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這看似是萬事萬物,但這不真的是萬事萬物。在允許當真的同時不當真》

(2022-03-16 08:57:17) 下一個
《這看似是萬事萬物,但這不真的是萬事萬物。在允許當真的同時不當真》
請聆聽朗讀音頻:



 
【問】:我其實一直有個問題沒有太明白。以前內觀的時候也體驗過覺受是無常的變換,但為啥每次恐懼覺受來的時候,要在身體裏停留一兩天或幾天,咋沒瞬間無常的變。快樂倒是消失得更快一點,有時一天都不到快樂就無常地沒了。為啥恐懼就停得久些
 
【答】:這就是思想理智上強加上去的要求,要求趕快把害怕趕走,要求留在快樂越久越好。這樣的要求本身就是維持了糾結的原因。我建議就直接看看“恐懼”吧,為什麽要它走掉呢?看著,看著,你就會發現恐懼不是原來認為的可怕的事情了,而是?而是無法說清的“那個”了。如果你能察覺到強加上去的“要求”,可以把這樣的要求都看破了,那麽一切都OK了,害怕是OK的,因為害怕不會真的把你怎樣,你不會因為害怕少了一個胳膊掉了一根大腿,天不會因為恐懼掉下來。對“害怕”當真了,就會衍生出一連串的害怕來,其實它們都是空中樓閣。
 
【問】:是的,我知道了,因為害怕那個“害怕”。 比如晚上身體能量沉重了,馬上就跑出來很多個害怕。害怕沒注意好,身體不好了。害怕心髒壓力大,會不會身體不好了。害怕身體這個樣子,會影響覺知了——這個邏輯就是最奇怪的,按理說我自己都可以知道不成立。但是可能這是一種慣性思維,沒有覺察到就一瞬間這樣成立起來了。害怕,都是因為身心不停地在“計算”並想“調整”,不論是身體的,還是我們生存環境的。
 
【答】:對,明白了一切情緒,感覺,覺知,印象,通通都是空性的,這才是真正的慈悲。而不是具體地去愛某個動物。當你發現一切都是自己,那麽無論你做或不做任何具體的動作,想或不想任何具體的念頭,都無所謂了。都是同樣的安全放心了。
 
【問】:所以,我是不是好好看看它們,能某一時刻觀空,發現它們並不堅實,像雲一樣。以前因為一隻小鬆鼠我也知道真正的“我”不是這個身體,所以一個身體死亡了沒有什麽。 但好像還是對報複這種東西潛意識裏很有印記。
 
【答】:NO,你是永遠不會看見“空”的,因為看見了不空的樣子就等於看見了空性了。我說的是空性,不是什麽都沒有的虛空。空性的一切,看起來都好像是實性的樣子。這個“實性的樣子”就像昨晚夢意識裏的看似的實性的萬事萬物一樣看似發生了,其實沒有發生。就像你不需要把昨晚夢意識裏麵的萬事萬物看沒了,看走了,才讓它們變成空性的,而是在“看“的同時同步,明白一切看到的對象就是“看效應“本身,而不是實體的對象。當下看到萬事萬物的同時就明白它們都是空性的印象。樣子就是樣子,是看不走的,因為樣子裏麵沒有實體獨立存在的“東西”。也就是說,萬事萬物裏麵不真裝有“萬事萬物”這樣的東西,所以,這看似是萬事萬物,其實不是萬事萬物,而是無法說是具體東西或事情的THAT自己。
 
這些被思想理智稱為“萬事萬物”的形象就是THAT,不是思想上認為的很多樣東西。並非在萬物的形象之中還藏有另一種東西稱為TA,而是表麵是TA,內部也是TA,上麵是TA,下麵是TA,沒有不是TA的。
 
【問】:先生,所謂的一切不是真實的,是它們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那樣,當我們真正能改變如何看待一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會改變。 對嗎? 但就算這種時刻的到來,看似是“我”突然有了這種變化,其實也不是“我”在變,是背後更大的那個在變。
 
【答】:不是讓“我們真正改變看待一個東西”,而是直接發現這裏根本沒有可以定義的東西。我沒有說把東西A看出是東西B,而是發現這根本不是可以確定的獨立存在的任何東西。可以說這就是“變化”,但不是屬於某樣東西的變化。
 
你說改變了看法就會引起所看到的東西變化了。NO,不會的。所看到的就是THAT,TA不會因為你的看法而改變。打一個比方,你把白雲看錯了看成了白發美女,但白雲還是白雲,不因為你的看錯變成了所認為是的東西了。TA就是TA,不會因為你把TA看錯成為“人和世界“了就變成了這些東西了。
 
也並非背後有更大的那個在變化,而是一切的變化都是純粹的無常變化,並非背後有東西在變化。這裏沒有一樣東西,這就是純粹的變化本身。如果你覺得純粹的變化本身這個概念太抽象了,可以暫時看成這是無限總能量在變化,而不是某樣物體或東西或事情在變化。
 
【問】:就是說當我們看待那個東西的想法或者感覺變了,那個東西就變了?
 
