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卡內基音樂廳之路
(2009-07-20 14:52:09)
下一個
通往卡內基音樂廳之路
廖康
據說,有個行人曾向魯賓斯坦問路:“對不起,先生,我怎樣才能到卡內基音樂廳?”鋼琴家答道:“練習、練習、再練習。”顯然,魯賓斯坦是在和那人開玩笑;同時,也指明了進入這座音樂殿堂演出的必經之路。隻有一流的作品和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在那裏演出就意味著得到了音樂界的承認,就標誌著成功。根據這個玩笑編的歌“我怎樣才能到卡內基音樂廳?”也不脛而走,膾炙人口。
卡內基音樂廳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區中城第七大道,在第56街與57街之間。這座棕紅色長方形的磚石建築,外形為意大利文藝複興的樣式,其拱門、楣柱和壁柱皆典雅而不奢華。外觀令人感到舒適而非壯麗,內部則顯得異常高大,其乳白和金黃的裝飾雖堂皇,卻又不失節製。在1962年林肯中心建成以前,卡內基音樂廳一直是美國古典音樂最神聖的殿堂。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葛士溫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拉赫馬尼諾夫的《克拉裏主題變奏曲》,理查德8226;施特勞斯的《家庭交響曲》,巴托克的《對比》,勳伯格的《第二室內交響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三樂章交響曲》,奧利維爾8226;梅西安的《大管弦樂隊聖頌》等許多名曲都是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全世界一流的古典音樂演奏家和歌唱家都曾在這裏一展其才。這座音樂殿堂曾是紐約愛樂樂團之家,也是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家,如魯賓斯坦、拉赫馬尼諾夫、伯恩施坦、斯特恩、霍洛維茨等最喜愛的音樂廳,還是歌唱家、舞蹈家和演員如卡魯索、鄧肯、夢露、白蘭度等最引以為豪的演出場地。
卡內基音樂廳的誕生是兩個男人相識的結果。1889年,年紀輕輕卻已名揚天下的指揮丹姆羅施(Walter Damrosch)在遠洋渡輪上碰到了正在度蜜月的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卡內基也酷愛音樂,並對宗教劇情有獨鍾。兩人一見如故。他們談到紐約這樣的大都市竟然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音樂廳,唏噓不已。丹姆羅施建議卡內基鼎力為之,卡內基慨然應允,並於當年拿出兩百萬美元,建造音樂廳,以此作為紐約交響樂團之家和紐約宗教劇協會的會館。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設計當時美國最宏偉音樂廳的大任竟然交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杜斯爾(William Tuthill)。他是紐約宗教劇社團的大提琴手兼歌唱家,其音樂家的名聲要高於他建築師的名聲。在此之前,他隻設計過私人住宅。歌德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杜斯爾對兩者之間相通之處極為了解。他先去考察了歐洲各大劇院和音樂廳,回美後才完成設計。全部用石頭建造,沒有鐵框。其實,他最注重的還是音響。卡內基音樂廳最負盛名之處在於其完美的音響效果。一個人在舞台上講話,不用揚聲器,坐在最上麵看台最後一排的人也可以聽清楚。斯特恩曾評論道:“有人說這座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樂器。它確實能夠接受你的一舉一動,並擴音,使其昇華。” 以前的音樂廳就不必說了,許多新建的,包括林肯中心音樂廳的音響效果,仍比不上卡內基,為此,多數演奏家更喜歡這座音樂廳。美國最著名的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雖然於1962年離開了長住70年之久的老家,遷到當時新建的,更為宏大的林肯中心費舍音樂廳,但是,音樂家們都認為那裏的音響效果有問題,幾十年來,雖經過多次改進,還是達不到卡內基的水平。
如此浩大的工程,1890年破土,僅一年就竣工了。卡內基音樂廳的開幕式於1891年5月5日舉行,由達姆羅施和柴科夫斯基先後指揮這場音樂會。那真是紐約的輝煌一夜!開幕前,建築師杜斯爾站在舞台前邊,看著人們湧入大廳,心裏突然湧起不安之感。他恐怕支撐頂層看台的那八根細細的柱子承受不住這麽多觀眾,便連忙跑到辦公室,把設計數據重新核對了一遍。應該沒問題吧?當然沒問題,那些柱子直到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仍昂然屹立。
