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9-22 05:43:14)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加爾文是聖靈神學家,在其神學體係中始終注重聖靈的工作。他所著述的《基督徒敬虔學》一書共有四卷,其中兩卷特別講到聖靈的工作,一是聖靈在任心中的工作,一是聖靈在教會和國家中的工作。《威斯敏斯德小教理問答》在講完基督的救贖之功後,馬上提出的問題就是第29問:“我們怎樣才能分享基督所換取的救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22 05:36:22)

--選擇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我們深信,基督教首先不是法理性的宗教,而是心靈的宗教。信心的本質就是“心靈的導向”(heartinclination),我們在全書中用“心向”一詞稱之。任何人都有信心,關鍵是信心的導向。未重生之人的信心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為導向,是自我封閉型的死循環。重生之人的信心則轉向上帝,以認識上帝、榮耀上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22 05:34:39)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雅哈博神學首先是聖約神學,是以上帝與人設立的聖約為基本前提和框架;同時,雅哈博神學也是國度神學,上帝的旨意不僅是設立聖約,而是要成全他的國度。上帝的法律是國度的法律,上帝的福音是國度的福音,上帝的聖約是國度的憲章。上帝本身就是他國度的大君王,選民是上帝的國度的子民,教會是上帝的國度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22 05:33:21)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雅哈博神學所傳講的就是聖經中所啟示、改革宗神學中所強調的聖約神學。這種聖約神學有兩大特色,一是強調對上帝的主權要有敬畏之心,二是強調對個人的尊嚴要有敬重之心。上帝與他的子民立約,這約最重要的特色並不是形式上的法理性,而是本質上的關係性。這種關係性是以上帝的慈愛和信實為核心。[1]雖然聖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基督教神學的精華在於改革宗神學,改革宗神學的精化在於清教徒神學。雅哈博神學秉承清教徒神學的精神,教義與敬虔並重。雅哈博神學認為清教徒神學使徒時代以來基督教神學發展的高峰。以《威斯敏斯德信條》為典範的清教徒聖約神學乃是嚴謹的教會經院神學與深刻的個人靈命經曆的結晶。清教徒神學所注重的首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雅哈博”是希伯萊文אַהֲבָה(Ahavah)一詞的音譯,在舊約聖經中就是“愛”的意思,這種愛是基於愛者與被愛者之間密切的關係。[1]主耶穌基督在總結上帝的誡命的時候,就落實到一個“愛”字上(可12:28-34)。上帝之所以揀選以色列人並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本身又任何可愛之處,而是唯獨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講習錄》
真正的神學家必須具有曆史學家當具有的冷峻分析的能力。但是,如何正確對待曆史,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在“曆史事件”(historicalevent)和“曆史事實”(historicalfact)之間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距離。“曆史事件”一旦發生,就成為過去,並且成為不可重複的過去,沒有人能夠完全再現“曆史事件”,剩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9 09:10:07)
中國教會複興四大障礙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1)反知主義(Antintellectualism)—反對神學研究,以個人經曆和意見取代對聖經和教會曆史的係統考察;
(2)反律主義(Antinominianism)—反知主義必然導致反律主義,也就是反對、輕看、廢棄上帝的法律,認為上帝的法律對於基督徒而言不再是倫理生活的標準。因為上帝賜下法律的目的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自律”、“神律”與人的“神人性”
--雷默

貴文關於神律與自律之議非常深刻,但有兩大問題值得商榷。
一是關於“自律”的內涵--在中文中,“自律”一般是指自我約束或掌管的能力;與此相對應的就是“神律”--也就是神對人的約束或掌管的能力。但在英文中,或者根據中文字麵的含義,“自律”還有以自我為標準或為立法者的意思,而“神律”則有以上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6 04:59:14)
基督教倫理學:神律論與自律論
王誌勇
“範泰爾論基督教行為哲學”一文選自筆者翻譯、範泰爾著述的《為真理辯護》一書,此書是範泰爾的經典之作。當然,此處範泰爾所說的“基督教行為哲學”就是“基督教倫理學”。
其實,要考察一個哲學家的思想,最關鍵的是看他在倫理方麵的主張。對於神學家而言,也同樣如此。如果哲學家或神學家並沒有倫理方麵的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