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博文
昨天晚上,狂風大作,暴雪肆虐。現在總算是雪過天晴。打開電腦,上網,就看到卓的問題。卓問: “蘊樹已焚燒,魔軍鹹退殄”的意思是不是指的消除了貪嗔癡等(無欲),不在起心動念(無心),的常定狀態?就是金礦冶煉成純度100%真金的過程。 “住於如來地,密嚴之妙國”這句話是不是給上一句話的覺悟境界,列舉了一個方便說法的比喻? “所覺淨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創世紀》。創世紀出自《聖經》。根據《聖經》,這個世界是上帝花了七天時間創造了世界。《創世紀》第一章是這樣說的:“上帝花了六天,去創造光、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還有第一個人叫亞當,在第七天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安息了。”所以現在星期日又叫安息日。你也許會奇怪,我們明明在說《密嚴經》,怎麽說起《聖經》來了?其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密嚴經》第二品妙身生,是如實見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請教。這個有點意思。這就好像在課堂上,老師不講了,讓學生們互相討論。金剛藏菩薩說:“仁主,世間眾生習氣覆心生種種戲論,意與意識及餘諸識相續而轉,五法、三性、二種無我恒共相應。譬如瀑流為風所擊起諸波浪,浪起相尋而流不息;阿賴耶識在於世間亦複如是,無始習氣猶如瀑流,為境界風之所飄動,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開始講《密嚴經》。經典都是佛的開示,很多經典都是佛在回答弟子的提問。《密嚴經》也是如此。這第一品密嚴會就是回答金剛藏菩薩的問題。金剛藏菩薩也不客氣,上來直接就問什麽是第一義。佛是這樣回答的:“善男子,金剛三昧藏勝自在者,如來非蘊亦不異蘊,非依蘊非不依蘊,非生非滅,非智非所知,非根非境。何以故?蘊界處諸根境等皆粗鄙故,不應住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明天出遠門,今晚多貼一篇。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請問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如來法身,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世尊,我當雲何應知如來生起之相?”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 “善男子,一切如來化身作業,如世界起一切種類,如來功德眾所莊嚴住持為相。當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 現在流行整容。 整容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菩薩十地。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地為第十一。地代表什麽?登天的階梯。代表不同的境界。佛說:“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超過彼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世上有完全一樣的東西嗎?沒有,就算是雙胞胎,也不會完全一樣。因果無常,變化恒在,就算是同一個人,前一秒鍾和後一秒鍾相比,也不同。沒有完全不同的相。相一定是有分別的。可是真的有區別嗎?西門慶和潘金蓮到底是誰的錯,和你有何關係?慈禧太後漂不漂亮,和你有何關係?白蛇和許仙相愛,關法海鳥事?法師們常說:“要沒有分別心。”昨天有一位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宇宇來信說:“頂禮師父,世尊開示常以四大作例子,四大生滅不熄猶如輪回自轉,因果雖不能改變,卻是眾生自取生死,隋波逐流或斷水滅流非佛所指第一義,故有為無為還在用力,因果恒在不變,用心不用心都還是不能改變。空有頑空都還在六道輪回,皆因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祖師說竹密不妨流水過,青山不礙白雲飛,本來就不存在用力不用力。認得本來麵目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說過,有智慧的修行人要善於總結。龍樹菩薩的《中觀論》就是四個字:離開兩邊。龍樹菩薩的《十二門論》就是一個字:空。提婆尊者的《百論》就是一個字:破。那《解深密經》是在說什麽?一個字:相你如果能把這些經典連貫起來看,就是破空,破相。於是又回到了,空有皆去。前天說了,有為無為法是相。昨天說了,心意識是相。今天世尊告德本菩薩:“相有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明天大年初一,祝大家新春快樂,心想事成,早日成就。明天我會很忙,早上四點半就要起床,所以今晚雖是大年夜,還是再貼一篇。免得一直跟讀我的文章的佛弟子們白等一天。在上一本《龍樹之門》中,我說,阿賴耶識是唯識宗的主張。說曹操,曹操到。阿賴耶識是從哪裏來的?就是從《解深密經》來的。既然阿賴耶識是唯識宗的精髓,那麽就有必要多花點功夫來完完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