【答】:不是想法變了東西就變了,而是所認為的東西根本不是“東西”,思想理智想象出這是某種東西了,把不是東西的THAT認定為某種東西了。比如眼前的茶杯僅僅是一種意識能量印象,但是思想理智就認定這個印象是叫做“茶杯”的這樣東西,真認為意識能量印象裏麵裝有“茶杯”這樣的實體東西了。這就是頑固的幻覺當真。同樣道理,思想理智把不是身體的意識能量印象當成是具體存在的“身體”這樣的東西,然後認為身體裏麵裝有一個“我”這樣的定位屬性,這就是頑固的幻覺當真。
 
【問】:而且為什麽東方哲學講究參(你說的是品味),有些東西我一個人呆著時好像會突然領悟到一丟丟,但你認真去想時感覺就又變了。比如認真去想,大部分的人就會說:那些問題確實存在啊 。你都無法辯論。
 
【答】:為什麽要浪費時間跟別人辯論呢?你自己明白了一丟丟就可以了。以後會越來越深化明白的。明白都是從“一丟丟”開始的,好像是慢慢成熟的過程。當你深化明白了,就發現這裏根本沒有“大部分人”這回事,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無限總能量貌似出來的印象,好像自己給自己放映電影差不多,誰跟誰辯論呢?
 
【問】:先生,今天突然感覺到:我們總覺得當下有什麽問題、不完美,總在追求下一個瞬間,追求未來,通過自己如何改善“問題”而在未來讓自己更好.... 而恰恰就是當下的這個思維“總覺得什麽不完美”把我們從一切都好中拉走了:“孩子又不聽話了,又沒多少錢了,和誰又不和了,動物之間又不和了...”
 
【答】:這樣的察覺厲害了。你察覺到了。對,上述的追求都是因為思想理智假設有“問題”和“不完美”這些情況成立。如果把這些假設出來的情況當真了,就會像實驗室裏麵的白老鼠不斷奔跑一樣地追求,等於一直在撲空。
 
【問】:我現在有點障礙就是,如果萬物都是ta ,我就感覺自己不能罵ta,不能打ta(比如打蚊子,因為有些蚊子咬了後真的有點毒) 就感覺一切都是ta的話。我就應該愛萬物,接納萬物。先生,沒有什麽真正被毀滅。一切都隻是意識的變化而已。 對嗎? 但一個人懂得這樣後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毀滅一個“生命”,因為無冤無仇的,毫無那種動力。
 
【答】:No,這裏沒有“萬物”,是思想理智(MIND)給意識圖像輪廓印象取名為“萬物”。這裏隻有TA,因為意識印象就是TA。你可以打TA啊,就像右手打左手,可以啊,但是這是空動作。如果右手打左手,越打越痛,你就明白了這是開大玩笑了。“打“是空打,“不打“是空不打,都是一樣的。
 
真正的愛不是具體去愛某個意識形象或印象,就像在昨晚夢中去愛某一個夢中的印象一樣是空性的,無意義的。但是,當你發現整個夢意識都是自己,親密的自己,這樣的發現就是發現了真正的愛了。經驗中的每一點都是自己,發現了這個就是自己明白了自己,自己愛自己了。
 
沒有任何毀滅。沒有任何產生。如果你認為有毀滅,那是你看錯了。也沒有“一切”,這裏隻有THAT。隻不過看起來好像有“一切”的樣子,這看似有很多很多的東西,其實它們都不是“東西”,它們僅僅是看起來的樣子而已,它們不是它們,這個“們”字已經誤解了。這就是‘它’。
 
當你發現這裏隻是同一個TA,怎麽可能毀滅呢?隻是樣子不斷地變化,但不是東西的毀滅,也不是東西的產生。就算你要毀滅生命,都毀滅不了。因為你所看到的個體生命不是真的個體生命,而是無限總能量生命顯現出來的印象。當你看電影的時候,你能去毀滅電影中的某個圖像輪廓嗎?電影中的圖像輪廓一閃而過,光影一閃而過不等於產生出來了某個東西,也不等於某個東西消滅了。
 
哪裏有“萬物”讓你去愛呢?這是你自己,哪裏有萬物呢?這眼前的動物不是“物”,這是*你自己*!這眼前晃動的“人“不是人,這就是*你自己*!這眼前晃動的一切印象都不是思想認為的萬事萬物,這就是*你自己*!
 