最初,這座建築的名字就是《音樂廳》。直到1893,在音樂廳董事會成員們的反複勸說下,卡內基才同意用他的名字,讓這座建築正式更名為《卡內基音樂廳》。大廳內有三個廳:主廳、獨唱獨奏廳、室內樂演奏廳。主廳有五層2804 個座位,非常高,到達頂層要上105 級台階,有恐高症者站在欄杆邊上很可能會雙腿發軟;1997年命名為斯特恩廳,紀念這位偉大的小提琴家。獨唱獨奏廳有599個座位,1959年曾改為電影院,1997年又改了回來,並命名為贊克爾廳,以紀念為這座音樂廳做出巨大貢獻的董事會副主席Arthur Zankel和他的夫人Judy。室內樂演奏廳有268個座位,於1986年命名為威爾廳,以紀念音樂廳董事會主席Sanford Weill。在這座建築裏,還有一個檔案館和博物館。音樂廳的塔樓裏還有170來個演員、舞蹈家、建築師、戲劇家、畫家、攝影師的工作室。需要區分的是:在匹茲堡也有一個《卡內基音樂廳》,也是卡內基出資建造的。中文翻譯雖然都一樣,英文有點差別,紐約的是Carnegie Hall,所以也譯作《卡內基大廳》;匹茲堡的是Carnegie Music Hall。而且,紐約人說“卡內基”時,重音放在“卡”上,而匹茲堡人則把重音放在“內”上。
卡內基是位大慈善家,他捐款建造的遠不止這兩座音樂廳。還有三千多所圖書館,許多學校、博物館、以及非盈利機構都得益於他的資助。但他並非生來巨富,而是一個在美國艱苦奮鬥,實現夢想的典型。卡內基出生在蘇格蘭一個手工業者家庭,父母靠織桌布謀生。機器紡織的興起擠垮了手工業,他們一家人隻好在1848年來到美國匹茲堡另謀生計。那時,卡內基才13歲,隻讀過五年書。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去打工,以貼補家用,再也沒有上學念書。但卡內基聰明好學,他在電報公司傳送電報時,很快就學會了譯電碼和收發報。一家鐵路公司的老板看中了卡內基的才智,讓他做助理,從此開始了他的企業生涯。不久,他看到向西部開發的趨勢和修鐵路的前景,便投入鋼鐵業,迅速獲得巨大成功。1870年,卡內基年僅35歲,便創建了匹茲堡卡內基鋼鐵公司。到1890年代,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盈利最高的企業。1901年,卡內基功成身退,將鋼鐵公司以一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摩根家族,開始致力於慈善事業,並為前雇員提供了優厚的養老金。他自己沒有受過很多正規的學校教育,但他把財產的絕大部分都捐獻給圖書館,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世界和平事業。
卡內基於1919年8月11日去世。六年後,因經營不善,他的遺孀將音樂廳賣給房地產開發商西蒙(Robert Simon)。西蒙1935年過世後,他的兒子接管了音樂廳。40年代中期,音樂界風雲變幻,古典音樂受到流行音樂的大力衝擊,演出越來越不景氣。西蒙企圖將音樂廳賣給紐約愛樂樂團,但因樂團正計劃搬往林肯中心,交易未能做成。那時,人們普遍認為紐約城無法同時擔負兩個大音樂場館。卡內基音樂廳麵臨著改建為商業大廈,而即將被拆除的厄運。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Isaac Stern)奮起奔走遊說,在他領導的藝術團體的壓力下,說服了米歇爾參議員(MacNeil Mitchell),使政府通過特別法案,批準紐約市用五百萬美元將音樂廳從西蒙手中買下,並於1960年成立非盈利性質的卡內基音樂廳協會,管理音樂廳的運營。1967年,卡內基音樂廳被指定為國家曆史地標,獲得永久保護。斯特恩繼續為維護音樂廳努力奮鬥,並使之得到1986年耗資五千萬美元的大規模修繕翻新。這就是為什麽卡內基音樂廳的主廳後來命名為斯特恩廳。
天道酬勤。卡內基的眾多傳記都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勤奮努力白手起家的。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世界各國音樂家也都有各自的奮鬥史。人們的天資不同,機會各異,唯有一點是共同的——勤奮。如果我們對外國人不熟悉,看看中國那些曾獲殊榮,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名人吧:鋼琴家殷承宗、傅聰、李雲迪和郎朗,小提琴家林昭亮,男低音歌唱家溫可錚,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舞蹈家邰麗華,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二胡演奏家許可,琵琶演奏家樊薇和章紅豔,等等,無一不是依靠勤奮努力而成功的。卡內基音樂廳不僅僅是為音樂作品提供演出的場所,而且還是普及音樂教育的學校。許多音樂人才,無數全麵發展的普通人都得益於在這裏舉辦的各種各樣的音樂和藝術教育活動。這座音樂殿堂的創建人,一個隻受過五年學校教育,靠自學和努力奮鬥而成功的企業家,把學知識、受教育的願望,通過捐建和資助音樂廳、圖書館、學校、研究所和博物館,在億萬他人身上實現了。有這麽好的條件,音樂家若想登上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演出,就隻須練習、練習、再練習。同理,其他從業人員要想當上本行業的狀元,也隻須勤奮、勤奮、再勤奮。
原載上海《歌劇》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