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6-08-06 21:52:06)


傳說Tiramisu發源於意大利北部省份Tuscany,是為GrandDukeCosimode'MediciIII而創造;這位公爵後來把食譜帶回Florence。公元19世紀,旅居意大利的英國人把食譜傳回英國,這道甜品是從英國流傳開來的。 Tiramisu的英文直譯是"pickmeup”,有人翻譯成“愛我就帶我走”。近代版的Tiramisu也確實淒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個意大利士兵應征入伍,新婚的妻子找出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7-30 21:09:07)

以前去Texas受訓,覺得那裏地大物博,人性格開朗豪放。我最怕開車,因為紅綠燈和路標都很小,而且高高在上,要仰起頭才看得到。飯的份量大,我和老師可以吃一份飯,但是代表公司出差要注意形象,隻能每人叫一份飯,吃不完丟掉。我曾經天真地問吃那麽多東西,是不是德州人個頭都很大?老師說德州男人個頭越來越大,女人越來越苗條。可惜我沒有那個福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27 21:04:09)

花壽司:紅色魚籽,日式拌飯粉(RiceSeasoning),壽司飯,海苔片,蒲燒鰻魚,鮮蝦,蛋皮,蘆筍,日式醃籮卜,香菇。
盡管到處都可以買壽司,我卻喜歡到日本店吃壽司,不僅口味正宗,也享受家庭式的氣氛。以前和同事去Miyake,一進門就有職員齊聲歡呼,離去也是合聲歡送。盡管聽不懂他們在喊什麽,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公司附近韓國人開的壽司店,裏麵全是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7-22 17:48:25)

本來想用爐子烤,無奈老媽抱怨擦爐頭辛苦,就改用烤箱烤。 做法: 烤箱開最大火(Broil),放入尖椒烤至起皺皮,並且開時出現點點黑斑;要不時翻動,讓表麵均勻受熱。 放涼,去掉表皮,椒柄,和椒籽。 用水衝幹淨,抹幹,撕成一條條。 用醬油,醋,鹽,糖,麻油,和胡椒粉調味,冰凍過口味更佳。 心得: 我上網疏忽,烤了25分鍾,有些過糊。把皮去掉,椒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17 15:19:40)


喜歡吃又圓又胖的包子,卻偏偏跑出個四方形包子。在這個世道,鋒芒畢露不是壞事。太狡滑使人摸不透,外圓內方別人以為好欺負,隻有菱角分明讓人顧忌三分,免得一口咬崩牙。 特點:香味濃鬱,滿口流油。 麵皮:發酵麵團3杯 餡材料: 排骨 大白菜 薑 蒜 醬油 料酒 鹽 糖 黃醬 五香粉 麻油 做法: 排骨剁塊,用醬油,料酒,鹽,糖,黃醬,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16 22:06:35)


很多食譜都說豆角燜麵要把肉片和豆角一起煮,這跟廣東做法不一樣,廣東人最不喜歡吃煮過頭的肉。我奶奶家燒牛肉炒豆角,是分別用油爆香牛肉片和豆角,加水把豆角燜軟,最後再倒回牛肉片兜勻起鍋。東北的芸豆燉排骨,兩種材料都比較耐燒,煮在一起香味濃鬱,誘人食欲。想來想去,決定用豆角和排骨做豆角燜麵。 豆角燜麵做法參考了多位網友的食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7-13 20:12:19)


以前做的涼粉很白,網友留言涼粉要燙透明才拌料,韓國人吃的涼粉也確是透明的。趁炎炎夏日做涼粉,試新方法。上次用大量麻油和花生醬拌涼粉,老爸老媽嫌味濃拒食;這次什麽都不放,讓他們自己動手。別人奉行返璞歸真,最美的畫是白紙一張,最開味的涼粉赤裸裸的什麽都不加;我等凡夫俗子,黃瓜和蒜蓉多多益善,把麻油瓶給我遞過來! 材料:8安士(22[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09 13:08:33)

有網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說我上次做的是奶糊糕,不是北京小吃宮廷奶酪。 也許是吧,遺憾我沒有吃過梅園的奶酪。 昨天偶而翻出收集的奶酪食譜,利用酒釀發酵。 做法像酸奶,樣子也像這位網友說的“像酸奶一樣嫩的一碰就碎”,味道很像在內蒙吃的奶皮子。 如果把奶酪的凝結部分和液體部分充分攪勻再吃,濃鬱的奶酪味揉入白糖的清甜和酒釀的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08 21:38:05)


有新疆網友說我上次烤的是牛奶饢,很厚;薄的油饢更好吃。 材料: 發酵麵團 3杯 酥油½杯 鹽 芝麻2茶匙 油 水 做法: 發酵麵團加入酥油,揉勻。 把麵團放在直徑10英寸的盤子裏發酵,使麵團成形。 烤箱開400°F。 烤盤噴油,把麵團放在烤盤上。 把麵團中間盡量壓扁,周圍留出一圈。 用叉子在麵餅表麵叉出紋。 麵餅撒鹽水刷勻。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07-04 18:28:30)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勇氣,第一個吃鮑魚的人也有膽量。 鮑魚有種霸氣,不僅是頭上的硬殼令人生畏,采摘方法也特別。 以前的人口裏叼著刀,一口氣沉到海底,用刀從岩石上割下鮑魚,再潛回水麵,所以鮑魚也是“粒粒皆辛苦”。 清理鮑魚很麻煩,鮑魚表麵大大小小的棱角和觸角藏滿汙垢,還要處理內髒和肛門,有次足足清理了一小時。 經曆千辛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