關鍵的誤解就是認為眼前的是一個一個具體實在的物體,是一樣一樣具體實在的事情。NO,這不是物體,這不是事情,這是你自己的能量印象。但是我從你的問題中發現你認為這些都是具體實在的東西,這就是你卡住的地方。
 
這不是眼睛的看,這也不是被眼睛看到的東西。這就是意識效應或說是覺知效應,就是純粹的“看”效應。
 
【問】:嗯。至少現在這種內疚越來越小了。以前如果把一切當成某種“生命”,就會有內疚的。 之前的那次轉折點,就是通過一隻小鬆鼠來了又死了突然感知到的:身體死亡不算什麽,沒有死亡這件事。 隻是一個身體突然變得沒有生氣了,但有種什麽東西仍然在(雖然具體怎麽回事我還不是很清楚。我的感覺是感覺之前那個東西在身體裏,所以身體活靈活現的。“死亡”以後,那個東西好像不在身體裏了,所以身體變成一攤爛泥一樣沒有生機了。但那個東西還在。
 
【答】:上麵說的好一點了。但還是不對。這“身體”不是東西。這是印象而已,思想理智命名這不是東西的印象為“身體”。並非有一個東西從身體中跑掉了,隻是印象圖像看似變化了。電影裏麵的“光電身體”沒有了,是真的一個身體死了?是真的一個人死了?看電影就是娛樂。當下此刻就是THAT的終極娛樂。不是人的TA可以貌似(看似)是人的樣子。不是東西的TA可以貌似(看似)成萬事萬物的樣子。沒有時空的TA可以貌似(看似)成無限延展的時間空間,這就是TA自己跟TA自己開了一個終極的玩笑,或說演了一個終極的魔術。這就是為什麽我一直說這就是最最精彩的奇跡。
 
你還是認為眼前的身體是一樣具體實在的東西,這就是卡住的地方。
 
【問】:嗯。因為眼睛的聚焦把我們框在這裏了吧?
 
【答】:不是,不是眼睛聚焦不聚焦的問題。眼睛不是眼睛,是思想理智把THAT誤解為“眼睛”這樣具體的東西了。身體不是身體,是思想理智把THAT誤解為“身體”這樣具體的東西了。沒有這些東西在這裏,隻有不可以說是東西的THAT在。
 
就像你在看電影一樣,你會把電影裏麵的身體當作真身體嗎?你可以試試看把電影裏麵的“身體”抓出來。如果你朝銀幕摸去,你沒有抓到身體,你突然發現這些印象都是光電效應。
 
昨晚夢裏好像有身體啊,現在它們去哪裏了?夢裏的身體死了沒有?夢裏的身體不是身體,而是意識能量效應,所以夢裏的身體沒有生也沒有死,隻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意識印象。
 
【問】:嗯。那反正我們是不是至少可以做到“不必太認真”?
 
【答】:如果你把眼前的身體當作實在的身體,就是認真了。
 
【問】:瞬間切換了,瞬間就沒有了。有時殘留的心靈裏麵的情緒還多逗留一會。
 
【答】:看到的是空性的能量印象,逗留的還是空性的能量印象,從來沒有身體這回事,從來沒有物體這回事,從來沒有時空這回事,從來沒有世界這回事,從來沒有生活這回事。
 
【問】:夢裏的那種我比較容易理解,以前自己心裏都注意到了。 就是這個夢,不容易感覺這個身體也是能量印象,還是會覺得它就是我啊。中文裏叫“有血有肉”
 
【答】:當下和昨晚的夢境有差別嗎?當下不是夢,但當下類似夢。昨晚的夢經驗也不是夢,但類似夢。“夢”這個概念定義是思想理智任意強加上去的命名。昨晚做夢的時候也是不容易感覺是能量印象的,夢意識會覺得夢裏的一切都是實際存在的,和當下的感覺是一樣的。
 
【問】:當下更逼真一點。別的好像差不多
 
【答】:這血是空性的能量印象,這肉是空性的能量印象。不是實在的血肉。夢裏的一切也是和當下的一切一樣逼真的,隻不過當下已經不在夢經驗中了,你現在看到的是逗留的回憶,即思想理智的記憶效應。
 
【問】:反正我現在就記著了貓也不是貓,是空性的能量印象。所以那我該咋重新看待我和它的關係呢(感覺我們最受牽製的就是關係。和貓的關係也隻是一個縮影而已。以前也會有別的關係,比如親人的)
 
【答】:“你”也不是你,是能量印象。你和貓都是能量印象,是同一個同步的能量印象,沒有“關係”這回事。隻有不同的分開的東西之間才有關係這個概念,但這裏沒有兩樣不同的分開的東西,怎能談“關係”呢?沒有分離,怎談“關係”?這好像是同一個電影裏麵的光電效應,不是好幾樣分開的東西,怎能有關係呢?
 
