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正文

《沈仲章與居延漢簡》餘言

(2024-05-03 12:38:37) 下一個
  • 漢簡全由沈仲章救出,送到香港,二次照相後,全部寄給我。(胡適)

  • 若非沈仲章以超人的機智和膽量,及時把這批漢簡轉移出去,則這些國寶定會被周作人之流拱手送給日本人。(鄧廣銘)

  • 這一批國寶在敵人及炮火威脅下,能夠搶救出來,已經十分不容易……如其不然,漢簡也會像北京人的遺骨一樣,不知道遺失到什麽地方去了。(勞榦)

  • 他一生好交朋友,卻從來不說自己的事。(金克木)

葉恭綽說“冀世間知有此異人也”

沈亞明

     “沈仲章與居延漢簡”應是三部曲,中間一部“從北平到香港”已成稿,共有十九章。 本冊截取前十章,書名副標題改為“從北平到天津”。是以匆匆急就“餘言”,小作交代。而所餘未言,恐不止幾倍。

一、回瞥本冊

不計引言餘言,全冊十章,分三組塊。

(一)前奏兩章是全程背景

凡敘過程,稍說其前乃常例,也必需。 第一章第二章所述極為粗略,計劃由三部曲另一部“北平內外”擴展補充。 “外”及北平之外,中國之外;“內”涉內圈內情,曆時循層,隨著境移時進,內外亦生變遷。

周存稿”(即本書補釋的訪談筆錄)最初幾頁,不見沈仲章本人。然而我從其他文獻中看到了沈的身影,從其他先輩口中聽到了沈的話音,也想起了父親在其他場合所憶點滴,都待日後另補,

雖然父親總說他自己 “不重要”,但我有意願也有責任貢獻我知零星,略填空缺。

(二)緊接三章為全程啟動

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某種意義上,可說全程之計在於始。

第三章,日軍侵占北平,萬餘枚漢簡麵臨危機。而最關鍵的是,搶救時機不可逆轉。沈仲章在節骨眼上當機立斷,抓住了短暫的窗口期。否則,日偽監控快速強化,及至接管北京大學,又貼封條又清點……彼時若欲搶救簡牘,雖有奇勇奇膽,亦當慎思慎謀。

多位預覽者提醒,該拿北京人頭骨失蹤案作為參照。頭骨化石啟運已遲,錯過“天時”;日美開戰在即,“人和”無倚;日控領域布滿眼線,“地利”不保。

而居延漢簡,如若缺了這個“小小工作人員”(沈仲章自稱)一念之促,莫談從北平到香港,也甭提其後及其他。弄得不巧,曆史又添一宗類似北京人頭骨的疑案。

第四章,沈仲章能完成救簡第一步,爭取平民百姓的幫助至關重要。得力助手周殿福功莫大焉,佚名工友也功不可沒。 三人小隊精悍 “人和”,沈與周辦公室與儲簡屋同院、輕車熟路“地利”,皆有助把握“天時”。

作為補釋者,我有兩大願望:一是查到那位工友是誰,二是實地東繞西拐,踏訪先輩腳印。

第五章,在北平的精心製箱與細心裝箱,對運簡成功極為關鍵。特別需要提醒兩點:

第一點,自從萬餘枚簡牘裝入兩隻儲簡箱後,運簡牘就是運箱子。其後一路上,兩隻儲簡箱從來沒有打開過,直到進了香港大學。

第二點,自從兩隻儲簡箱存入德華銀行那天起,簡牘真身就有了替身“收據”——保護收據就具有保護簡牘的意義。

另需提醒一點:當時及後來,不少人弄不清“箱子”問題。大概是因在敵占區護簡十分機密,隻有沈仲章本人清楚收據在哪裏,什麽箱子裝什麽東西。續冊會略釋相關信息,已有若幹補記半成稿,對比分析早年其他先輩文字。

(三)餘下五章占全程最長

萬餘枚簡牘“從北京到香港”費時六個月,救簡人滯留天津近五個月。原計劃全書講全程,天津階段共七章。本冊所含五章覆蓋八月中旬到十二月下旬,已逾四個月——其間,沈仲章身負秘密護簡要任,既不能南下蘇滬救護雙親,也不能西行內地歸隊北大,可稱“滯津之期”。

第六章,救簡人帶著存簡收據,逃出北平。第七章,主人公向後方求聯。第八章,運簡人潛回北平,將兩隻儲簡箱運到天津。第九章述護簡人待命期間的假身份及,掩護活動與第七章時間交疊,敘事分渠。

久久滯津待命期,結束於第十章。日方特工點名通緝,意方警官為虎作倀——沈仲章不能繼續留在天津了,本冊截止於此。

續冊前兩章仍屬天津階段,但不再是滯留而是逃離,要快快逃——是為“離津之際”。 本冊之終,局勢危急。往下,得說人和簡怎麽出天津。

二、簡介續冊

在某種意義上,本書是“從北平到香港”的上冊,“從天津到香港”是下冊。眼下仍按原書計劃采用原章號,從第十一章說起,而不用“續冊第一章”等措辭。

(一)逃離天津兩章

第十一章,可謂“從北平到香港”全程最高潮。 沈仲章由熊大縝牽線,得到一批愛國誌士幫助。主人公跑到碼頭,親眼看著機智勇敢的搬運工人,簇擁兩隻儲簡箱,在日本人眼皮底下闖過海關——不開箱,不檢查,抬上甲板,裝入行李艙。

