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我朋友體驗到了“中陰身”,有輪回這回事嗎?》

(2022-04-09 13:36:29) 下一個
請聆聽朗讀音頻:


 

【問】:我有個問題想問您:
我有個朋友得了腦梗中風了,一個人在家暈倒三天才醒來,他描述了暈倒後他感覺自己在一片黑暗中,沒有身體沒有任何束縛,沒有星星月亮,但感覺非常自由,非常輕安,很舒服。後來這樣安靜舒服的保持了一段時間,他就想是上帝來接我還是佛祖來接我,接著一個聲音說還不到時候,然後就看到一束光,緊接著他感覺自己就瞬間回到身體了。我想問的就是我朋友在脫離身體後的那個“我感”還是有的,還是有思想理智的,這個我感和伴有的思想理智也是看似的發生,也是看似在其實不在的對吧?這個是佛家裏說的中陰身嗎?如果我朋友沒有再回到身體活過來。那麽他的這個我感就會繼續投胎輪回了是吧?而這個我感的投胎輪回也是看似發生,看似在其實不在的,雖然我感很真實,但其實是不在的,即便我感繼續去輪回了也是沒有關係的是嗎?而修行是為了能了脫生死不再受輪回之苦,其實就是明白本來沒有實在的個體人,隻有感覺真實的我感,也是我感才認為有輪回有業力,而我感不消失也沒關係,因為根本就是不在的。即便我感輪回千百回也是夢中的故事,是這樣理解嗎?我感知道了根本沒有個體我這個真相後,我感的喜怒哀樂,疼痛等等就算是感受真切,但心裏不苦。我感想要的離苦常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答】:對,無論看到或沒看到身體,這還是不變的自己的無限智慧能量,就算找不到身體也依然會有思想理智的運作,也依然會有察覺。這就說明,察覺不是真從眼睛中發出的或從感官器官中發出的,而是固有的無限智慧能量的本能。也就是說,《覺知》不是依附於身體的感官功能,而是無限智慧能量的固有本能。不要認為這所謂的《覺知》是需要修煉出來的高超特異功能,這《覺知》就是你現在可以感受到的無需努力就有的意識功能,這簡簡單單的看,聽,聞,觸,想,就是《覺知》了,但不是從某個人的身體的感官器官中發出來的。其實,聽不是你認為的聽,看不是你認為的看,聞不是你認為的聞,想不是你認為的想,而是你自己固有的無限意識能量運作。之所以有這些功能,就是無限自己的智慧能量的自然天然功能。隻不過思想理智把覺知細分定義為“看,聽,觸,聞,想“這類概念分類了。
請注意,請注意,看看《心經》中說的: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心經的意思不是否認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經驗中的現象,而是否定了把它們定義為*就是*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概念了。心經中的“無”是***沒有這些概念成立****的意思,而不是沒有這些經驗質地質感效應的意思。經驗中當然有“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現象的,隻不過它們不真的就是“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定義出來的那回事,而是你自己無限言說的能量效應。這是絕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佛教徒都不明白的地方。
不要去接受“中陰身”這種概念邏輯。你管它這個身那個身的,這些看似的“身體”,無論是活著的身體還是死後的“中陰身”,這些印象都是你自己的無限智慧能量效應印象,是你自己的能量印象,就像夢裏的身體不是真身體一樣,是你自己給你自己放的電影中的能量印象,不要當真了。假如我命名夢中的夢身體為“夢陰身”,然後告訴別人我看見了“夢陰身”了,別人會誤以為真有這“夢陰身”存在了,然後寫入書裏說過去有某某開悟者聲稱可以看見夢陰身,讀這樣的書且不是說笑話了嗎?哪裏有什麽“夢陰身”這回事啊,隻不過是我隨口說的方便比喻而已。但是有可能讓別人誤解當真了。
你自己無限超越一切身體,你自己大於多於不同於意識中“看到”的各種類型的“身體”這回事。即便當下此刻看似有身體,這也不真的就是實體的身體這樣東西,就像夢裏看似有夢身體,然後醒來了才發現夢裏的身體完全是空的。夢身體真的是值得研究的實體身體嗎?“中陰身”僅僅是思想理智任意取出來的概念名稱,不要當真了。就像你不對當下此刻的身體當真一樣,你還要待在“中陰身”這樣的概念定義上當真嗎?