【問】:那我該如何看待和其它的關係了呢?不管它們了嗎? 以前我有點過度關注他們,跟著他們轉,弄得我好累。最近感覺身體都不舒服了,我突然這兩天重點關注自己了。所以我還稍微清淨了點。好像就突然有更多空隙來感覺這些問題。
 
【答】:哪裏有“其它”?都是你自己!所以,我一直說沒有分離,但是你沒有聽明白。哪裏有“它們”?它們在哪裏?我沒有看見“它們”,我看到的都是自己。我從來沒有看見“它們”或“其它”。
 
【問】:所以想幹嘛就幹嘛,想關心就關心,偶爾不想管就不管。是這樣嗎?
 
【答】:當然了。這就是自由了。沒有顧慮了。安寧了放心了。這麽簡單的道理
 
這裏隻有自己。一切看起來的形象都是自己。除了自己無他。哪裏有它們?可能你把“明亮”當成了他,但我可沒有把你當成“她”。
 
【問】:我還有分離的心——貌似分離,其實也沒分——否則為啥我還是會有點模模糊糊的記憶
 
【答】:以上是思想理智說的話,你自己不是思想理智上的自己。不要聽信思想理智告訴你的謊言
 
【問】:嗯,我會好好再看看你後麵寫的這些的。
 
那耶穌、佛陀、或者別的什麽上師,也是空性的能量印象——那實際上沒有修行、修煉,或者靈性學習。這些和“作惡”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空性能量印象
 
【答】:是的。它們不是“人”不是“神”不是“東西”,它們都是你自己的能量印象,就是你自己做出來給你自己看的。如果沒有你自己,哪能有它們?你自己才是唯一的“是“或”在“,沒有其它,沒有別人。
 
是的,六祖惠能早就說了,不思善,不思惡,方才看到自己的本來麵目。沒有“人”這回事,哪裏有修行這回事?所謂的修行就是讓你在做修行的時候自發自動地發現沒有“人”在,就自然而然超越了“修行”這回事了。
 
【問】:所以也沒有進步,也沒有後退。無非就是變來變去而已
 
【答】:對的。沒有進步,沒有後退,沒有開始,沒有中間,沒有結束,沒有長短,沒有大小,沒有高低。
 
【問】:所以,這裏看似有一個人(我)一直在“苦苦”追問關於真理的事,還真是追問了好多年呢。 然後,好像又不斷有恩典,比如學習什麽內觀啊,中途還有別的,還有現在一個名為“明亮”的一直不厭其煩地回應我有關空性的問題或者別的問題。 其實這一切全是空性能量印象。無非就像是做了一場夢而已(其實我一直有點感覺耶穌、佛陀這些也隻是夢裏的角色)
 
【答】:對的。這一切都是空性的印象,就像昨晚夢中的空性印象一樣,看似真實,其實完全都是自己跟自己變魔術。是的,耶穌,佛陀,都是夢裏才有的印象。這些印象都是你自己放映給你自己的空性印象。
 
【問】:一個人的解脫好像也隻是你本來以為是那樣的認知突然散開了而已?哦ii份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j///////////////////////
 
剛才一隻貓跑來坐到鍵盤上了,所以剛才最後一段打了好多亂碼出來
 
【答】:啊,對了,對了,你總算開竅了。說的都對。哈哈,貓咪早明白了。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突然想起前幾天的一個夢,夢中的自己在睡覺並且做了一個預知夢,而後夢中的自己醒來後正在經歷著自己的預知夢,而後又覺察到跟現實中的我(身體)不一樣,所以瞬間「醒來」確認,然後又再度熟睡繼續剛未完的夢
這讓我感覺到「三位一體」(腦中自動浮現的詞)的微妙,這都是ta 都是同時的進行同時的展現,不論是夢中自己思維、經歷還是現實中的自己思維、經歷都是「同時」展現卻又互不幹擾的順暢運作著,就像思想理智運行的同時經驗也在進行,覺察、品味也在進行,在也在進行,空性也在進行,一切合理與不合理也在進行,但思想理智總是會不自覺地分割不自覺的劃分區塊,總覺得有因果、前後,然後就開始陷入無限循環 ~ 夢中夢!
 
