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7-23 01:21:55)
心向北方三雲1營7連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些難忘的日子快過去40年了,北方那塊黑土地竟然越來越多的使我魂繞夢牽,想得我如癡如醉,想得我心痛。愛,是不能忘記的。我深深地愛著這片黑土地,以至夜不能寐。那八月瓢潑的大雨,十月漫天的飛雪,嚴冬呼嘯的北風、雪地上一行行爬犁留下的痕跡,山穀裏一片片掛在樹上的血紅的山丁子、屋簷下一串串透明的冰淩……一樁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7-23 01:17:30)
青春的記憶
孔建國二營11連 38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那些帶著我們青春記憶的往事,經常會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在眼前閃過。一、一群大孩子來到了北大荒1969年8月,我們登上了前往北大荒的火車,這一刻起,我們成為了知青。北京站告別時的一幕,許多有過相同經曆的同代人,恐怕終生難忘。火車鳴響汽笛,開動的一霎那,車上車下哭聲一片,告別的場麵真有點“驚天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麥場上的水銀燈和許多連隊一樣,三連的麥場倉庫旁,有一盞高掛的水銀燈。它往往徹夜通明,燈光在曠野裏顯得十分醒目。在夜路上行走,遠處的銀白色燈光劃破濃重的夜色,成為連隊的地標,讓歸人感到家的溫馨,給黑土地增添了一絲現代文明的氣息。百度一下,對水銀燈的解釋是:“一種產生強光的照明裝置。把水銀充入真空的硬質玻璃管或石英玻璃管內,通電後,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磨難鑄就人生一營宣傳隊張維維北京知青40年來,我深深感到:人生許多時候都要經曆磨難,都要做出犧牲,而自己每一次都毫不猶豫地全力以赴。為什麽能如此?北大荒留給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自我尋求進步的一貫要求是根本。翻開到達兵團後的日記,當年的情景撲麵而來。日記大多都記載、滲透著自我批評的內容,記載著自己對缺點、對來自戰友的批評、對遇到的人際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回憶青春時光,留戀那塊土地,並不等於我們希望回到那個扭曲的年代。
最後一場雪1978年2月20日傍晚。我最後一次站在二龍山屯火車站的站台上,天地一片潔白,鵝毛大雪還在沉沉墜落,將遠處的興安嶺、荒草甸、團部機關、造紙廠的大煙囪雕琢得影影綽綽。昏暗的燈光下,兩條鋥亮的鐵軌向南北延伸,像一條分界線,預示著我同北大荒的告別和新的人生的起程。一晃兒,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如實回憶
一九六八年底,毛主席發出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當時的曆史背景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高潮之中,全國,大中小學停課鬧革命。當時出現城裏大批青年無書讀、無業就、實際是無事幹,成了突出的社會問題。現在看來,當時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指示,確切地說這是一場為解決“文革”所造成的隱患,減輕急劇膨脹的城市負擔開展的無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8-07-20 01:53:34)
  1970年在北大荒一營宣傳隊時,有一隊友患了砍頭瘡,數月不好。每日的青黴素打下去,該爛的地方還爛著。當地老鄉看不下去,薦了一個偏方----嚼生黃豆。於是每天看他的嘴裏像磨豆腐一樣,白汁液一伸一縮的磨著。問什麽味?答不出來。遞一粒生豆子給我,嚼出腥澀來。如此磨了七天,瘡不見好,常有各種音節的臭屁跟至各處,原本生豆子是脹氣的。  又一老鄉薦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從一九七一年到一九八一年正正經經地學過十年的聲樂,練聲時可以唱到HC,在台上唱的時候可以唱到A或B(我曾經在北大荒一師六團的舞台上唱過很多年的獨唱。美聲,男高音)。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可以唱得更好。之所以為有唱好,是太想唱好了,勁使大了,太用功了,也太愛投師了。結果越來唱得越不自然,做作,一張嘴就想著位置,呼息,喉結,上齶,鼻腔等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我在北大荒時賭博的情況到後期很嚴重。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真實有時是無法被想象出來的,按我們的話說:編都編不出來。最近看到很多老朋友來看我的這些文字,我沒法一一回應,還有大陸看到你的來信了,等你回來。毫毛現在一切都是小事兒,我等著他的手指開放。他嘴裏冒出的煙,滯留在我倆之間,久久不散,那下邊有我已經攤開的牌,三張K一對10,整齊的“福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我一生有過一些劣跡,像裝病這樣的行為算是一種,我後來是從插隊的地方病退回北京的。那個我沒得過的假病改變了我的命運。我要感謝一些人,和事。一生中過去了的時光是不能改變的,其實想想也沒有什麽想改變的,就是這樣,你的生活就是這樣。裝病走進醫院的感覺是相同的,即使你相隔十年後再走進去的感覺還是相同。這可能來自那些相同的藥味,相同的病人的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