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博文
【作者按】
本文解讀“呼救陳函”,分節連載。10月7日是陳寅恪忌日,兼顧各地時差,連發兩篇以表紀念。按陳寅恪手書格式的全函錄文見首篇。而出於下述考慮:一是連載各篇均列陳函全文,可方便閱讀時參照上下文;二是有個檢索係統,可方便討論時指明具體函句——是以借鑒西方古典文獻學方法,為全函分句編號,奉覽於此。 [01]錫馨兄左右[02]日前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者按】 為紀念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逝世五十四周年,我們決定先行刊發本文,稍稍推遲預報的徐誌摩續篇[上篇鏈接]。 作者沈亞明保存了三通陳寅恪致沈仲章函,皆為《陳寅恪集·書信集》所缺。經陳寅恪三位女兒同意,可由沈亞明陸續公佈。 第一通:簡稱“呼救陳函”,寫於1942年3月19日,發自香港。其時,陳家受困港島。陳寅恪給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沈仲章憶徐誌摩:誰有五十本? 沈亞明 2016年歲末,我因偶爾機緣,“闖”入一處僻靜街區。信步遊蕩,“撞”見一個“迷你圖書館”。 所謂“館”,不過是個小木櫃,架在一根木柱上,豎在一戶人家的門外街沿。上端有塊紅色木牌,寫著“TheReadingRoom"(閱覽室);下端還有塊白色木牌,印有“LittleFreeLibrary”(小小免費圖書館)。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9-29 18:06:44)

傅雷伯伯的花與“話” 沈亞明 一九六六年的九月三日,傅雷先生和夫人朱梅馥在宅院中丟下了美麗的花,遺書裏留下了平實的話,告別了不美不平的人世間。 父親沈仲章是傅家常客,我從小就聽熟了“傅雷”的名字。此刻我搜索兒時對傅雷伯伯的印象,想起三件事。 前兩件與傅雷養的花有關,第三件與傅雷說的“話”有關——“話”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陳寅恪長女流求憶沈仲章
[陳流求(右)和陳小彭(左),香港渡輪;沈仲章攝,陳小彭提供] 沈亞明 2018年初,陳寅恪先生的長女陳流求與我隔著太平洋,長途通話四十分鍾,相談甚歡。主題是回憶我父親沈仲章,也涉其他小題。本篇擇要簡述。[亞明按:是流求邀我打跨國電話,說她想對我談談沈仲章。整個電話錄音尚未整理,下麵僅選若幹具體話題。考慮流求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沈仲章遺物中的傅雷遺像 沈亞明
傅雷在書房;1957-1961年間,上海傅宅;沈仲章攝 傅雷夫婦雙雙棄世前,為一件極小的事,在遺書中提到了我父親沈仲章。 傅雷遺書第2頁“委托數事如下”:第一事“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現款)”,第二事“武康大樓(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奧米茄自動男手表一隻,請交還”。 《傅雷遺書》第2頁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戴望舒二本日記:施蟄存致沈仲章函 沈亞明 我曾經有個印象,父親沈仲章就讀北京大學之初,同時結識了戴望舒與施蟄存(還有沈寶基,另議)。後來看了些資料,覺得那不一定。我還一直有個印象,父親與施蟄存伯伯有不少共同的朋友。近來見到些文字,覺得那是一定的。 1984年11月25日,施蟄存寫給我父親一封信,主要談他倆的共同至交——亡友戴望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節選自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語音樂律實驗室裏,還有一位白滌洲,與沈仲章同為助教。白比沈年長五六歲,對學術研究起步早而且專一,在方言和音韻領域裏頗有建樹。相對來說,沈興趣廣泛,又因樂於助人解難,頭緒特別多。雖然父親有專人單間辦公室,但根本沒什麽坐班製之說。劉半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評:數《雲山墨戲圖》上印鑒,至少52枚。沈仲章擬刻之“還諸人民”章,雖未鈐於紙麵,卻當永遠印在感懷者心間。] 沈仲章捐獻米友仁《雲山墨戲圖》(四) 沈亞明
四、思念 父親的捐畫、捐文物、捐圖書等,遠不止褒獎狀中提到的兩件,他也不是隻捐給文化部,還有其他機構。父親本著這樣的想法,捐給國家就是“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沈仲章捐獻米友仁《雲山墨戲圖》(三) 沈亞明
[宋]米友仁雲山墨戲圖卷(局部) 三、捐獻 鄭振鐸見了《雲山墨戲圖》,自然也是大喜。 父親對他說,你拿去吧。鄭振鐸說,慢!這是你的收藏品,先蓋個章再捐獻不遲。 鄭振鐸非常起勁,參謀印文什麽的。父親堅決不要留自己的名字或別號,回答說,如果要治印,就刻四個字:“還諸人民&r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