【答】:對,看似這些現象在不同的維度,互不幹擾的。你看,視覺效果不幹擾聽覺效果,觸覺效果不幹擾聞覺效果。如果你把眼睛蒙上了,聽覺絲毫不受影響。思想效應不幹擾聽覺效應,它們都是同一個THAT的同步效應。還有無限多樣的說不清楚的“覺”了,說不清楚的騷動,好像都住在不同的維度之中。但這是同一個自己(THAT)效應,看似有無限的維度,其實就是同一個自己。“維度”也可以說是無限的差異,這些維度或差異是看似的樣子,不要當真了。你也發現了這看似是合理的,也同時不是合理的,無合理的TA中同時顯現出來合理性來,所以,你無法確定這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既看似合理也完全不合理,怎能定性呢?這既看似是萬事萬物樣子也同時不是萬事萬物。這是魔法奇跡,不可以理性地去分析的。看看吧,這看似是有因果鏈條的,但這同時是完全同步的自發自動,這看似的因果關係其實是貌似出來的樣子,不要被樣子迷惑住了。不要堅持“沒有因果”,也不要堅持“有因果”,這兩樣堅持都不可立。
 
【問】:同時我也發現當我嘗試想描述、訴說Ta的時候我會說不出口 ~ 因為不管我用什麼詞彙、描述都會覺得變味了,離真實的Ta很遙遠,隻能說Ta是一種能量(是不是能稱為能量我也不知道)
同時也開始感受到一體的味道,而不再是頭腦意識知道且口條式的一體,我發現當自己的念頭出現的當下 ~ Ta(我自己)就已經把事件、人物角色、劇本(經驗流)安排好了,隻要順著走就會發現一切如行雲流水般地順暢運作,自己配合自己那樣微妙、平衡,即便是衝突也是和諧、平衡般的運作著!
 
【答】:不是TA很遙遠,TA一點距離都沒有,就是你自己,隻不過TA是無限的無法確定,所以不可以定義。你可以任意去表達,隻要不把表達出來的情況當真就行了。可以暫時把TA看成是無限能量,慢慢會發現TA超越“能量”這個定義。
 
【問】:我總是沒有把握(肯定)自己觀察(覺察)到的狀況,總覺得觀察到的部分很渺小(隻有一小部分)!
 
【答】:是誰告訴你“渺小”?是思想理智,思想理智告訴你的結論都是謊言。你以為隻看到了“部分”,其實這不是部分,這就是100%的THAT。所以,“部分”和“渺小”完全是理智上在忽悠。經驗中每一點都是同一個全部,沒有“部分”這回事。這沒有“大小”這回事,大小這個定義是思想理智忽悠出來的概念。經驗中的每一點都是TA,怎能有大小這回事。
 
【問】:啊 ~ 對喔,被忽悠了
 
【答】:你不自覺地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太多太多太多的概念邏輯定義,比如“大,小,高,低,遠,近,前,後,內,外,深,淺,有,無,真,假”。這些概念定義百分百地是思想理智幻想出來的忽悠,但是它們就變成了你的世界觀。你可以利用這些概念定義和別人交流,但是你同時明白這些概念定義通通都不真成立的。所以,你一直想啊想,研究啊研究,就是沒有察覺連這些最最基本的概念定義都不真成立,所以,你極盡全力去理解,但是沒有察覺到你的理解的基礎還是建立在這些基本幻覺假設之上的。這就是為什麽我一直說,這不是思想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完全不符合思想理智理所當然認可的概念邏輯合理性,你看看就連上述的基本邏輯都不真成立,怎能依靠它們來理解呢?這看似有大有小,但這不是真大真小,因為這裏 沒有任何體積概念,因為這不是一樣有體積的東西,雖然這看似是無數東西,但這裏一樣東西都沒有,但同時不是什麽都沒有,這就是TA,這個TA指向不是東西的TA。這看似有遠有進,但這完全沒有任何距離,距離概念完全是理智上的忽悠,就像昨晚夢意識裏麵沒有一點距離,卻在感覺上有距離空間的感覺,你怎能理解呢?你能對意識中看似的距離或空間當真嗎?這沒有表麵和本質,因為你看到的一切,就是百分百的不是東西的TA。思想理智幻想所看到的是“表麵”,思想理智就猜想表麵的內部一定有什麽東西可以挖掘出來,思想定義這為“本質”。NO,沒有這回事。你所看到的就是TA了,無論你挖掘多久,無論你挖掘多深,還是同樣的TA。唯一的障礙是理智上的假設,假設所看到的不是TA,假設有一個TA這樣的東西藏在某個深處,這是理性(思想理智)上的假設(預設),這些假設(預設)完全是忽悠。假如有必要去深處挖掘東西,那就費力了,那就不是無努力的了。但是我一直強調這是無努力的,因為這早就是你自己了。唯一的障礙就是你認為你已經知道了這是什麽了,你認為你已經知道了這是“地球,空間,時間,距離,大,小,內,外,深,淺,有,無,遠,進,真,假,,,,”。這些都是你認為你已經不需要質疑的結論了,這些“你已經知道了”就是你和天堂唯一的差別。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先生,關於三法印最後一項,涅槃寂靜。為什麽是涅槃寂靜?不是涅槃喧囂?不是涅槃吵鬧呢?
 