這一仗,打得十分精彩。這一章,沈仲章說出了一句點睛之語:“我們不賄賂。靠的是下層群眾的愛國心,靠老百姓包括普通工商界在內的愛國心。”

第十二章,沈仲章登上海輪,儲簡箱已在底艙。沈旅客隨身行李是一隻手提箱,托運行李單就藏在裏麵。

主人公一直在調查,久聞日本海軍搜查野蠻,經人指點,把手提箱藏在英國船長的臥室。船上買辦看出沈是個危險分子,勸他躲進放郵件的薄薄壁櫥。漆黑一片,幾乎透不過氣……多虧海鷗解難,引走日本大兵。

船,終於開出了敵占海域;船上的人,總算都鬆了一口氣。

(二)脫船青島三章

第十三章,可謂全程最低穀。主人公在青島上岸,給後方打電報。豈料,輪船公司獲悉日本軍艦逼近,命令客輪不顧一切提前起錨——可憐的沈仲章被拋在虎口。人在其次,問題是箱子隨船漂洋,除了行李的主人,沒人清楚哪是哪。而港地內地接應團隊裏,也沒人碰過簡牘。

第十四章,沈仲章遇到另兩個脫船客,三人熬日如年。對青島將陷之際曆史,目前所見實錄不詳。而主人公親見親聞,應可填補空隙。

第十五章,沈仲章說了另一句點睛之語:“箱子太重要了,比我個人生命還重要。”

蒼天明察救簡人之心,掉下來一條救命船。半夜,三個倒黴蛋爬上船;清晨,在遠方岸上隱隱槍聲中,逃離膠州灣,一路乞食到上海。

(三)借錢上海一章

第十六章,沈仲章去上方告知有責任資助的基金會去領路費,對方卻推諉從不知曉。差一點兒,主人公又要困在上海。

多虧不掙錢的家庭婦女沈寶珠,傾囊拿出積攢多時、留著救雙親的體己錢,護簡人才能買船票去香港。

(四)驚乍香港兩章

第十七章,主人公到了香港,箱子下落不明,內地接應者不在。沈仲章好不容易等到手提箱,拿到托運收條,敘事又因說人而岔。

內地兩個機構各來一道要求:一要沈速歸北大,帶領學生步行去昆明。另一要沈留在香港,這後一個,實際上開啟了耗時多年的香港理簡課題。

第十八章,又遇意想不到,幾乎全功盡棄。章首小引寫道:“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從北平到香港,怎地恁般一驚一嚇,一挫一折——還有完沒完?

萬一,萬餘枚簡牘不見了,史上又增一樁久久難解之疑案。而沈仲章也會像北京人頭骨發現者裴文中那樣,臨終哀鳴死不瞑目。”

現已眾所周知,簡牘最終平安。可很少有人了解,假如沈仲章沒能親自去碼頭認領箱子,結局難料。

(五)尾聲之章

第十一章到第十八章各章的長度,大多比本冊各章要長一些,以上梗概省略甚多。

最後,第十九章。功能之一即“體例簡說”所言:“逐條抄錄完整尾注,並補未釋之點。”當然不止,還有答疑,還有其他……而且,免不了踩界“香港內外”。

三、預瞻續集

續集“香港內外”涵蓋時長近四年,從1938年初到1941年底。沈仲章在香港整理、拍攝簡牘,編排監印圖冊。其間19408月,攝簡基本完成,萬餘枚居延漢簡實物,由沈仲章裝箱,運往美國。圖冊仍有很多工作,父親仍留在香港。

按原來“從北平到香港”的布局,應由第十九章簡析葉恭綽《贈沈仲章》,以啟續集。現因計劃改變,難測下冊出版日程,本冊先恭錄葉翁遺墨於下,以結餘言。

贈沈仲章

博藝高才隘九州,今朝六十忽平頭。
眼中揮手無餘子,壽算還應踞上遊。


忘饑墜簡憶重編,劫罅匆匆二十年。
同是枯魚吾已耄,難忘泃沫海山前。

抗戰時居延漢簡歸香港商務印書館承印,仲章任重加編校,凡數萬事。 主者廩給不時,至仲章忍饑工作。餘知其事,曾相呴沫,今廿餘年矣。
    仲章博學多能,書數藝術靡不深究。且擷華貫串,不求人知,今六十矣。病中作此以寄,冀世間知有此異人也。

遐翁葉恭綽 時年八十有四(鈐印)

[葉恭綽墨跡圖見葉恭綽 | 冀世間知有此異人也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來源:《文匯報》“文匯學人”公眾號202451沈仲章與居延漢簡 (qq.com) 全文摘自《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從北平到天津》中西書局2023;小有刪改]

【相關閱讀】
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中華書局2022(分別點擊書名與出版社,各自鏈接一篇書評);紙質版(北美)電子版KindleAppleBook紙質/電子版(中國)
沈亞明《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從北平到天津》中西書局202320243月上架,中國圖書網蘇寧易購
首本《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出版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昨見出版社新書快報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入選好書榜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生平紀略(上)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和冒險助他搶救居延漢簡的老百姓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