這是你自己的無限智慧意識效應,沒有地方回去的,因為從來沒有真的來了。如來佛為什麽稱自己為“如來”?就是因為所謂的“來到”是“如”的,這個“如”字就是《看似來了》的意思,但沒有真的來到了。當下也僅僅就像夢幻一樣,並非有一個“你”來到了這個身體,而是類似夢見了這個身體。所以沒有“回到這個身體”這樣的邏輯。經驗體驗會不斷切換內容的,但不要理解為某人輪回進入下一個身體這樣的邏輯。注意,這不是“人”,你自己不是“人”,你自己是無限察覺無限覺知的無限智慧能量本身,你自己並非是一個渺小的從一個身體輪回到下一個身體的人。高級佛法是不講輪回的,隻有世俗膚淺的佛教才講這些故事,那是為了安撫成熟度低的大部分人,講故事給他們聽,要他們當好人,並非講這些故事是為了讓他們大徹大悟。但是成熟度高了就要超越這些故事幻覺。
對,你後來說的對。“輪回”也是看似的,看似有這回事,其實不是這回事。看看昨晚你做了三個夢境,每個夢境裏麵都有一個“我”,可不可想象有一個“我”從第一個夢境輪回到第二個夢境,然後再次輪回到第三個夢境呢?當然可以這樣去想象,這就是思想理智的幻想。其實完全不是思想理智想象出來的情況,這不是輪回,而是經驗質地質感的無窮變化切換。無限智慧能量(你自己)卻是從來不偏離你自己的。
雖然你自己這無限智慧能量從來不偏離自己,從來沒有來,從來沒有去。但是,卻可以同時貌似出“不斷去某個地方”的感覺,這就是你感覺到的“發展”的感覺,好像感覺到有一個個人在時間中向前發展。請注意,這就是思想理智上解釋出來的錯覺,這樣的錯覺在感覺上是真實的,其實是空性的。當你的敏感度自發自動提高了以後,就會察覺到在貌似到無限發展的感覺的同時,也是完全不偏離的自己。發展的感覺不抹殺“完全不偏離的自己”。完全不偏離的自己不妨礙有“無限發展推進的感覺”。敏感度提高了,你就和思想理智認為是的情況和解了,和一切概念邏輯和解了。因為你發現,思想理智敘述的一切情況類似夢境一樣的無害,因為你已經不把思想理智敘述出來的情況當真了,和解了,無所謂了,也就等於不局限在思想理智敘述給你的一切情況之中了。
這從來不是輪回,僅僅可以看似是“輪回”,所以沒有關係的。因為從來沒有任何東西或“人”在輪回。這是你自己的察覺(SEEING),察覺,察覺你自己,永恒不變地察覺(或說看)你自己。你自己不是人,你自己是無限智慧的能量,你自己作為無限智慧能量可以自發自動地貌似出“人”的感覺或“我”的感覺來,卻從來不真的就是人和我。
不需要消滅“我感”,就像你不需要消滅晚上做夢的功能一樣。而是立刻發現“我感”是你自己空性的效應,“我感”之中不真裝有一個渺小的獨立存在的“人”這樣的實體物體。“我感”沒有關係就像做夢是無害的一樣,隻要你不把夢故事裏麵的情節當真了,夢故事就是無害的娛樂了。隻要你不真認為“我感”裏麵或背後裝有一個“我這個人”,“我感”就是無害的。
你說:“我感知道了根本沒有個體我這個真相”
不是這樣的。不是“我感”知道什麽。而恰恰反過來,你自己知道“我感”是空性的感覺,無所謂了。你自己會貌似出“我感”這樣的感覺,但是你自己作為無限智慧能量無限地超越“我感”的。不要把你自己等同於“我感”或“人感”。
你說:“即便我感輪回千百回也是夢中的故事”
這樣說基本對。但是還是有誤解。並不可以理解為“我感”會輪回千百次,而是,從來都不是輪回,根本沒有某一個個體輪回這回事。“我感覺”僅僅是一種感覺,感覺怎能輪回呢?感覺又不是一樣東西,不是東西的感覺怎能輪回呢?在“我感覺”裏麵不裝有“我這個人”,那麽還有誰留下來可以輪回呢?所以,輪回這個概念就不成立了。就像昨晚你做了三個夢,每段夢境裏麵都有“我感”,難道你可以說“我感”從第一個夢境裏麵輪回到第二個夢境,然後輪回到第三個夢境嗎?不可以這樣說的。“我感”就是無限自己的意識能量效應,“我感”就是夢質地質感本身,而不是和夢分開出來的那個“我”這樣的可以輪回的某個體東西。
