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麻煩”就是麻煩嗎?“解決”就是解決嗎?“聲音”就是聲音嗎?“光”就是光嗎?》

(2022-06-21 13:39:14) 下一個
請聆聽朗讀音頻:

 

 



 

 
《“麻煩”就是麻煩嗎?“解決”就是解決嗎?“聲音”就是聲音嗎?“光”就是光嗎?》
【問】:先生您好,剛才看了您發的文章,我有個問題十分困惑。您說當下就是經驗的全部,這是唯一的視角,不存在在這之外的別人的視角。我覺得這跟我所了解的“無限無法確定”有些矛盾。這種說法以您的經驗來說是真的嗎?到底是唯一視角,還是無法確定視角呢?
這是唯一的視角和有其他人的視角,請問這兩種看法哪一種更具有準確性?
【答】:這樣說吧,我自己就是唯一的我自己,但同時我不知道我自己到底是什麽。我無法確定我自己是什麽的同時可以說一切都是我自己。這是矛盾嗎?
我無法確定一切到底是什麽等同於說我無法確定我自己到底是什麽,但卻可以說一切皆自己。
這覺知就是我自己的覺知,唯一的覺知,除了這個覺知之外我無法說還有其他覺知,但是這覺知到底是什麽?這意識到底是什麽?我無限無法確定。
為什麽有矛盾呢?也許對於思想理智來說在在理性邏輯上是矛盾的。最有名的矛盾就是:空即是色,色不異空。這八個字太矛盾了,思想理智無論如何都無法想通空怎麽就是色了?色怎麽就是空了?其實,雖然對於思想理智來說是矛盾,其實沒有矛盾。因為真正的秘密沒有可能靠思想理智想通的。提示:“空”不是空,“色”不是色,這“空”僅僅指向那無法言說,這“色”僅僅指向那無法言說。如果你要依靠思想理智上理解的“空”和“色”這些概念去理解,當然就落入了思想辯證死循環中去了。
回到“唯一視角”,等同於:這是唯一的自己,除了自己外,無法證明還有其他的自己。有人說別人有別人的自己,但是我無法確定這個結論成立,因為對於我來說,所謂的“別人”隻是出現在我自己的意識場之中,當然就是我自己了。這就是唯一的視角。即便假設有別人的視角存在,那麽當我有辦法鑽入了別人的眼睛看出來,不就又變成了我自己的視角了嗎?我還是沒有辦法證明有所謂的別人的視角存在。所以,不要落入思想理智的邏輯假設上,而是直接用你自己最最基本的經驗體驗去觀察,到底有沒有超越你自己的“別人”?這樣的觀察不需要腦力,而是直接的觀察就可以了。這樣的最最基本的觀察就是我說的絕對經驗主義。
但是,什麽是“視角”?什麽是“覺知”?什麽是被覺知到的情況?是什麽在覺察?也就是說,觀察的是誰?被觀察的到底是什麽?這些問題通通沒有理性的答案,永遠沒有。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出在思想理智已經想當然地認為“視角”這個看法成立了,思想理智已經想當然認為“覺知”這個概念成立了,其實我們連“視角”和“覺知”這些概念定性都無法確定成立。因為這些無限的無法確定。“視角”這個概念就已經隱性地假設了有一個“視”的出發點,有一個“視”的角度,有嗎?真有這回事?有出發點和角度嗎?我們連“視”都不清楚到底是什麽,怎能分析“視”的角度呢?你察覺到了沒有?任何問題的升起已經是思想理智上的概念假設了,當你察覺到了一切問題的邏輯都是某種隱性的不自覺的概念假設,連這些概念假設都無法確定成立,那麽,這些問題是不是變得荒謬了?
你不是不可以問問題,你可以通過問問題來察覺問題本身其實已經好笑荒謬了,這就是察覺的厲害!
這無限的無法確定恰恰就是我自己,唯一的自己,除了自己,還能有其他嗎?
【問】:明白了。向您請教另一個問題。在思維邏輯的世界裏,是否遵循中某種既定的道理。如果暫且放下您所指向的真理不談,那麽這個概念世界按照是否規律運轉。比如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有人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概念文化裏總是有不同的兩種對立的看法。有人相信積德行善,遵循自我才能成功。有的人認為做事應該不擇手段才可以成功。還是說信什麽便顯現什麽?我相信善有善報,便會這樣。我不相信便不會這樣。又或者信與不信都是這樣。您又如何看待易經呢?
【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果真遵循這樣的規律嗎?我無法確定有這樣的規律。首先看看有多少看似的善人沒有獲得好報,看看有多少看似的惡人沒有得到惡報。當然不否認看似也有善有善報,看似也有惡有惡報這樣的事情在思想理智的判斷中時常發生,但這不是既定規律。因為一切都是無限自己的能量場,把某些事情或人定性為善,把另一些事情或人定性為惡,已經是思想理智在自己忽悠自己了,這些善惡定性已經不真成立了,既然連善都不是善,既然連惡都不是惡,怎能依此邏輯判斷相應果報?
