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去馬耳他
旅意隨筆之四
廖康
“照這個速度,恐怕趕不上渡船了,”我心裏暗自嘀咕著,同時又責備自己不該在那波利考古博物館耽擱那麽久。從地圖上看,從意大利本土的那波利(Napoli)到西西裏島的卡塔尼亞(Catania)也就是五小時的車程,就算我開六小時,乘渡船過海峽一小時,七點也應該能夠到卡塔尼亞港口了。從那裏去馬耳他的渡輪八點開船,我還得去機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7-20 14:52:09)
通往卡內基音樂廳之路
廖康
據說,有個行人曾向魯賓斯坦問路:“對不起,先生,我怎樣才能到卡內基音樂廳?”鋼琴家答道:“練習、練習、再練習。”顯然,魯賓斯坦是在和那人開玩笑;同時,也指明了進入這座音樂殿堂演出的必經之路。隻有一流的作品和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在那裏演出就意味著得到了音樂界的承認,就標誌著成功。根據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街頭藝術家
旅意隨筆之三
廖康
我喜歡意大利各大城市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街頭藝術家:唱歌的、奏曲的、跳舞的、演雜耍的、畫裝飾畫的、不一而足。倒不是他們的水平有多高,一般說來,他們跟中國那些沿街賣藝的也差不多。我主要是喜歡那自由、熱鬧的氣氛,沒有政府人員來管束,不象美國和中國,連這些掙小錢的民間藝術家也不放過。尤其是美國,這麽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觀賞雕像
旅意隨筆之二
廖康
正如我朋友所言,意大利精美絕倫的雕塑比比皆是。隨便哪個教堂、博物館或美術館都有一些傑作,其複製品美國一級館藏還未必收得到呢!一周看下來,覺得以後除了法國和希臘,大可不必再看別處的雕塑了。感觸最深的當屬在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雕像館觀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
那簡直是朝聖。倒不是我對誰還殘留著膜拜,而是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15 07:42:08)
誤會
旅意隨筆之一
廖康
出行之前,朋友們告訴我:意大利是歐洲的第三世界;旅館條件較差;小偷到處都是,而且連偷帶搶;意大利人多不說英語,很難溝通;意大利人很漂亮、很浪漫;意大利八月很熱,本地人都會外出度假,店鋪大都關門;意大利的雕塑天下無雙,麵對那些大師的傑作,你會覺得雙膝發軟,非要跪倒膜拜不可,以後會覺得別的國家怎麽還敢把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14 08:11:14)
明亮的眼睛
廖康
李明拖著沉重的腳鐐和另外十個罪犯被押上台。他揚起頭來,他的眼睛還是那麽明亮。人們不由自主地發出感歎,低聲議論起來。我雖然聽不見他們,但我知道他們在說什麽。自從李明13歲開始登台演出以來,就一直是這樣。隻要他一上台,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讚慕他英俊的容貌,尤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13 09:24:11)
紅寶書·廖康·
“我們共產黨員好比種子,”我背誦道。
“共產黨人,”龐大麻殼糾正我。
“哦,對,共產黨人,人民好比土壤,”我接著背誦。
“土地。”
“嗯,土地,”我機械地重複道,頭上有點冒汗了:“我們到了一片土地……”
“我們到了一個地方,你記性不是挺好的嗎?”龐大麻殼不高興了。“上次你不是背得挺流利的?顯然你是沒有認真準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10 08:32:54)
歌劇:最易欣賞的音樂
廖康
音樂很可能是我們這代人基本教育中最欠缺的一門。經常聽到有人說聽不懂某個曲子,或向行家詢問樂曲的意義,還有人誇讚一部交響樂偉大,因為他聽出了這個或那個具體的東西和意義。大二那年,一個初春的夜晚,中央樂團的著名指揮李德倫到我們學校來講演,普及交響樂知識和欣賞方式。階梯教室裏擠滿了人,我和一哥們兒提前半小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7-09 09:13:36)
北京咳廖康今夏回國近20天都沒有得病,正暗自慶幸,沒想到臨走時開始咳嗽起來,嗓子幹疼。“你這是北京咳BeijingCough,”一哥們告訴我:“老外給起的名兒,就像德裏肚DelhiBelly和羅馬燒RomanFever一樣,是遊客水土不服生的病。美國純淨的空氣把你慣嬌貴了。”顯然,政治正確的時尚還沒有流行到中國,他不僅容忍這類近乎種族主義的蔑稱,好像還頗以知道這些名稱而得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7-08 11:39:00)
牙仙子
廖康
小布什千不好、萬不好,其幽默感與親和力還是不錯的。他去耶魯大學講演,一幫高材生憋足了勁要他出醜。他倒主動出擊了:“你們在學校要好好學習啊,不然像我當年那樣得C,就隻能當美國總統。要是像錢尼那樣輟學,就隻能當副總統。”學生們的滿腔鬥誌就讓他這笑話給瓦解了。在一次聚會中,一個小女孩兒哭起來。原來她剛掉了個牙,正跟小朋友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