你問:“我感想要的離苦常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不是“苦”。隻不過思想理智定性這是“苦”,因為思想理智認為有“更好”的情況或“甜”的情況可以去。就把當下看成是“苦”了。其實,沒有和”苦“對立的”樂“,也沒有和”樂“對立的”苦“,這就是《如是》或說“是“,該怎樣就是怎樣。每時每刻都是不變的無限你自己的能量的“是”(BEING)。這一切都是不變的你自己的”在“或“是“(BEING),隻不過思想理智去評判這段”在“是苦的,那段”在“不苦,甜起來了,這樣的分辨才是幻覺分辨,把同一個自己分成不同價值的一段一段了。
所以,你自己沒有可能脫離你自己,就算你自殺了都無法脫離你自己。殺身體就是空動作,不信你殺了身體後吃驚地發現又回到當下這個情況了,老樣子,或許更麻煩,因為你把身體當真了。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發現這不是思想上想象的情況。你認為你知道這是”苦“了,其實完全不是,這無限地超越你認為是的情況。
【問】:請問先生,思想概念(信念係統)是不是就像是that的一個濾鏡?
藉由(透過)這個濾鏡在三界六道裡以幻至幻的經驗著、覺知著、在(看)著?!
【答】:濾鏡這個概念是人們想象出來的方便比喻概念,不可以真的認為你自己戴上了濾鏡。現在我問你,夢效應是不是你的濾鏡呢?不能這樣說,因為夢效應就是你自己,不可分開的。而不是你自己戴上了濾鏡這回事,然後把濾鏡丟到了就明白了。不是這回事。而是允許在做夢的同時發現夢故事是完全空的。那就不需要丟掉做夢這個固有功能了,就沒有什麽“摘下濾鏡”這樣的邏輯了。覺知,或說看,就像做夢一樣是你自己無限智慧能量的固有功能,不是透過什麽“濾鏡”才有的功能。就像你可以晚上做夢,或作白日夢,不需要透過任何濾鏡。意識的運作就是你自己固有的功能,不是錯誤。隻有看到意識運作顯現出來的內容都是空性的即可,就無所謂了,發現這些內容是無害的,就不當真了。
==== 和另外網友對答 ====
【問】:老實說,我當時並沒有感覺“一下子都明白”了。我隻是覺得自己好像看到,看的同時一直伴隨有一種知道它很是合理、本就如此的感覺。哈哈。結束後也沒有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反而有些懵。
【答】:不一定有那種驚天動地的“明白”。不要受到所讀到的某位大師告訴你他明白的故事的影響。每個人不同的,沒有標準公式套的。我的第一次有點吃驚,但是,真正的明白是一點一點積累的,不需要驚天動地的頓悟這樣的。
“好像看到”就夠了。這就是微妙的開始鬆動了。說不出來看到了什麽,但是就好像通了。
【問】:我覺得有趣的是,當時3、4秒內,還是似乎有個觀察者視角的“我”觀察到這一情況。也就是說,當時對於自己的定位,還是不自覺地在觀察者的位置上。對此,我回想起來並不覺得失落失望。它本身就不像是我“修煉”出來的成就,所以也不覺得是一種失敗。(說來慚愧,其實我平常本身並沒怎麽“修煉”)。
【答】:沒問題,當然可以有“觀察者”的感覺的,但是你也會明白“觀察者”也是一種思想理智取出來的名稱。你無法真正找到這位觀察者的。你不必要不是觀察者,你隻要明白“觀察者”是空性的效應即可,就不當真了。