現實沒有既定規律,隻不過從思想理智看來《看似的》有規律,這僅僅是看似出來的幻覺。“規律”是典型的思想理智幻想出來的邏輯。同樣的,“因果”也是典型的思想理智幻想出來的邏輯。我們隻能說一切都是無限智慧總能量的自發自動,是自己動自己,除了自己無其他,怎能斷定有“規律”和“因果關係”?難道“因果關係”不是建立在認定當下有很多事情有很多物體的邏輯基礎上的?認定了有分離的事物才認定有“關係”這個概念。這裏從來不曾有任何獨立存在的事物,怎能有互相的“關係”概念呢?現實就是無限自己的自發自動,但沒有既定規律這回事。你自己就是奇跡本身,如果奇跡有規律可循就不是奇跡了。
同時你察覺到了,沒有規律的無限自己總是貌似出看似有規律的樣子來。沒有發展的無限自己總是貌似出看似的發展樣子來。不是空間的無限自己總是貌似出看似的空間印象來。不是物體的自己總是貌似出看似的無數物體的形狀來。這就是似是而非的奇跡。
一切都是你自己,毫無例外一切都是自己,看似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你自己。怎能定性某一塊自己是善,另一塊自己是惡呢?這樣的定性就是分離幻覺。所以六祖惠能指出:不思善不思惡,方才能夠看到你自己的本來麵目。
對,如果你相信有善惡分別,現實確實就會這樣反映給所相信就是這個情況的MIND,自圓其說了。
如果你相信善有善報,其實就等同於對現實的索取欲望,認為你這個人做了善事就要獲得相應的果報。這樣的索取欲望就像和上帝討價還價沒有兩樣。這樣的索取欲望本身就是製造痛苦糾結的因素,因為你對現實有要求啊,就像你花了錢沒有買到相應的貨品,多難受啊?多虧啊?一切要求都是建立在思想理智邏輯上的幻覺要求。但是你無限的不是“一個人”,一切行為也不出自於“你這個人”,連思想念頭都不真的是”你這個人“想出來的。一切都是無限自己總能量的自發自動,不可以定性為善或惡,雖然在思想理智的角度看起來好像有善惡之分。
當你察覺到了一切善惡辨別並非是現實的規律,而是出自於思想理智的分辨參照機製的幻覺概念定性。一切是不生不滅的自己,察覺到了就等於超越了這樣的糾結。既然一切都是不生不滅的自己,自己對自己是沒有“善”這回事的,自己對自己也沒有“惡”這回事的,僅僅在思想理智的範疇看似有這樣的評判,察覺到這些評判的荒謬可笑才是關鍵。
你說:“有人相信積德行善,遵循自我才能成功。有的人認為做事應該不擇手段才可以成功”
昨晚夢中也看似有你說的情況,這些夢中的情況需要你去糾結嗎?隻有實在的情況值得去糾結,昨晚夢中的情況是實在的嗎?夢中的血流成河是實在嗎?夢中的偉大善舉是實在的嗎?現在他們去哪裏了?
那麽,當下此刻和昨晚的夢境有什麽差別?完全沒有差別。當下此刻經驗場中的質地質感完全徹底是空性的,和昨晚夢中的一切都是空性的完全一樣。為什麽要去糾結這些看似的因果關係和故事邏輯呢?看看所謂的曆史吧,曆史上有多少的努力奮鬥,每一代人都爭取改變世界,每一代人都希望獲得屬於他們的理想世界,他們成功了沒有?如果他們成功了,他們現在去哪裏了?完全找不到了,不但他們的“理想世界”找不到了,“他們”也找不到了。當下此刻的麻煩和2000年前的麻煩更少一點?更理想一點?
隻有你自己才是唯一的真正的實在,這就是為什麽駐在自己的“在”上慢慢就可以超越一切不實在的幻覺了。
英文這樣說:Stay as being or stay as Self being. That's the only thing you need to do. Staying as Self being is equivalent to being aware of all patterns of experiencing, knowing that endless patterns are simply harmless patterns of Self energy, not something to avoid or something to stick to, not something good or bad. Feeling the patterns of experiencing directly would automatically trigger the inner transcendence of all mind's illusory interpretations and characterizations. Then, patterns are no longer patterns, experiencing is no longer experiencing but Self alone!
中文這樣說:駐在自己的“在”或“是”上。這樣的“在”或“是”並非某種具體事物的在或是,而是無限自己的自在。駐在自己的在或是相當於察覺一切的萬事萬物皆是自己的經驗質地質感,直接品味自己的經驗質地質感,把質地質感當成無害的經驗能量震蕩或流動,而不是某種要避免的情況,也不是某種要依附的情況,不對經驗的質地質感當真認為有好有壞,是善是惡,繞開思想理智的敘述直接品味經驗質地質感的味道,慢慢地,你自己作為無限智慧能量本身會自發自動地超越一切思想理智的敘述和定性。然後,質地不再是質地,經驗不再是經驗,而是無法描述的自己了。
關鍵是待在“自在”上,那麽無限萬能的能量會自發自動地超越一切糾結的,並不是作為“你這個人”的努力完成超越的。有時候突然在發呆的時候就呼啦啦地通了,超越了。有時候在將醒未醒的說不清的時候一下子就感覺到不是“我這個人”了,從來沒有“我這個人”這回事了。每一次瞬間的感悟都會自行積累,這些都是無限智慧能量自發自動地進行超越,而不是你這個人刻意努力超越的,因為根本沒有“你這個人”這回事。
【問】:先生說的“自在”是否就是在說“無法確定”,安住於不可知之上就是安住在“在”上
【答】:是的,無法確定是自在,“自在”僅僅是一種概念說法。但自在無限超越任何一種理性 概括,“無法確定”這四個字還是理性概括。所以,自在大於多於不同於任何一種理性概括。自在當然是對一切都無法確定的,否則就是“一個人的在了”或“一樣東西的在了”,而不是自在了。自在也是無條件的放鬆,無條件的對自己的信任,明白一切都是OK的。自在是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無其他。