【答】:這個“寂靜”不是物理意義上也不是生理意義上的安靜,不是沒有聲音的寂靜,不是避免了喧鬧的寂靜。而是更深入微妙的“無所謂”,也就是無論天翻地覆,無論槍林彈雨,你都無條件地明白這一切都是親密的自己的無限總能量的無條件的一如既往的正確,就算“死亡”來了也是親密自己的無限總能量的無條件的一如既往的正確,所以,一切情況都不會影響你了,這就穩定了,這樣的穩定之中,看似景象在風雲萬變,卻等於啥事都沒有發生一樣。這就是寂靜的真正含義了。如果你常常讀我的文章,不明白“寂靜”也難啊。不要把寂靜膚淺地理解為聽覺意義上的安靜。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先生講到“念頭(升起)想去哪裏,身體就去哪裏; 察覺到這樣的自動自發“; 先生可否再講講多一些? 比如那是否(我)每一念都要照著做?好像念頭的升起 可以稍微分一分(有些是自然升起的,有些是我人為”用力“分析、或者說有點”強迫自己“去做的-比如說早上非常非常早起床) 而且念頭(暫且不區分是不是”自然“來的 雖然我能大部分 區分得出來)有時會來來回回 (比如有些工作有點感覺上超出COMFORTABLE ZONE 需要”挑戰一下自己“) 比如我昨晚想好今天周日去哪裏外出放鬆一下的 but at the end it turns out to be 我(身體)一整天在家做著其他事 但沒有什麽“被逼迫”之感 一切就順其自然 ;
還是說 “察覺到了即可”, 好像是在一直察覺那個永遠不變的”在“(就是察覺到了”念頭“的那一刻就是”在“ 反正我是這樣感覺的) 當然不見得我一直都”在“ 。。。而念頭怎麽說(念頭的內容)、身體(外在表現)最後是否去做了 、是否跟隨念頭還是與念頭相反的去做了(其實也好像無法與念頭”反“, 我今天沒有外出 其實應該在決定外出前有一刻就好像念頭(與昨晚的念頭)反轉了 隻不過我有沒有察覺到而已) 都其實無礙?
 
或者像上文說的“盡人事 聽天命 沒煩惱” ; 如何把握這個“盡”呢 是要所有的念頭都“盡”或者說去“嚐試”做一遍嗎 那會不會偏到“太執著”了呢? (還是說 好像念頭會自己做一個判斷 雖然中間可能會有反複 比如得了一個病 會去權衡要見幾個醫院/醫生 最後會看似 念頭 做了一個決定 不一定全部嚐試完; 也就是老人們(智慧長者)說過的 “做事要把握一個”度“” 過度了就會偏執/著相了
 
【答】:你問到:“比如那是否(我)每一念都要照著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更重要的是提醒你察覺一下這個問題之所以問出來,就已經下了這樣一個預設了:有一個”我“可以選擇順從或違背無限總能量的意誌。NO,這裏根本沒有這樣一個可以選擇順從或違背的”我“,連看似的順從或違背的欲望本身就是一係列念頭敘述的故事情節本身!所以,你察覺到了第一個念頭是”做“,第二個念頭是”不做“,第三個念頭是”讓我想想是否還是要做“,你看到了有三個看似聯係到念頭,其實這三個連續的念頭就是同一個THAT(總能量)的同步自發自動,並非有THAT和”我“分開的兩個定位。所以,你察覺到了之所為提出上麵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你還不自覺地假設了這裏有TA和”你“兩個對立的個體了。NO,沒有這樣的對立個體。一切都是同一個THAT(TA),這個THAT就是自己,不會在THAT之外還有一個”我“的。
 
你說的好:“就是察覺到了”念頭“的那一刻就是”在“ 反正我是這樣感覺的”。 對的,察覺到了“念頭”,就是“在”(BEING)了。否則怎能察覺呢?你也察覺到了,和念頭反過來的還是念頭,所以,怎能真有和念頭反過來這回事呢?如果你的第二個念頭邏輯和第一個念頭的邏輯反過來,那還是念頭啊,所有念頭,無論正過來還是反過來,還是反過來再正過來,都是一係列念頭欲望而已,通通都是同一個THAT的自發自動。所以,看似的”反過來“其實是幻覺,其實就是順著總能量自發自動流下去了。
 