為什麽要覺得有觀察者的感覺就失落了?我就有觀察者感覺的,但是我沒有把觀察者感覺當真認為裏麵裝有一個觀察者。我沒有當真。當然不需要修煉,而是察覺你自己的神奇。不是觀察者的卻可以有觀察者的感覺,神奇不神奇,奇怪不奇怪?享受這個神奇吧。
【問】:我想到先生說的,製造出分離的觀察者視角就是自己的功能。也許這樣的視角對思想理智、對“我”來說根本瓦解不了,因為“我”就是這幻想出來的這視角本身。但既然製造出這樣的視角,本身就是自己的功能和玩笑,有或無也並不重要吧。其實,我本來沒這種覺悟的(方便說),我前幾天還感慨自己一直以來也和很多讀者一樣,不高興不想要看出來幻覺。隻是昨晚剛好看到一段先生相關的文字,現在才能打從心裏,覺得這也不要緊。
【答】:這段說對了,說的好。都是功能玩笑,你自己無限超越這些功能玩笑,但不等於你要消滅功能玩笑。當笑話或娛樂處理。當你超越了“有”或“無”,才是真正超越了糾結,放鬆了。
【問】:我聽先生說,THAT即自己永遠也無法跳出來去觀察自己。這麽看來“它製作出分離出去能夠觀察的假象視角”真是可愛。觀察到的都是一種看法吧,觀察到善惡美醜的世界,或者觀察到獨一無二的它,都是不同的看法,都被包容。
【答】:說的好。就是這回事。TA無法從TA中分離出來,卻可以憑空貌似出來A看B的模樣,自己開自己玩笑。真有A真有B嗎,這不是A也不是B,這也不真的是“觀察“這回事,這就是自己開自己玩笑的樣子。即便假設有“觀察“這回事,觀察者和被觀察到的對象通通是同一個自己。
看到了這是空性的玩笑就察覺到了秘密。
對,觀察到的都是看法,毫無例外。當你觀察到了觀察效應,這就妙了。
【問】:的確,我沒有體會到眼前困境的空性,尤其是當我在故事幻覺中,麵對這個困境而苦惱時。偶爾在早晨方便的時候我會回憶夢境。回憶夢境會讓我體會到空性的感覺。我想我熟悉這味道後,可能會在白天醒著時(方便說)也能品味出來是相同味道的空性。品味到空性後,會是多麽大的享受阿。
【答】:對!回憶夢境是很有效的品味。你越熟悉夢境的空性,就越會自然而然發現當下和夢境無異,也是空性的。這就是夢瑜伽。夢瑜伽不見得是在做夢的時候做的,而是在醒來的時候做,也就是說,把一切看成是夢境,就這麽簡單,如果習慣了,那麽你會發現逐漸分不清到底這是醒來還是夢中的,因為意識效應中沒有“醒來”和“夢中”的明顯差異。假如白天醒來的時候習慣地品味到一切都類似晚上到夢幻,那麽到了晚上夢中,就會自然而然地清明起來。
你的成熟度很高了,我看得出來。
【問】:故事上看,觸發我來到先生這裏的起因,是生活中遇到了打擊和不如意。讀先生的文字也並不是為了讓“我”去“開悟”的。我覺得我愛上了“沒有分離的個體”這類內容,這是多麽大的福音阿。沒有一個“我”,這是多麽大的好消息阿。讀先生的文字純屬享受。從讀先生文章到現在的幾個月以來,這種享受曆久彌新。故事層麵是沒有這種持久、穩定、可靠、明顯、愉悅的享受的。謝謝先生提供給我這麽大的享受(這句純屬夢話)
【答】:好。讀我的文章可以享受,說明你內在已經很成熟了,否則讀不進去的。是的,絕對沒有分離的個體,但同時也有絕對個體的感覺,神奇不神奇?好個奇跡!有絕對的個人的感覺卻不抹殺絕對無分離的個體。個體個人的感覺僅僅是空性的感覺,這個感覺就是娛樂,不必要當真,也不必要消滅個體個人的感覺,而是當這個感覺為享受的娛樂。
【問】:您的回複有點醒我,以上內容其實隱藏了我的誤解。我以為“沒有把A看成B”的要點,在於把A轉化B。然而其實是A這個概念本身都不成立,並不需要轉化。當真正開始放棄原有的認知、真正開始察覺“世界”完全是假設所構成,真正開始知道“世界”本身隻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可能,就已經知道A不是A,即A是不在的、空性的。