上麵這些話都是理性概括,自在無限超越任何理性概括,你是可以明白自在的,但不可能告訴我這是什麽。我也無法描述給你。
不要在我的語句之中找到某種準確的概括,而是直接自己品味自己,品味出無法言說的味道。
對,安住於不可知上,當然就輕鬆了。如果你假設你已經知道了當下是什麽情況,這樣就無法安心了,因為基於你所知道的情況,就會有相應的不放心,怕情況變了怎麽辦。任何擔心害怕都是因為你自以為你知道了當下是什麽情況。NO,你不可能知道當下是什麽情況的,當下即是無限本身,無限無法定性,這就是奇跡,奇怪的不得了,奇怪到你疊加億萬個“奇怪”連一個邊都不及的奇怪。如果可以定性就不是奇跡了。什麽是“在”?什麽是“光”?什麽是“色”?什麽是“覺”?什麽是“意識”?什麽是“我”?這些就是無限奇怪本身,無限地沒有理性的答案,當你問這些問題了以後,就等於落入到無限的奇跡之中了。
舉一個例子,讓我們仔細看看什麽是“知道”吧。“知道”這個概念是思想理智創造出來的邏輯,思想理智認為有“知道者”還有“所知道的情況”。你察覺到了“知道者”和“所知道的情況”是一一對應的對立麵嗎?但是,現實完全沒有可以分拆開來的對立麵,所以,不真有知道者,也不真有所知道的情況。無限奇跡是無法分拆成兩麵的。所以,你察覺到了連“知道”這個概念本身都是純粹的幻覺概念,完全不真成立。那麽,“知道”這個動作是完成不了的。沒有“某者”在,怎能有屬於“某者的知道”呢?當你明白了連你想當然認為成立的“知道”概念都是思想理智上想象出來的自我忽悠邏輯,那麽,你就超越了思想理智上的邏輯概念了。這樣就品嚐到了放鬆自在的味道了。
同樣,讓我們仔細看看“交流”吧。“交流”這個概念的邏輯基礎就是假設有兩樣物體存在,第一樣物體可以完成和第二樣物體的交流。但這裏真有兩樣分開的物體嗎?無法確定有!所以,“交流”就是思想理智幻覺出來的邏輯概念,看似有兩個人在交流,其實這不是“兩個人”也不是“交流”,這看似的情況類似於昨晚的夢幻泡影,看似是這樣,其實完全大於多於不同於看似的樣子。
用簡單的話說,當你發現了連“知道”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當你發現連“交流”都是不可能完成的,那麽,所有思想理智範疇的對立麵邏輯就是荒謬的了,那麽,你就明白了。
但是,不否認在思想理智層麵,即夢幻泡影裏麵,看似有一個個體知道另一個個體的情況,看似有一個個體和另一個個體交流的情況,注意,這僅僅是看似的發生,而不是實在的發生,這看似的情況是完全空性的,不要當真了。假如你堅決否定看似的情況,這就是當真了。因為空性的或看似的情況是不需要你堅決否定的。空的東西是不需要抹殺的。
當我指出思想理智的看法都是幻覺看法,大家就誤以為需要努力消滅思想理智的運作,不是這樣的。你隻要察覺到思想理智的運作都是幻覺運作,察覺到了就等於超越了思想理智的運作機製,不上當當真了,但沒有必要消滅或停止思想理智的運作機製。普通人敏感度不高,他們都跟著思想理智的敘述走了,卻沒有察覺到思想理智的敘述本身就如夢幻一樣。就好像,當你發現了所有夢境都是空性不實在的,你可以做無數的夢而不上當不糾結,但完全不必要停止做夢。
很多人想當然地把晚上的夢境和白天的經驗分類成前者空虛後者實在。不是這樣的!這樣的分類是思想理智強加上去的概念分類,一切經驗的質地質感都是不實在的,但是經驗效應本身就是無限智慧能量效應本身,所以經驗效應本身,或說意識效應本身是實在的。
你不需要否定經驗效應(或意識效應),你隻要察覺到經驗效應中的質地質感通通都是不實在的,通通都是完全空性的,那麽就不會糾結當真了。
【問】:有一個疑問想請教先生: 有一種音無聲,一直在且恒定。耳朵聽不到,來自內部、深處,寂靜的時候尤為清楚。平日裏不易察覺,不是消失了,而是因為注意力被轉移到了其他地方。總之,不用刻意尋,隻要安下心來,就能品味到TA從未離開。想請問先生這無聲之聲是什麽,謝謝。 有音無聲,有色無形。持久恒定,遍滿虛空。是這樣嗎?
【答】:可以用這“無聲之音”這樣的假設開始注意觀察,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不是為了捕捉這個“聽不見”的聲音,不是為了確定有這個聲音存在。品味著無聲的聲音可以訓練敏感度,但不要過火了真認為有可以確定的“聽不見的聲音”存在了。因為連聽得見的聲音其實都是無聲之音沒有差別,聽得到的聲音不異於聽不見的聲音,無限自己不依賴於感官的聽見或聽不見。聽得見是THAT(即自己),聽不見的也是THAT(即自己),不真有分別。但是你可以從注意聽不見的聲音開始品味,然後超越“聽見”或“聽不見”這兩種情況。
試試看問你自己這個問題:昨晚夢中的聲音很大,你說你聽見了,真的嗎?是什麽聽見了夢中的聲音,難道是夢中的耳朵嗎?夢中的“聲音”真的是你所理解的聲音嗎?如果你是夢中的物理學家,或許你可以用夢中的儀器探測一下夢中的聲音,夢中的聲音的物理效應是不是和當下此刻物理效應是一樣的?這就奇怪了,當下此刻你不需要我多費口舌就明白了夢中什麽都不是,夢中的一切都不是一切,而是你自己的意識能量效應。夢中怎能有“物理”呢?夢中怎能有“物理聲音”呢?夢中怎能有聽到聲音的感官器官呢?越問下去你會越覺得奇怪了,不是一般的奇怪,而是超級的奇怪!當你察覺到了這些情況的奇怪,你就會感悟到這個:不是物理的會貌似出有物理規則的樣子來,忽悠嗎?不是聲音的會貌似出聲音的感覺來,忽悠的夠了吧?!不是人的會貌似出人來,還會貌似出有“人的耳朵聽見”這個情況出來,夠忽悠了吧?還能有比這個奇跡更奇怪的了?
當下你也聲稱聽見了很大的聲音,是什麽聽見了當下的聲音,是耳朵?是大腦?還是?說不清了吧?你能確定當下的“你”就是“你這個人”嗎?你能確定當下的“耳朵”真的就是耳朵?你能確定當下聽到的“大聲”就是聲音這樣的物理屬性?
所以,思想理智上定性出來的“聲音”概念其實不真成立,無法確定成立,就像昨晚夢裏的“聲音”不是真聲音一樣。那麽,這一切到底是什麽?奇怪了!同樣的,思想理智上定性出來的“光”概念也不真成立,無法確定成立,就像昨晚夢裏的“光”不是真的物理意義上的光一樣。如果你仔細看看,昨晚夢裏也有“太陽”,夢裏的太陽真的是太陽?回到當下此刻,當下此刻的太陽就是你理解的太陽嗎?奇怪的夠可以了吧!?