這句話很好:“盡人事 聽天命 沒煩惱“。如何把握”盡“?注意,這個”盡“沒有任何刻意的含義。並非是思想理解上的極盡所能的那個”盡“,而是按照方便而自然而為,如果想做什麽了,也方便做的話,就順其自然的自發自動了。因為”想“這個念頭都是THAT的自發自動,行動也是自發自動,沒有錯誤的。如果有錯誤,其實也是自發自動的必然,並非有一個”你這個人“可以預先發現錯誤而避免錯誤。沒有一個”果“是”你這個人“可以選擇的。所以,你無法預想預測成功還是錯誤。所以,在生活中,如果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方便做的事情,就順其自然放手做吧,反正一切都是THAT的自發自動。如果有些顧慮,不方便做了,那就不做,完全看具體情況而為。顧慮是TA的自發自動,不顧慮還是TA的自發自動,無論顧慮還是不顧慮,最後TA都會自發自動地做出必然的動作來,這看似是“你這人“的選擇,其實都是TA的自發自動的必然。其實,”不做“還是自發自動的。“避免“或“允許“都是TA的自發自動的意誌,看似出自個人,其實這裏沒有個體,一切都是THAT的自發自動的必然。無論是正麵的還是反麵的情況,其實都是同一個情況。完全是無限總能量的同步的同一ACTION。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今天醒來,在品味為什麽夢是怎麽好的提醒但有些人還是無法看破,有兩點:1.我們定義的夢裏和醒後都有一個延續的看,於是就以為是我這個人的看。2.夢裏覺得傷心,這個傷心會延續到所謂的醒來,於是好像有聯係有因果了,就這樣蒙騙過關
 
【答】:你上麵還是有一種要求,要求在體驗夢境的時候必須知道這就是夢。NO,沒有這樣的要求的。我也常常在做夢的時候感覺當真的,並非抽離的。但是有一種淡淡的安逸放心,連體驗夢境時候的當真都不在乎,沒有要完全抽離故事情節的要求。注意,沒有任何要求。也就是說,淡淡地明白一切經驗體驗的參與都是無害的。並非有一個聲音在背景裏麵嘮叨:“這是夢,這是夢,不要當真”。不是你理解的那樣的,而是在全參與經驗的同時,無所謂,可以當真,連當真都無所謂。並非進入一種你期望的“立刻抽離”的境界。
 
關於:1.我們定義的夢裏和醒後都有一個延續的看,於是就以為是我這個人的看
 
是的,有一個連續的“看”,這個看是微妙的,很長時間會覺得這是“我這個人在看”。不要擔心,慢慢地會無限發散成為單純的“看”的。那麽“我這個人”這個局限點就好像發散掉了。但並非消滅了“我這個人”看的感覺。因為“我這個人看“的感覺不再是禁錮了,而是好像和無限的純粹的”看“重疊起來,無害了。所以,在”我這個人看“的同時,也是無限的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看“。”我這個人“就像蛋糕上的糖霜那樣不重要。
 
關於: 2.夢裏覺得傷心,這個傷心會延續到所謂的醒來,於是好像有聯係有因果了,就這樣蒙騙過關
 
傷心是思想理智上的解釋。目的不是要停止或消滅“傷心”,而是發現“傷心”僅僅是局限的認知,是無害的印象,潛意識中明白自己是無限的,不受“傷心”影響的,那麽,盡管傷心好了,無害。
 
注意,你自己無限大於多於不同於你認為你是的情況。
 
【問】:提醒的是,又隱隱對空性的個體有要求了
 
【答】:沒關係,慢慢來。完全可以放鬆下來,在經驗體驗中允許當真,然後過後發現剛才的“當真”其實是空性無害的,這樣的過後感悟也是非常有效的,然後?然後慢慢地就會有一種淡淡地全覆蓋的放鬆,在當真的時候同時不當真。沒有必要強求在體驗的當下實現不當真。越這樣強求越會當真了。換句話說:當你對於“當真”都沒有要求了,這是不是高級的不當真了?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明亮先生,您好!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裏,我經常陷入一種混亂的狀態。當我品味Beingness的時候,常常會進入一片混沌的狀態,思維變得不靈光了,什麽都不知道了,也不想知道,事情也記不起來了。但同時,我還能開車或完成需要做的事情。每次這種狀態會持續1-3天,然後就恢複正常了。過了幾天,又再次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修行道路上應該經過的一個階段。還是出了點偏差了呢?
 
【答】:沒必要進入混亂狀態的。你可以清晰地利用思想理智進行邏輯判斷的同時明白這些邏輯判斷都是完全無害的空性的,也就是說,在允許思想理智運作的同時明白一切都是無限無法確定到底是怎麽回事或什麽回事的,而不是你現在認為的無法確定就等於落入了思維混亂狀態。不是你認為的這樣。你可以是非常用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對複雜的科學問題有清晰的分析判斷,但是你明白這些看似清晰的分析判斷其實是完全無害的,完全空性的,也就是說,思想理智運作的同時,完全不真確定這是什麽情況。這是同步的,既清晰也同時完全不確定。
 
