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豬

笨豬可以通過學習變聰明
正文

高饞預警:我這麽胖,都是大腦的錯!

(2018-06-30 12:09:55) 下一個
來源: 果殼網
想喝奶茶,又糾結糖分?想吃披薩,又擔心熱量?可是,在資深吃貨的眼裏,少了奶蓋的奶茶沒有靈魂,少了芝士的披薩味同嚼蠟!這些又甜又油的肥宅快樂餐,是不是讓你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又懊惱自己管不住嘴?
但你可能錯怪自己了——你不是管不住嘴,你隻是管不住腦。
大家都愛肥宅快樂餐
高糖又高油的食物真的能讓肥宅、以及不肥也不宅的人快樂——這是科學。最近,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點。
這篇嚴肅研究發表在《細胞代謝》上。實驗中,參與者將對糖類、脂質類和糖與油脂混合類這三類零食報價,他們手上有研究者給的5美元。所有零食都被分成了熱量相同的小份,隻有口味和大小的區別。最後,電腦將隨機選擇一種零食出價,參與人隻有在報價高於電腦時才能吃到零食並拿到剩下的錢。否則,他們將帶著那5美元空著肚子離開。
計算機隨機選擇的那樣零食,有可能是你不感興趣的,也可能是參與者最愛的那一款。為了避免後報價的計算機“搶走”心愛的零食,參與人必然先把更高的價錢壓在上麵。而經過統計,研究者發現報價最高的零食不是最甜、最大或熱量密度最高的,而是糖類與脂質混合類的食物。
來自大腦的歡呼
同時,腦部掃描顯示,糖油混合的這類零食出現的時候,參與者腦部分泌快樂物質的獎賞中樞會異常活躍。也就是說,不管我嘴上說喜歡喝無糖烏龍茶還是吃健康雞肉沙拉,看到麥辣雞腿堡的大腦還是會暗戳戳地給你發快感信息,讓你不知不覺就開始把手伸向罪惡之物。
研究者發現,我們大腦對糖類和脂質有不同的獎勵回路,高油高糖的食品可能會觸發兩種機製,形成0.5+0.5>1的超相加效應。很久以前的狩獵采集時代,人類很少將糖類與脂質同吃。一餐或者以水果果腹,或者以肉類為主。久而久之,人腦演化出了兩種分別反應機製:一種適用糖類,一種適用脂質。所以,當偶然間某人幸運地把糖類與脂質同吃時,兩種獎勵回路在腦部共同作用,最終享受到強於單吃任何一種營養物的快感。
大腦跟不上時代
這個超相加效應放在古代是OK的,並不會導致人們對高糖高油食品的暴食,因為古人類缺乏製作肥宅快樂餐的原料。以披薩為例,做成麵餅的小麥在公元前約一萬年是才在兩河流域種植,而油炸糕原料的大米馴化的時間更晚,能做成薯片、薯條的土豆則是16世紀才從美洲走向世界;同樣,公元前一萬年以前,人們沒有成熟地馴化牛羊,也就沒有肉質和乳製品的穩定來源。
芝士漢堡、薯條、碳酸飲料或奶昔,構成一組典型的、充滿現代感的肥宅快樂餐。在過去一萬兩千年左右的時間裏,人類完成了從狩獵采集到發達農業、食品加工業的飛速過度,高油高糖食品成為便宜之選。一萬兩千年的時間不到人類曆史的1%,也許我們對糖類、脂質分別進行獎賞處理的大腦並沒有多少改變。
當我們吃下一根外脆內綿的炸薯條時,多巴胺在腦中分泌,激勵我們吃下更多,並開發出薯條蘸冰激淩、蘸美乃滋、蘸油醋汁等快感n重螺旋吃法。
但是我們可能在快感漩渦中忘了,一包中薯的脂肪量,也許已經超過脂肪日需值的五分之一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