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覺得一切都是超級的奇怪,無法形容的奇怪,如果你還是覺得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哈哈,真正的修行還沒有開始呢。
【問】:先生一再強調讀先生的文章不是為了解決幻境中的問題,但空也不異於色,現在有個疑問,望請先生回複。 自發自動,一切即大道THAT的運作,處於任何情形隻要憶起存在的機製就好,不論是心(或暫且叫高我吧)的指引處事,還是用人間的邏輯處事。但是過程中,拍子總是打不到點上。幾年來沒怎麽做事,更多的注意轉到了內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明白先生所說的“明白”。事業方麵沒有特別地去追尋,更希望駐在存在感當中,隨著整體的流動性做無為而為,可是沒有任何直覺方麵的啟發。後來 ,覺得還是需要用到人間的邏輯來處事,於是做了餐飲投資,又碰到一鼻子灰......不明白什麽時候該用放鬆,什麽該用人間的邏輯,當然這兩種都是THAT,但總有一股勁是特別別扭的,怎麽靈活起來?~~
【答】:很多人誤解了,他們認為《明白》和經驗內容中的行為選擇有關係。不是這樣的。無論在經驗內容中(即質地中)做什麽或不做什麽,想什麽或不想什麽,選什麽或不選什麽,結果是這樣或那樣,通通和《明白》無關,因為《明白》不發生在顯意識的故事內容中。並不是某個“你”變成了大徹大悟了,而是發現,無論經驗故事內容如何發展發生,都完全是空性的,等於沒有發生一樣。假如你整天做生意,或者假如你整天念經祈禱離群索居,這兩種行為沒有任何本質的差別。並非前者的行為會妨礙了明白,並非後者行為會加快了明白。《明白》是超越思想理智認定出來的情況來察覺和品味經驗的質地質感,發現它們通通都是空性的無所謂的質地質感。所以,你可以盡管做生意,盡管工作,盡管談戀愛,無論做什麽或不做什麽都絲毫不妨礙你立即察覺經驗的質地質感。當然如果經濟能力允許,躺平休息整天賞花悅目也沒有問題。釋迦牟尼在沒有明白的時候選擇出家,因為他誤以為出家了會比待在家裏具有更高的價值。但是當他明白了以後才發現“出家”不是必須選擇。雖然你可以說釋迦牟尼是因為出家了才明白的,其實沒有這樣的因果關係的必然性。
換一個例子,在沒有明白的時候,你認為你自己是一個人,需要走途徑去獲得《明白的境界》。走啊走的,突然某刻大徹大悟了才發現這從來不是“走路”也不是“途徑”也沒有獲得大徹大悟的那個“我這個人”。一切都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這個道理無法跟“你這個人”說清,就是因為你還認為你就是一個人。當你認為你是一個人的時候,就等同於認為走在路上了。不可能讓“你這個人”不走路的。
在經驗中,也許你做生意一做就成功,也許你做什麽就碰一鼻子灰,這就是經驗質地的自發自動,沒有理由,看似的“成功”不是成功,看似的“一鼻子灰”不是一鼻子灰,這些結論都是思想任意解釋出來的幻覺概念。無限總能量不懂這些概念。也就是說,夢能量不真懂夢故事裏麵的內容。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避免一鼻子灰,為“一鼻子灰”而自責,把注意力放在追求“成功”上,這樣就等於越來越糾結痛苦了,因為你把注意力放錯了地方了。
什麽時候放鬆?當你對於“碰一鼻子”灰無所謂了,明白當下此刻無限大於多於不同於思想理智定性出來的“碰一鼻子灰”了,不再局限在這渺小的情況之中,不就輕鬆了嗎?當你不再刻意逃離痛苦然後追求幸福了,發現無論發生什麽或不發生什麽,全都是無限智慧總能量的必然,雖然看似偶然其實就是必然的OK,沒有任何“個人”獨立存在在這裏,也不真有屬於“個人”的責任,這樣你有開始嚐到了輕鬆自在了。
【問】:明亮先生您好,關注公眾號也有不長不短的兩年了,可能我的認識既膚淺又不成熟 —— 我還是每天都執拗的認為隻要除我以外的(哪怕隻有一個)人或動物還有ta的自我意識,那就不是幻境,因為昨晚的夢境隻有我知道,其他人既不存在也肯定就沒有意識 …… 我真的無法跨過這一步 其它的我都不那麽糾結(感覺是明白了),但我真的擔心這個問題,那就是除“我”之外的任何一個物體或生命 —— ta還有意識
【答】:當我說“除自己之外無他”,這個“除了自己”不是除了這個人的自己。不要誤解了。這自己就是無限的一切。自己就是無限的一切,除了無限自己無他。看似的動物植物都是自己的能量印象,而不是思想理智告訴你的和我這個人分開的其他東西。
No,人和動物沒有屬於他們個體的自我意識,這就是釋迦牟尼強調的《無自性》。恰恰反過來,在無限自己的意識之中看似有“人”和“動物”和“萬事萬物”的印象,雖然看似是這樣,其實這不是“人”也不是“動物”也不是“萬事萬物”,而是無限自己的智慧能量印象效應。注意,這《自己》不是某個人的自己,而是無限意識能量的自己。
不但其他人不真獨立存在,你這個人也不真獨立存在。你說的“除了我之外”,你認為的“我”依然是個體分離的“我”,這就是為什麽卡住在這裏了。上麵問題中你說:“隻要除了我之外哪怕一個人或動物還有它的自我意識”,這樣的邏輯顯示了你還是認為你自己是“一個人的自己”和“其他人或動物的自己”是分開的自己。好像有無數個自己。不是這樣的!當下此刻和昨晚夢中一樣,隻有你自己察覺到了,那些你認為是其他的自己的人或動物就像昨晚夢中的察覺到的“其他人和動物”一樣,隻有你自己察覺到了,這些看似的其他人和動物不真的獨立存在於你自己的意識場之中,就是你自己的意識能量印象而已,和昨晚的夢境完全一樣。
【問】:如何解決幻覺帶來的麻煩呢?例如負債
【答】:還債吧,如果還不了就躲起來,躲不了就隻能是老賴了。有些國家把還不了債的人告上法庭,最多關一段時間,解決經驗中的問題的方法就是按照普通邏輯去處理。《自我發現》和解決經驗中的具體麻煩沒有無關。如果你到我這裏來是希望獲得解決生活問題的捷徑,你來錯地方了。