這就是敏感度的提高。你可以清晰地處理日常問題的同時完全不真知道這是什麽。這是一個無限的謎,同時你可以有效地處理各種看似複雜的生活問題,不會變成傻子。
 
這是非常微妙的,在無限的無法確定的同時可以任意地允許思想理智功能去做暫時的確定。所以,這既看似是無數的確定,同時也是無限的無法確定。前者和後者絲毫沒有矛盾衝突,因為你明白思想理智上的確定都是空性的確定,絲毫不影響你自己無法確定自己的無限到底是什麽。
 
換句話說,理智功能就是THAT自發自動的遊戲功能,THAT自發自動地通過理智功能來娛樂自己,卻同時不當理智功能確定出來的一切結論為真。注意,《明白》不是消滅理智功能,而是發現理智功能是空性的無害的開玩笑,這個玩笑是TA自己的享受,不是受罪。但如果當真想象思想理智告訴你的情況是真相了,就會產生空性的痛苦感覺。
 
好像你去看一場悲劇,悲劇的故事情節太感人了,你真以為自己就是悲劇中的那個角色了,你會哭泣你會難過,當戲劇結束了以後,身邊的人拉了你一把,你才明白過來剛才是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去了,把故事情節當真了。然後你才覺得這場戲夠刺激,是一個好娛樂。如果悲劇不是娛樂,還有人花大價錢買票看嗎?THAT就是自己跟自己玩逼真遊戲的終極魔術師,自己全參與的同時不真的在故事情節之中。“全參與”了才有趣啊,但是明白了自己不真的陷入任何故事情節中,那些慘烈是看似的慘烈,不留下任何結晶,就讓娛樂無限的有趣了。所以,《明白》不是改善或改正故事內容,而是發現故事內容是無害的娛樂,就可以允許當真的同時不當真了。
 
很多人誤以為《大圓滿》就是你坐在仙境裏麵享樂,仙女們圍繞著你奏樂,當然THAT可以貌似出這個場景來娛樂一下,但是THAT的基本模式就是類似演悲劇那樣的玩逼真的空性的遊戲,類似人們去看悲劇那般。正因為這個“悲“不是真悲,而是空悲,才是無限的刺激有趣,這就是《大圓滿》的樣子。不要誤以為大圓滿就是躺在仙境裏麵聽音樂品嚐美食仙女圍繞的那種樣子。
 
哈哈,我不知道“慈悲”這個詞的含義是什麽,這個詞是印度語BODHICITTA翻譯過來的,這個詞在印度文中並非慈善或悲情的意思,而是*明白這就是意識效應*的意思。但中文翻譯正巧合乎我說的意思了,可以理解成是“慈善的悲”吧,即是無害的空性的悲劇吧。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問】:請教您一個問題,勿怪!
“一個人自殺了,到底有什麽後果啊?”
生活太苦,生命中經曆了太多的心靈痛苦,很多次都有自殺的衝動。
有網友說:自殺了也沒用,自殺了還會重來的,沒有完成的人生課題還會繼續。不要自殺,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熬過去的。
也有網友說:自殺了以後,後邊會經曆千百輪的自殺。這隻是開始,後麵還會承受地獄的果報。
先生,可以談一下自殺的後果嗎?
 
【答】:這是“一個人”嗎?如果這真的是“一個人”就好了,自殺了以後萬事大吉了。但是!這不是“一個人”,這是無限意識總能量的效應,所以,就算在效應中看似“這個人自殺了”,其實什麽都沒有改變,下一段故事情節好像就是前一段故事情節的重複,或許更痛苦,更不堪,難道再自殺一下?或許這看似的“一生”就是上次自殺後的樣子,誰知道已經“自殺”多少回了,再多一次有意義嗎?不如好好看看這到底是不是“你這個人的一生”?還是完全看走眼了?或許死後就是當下此刻的樣子?你能確定這不是“死後”嗎?我希望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你會發現,這裏從來就不是“一個人”,把不真是“人”的那位殺了等於沒有殺,如果殺自己的動機是脫離苦海,嘿嘿,反而加強了幻覺當真了,那麽,非但脫離不了,反而因為當真了而重複所怕的情況。意識效應非常狡猾,你怕什麽,什麽就變成了你的現實。一個整天害怕被別人殺的人,恰恰增加了被殺的可能性。一個整天惦記長壽的人,恰恰就長壽不了了。意識效應就是開玩笑專家。
 
生活太苦?首先看看這是不是“人”或“我”,看看這是不是生活?苦?對誰來說是苦的?現實沒有苦和甜這對概念。當你逃離苦海的欲望越強烈,就越做實了“苦”的幻覺結論了。追求幸福恰恰就在維持痛苦的感覺,那個虛無縹緲的”幸福“境界可能永遠都來不了,卻硬生生地把當下此刻認定是苦難的了。當你突然發現根本沒有那樣可以確定的”幸福“這個境界,也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的”幸福“狀態,那麽,認定當下是苦難這個認定就可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