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毛澤東矛盾觀和馬克思矛盾觀

(2007-01-15 13:11:49)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u/4944ce55010003je


馬克思從黑格爾哪裏繼承來辯證法,在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問題時,其辯證法觀點走向成熟。馬克思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總成果,被稱為曆史唯物主義。對它最經典的論述見人們之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以下簡稱《序言》),其中也含有馬克思的矛盾觀。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接受其曆史觀開始的,比較一下《序言》和《矛盾論》中的矛盾觀,更有助於我們了解毛澤東的矛盾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

   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不得不將這段不知被人們引用了多少次的論述引用過來: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意誌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製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隻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變革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快或慢地發生變革。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麵二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麵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衝突並力求把它克服那些……意識形式。……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無論那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隻能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隻要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隻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至少在形成過程的時候,才會產生。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


    馬克思的這段論述所涉及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等範疇構成了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骨架。它代表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最深刻的認識,但是與毛澤東的矛盾觀相比較,我們認為它有自己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如下諸方麵:


    (一)受黑格爾辯證法的影響,馬克思對社會基本矛盾的認識存在著重適應與對抗相分離的傾向。馬克思的論述中流露出這樣一個意思:一定的生產關係最初是與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這時二者之間是沒有矛盾的。但是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隻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他這裏所說的“矛盾”就是“衝突”。在馬克思的思路中,財產關係適應生產力,就沒有不相適應的情況,而在與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衝突的時期階段也沒有互相衝突的情況。馬克思的這些觀點對後世的馬克思主義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德波林就主張矛盾不是一開始就在過程中出現,須待過程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出現說法、布哈林的矛盾就是對抗等提法,都可以在馬克思的這篇“序言”中裏找到根據。顯然馬克思的看法並不符合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資本主義社會在他看來是對抗型社會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但是恰恰是這個社會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它在衝突中有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在他心目中是不存在對抗的自由王國,但是,正如毛澤東所說這是天真的想法,社會主義社會仍然有很多衝突,搞不好它還要讓位於資本主義。蘇聯和東歐事變就是明證。對馬克思關於社會基本矛盾認識的缺陷,列寧和毛澤東,特別是毛澤東都有認識,並用新闡述修正了馬克思的不足。如在矛盾論中,毛澤東明確地表示。矛盾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矛盾在其開始就是差別,差別就是沒有激化的矛盾。顯然與“序言”相比較,毛澤東的矛盾觀比馬克思更馬克思主義一些。


    (二)馬克思受它以前的唯物主義和理性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所闡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關係時,通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把意識和存在如此截然對立起來,以致於人僅僅被看成曆史力量的代言人,他們幾乎違反著自己的意誌而執行曆史必然性的任務。這就是說,馬克思沒有看到主觀力量在曆史發展中的作用。曆史發展過程同時又是價值活動過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它使存在表現為多種可能性的總和。創造曆史的人往往是依著自己的文化、生活習慣和意誌在多種可能性中進行選擇的。與“序言”相比較,毛澤東的矛盾觀成熟多了。毛澤東說:“生產力、實踐、經濟基礎,一般地表現為主要的決定作用,誰不承認這一點,誰就不是唯物論者。然而,生產關係、理論、上層建築這些方麵,在一定條件之下,又轉過來表現其為主要的決定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當著不變更生產關係,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時候,生產關係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我們這樣說,是否違反了唯物論呢?沒有。因為我們繼承認總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的意識;但同進又繼承認而且必須繼承認精神的東西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這不是違反唯物論,正是避免了機械唯物論,堅持了辯證唯物論。”


    (三)當馬克思將其矛盾概念用於研究社會基本矛盾引起的社會變革問題時,他心目中隻有社會革命,沒有社會改革。在《序言》中馬克思提出幾個概念構架的目的就是要為社會革命提供辯證法的根據,特別是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提供根據,至於“社會改革”,在《序言》沒有辯證法根據。因為既然在適應階段沒有衝突,那麽處於此階段的社會就沒有改革的必要;既然在衝突階段沒有適應,那麽此時的改革也沒有必要。缺少社會改革的曆史變革理論,其實是將人類曆史就變成一部簡單的社會革命史,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宣稱,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的曆史就是階級鬥爭的曆史。但是把社會變革僅僅理解為革命是不全麵的,因為社會變革除了革命以外,還有改革。中國曆史上的改朝換代實際上隻是後朝對前朝暴政的更正,是流血的改革而不是革命,因為它們並沒有從根本上推翻封建製度,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曆史上的社會變革大多數是改革,而不是革命。革命是不能代替改革的。它們是社會變革中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在英文中,“革命”有根本地改造的意思;而改革有改新、改良的意思。用我們的語言講,革命就是用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而改革則是一種社會形態的自我完善。革命屬於社會質變的範疇,其中解決生產資料占有關係問題至為重要;而改革則屬於社會在進入質變之前的量變的範疇,其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更為突出。人類曆史的發展有改革,也有革命。沒有改革應有曆史地位的曆史觀是不能準確把握人類曆史發展規律的。毛澤東在其〈矛盾論〉中克服了馬克思的缺點。這本小冊子含有這樣的意思:互相矛盾的諸方麵在發展中有適應也有衝突。適應之中有不適應之處,因此發展中就有改革而衝突是矛盾發展的最後形式,就是革命。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本小冊子中,毛澤東的意思表達得更加明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