比如說在經驗質地中找不到工作,在經驗質地中隻有去學習技能了,我不可能教你找工作的資本的。我談的根本不是解決經驗中的問題這個範疇的道理。
在經驗中,問題會自發自動的出現,解決也會自發自動地出現,這是同步的自發自動的能量效應,問題的出現和問題的解決不是你需要擔心的事情,因為這裏不真有“你這個人”在驅動,這是無限總能量的自發自動,一切發生看似偶然其實必然,沒有錯誤。
這樣說比較清楚:我不是討論如何解決昨晚夢裏的麻煩,我指出昨晚夢裏的一切,無論好壞中差,通通都是空性的能量印象效應,看似發生其實等於沒有發生。解決了問題了?沒有價值增加,解決不了問題?沒有價值增加,空性的一切就是大相同。明白了這個,你就會有趣地察覺到夢故事裏麵的“身體”會自發自動地處理一切夢裏的“情況”的,不需要擔心,如果麻煩解決的了就會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解決不了,夢故事裏麵的一切都是娛樂不是錯誤。當你發現夢境裏麵的一切都是空性的,你還定位於這個夢角色上嗎?還會有負責的感覺嗎?你不為夢境裏麵發生的一切負責,因為你不真的在夢故事裏麵,你自己無限超越夢故事。
看看昨晚夢裏的問題吧,它們被解決了嗎?肯定大部分都沒有被解決,然後發生了什麽?找不到了,夢裏的一切都找不到了,夢裏的“我”找不到了,夢裏的“我的麻煩”也找不到了,等於沒有發生一樣。當下此刻的問題會全部解決嗎?有些會,解決了一個麻煩後還會出現下一個麻煩,麻煩是解決不完的,因為你把“麻煩”當真成為麻煩了。最後不知道怎樣就找不到了,“你這個人”會找不到的,“你的一切問題麻煩”都會找不到的,好像根本沒有發生一樣。那麽,到底什麽在這裏?你好好看看吧,非常非常的奇怪!
關於麻煩(還債)的問題再說說,這些就是微妙的關鍵了。你察覺到了沒有?認定當前的情況是麻煩(比如還債,比如封控,比如失業,比如。。。。,你自己填空吧),然後討厭麻煩,尋求解決麻煩,有時候看似解決了,有時候解決不了,無論解決的情況,關鍵是察覺到這一係列的故事邏輯都是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因果邏輯流。察覺到了以後,繼續察覺,你會發現麻煩問題的升起,以及相應的思維和身體的反應,其實是同步的無限能量的同一自發自動,從麻煩的升起到對付麻煩完全就是無限總能量的自發自動的能量騷動。就算當下這個麻煩解決了或隱退了,另一個麻煩會升起,身體和思維對另一個麻煩的反應也會升起,這就是無限能量自發自動的騷動,你完全無法停止無限能量的騷動,即便你可以解決無數的麻煩,總會有新的麻煩升起,直到這個經驗質地切換成其他形式了。所以,不要期待可以達到一個沒有麻煩的情況,這是不可能的。隻要思想理智定性這是麻煩,那麽麻煩就會無窮地貌似出來,因為一切定性都是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嘛,你認定這就是這個情況,那麽整個意識就自動地反應出你所認定的情況了。什麽是關鍵?關鍵不是期望通過解決麻煩而過渡到一個完全理想的沒有麻煩的境界,關鍵是察覺到思想理智認定的“麻煩”其實不真成立,也就是說,你所認定的麻煩不真的就是麻煩,而是無害的能量騷動,你會發現這裏並非真有一個“你這個人”是麻煩的受害者,也不真的有加害你的麻煩。受害和加害邏輯僅僅是思想理智分辨出來的幻覺邏輯循環。當然你完全可以盡力去解決麻煩,空性的麻煩可以空性地解決,沒有問題。不要因為空性的麻煩就不空性地解決了。在經驗質地中,如果還不了債,掙錢還啊,掙不了錢,隻能做老賴了,還能這樣,該怎樣就怎樣,怎樣方便做怎樣的事情,反正一切做都是無限總能量TA在做,不是‘你這個人’在驅動,你放心好了。你會同時發現一切都是無限總能量在自發自動,無論情形如何,都是無限總能量的自發自動,沒有對,沒有錯,即便看似變成了老賴,這依然是無對無錯的能量自發自動,當然如果方便的話,身體會自發自動地找到對應方法的,就像身體的病了會自發自動去醫院看病一樣。什麽是“身體”?身體不是實在的身體,是無限總能量本身,所以不要小看身體聰明,身體會聰明地自發自動地處理任何問題的,不需要你的擔心。你完全可以允許身體自動對應問題的同時發現這裏根本沒有問題麻煩,一切都是無限自己的自發自動的湧動。
【問】:可以這樣理解嗎? 無論怎樣做或不怎麽做,並改變不了事情本身。也就是說通過努力可以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唯一能改變的,隻能是對那些事物的看法和認知。 站在個體位的角度一旦改為整體觀察,那麽好壞,對錯,分別,執著,妄想……也就瓦解了。 雖然還會按部就班的過日子,但知妄即離。 已知是妄,不在當真。即便當真了也不失明白。
【答】:對於思想理智看來,做了什麽當然看到做了什麽的結果的,對於思想理智看來,當然不否認有因果邏輯流的,比如你出去幹活了,當然會有收入,比如你躺在家裏,就沒有收入,對於思想理智看來,行為看似不同,結果看似不同。但是,這些看似的行為和結果的不同僅僅是空性的能量印象,類似夢裏的夢能量印象一樣完全是空性的發生。如果你站在“你這個人”的位置去分析,當然某種行為對於你這個人有好處,同時,你可以察覺到這裏根本不是“你這個人”,根本沒有“你這個人”,那麽,好處是對誰的好處?然後你察覺到了這裏沒有獲取好處的“誰”,連“好處”都不真的是好處這回事。不要把思想理智上感受到的“我感覺”當真認為有“我這個人”存在於我感覺之中。思想理智上感覺到的因果關係就相當於“色”,其實這樣的因果關係同時就是完全空性的,不實在的,類似夢裏的因果關係,夢裏即便完成改造世界的巨大成就,等於一場空,因為夢裏沒有世界,夢裏沒有“你”,夢裏隻有夢能量印象而已。所以,夢裏的成就不是成就,夢裏的失敗不是失敗,而是一場看似逼真的遊戲。當下此刻有什麽不同呢?
