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六團知青下鄉40周年紀念演出主持詞

(2009-11-13 15:46:46) 下一個


北大荒知青,讓我們激情詠誦這首詩:

2009年11月3日晚上19:00,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知青下鄉40周年紀念演出:“壯行四十載,胸懷天地人”晚會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行。我輾轉找到了全場晚會的主持詞,一首激情澎湃、蕩氣回腸的史詩,回憶、謳歌了我們那個難忘的青春歲月,屯墾戍邊的火熱生活。字裏行間,是我們36萬知青共同的故事,一樣的腳印......
這篇主持詞的作者是我們六團文藝宣傳隊的趙複成,因為當年出演京劇“沙家浜”的胡司令,曾算是我們二龍山的明星,現在老兄在幹什麽我不知道,隻知道他的詩歌依舊充滿激情!
我的兵團戰友,我們的北大荒知青,不管你是:建字、設字、鋼字、鐵字、邊字、防字,那一個師團的戰士,讓我們一起詠誦這首詩,因為,它會給我們久久回味的激情......

《壯行四十載.胸懷天地人》
作者:趙複成(原文轉載,小標題博主添加)

【序篇】
40年前,一位巨人推動了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他揮動著主宰乾坤的大手,
召喚青年學生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我們這些當時隻有十五六歲的孩子,
帶著純真和稚嫩,
拋棄了充滿歡樂的五彩夢幻,
展開了飽含苦澀的青春畫卷。
一聲“屯墾戍邊”的號令,
36萬知識青年奔赴北大荒,
加入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序列。

兩年間,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雙鴨山、鶴崗的
一萬餘名中學生陸續來到二龍山。


從此,那裏的風和雨、冰與雪,讓我們牽腸掛肚,
從此,那裏的悲和喜、愛與怨,與我們結伴同行。
從此,我們擔當起曆史賦予的特殊使命,
從此,我們經受了民族複興的患難與共,
從此,我們承載著跌宕起伏的命運安排,
從此,我們踏上了繼往開來的“非常”人生。

兵團戰士,這個曾經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身份符號,
知識青年,這個被永遠載入中國曆史的群體名稱,
代表了理想、信念、追求和激情,
象征著堅韌、執著、奮鬥與犧牲。
她留給我們的人生烙印,
永遠刻骨銘心,永遠清晰鮮紅。

經曆過世間的雨雪風霜,飽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今天,我們回首往事,直麵蒼天,敞開胸懷:
我們要對祖國說:
知青是有血性、懂感恩、願為共和國負重的一代。
我們要對北大荒說:
知青情結已經融入你的懷抱,與江河大地同在。
我們要對父母說:
有個曾經是知青的兒女,值得你們驕傲。
我們要對子女說:
知青精神是傳給你們的萬貫家財。
用不滅的激情去追尋真理、創造美好,
我們理直氣壯,我們無怨無悔,我們問心無愧。

北大荒不會忘記我們,
黑土地不會忘記我們,
人民不會忘記我們,
祖國不會忘記我們。
共和國的史冊將永遠記載著兵團戰士的壯麗詩篇,
共和國的大地將永遠矗立著中國知青的不朽豐碑。

【征程】
1969年的北京火車站,每個人都經受了最艱難的別離。
激動的口號、高亢的歌聲、臨行的囑托、分別的哭泣,
和著汽笛的嘶鳴,匯成一曲悲壯的出征交響。
彷徨,隱痛,感慨,激動,期盼,憧憬……,
多少人都在進行著困難而又頑強的心理較量。
向北,向北,向北……,日夜兼程。
前進,前進,前進……,奔向北大荒。

【考驗】
當年,麵對陌生的社會和艱辛的勞作,
麵對成長的煩惱與人生的坎坷,
我們不拋棄,不放棄;我們鄙視墮落,擁抱希望。
理想之光始終照耀,信念之火永遠燃燒。
我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所以每個人都迸發出無以倫比的智慧,
每個人都施展出難以想象的才能。
苦心智,勞筋骨,為了日後的擔當和自己的未來,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我們很多戰友在自己的職業領域裏業績顯赫,貢獻突出,
他們是知青中的佼佼者,是咱兵團戰士的驕傲。

