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今天繼續講陰界。不說得你毛骨悚然,晚上睡不著,決不罷手。哈哈,開個玩笑。但是,了解陰界確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一切的起點。在佛教中,有一個名詞:中陰身。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曆程稱之為“中陰身”。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意謂尚未投胎。通俗的說法,就是鬼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段時間說了天界。 昨天講了陰界,今天繼續講陰界。 我要提醒諸位佛弟子, 我覺空大師,不是在講什麽鬼故事,不是在寫《畫皮》。我到目前為止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講第一義。 有智慧的修行人,百無禁忌。 我們不但要熟悉天界,更要熟悉陰界。 陰界,陽界,天界,都熟悉了,熟得和串門似的,你就不會有敬畏了,而是非常理性地看待它們。 隻有這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曾經有一段時間,香港電影界,鬼片流行,我如果沒記錯,有一部電影,就叫《陰陽界》。所謂陰界,就是鬼。所謂陽界,就是人。陽界,大家都很熟悉,我們都在陽界。陰界,大家就不熟悉了。大家的認識,基本上就是,人死以後,就到了陰界,然後轉世輪回。因為不熟悉,所以就會害怕,這是人的天性。對未知的東西,人們會心生畏懼。有個笑話說:“人人都說天堂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宗確實是講明心見性。我其實早講過什麽是明心見性。明白心不可明,就是明心。明白性不可見,就是見性。師父不要你們請喝茶。卓和若依,你們倆啊,一個愣頭青,一個懶洋洋,嘿嘿,一對難兄難弟,互相請對方喝茶吧。你們倆的爭論,是有心還是無心。所以,就是有無的問題。我昨天才說了,不是有無的問題。我才說完,你們倆才讀完。馬上又在吵有無的問題。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王若依(RoyWang)問了幾個問題。Roy是個男人名字。我翻譯成若依,稍微有點女人味,你不一定喜歡。哈哈哈,不管這麽多了。誰讓你起這麽個英文名。 佛的報身,化身,也是本來麵目的現象部分,我的理解相也是本性的一部分。 佛之知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本來麵目) 本來麵目,無相。相是本來麵目的一部分。弟子愚癡,請問師傅,相和本來麵目到底是什麽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幾天我提到了明一法師。他有一篇文章教人打坐時如果腿麻該怎麽辦。結果我的弟子卓回帖說:“打坐時腿麻了該怎麽辦?我沒看過這篇文章也不知道書中的辦法。不過我有自己的答案,這和坐久了腰會累一樣,活動活動就好。今天坐十分鍾累了,簡單活動一下,明天就能坐二十分鍾,漸漸的,坐一上午一天都沒有不適,調整好身體後,身體保持一種正確的姿勢不動,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在寫《五燈會元》係列時,寫過一篇《不動道場》。東京觀音院岩俊禪師者,邢台廉氏子。初參祖席,遍曆衡、廬、岷、蜀。嚐經鳳林深穀,石睹珍寶發現,同侶相顧,意將取之。師曰:“古人鋤園,觸黃金若瓦礫。待吾菅覆頂,須此供四方僧。”言訖舍去。謁投子。子問:“昨夜宿何處?”師曰:“不動道場。”子曰:“既言不動,曷由至此?”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神通力是一個神秘的話題。現在科技也發達了,電影特技做得特別好。電影甚至有一個專門的類別:魔幻電影。像以前張國榮版的《倩女幽魂》,前段時間李連傑版的《白蛇傳說》,都拍得相當好,我都很喜歡看。大家看多了這些電影電視,再加上民間傳說,一些修道之人有意無意地渲染,佛經上的模糊不清,善男信女就把佛神化了。於是從生死解脫的初衷,變成了追求神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段時間以來,我詳細地講了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目的是讓大家詳細了解天界到底是什麽。同時也指出了天界為什麽不是解脫之道。因為天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那麽,那些以往生天界為目的的修行之法,當然就不是解脫之法。大家了解了,就會少走彎路。當今天下,各宗各派流行,很多佛弟子,會覺得茫然,不知所從。我最近又收了一位弟子。她在佛教網上的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很多佛說的經典中,都有提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麽意思嗎?翻譯成中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可是為什麽會用“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是什麽意思呢?或者說,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悟明白了“空無相無願”,就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