換句話說,不否認看似改變了事情,其實,這不是“事情”也不是“改變”,“事情”和“改變”都是思想理智憑空幻想出來的邏輯概念。看似是“色”,其實不是色。
如果你認定了這是一件需要改變的“事情”,然後聲稱“改變不了”,這是誤解。如果你認定了這是一件事情,當然就等於同時認定了事情需要改變這樣的邏輯了,這就變成了精神分裂了。關鍵就是發現這裏根本沒有任何事情,僅僅看似有事情而已,當你不再把事情看做是事情,那麽“改變”這個邏輯就沒有意義了。
【問】:把當下此刻的一切當成夢看,沒必要做什麽。關鍵不是改變什麽而是不當真
【答】:No,不完全是你描述的那樣。對,你說的對,把當下此刻的一切當成夢看,但是為什麽“沒必要做什麽”呢?當你看你自己的夢境,你會看到夢身體自發自動地動起來的,夢身體自發自動地幹起來的,夢中的一切都會自發自動的騷動起來,不會躺平不動的。夢裏的身體是實在的身體嘛?夢裏的行為是實在的行為嗎?都不是,它們都是完全空性的能量騷動印象,隻不過對於思想理智看來感覺上好像是實體身體和具體的行動,其實不是。
當你明白當下此刻的一切類似昨晚的夢境,那麽當下此刻那具看似的身體完全可以動起來,幹什麽事情都是無妨礙的,因為夢裏幹的事情都是空性事情,不是實在的幹了,幹的也不是實在的事情,那麽為什麽要刻意不允許“身體”這個能量印象去自發自動地活動呢?也許思想理智認為夢裏的身體遇到麻煩了,當你明白這一切都是空性的夢幻泡影,那麽夢幻泡影之中的身體遇到的麻煩是不是依然是空性的?無害的?
【問】:我在品味經驗質地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有到位,總是聽別人說深入其中會有美妙的感受。但是我一直專注隻會覺得有點累,這其中是不是因為我有期待的原因呢?但是我品味自發自動的時候會有一種放鬆,奇妙的感受。在品味無法確定的時候也是很放鬆,沉溺在那種“懵”的感受之中。但是直接品味經驗質地往往會很累
【答】:是的,是因為有思想理智上的期待,期待某種聽來的“美妙感受”,好像不獲得特殊的好感受就不到位了那樣。不是這回事!我從來沒有建議你追求和普通經驗感受不同的特殊感受。而是直接品味這最最基本的經驗質地質感,即便是“不爽”也罷,看看這“不爽”恰恰是思想理智定義出來的情況,不是實在的情況,也就是繞過思想理智的定性直接品味最最基本的經驗質感。你不需要追求幸福,而是直接看看被思想理智定性為的“不幸福,孤獨,缺憾,乏味“,真的就是這回事嗎?不是這回事!當你發現這當下無論是什麽質地質感,都是同一個大圓滿,那需要追求幸福嗎?那”幸福“的目標僅僅是思想理智(MIND)上幻想出來的未來境界,如果你認為當下都是麻煩,那麽這樣的未來的幸福境界僅僅是幻覺目標,永遠獲得不了。
是的,即便追求幸福不會真正獲得幸福,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追求是沒有盡頭的,是虛妄的。也許隻能通過追求來超越追求,用追求來發現追求的不可能。所以,你當然會同時感覺到追求的累,也同時感受到越來越多的輕鬆。好像既累也輕鬆,而且會越來越輕鬆的。這不是一種情況排斥另一種情況,而是微妙的超越。所以感受到累不是問題,你察覺到累了,就等於察覺到了欲望的火焰了,察覺到了欲望的火焰就等於同時已經微妙地超越了欲望邏輯了。所以,你會一會兒累,一會兒輕鬆,一會兒累,一會兒輕鬆,這就是非常正常的自動超越在進行中。
【問】:這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啊,就像在夢裏毫不質疑夢裏的邏輯流,明明很怪異的地方卻覺得相當的合理。每次醒來都覺得夢裏的我和現在的我沒有區別,經驗不停的切換,這就好像輪回一樣。這麽多的夢這麽多的“我”,唯一不變的就是“視角”
【答】:看似是“視角”,還不真知道這是什麽。但可以暫且說這是視角,方便地這樣說。
看似是意識,還不真可以確定什麽是“意識”?
【問】:一旦確定了就陷入了“有限”之中,思維邏輯就像一張不可思議的網,一不注意就陷入其中。或者說我們現在在按思想的邏輯交流,已經在網裏麵了。
【答】:如果你認為這是“你我交流”,這當然是想象出來的情況。這是奇跡,我無法定性這是什麽。這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你所認為發生的情況。
【問】:概念邏輯都是夢話?總是不自己覺得相信夢話。也許我上麵兩句也是在定性,現實遠遠超越這情況
【答】:是的,是的,你察覺到了,好啊!上麵兩句看似合理的話依然是思想理智的定性,當下無限大於多於不同於一切你認為成立的情況。
【問】:明亮先生好,以前總是被那些宗教教義儀式等束縛,不能幹這不能幹那,看了先生的文章後,感覺身心都解放了!但是又有新的問題困擾,生活就像夢境一樣,每個人都是夢人,我和您的那些粉絲也都是您的夢角色,那您給我們苦口婆心的講這麽多又有什麽意義呢,難道希望這些夢人開悟或明白嗎?還有感覺看了先生的文章,若你說的這些是真相的話,人每天活著的意義是什麽呢?感覺什麽都不想幹了,或什麽都想幹,找個情人玩一玩,反正都是夢經驗,無所謂了,先生怎麽看
還有就是感到很孤獨,因隻有自已或您說的that,其他包括自己的親人都是能量效應而已,真的難以接受!