【生命】
在二龍山的山坡上,有31座特殊的墳塋,
墓碑上鐫刻著共同的名字:六團知青。
那是曾經與我們朝夕相處的31位兄弟姐妹,
他們把自己的理想、愛情,把自己的青春、生命,
把自己的一切一切都永遠地留在了北大荒。

我們深深懷念逝去的戰友,
他們雖然初諳世事,卻滿懷善良真誠;
他們雖然能力有限,卻拚盡全力擔承。

我們深深懷念逝去的戰友,
他們視艱苦為快樂,視磨難為饋贈,
視戰友為親人,視尊嚴為生命。

納莫爾河永遠映照著他們的身影,
白樺林裏永遠回蕩著他們的笑聲,
黑土地上永遠留存他們青春的腳印,
皚皚白雪永遠見證他們聖潔的心靈。

【友情】
我們曾經同甘共苦相依為命,
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戰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熱情無私,力所能及,傾情相助。
獲得成功,總會有祝賀的信息傳來;
麵對困難,總會有鼓勵的話語響起;
身陷逆境,總會有支持的眼神關注;
遭遇危難,總會有仗義的臂膀庇護。
友情、親情、愛情、戀情、癡情,
在戰友之間,
都被賦予了新的詮釋,注入了新的內涵。
大愛無疆,愛,
永遠是我們知青一代情感的主旋。

【眷戀】
我們知青對北大荒、對黑土地有著獨特的感情。
離家千裏遠,孤獨寂寞中,
她就是母親的懷抱,生命的搖籃,情感的依托,精神的聖殿。
我們依戀黑土地,因為她蘊含著我們青春的萌動,
初戀的熱情,蹣跚的腳步,坎坷的人生。
她是我們青春歲月裏所有的質樸、純真、悲壯與美好的見證。

【饑渴】
為了抵禦難以承受的精神磨難和文化饑渴,
我們在知識的“廢墟”上挖掘精神的寶藏,
在文化的“荒漠”中尋找智慧的甘泉。
千方百計找一本好書來讀,
兒時的“老”電影百看不厭,
頂風冒雪摸黑兒走上幾十裏路,
就為了看上一場自編自演的節目。

【追求】
我們年輕時,缺乏追求美好的物質條件,沒有張揚個性的安全空間。
如今,我們很多人已經退出職場,“解甲歸田”,擺脫了重負,
於是,健身遊泳,繪畫書法,K歌唱戲,釣魚搓麻,走T台,邁貓步,
打太極,練瑜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盡力彌補青春的遺憾。
我們真的是要善待自己,追求健康時尚,學會享受生活。
我們要活的瀟灑,過的美好,玩的痛快,讓生命更加精彩。

【我們】
40載鬥轉星移,
40載滄海桑田,
40載難忘歲月,
40載未了情緣。


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事業裏,
我們一代知青就像是一座橋,
把貧窮與富足連接了起來,
把封閉與開放連接了起來,
把傳統與現代連接了起來,
把中國與世界連接了起來。

40年來,我們在追求中尋找光明;
40年來,我們在探索中踟躕前行;
40年來,我們在磨礪中成長成熟;
40年來,我們在拚搏中浴火重生。


我們驕傲----
因為我們的熱血已經澆注到共和國大廈的承重牆裏,
我們自豪----
因為我們的身軀已經深嵌在民族複興偉業的鋪路石中。

四十不惑知青夢,
胸懷天地人壯行,
曾經滄海仍為水,
難酬蹈海亦英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餛飩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神在阿堵中的評論:
謝謝神兄。
問好!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青春不老,激情永存!

侯兄好!好久沒通音訊,一向可好?

周末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