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我的弟子禪意說,想知道師父住在何處,想來供養,略表心意,也可短暫出家。禪意啊,心意領了,其他就免了。我的個性本是山野之間的閑雲野鶴,就是因為不喜歡前呼後擁,眾人環伺,所以才離開師門的。星雲大師把連鎖店開滿了全世界,我一間廟也不想蓋。我不收供養,因為我可以憑雙手自己養活自己。一旦蓋了寺廟,收了一大幫出家弟子。自然就會有很多善信大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宗,又稱瑜伽宗,有相宗,等等。佛陀入滅後九百年,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地論》,弟子無著稟承其說,著有《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其弟子世親亦出《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又有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相繼製論以注釋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鎮州普化和尚者,不知何許人也。師事盤山,密受真訣,而佯狂出言無度。暨盤山順世,乃於北地行化。或城市,或辨間,振一鐸曰:“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四方八麵來,旋風打。虛空來,連架打。”我在寫《五燈會元》係列時,講過這個公案。你哪怕有萬夫莫當之勇,可以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依然不算厲害。那樣的武功是可以煉出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常說:“世事無常。”無常,也就成了自然規律。你見過不變的東西嗎?你一定見不到。生相,住相,滅相,無論是有情還是無情,從生的那一刻起,老化的過程就開始了,直到滅的那一天。對於相來說,如果有什麽是恒在的,那就是這種變化的過程恒在。為什麽變化恒在?因為因果恒在。土,加點水,就變成泥。泥,經過能工巧匠的手,就變成了瓶。終有一天,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土,加點水,就變成泥。泥,經過能工巧匠的手,就變成了瓶。加點水,是因。變成泥,是果。經過能工巧匠的手,是因。變成瓶,是果。有沒有因果?當然有。誰敢說沒有,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但是,請等一下。你如果眼神夠犀利,妙觀察智夠好,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個因果是對於土而言的。終有一天,這個瓶會破爛。於是又回到了土。因為因果,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性清靜心讀了拙文《破異》和《破情》說:“泥土本空,丟入海中是無,土不入海亦空。”“長繩亦空,打一個結是空,打兩個結亦空,用火燒了還是空。”“當我們眼見色卻不在自心中生起是非好壞取舍的遍計所執相,此見即無見,此情亦無情,也即破了情與相。”她這裏提出了兩個觀點。泥土和長繩是什麽?是相。相的本質是空。因為相的本質是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薑育恒的《梅花三弄》是我年少時的最愛之一,也是我的成名之曲。每次去唱卡拉OK,朋友必定幫我點這一首,我一唱完,掌聲如雨,稀稀落落的小雨,就我這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屬於給個麵子,友情點讚。眾生都是有情,佛也不例外,也是有情。有情在這裏代表“活”的意思,能感知的意思。相反,有很多是沒有感知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講了《破一》,其實如果你仔細去思考,外道之所以認為三世為一,因果為一,是因為不管是土,泥,還是瓶,歸根到底都是土。其實說到底,外道認為是一合相。嗬嗬,我早說過,一合相不是正覺。因為還有一在,還有合在,還有相在。或者,按照平師兄的說法,還有本始基在。這個本始基呢,按照師兄的說法,就是空性,毫無疑問了,師兄認為,空性能生出萬物,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什麽是頓悟?”禪師答:“悟無所得,頓斷煩惱。”很多話,明心見性以後,再回去重讀,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看不懂的,聽不懂的,現在都如同小刀切豆腐,迎刃而解。佛陀和祖師的開示,以前如同滿天繁星,雜亂無章,現在好像有一根無形的線,把它們全部都連接起來的。以前是盲人摸象,現在是全部宇宙,都在你手中。所有的經典公案,無一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日梅開二度。我的弟子宇宇,李恒宇,28歲,男,未婚,馬來西亞華人。學佛沒幾年,他開悟了。他來信說:生死大事怎麽可以假手於人呢,既然本無生死,師父不可能救得了我,也不能讓我怎麽樣。是根本不需要救,也不需要做什麽。我想師父也是一樣吧,當年師父與師父的師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形呢?最後一刹那,我還以為我放棄了。原來不是放棄,是我心師父已安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