望先生明示
【答】:這裏有微妙的地方。如果說“生活就像夢境”或說“每個人都是夢人”,這樣的說法一旦當真了,就進入了另類的思想理智假設出來的邏輯範疇了。我說道理的時候會常常用“生活”和“人”作為必要概念,便於交流。但是聽者會不自覺地就認為這就是“人”和“人的生活”。當我說經驗質地類似於夢,但我沒有說經驗質地就是夢。但是聽者會認為這一切就是夢,就這樣,你從“我的一生”轉移到“夢我的夢一生”,這樣的轉移有差別嗎?沒有差別,因為假如你認定你自己就是夢中的夢我在體驗夢我一生,就和普通人認為這是“人我在體驗人我的人生”沒有任何差別,隻不過換了一種說法而已,依然是把思想理智的概念邏輯當真了。No,這不是“人”也不是“人生”,這也不是“夢”和“夢裏的人生”。雖然我常常用“夢我”和“夢”做比喻,但我沒有說這就是“夢我”活在“夢裏麵”。這是你理解出來的情況。雖然我常常說這是“意識”或“覺知”,這什麽是“意識”什麽是“覺知”?我不知道,永遠無法知道。我隻能說這是自己。
你仔細讀讀我的文章,我從來沒有希望“夢人開悟”。我指出的是這裏看似有“人”其實無限地不是“人”這回事。我說的“明白”可不是某個經驗中的角色可以完成的任務。我說的《明白》就是明白從來沒有任何的“人”,也沒有任何的需要“人完成的任務”。我指出的是這是無限智慧能量本身,並沒有任何“人”或“物體”獨立存在於能量之中。
可是,你理解錯了,你錯以為我說的是要“你這個人開悟了”。“你這個人”完全是幻覺假設,幻覺假設怎能獲得開悟呢?開大玩笑了。你自己不是你的思想理智效應認為成立的幻覺角色,所以你自己作為無限智慧能量本身可以立刻察覺到一切思想理智假設出來的情況通通不真成立,察覺到的時刻就是超越思想理智幻想出來的情況的時刻,察覺和超越是同時同步的,沒有先後次序。
如果你認為你自己依然是“一個人”,隻不過從白天經驗中的一個人過渡到了“夢中的一個人”,這樣的定性相當於換湯不換藥,還是陷入在思想理智的定性之中。當然了,在這樣的認定之中,“一個人”怎能聽出意義來?真正的意義就是發現自己從來不是“人”或“物”,而是無限能量。並非期望你這個人獲取某種意義。
真正的意義不是“人的意義”。獲取屬於“人“的意義就像捕風捉影一樣,不失望才怪呢。
關於孤獨,那就是因為你把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我這個人”當成實在的情況了。等同於把“朋友家人”當成了實在的情況了。你察覺到了思想理智描述出來的分離個體了嗎?當我說:隻有自己,無其他。思想理智聽到了這句話,就誤解成為:“隻有我這個人的自己,而沒有其他人的自己”。你察覺到了這樣的理解多麽荒謬嗎?我說的隻有自己無其他的意思不是指“隻有你這個人的自己而無其他人的自己”,而是指這裏從來不真有任何人的自己,這裏根本沒有任何人在,這裏隻有稱為“自性”的無限能量在。無限能量裏麵貌似出來有無數“自己”的同時不實在有任何的個體的“自己”。所以,感覺到“孤獨”就表明了還對思想理智敘述出來的邏輯當真了。這是你自己,除了自己無他,這是無限充滿,沒有可能孤獨的。
【問】:會不會“我自己是整個經驗場”和“這是世界,有你我他”都有可能? 我好像無法徹底確定是哪一個? 先生曾說 當下看看之前“夢裏的情況”,但是我怎知 有一個“當下去看看昨晚夢裏的情況”成立呢?如果真有一個當下 我怎知當下和昨日的夢是否相同?
【答】:這不是兩種不同的情況。這是同一個自己。自己是一切的同時也看似是世界,也看似是“你,我,他”。但這不是實在的世界,這不是實在的你,我,他。不要把看似的情況當成就是這樣的情況。自己是一切這句話和看似是世界,看似是你,我,他不矛盾不排斥。就像空和色不矛盾不排斥一樣。你上麵的問題暗示了你認為這是兩種分開的情況,你希望要在理性上把兩種情況融合起來,這是誤解。因為根本不是兩種情況,就沒了融合起來的必要了。同樣地,你把白天經驗和昨晚夢經驗分拆成兩件事情了,然後希望把這兩件事情融合起來。No, “白天經驗”不是白天經驗,“昨晚的夢”不是昨晚的夢。他們就是你自己的經驗效應或意識效應而已。是思想理智(MIND)強行把不可分類的經驗質地質感分類成“白天,入睡,做夢”三個狀態,這樣的分類是不真成立的。
【問】:嗯 “看看夢裏的情況”就是一個比喻或者說指向 我還是太當真了; 謝謝先生。
【答】:你不會當真,從來不會。隻不過在思想理智效應中貌似出“當真”的感覺出來娛樂一下。你自己無限超越思想理智效應,你不為思想理智效應中貌似出來的情況負責。所以,不要定性成為“我當真了”。
【問】:看明亮先生的文章一直有一種找不到這個我的立足點的感覺,卻又一直被吸引想繼續看下去。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關於這具身體的問題都尚未解決?,關於這個我的生存危機的恐懼、關於自己修行已經修到不知在修什麼,身邊又無「人」可請教或交流,日子已經快不知怎麼過下去的恐懼像打地鼠一樣接連冒個不停,夜裏睡不好、身體生病了、心也不時陷入憂鬱,隻有當某些稍從恐懼跳脫的片刻,能輕鬆的以明亮先生文章中所說的「明白一切皆自己,自己能對自己怎樣呢?」站在觀者的角色看著這一切,甚至好奇接下來會是怎樣的劇情發展,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很容易又掉進想解決問題卻一直不得解決的焦慮、對未知的恐懼。
想問先生,我該怎麼辦好?是不是隻要敢於質疑思想理智的解釋,不把世界當真,意識就可能切換到不同的體驗層麵?還是唯有我能看出痛苦也是思想理智的定義,才能真正跳脫痛苦?
