原因,相對於人的認識,隻是一種外在的原因,是一種客觀對象。
人在認識過程中,其主觀的內在的原因是很多的,不僅包括認識能力,還包括認識角度;不僅限於能力因素,還包括興趣、情緒等複雜的精神因素。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這些綜合因素才構成了直接的原因。
四、感覺真的不可靠嗎?
感覺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感覺認識有待於上升到理性認識,這當然是對的,問題是不能因此否定感覺的可靠性。
生活中有許多感覺被蒙蔽的現象,如一個人很善於偽裝,往往給人以錯覺。但是,如果由此斷定感覺不可靠是不合適的。對一個偽裝著的人,你看不出他的偽裝就是你的毛病了。所以說,感覺恰恰是可靠的。問題是在得出自己的結論之前,必須把你需要感覺的材料全部納入自己的思維。
五、理性認識是認識的最佳境界嗎?
分析、歸納、推理等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人們總是習慣於運用所謂清醒的理性認識去了解和把握事物。事實上這是一個永遠難圓的夢。世界不是用一條條的道理能完整地說明和概括的。認識的最佳境界,像感覺一樣迅捷,像理性一樣明智;這種認識不是對一條條幹巴巴的道理的把握,而是一種微妙的,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直覺與體驗。
六、是理論指導實踐嗎?
一位西方的哲人曾經發出如此的呼籲,“做理性的人,過理性的生活。”這種理性的人想來也未必就是一切行為舉止都要按照一條條的道理來做的人。
人類運用理性思維,不斷地體會和研究出了許多道理,並且根據這些道理繼續進行著卓有成效的實踐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理論指導實踐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僅僅將關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停留在如此層麵是膚淺的。
在許多情況下,人類既不是用語言進行思維,也不是靠理論指導行為的。人類是先有思維而後才有語言的,真正作為一種思維的材料,是語言形式所表現的內核。即便是在如今具有豐富語言的人進行思維,也不可能總在運用明晰的語言完成迅速的思維。由這種思維所形成的行動指令也往往是非純理論的。
運用語言進行思維、理論思維、邏輯推理當然是一種思維現象,但僅僅是思維現象的一種,這種思維一般不具有創造性,並且會由於忽略異時異地的特殊性,而導致行動上的本本主義。
一個在瞬間做出的決策,是不可能進行複雜的思維過程的,來不及推理,顧不上邏輯。在許多情況下,真正形成對於自身的行為指令的,不是明確的語言,不是明確的理論,而是一種由理性直覺、性格、情緒等綜合因素混雜在一起產生出來的一種東西。
七、怎麽理解“存在就是合理”?
搶劫存在著,合理嗎?強暴存在著,合理嗎?一切不隨人意的事物存在著,怎麽能說合理呢?人們常常以此來詰難黑格爾“存在即合理”這句名言。
如果把這個“理”不是看作倫理的“理”,而是看作自然之理,那麽就不難理解“存在即合理”了。一切事物的存在,無論好與惡,總有其自然的客觀的理由,總是符合並體現著自然的客觀的規律。
八、怎麽理解“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上存在著的事物,不論你是否感知,都是自然地客觀地存在著的,怎麽能說存在就是被感知呢?這是唯物主義對於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這一唯心主義觀點最有力的駁斥。對人來說,總是存在著未被認識的事物,能說你未感知的事物就不存在嗎?
正因為道理如此簡單,我進而懷疑,作為著名哲學家的貝克萊未必像我們所認定的那樣愚蠢,他所提出的這個論斷,必有其需要我們深入理解的理由。我們所“言說”的存在,都是我們所感知的。
九、怎麽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
客觀事物如何,是屬於客觀事物本身的。但是在被人所認識的觀念世界裏,即在人腦海中的“世界”裏,人是萬物的尺度。同理,在螞蟻的“世界”裏,螞蟻是萬物的尺度。
不同的認識主體,麵對同一的客觀對象,構成了不同的認識世界。在大人和小孩子的眼裏,在巨人和侏儒的眼裏,在人與動物的眼裏,世界是不同的。在人的眼裏,蜘蛛不過是小小的昆蟲,但是在螞蟻的眼中卻如同人眼中的大象。
十、是否應該承認“天才”?
唯物主義反對“天才論”,不承認有什麽先天的東西,主張一切知識都是後天學來的。認真思索一下,這種觀點有一定的漏洞。
如果我們真正對整個的唯物主義理論有充分的了解,就會發現其中的自相矛盾之處。就拿上述觀點來說,認為人的大腦都是白紙一張,就否認了事物之間的差別。而承認任何事物之間存在著普遍的差別,正是唯物主義的觀點。
十一、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嗎?
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如此過分地強調絕對的運動,難免失之於偏頗。
運動意味著物質的發展變化,而靜止意味著物質的存在,標誌著物質是此而非彼。所以更準確地說,靜止才是物質的存在方式。靜止是對物質現實存在的肯定,運動是對物質現實存在的否定。
十二、事物之間的聯係僅僅是對立統一的嗎?
事物之間的聯係不僅是對立統一的,而且是係統的。應該把所有的事物放在不同的係統中加以考察。
係統的觀點較之對立統一的觀點更進步。講所謂的“兩點論”已經不夠了,要講係統論。
十三、質變僅僅和量變有關嗎?
質變就是質變,量變就是量變。質變和量變是人們從不同意義上對事物變化的認識。質變有質變自身的規律,量變有量變自身的規律。
說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是不準確的。因為質變自身有自己醞釀與成熟的過程。
十四、僅僅是內容決定形式嗎?
刀刃和刀背體現為一種形式。從形式上看,一邊是薄的,一邊是厚的。就是這種形式決定了刀可以砍、切、剁等實質性的“內容”。
石墨和金剛石的分子排列順序在形式上不同,因此決定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古代有一個田忌賽馬的故事。正是由於這種出場順序形式上的變化調整,決定了取勝實力的變化。
十五、所有的剩餘價值都是工人創造的嗎?
人們在改造自然中,使生產對象本身體現出更有用、更大的價值,是一種複雜的過程。在其中發揮作用的,不僅是生產第一線的工人,還包括這種生產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
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事實,無論你站在多麽正義的立場上,都不應該無視這一事實的存在。
十六、“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會能夠實現嗎?
把“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作為一種理想社會,說到底仍舊是一種空想,而不是科學。這種所謂的“理想”,根本錯誤在於對人的本性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把握。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社會物質永遠也不會豐富到完全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程度。社會不可能製造滿足所有人遨遊太空需要的航天飛機,你無法知道誰想去誰不想去。社會不可能按一個美女的模子生產美女,而所有男人都希望與最漂亮的女人結婚。任何時候,社會都需要有相應的科學的健全的機製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