【答】:對,不是把A看成B,而是發現無論是A還是B都無法真正定義這無法定義的‘那個‘。應該說,這不是“世界”,不可以說“世界是假設構成的”,沒有“A構成B“這樣的邏輯。應該說:世界這個概念就是假設出來的概念定義。這不真的是世界,既然不是世界,就沒有“構成”這回事。你察覺到了沒有?人類的語言完全是建立在“東西存在“的基礎上的。一旦看破了這樣的邏輯幻覺,說話確實比較難了。用人類的語言邏輯來描述TA是很困難的。
【問】:先生,您告訴我“經驗”和“在”是同義詞,讓我明白了一些之前沒看懂的地方。當然這隻是我對“經驗”這個詞語的認識理解上和您有所不同。
【答】:思想理智上理解的“經驗”都是“我體驗到的經驗”,把“我”和“經驗”分開了,成為我(A)體驗經驗(B)這樣的A概念對立與B概念的邏輯了。其實經驗就是我,並非在經驗之外還有一個體驗者“我“,也不是在經驗裏麵有一個被體驗到的“我“,所以不可以說“我體驗經驗”。這就是為什麽說,經驗就是“我在“。
【問】:之前聽您說“品味經驗”,聽起來不難,但我總還是覺得有些玄妙高深。現在,讓我感到最最不可思議的是,“品味到在”是如此簡單,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這太基本了。這絕非對於我來說太簡單。“每個人”一直一直都在品味,不可能離開了它。
【答】:對,‘在’是太太明顯的,無法關閉的。連說“品味”都是多餘的。‘在’不是一個名稱,更像是動詞,就變成‘在ING’了,英文比較貼切,用BEING這個詞。
在就是在,最最基本的存在感,不需要品味就明顯感覺到‘在’了。但是思想理智給‘在’取出各種各樣的名稱,世界啊,我啊,人啊,東西啊,情況啊,時空啊,,,,,,
【問】:以前我將BEING定性為:我活著、別人、事情、時間空間、分離、差異......當我真正開始明白“在”超越假設概念後,我又想去用概念把BEING定性為安全、大相同、始終如一、味道微甜......不管做什麽樣的定性,我記得您說的:品味就好。
【答】:對,你說的到位,待在‘在’就好了,連你不要待在‘在’都是不可能的。你試試看把‘在’甩掉?看看成功甩的掉嗎?就是說,當你抱怨“我還無法待在‘在’中“,這個抱怨已經是”在“了。
釋迦牟尼沒有說學問,但是,成熟度不高的宗教信徒都把釋迦牟尼表達出來的指向性語句的定性為“佛學”,還有人專門研究佛學,獲得佛學博士,玩笑開大了。如果釋迦牟尼知道現在有人把他說的話當成“佛學“來學習,估計要罵人了,哈哈。釋迦牟尼指向的不是理性範疇的學問,而是直接的感受,說不出來的感受,和“學”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研究佛學的佛學專家用思想理智去研究自在的“在”,就會搞得相當複雜,誤解成了某種可以通過修煉而獲得的高超境界了。“在”(BEING 或 IS-NESS)不是任何定義出來的境界,沒有人可以努力修煉出來“自在“的,因為你已經早就是“在“了。
【問】:您說“在就是自己”,讓我從不確定變得明確並自信往下走。這之後,關於自己的定位開始能夠放大和縮小。早就聽說“一切都是自己”,現如今我才有了些許體會。最近,有時我聽到遠方的“鳥鳴”,不禁問自己:以前是不是太局限了、太把“我”當一回事了?當注意力沒有聚焦,而是感受自己的宏偉時,才發覺思想理智(即“我”)的自以為是、過於重視自我。
【答】:說的好!