【答】:最新的文章以及這些天貼出來的問答文章應該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以上的糾結是因為沒有聽明白我在說什麽,你誤以為我說的是要“你這個人”通過讀我的文章過上更完美的生活,你誤以為我說的是建議你營造更好的生存環境,你誤以為我說的道理是用來解決“你這個人”的個人具體麻煩的。也許你的修行的動機就是為了因此而過上美好的生活,從此無憂無慮。我說的道理是無限超越,不是用來解決故事內容中具體麻煩的。我說的是發現這一切到底是什麽,而不是為了獲取改善這一切的優勢。當你發現了這一切是什麽,你自己是什麽,該來的麻煩照樣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在經驗質地之中是沒有任何不同的。隻不過你再也不糾結經驗內容層麵的是是非非了,可以允許方便地處理一切麻煩的同時,明白這並非是思想理智上認為的麻煩。你該怎麽辦?該怎樣就怎樣,以前怎樣現在就怎樣,有麻煩就解決,解決不了至少盡力了,同時明白這一切都是無限總能量的自發自動,麻煩是你自己,解決也是你自己,解決不了還是你自己,沒有真正的價值差別。No, 不要幻想把當下的經驗情況切換到其他情況然後就解脫了。如果你對這樣的幻想當真了,即便切換掉了以後,還是同樣的樣子。就好比自殺吧,自殺完後發現還是在重複同樣的情況,逃避是沒有用的,隻有發現這並非是你認定的情況,這就是不需要脫離的解脫了,釋迦牟尼在《圓覺經》中最關鍵的提示就是:《無所離》。如果有逃離的欲望,好好看看思想理智上在怎樣忽悠你吧,把根本不是麻煩的當成了麻煩,把赤裸裸的大圓滿看錯成為麻煩了。逃離就是當真了。
【問】:先生先生,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呢?
【答】:你自己是在的,這不是“世界”,這是你自己。
所以你的問題問錯了,你把這取名為“世界”,這是取名的問題。
這不可定義為“世界”這樣東西,沒有“世界”這樣的東西或屬性,隻有無限無法定義的自己,這是自己的在,卻看似變成了所謂的”世界“的在了,這是思想理智任意取出來的名稱定性,這樣的取名定性不成立。思想理智就是你自己的效應,也就是說,你自己落入了你自己取出來的名稱定性之中迷惑起來了。
【問】:那麽思想有無是否是不影響品味經驗的,比如現在我正在思考的同時,我也明白思考得出的結論都不是真相。於是思考繼續或則暫停,都無所謂了。
【答】:完全不妨礙品味經驗,思想就是被品味到的經驗質地質感。你自己無限的不是思想理智,所以可以品味到思想理智所敘述的情況不是實在的情況。
為什麽要求思想停滯?思想念頭停不停完全無關。
【問】:實在是很逼真,沒有要求思想停滯。也許先生會說沒有這樣一個“我”在思考?
【答】:不是沒有這樣的“我”在“思想”。注意:“思想理智”即是“我”,不是兩樣不同的東西。
“我”就是思想理智解釋出來的定位幻覺。並非是“我”在想“思想”。
思想理智就是無限能量的效應,不屬於任何的“我”。
同樣的,很多人都誤以為:“我在時間之中”。
這也是誤解。“時間”就是“我”,不是兩樣東西。隻要對“我”當真了就等同於當真了“時間”了。並非可以去除了“我”依然有“時間”,也並非可以去除了“時間”依然有“我”。
【問】:那麽就盡情享受這場遊戲
【答】:可以啊,察覺你自己和經驗中的內容無關。
【問】:安心了,謝謝先生。
==== 附加問答 ====
【問】: 再者,您曾說過「你越是恐懼的THAT越跟你玩」,若我不能克服恐懼,我就隻能被自己玩?
可以再請先生說說當巨大恐懼來襲時,如何麵對恐懼的一些實例或方法嗎?
【答】:不是克服恐懼這回事。這樣說吧,昨晚夢裏的夢我很為夢裏的情況恐懼。是不是任務就是讓夢裏的夢我克服恐懼?顯然不是這回事,夢裏的故事情節的轉變依然是夢幻泡影,夢裏的任何“克服”或“解決”依然是夢幻泡影。我說的是立刻察覺整個故事情節皆是空性無害的,這樣就超越了需要在夢角色或故事內容層麵去克服,提高,改善,解決夢裏的故事內容了。當你突然發現整個這一切類似夢幻,完全是空性的,那麽克服或不克服,提高或不提高,解決或不解決,有任何實在的價值增減嗎?沒有。
在實際操作上,察覺到恐懼的空性無害比克服恐懼要有效多了。當你見到了黑暗中的紅眼睛虎視眈眈地看著你的時候,假如對自己說,不要怕他,不要怕他,你依然認定了還有一個“他”實際存在威脅你,在這樣的邏輯假設上勸說自己不要怕他是無效的。有效的是提醒自己這類似於晚上作的夢幻泡影,這“黑暗”和“紅眼睛”不外呼是親密的自己的空性能量效應,類似夢幻而已,這看似的威脅不是實在的威脅,自己能對自己怎樣?這樣的提醒就超越了認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