【問】:有趣的是,“我”角色似乎並沒有變化。沒有因此變得博愛,該爭取“私利”時也沒有停止,有時也會焦灼。可這本就無限大於“博愛”、大於“追求私利”、大於“焦灼”。
【答】:對。當你去掉“我”這個概念,經驗是不變的,經驗不會因為有“我”這個概念而變化了。真正的愛就是發現一切都是自己,無他。而不是思想上理解的“博愛”這樣的邏輯。這裏除了自己無他,怎能有A博愛很多人很多東西這樣的邏輯呢?這裏隻有你自己明白你自己,你自己明白了“很多人“不真的是很多人,而是自己的能量印象,就像夢中的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夢能量印象一回事。當你知道了夢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能量效應,這個“知道“就是愛了。
反之,如果你當真認為經驗中有一個一個獨立的人,你,我,他,然後你建立一個宗教去宣揚這個“我”去愛很多其他人,這樣的“愛”不是真的愛,而是夢中的幻覺邏輯。往往發生的事情是,恨都是以“愛”的名義引起的。這個宗教團體成員可能會恨不接受這個宗教教義的其他人。所以,真正大徹大悟的那位是不建立宗教團體的。耶穌可沒有建立基督教。釋迦牟尼可沒有建立佛教,這些團體都是後人建立的。
【問】:雖然絕大多數時候在故事中,但鬆動了,很偶爾很輕微地又不在故事中。假如整個“世界”頃刻毀滅,對於“我”這個角色來說,當然是大事。然而,這其實卻又無關痛癢。
【答】:就是這樣,慢慢鬆動了,慢慢來的,不是一夜間就鬆動的。注意那“偶爾很輕微地不在故事中”的感覺。世界沒了算什麽?宇宙沒了都等於放屁一樣的不值得擔心。它們都是你自己的空性能量印象,一會兒看似出現了一會兒看似沒有了,而你自己卻永恒不會沒有的,因為你自己不是可以出現然後消失的某樣東西。
記住這句話,任何可以出現的東西都不是真東西,任何可以消失的東西都不是真東西。
但是,你自己卻可以自由地貌似出無限多樣的“東西”的樣子來,每個樣子都是你自己。你自己從來不會變成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才是終極絕對的永恒。但是,你自己有一個特性,總是會貌似不斷地好像要去某個地方樣子,這就是“時間”的感覺,總是會貌似好像在不停地發展,卻從來不可能去任何地方,因為這裏除了你自己外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卻不斷地貌似出“去別的地方”的錯覺來。
【問】:思想理智解釋過濾現實,思想理智又被此迷惑。而自己一直都是自己。思想理智是什麽?是否真的存在?不可知。
【答】:“過濾”這個概念是方便的比喻說法,其實思想理智沒有過濾這回事。思想理智做出的概念假設然後相信了所做出的概念假設,這不是“過濾”。思想理智是什麽?不可說。就像“我”是什麽不可說一樣。你明顯感覺有念頭的,但是念頭又是什麽呢?你無法找到它,無法看到它,無法摸到它,卻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這就是奇跡。“思想理智”僅僅是無限智慧能量自己給自己取出來的名稱而已,所以,思想理智也不真的是“思想理智”這東西。
【問】:提問:先生,我剛剛睡午覺時,一直覺知到自己正在睡覺和做夢。夢我好像並沒意識到,一直是很認真地投入在夢活動中。不過,夢中有一個很奇怪的情節時,夢我發覺了,還和旁邊的人說了一句:“這是在夢中呢。”我記得先生說可以參考清醒夢。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您說的清醒夢。但給我的啟發是:雖然夢經驗流切換過很多次,但我從頭到尾都在覺知自己正在做夢,那麽THAT是不是也早就明白了?
【答】:是的,這就是清醒夢的一種形式。會在夢中突然發現或提醒這就是夢的。對,這就是因為你接觸這個話題多了,已經在潛意識中有能量重組了,就會在做夢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淡淡的放鬆,淡淡地感覺到好像一切都是夢,無論在晚上做夢的時候,還是白天醒來的時候,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淡淡地清明,微微地感覺到這一切都是空性的能量印象,不是實在的情況。慢慢地,你會分不清這是醒來還是夢中,因為無論醒來還是夢中還是無夢沉睡,都是同一個無限智慧的意識能量流流動本身,沒有明確的夢中,醒來,沉睡的分界線,這些“狀態”不真的是狀態,而是思想理智在分類定義。
對於THAT來說,從來沒有“不明白”這回事。
到底有沒有“明白”的標準呢?沒有,明白是無限深入的,深入到什麽程度,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不說我自己明白了,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概念定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