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聆聽朗讀音頻:
【讀者】:先生,我在做練習時常常走神。無法深入而常常沮喪。如何對待呢?是不是從這都是THAT的偽裝來提醒自己呢?但感覺跟不上呀。
【明亮】:能夠察覺“走神”的那位不可能走神的。高級瑜伽品味不是不讓“走神”,而是察覺“走神”和“不走神”之間沒有差別,都是同一個自己(THAT)。但是,如果你把自我定位於“做瑜伽的我這個人”,因為這樣的錯誤自我定位屬性,那麽,“我這個人走神”就變成了負麵問題了。這是自我屬性定位錯了。高級瑜伽其實不是“我這個人”在做,而是無限總能量(即THAT)自發自動地品味自己的能量流動。“走神”?OK,這就是無限總能量的流動,沒問題!“不走神”?OK,這就是無限總能量的流動,沒問題!看似這裏有一個“我這個人”,其實不真有任何屬於“我這個人”的自我屬性。所以,被故事拖進去就拖進去吧,根本不是問題,沒有任何實在的“我”可以被任何情況拖進去。這所謂的“我被拖進去”是徹頭徹尾的思想理智上的幻覺邏輯故事,別理會。還是那句話:能察覺到被拖進去的那位永遠不會偏離自己,看到了“被拖進去”就可以了,看到了“被拖進去”就等於已經不在乎“被拖進去”這個幻覺故事了,超越了。
另一個角度看,“走神”是思想上確定出來的概念。察覺到思想理智運作的卻不是思想理智,而是無限的大於多於不同於思想理智層麵。當你察覺到對“走神”的糾結,其實等於已經發現了這個“走神”的定義就是完全空性的思想解釋了,就等於已經不在乎走神還是不走神了。這就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要浪費精力消除走神,而是察覺到了就不當回事了。
【讀者】:品味為啥會累?
【明亮】:可能是你認為”品味“是一種具體要做的事情。也可能是認為這是”你這個人要品味“。其實,品味是關閉不了的。品味不是某個具體要做的動作。品味就是一種《注意》,因為體驗經驗時時刻刻都在自發自動的進行,沒有辦法停止,就像水龍頭打開了關不住的。絕大部分人不注意經驗質地流過,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具體的故事內容上,把注意力放在經驗中的“我這個人”的利益得失上。但如果你可以退一萬步,開始品嚐或注意最基本的經驗能量流,一刻一刻的自發流過,會是什麽味道?
如果你誤以為“品味”必須開始,然後可以結束,這就是把“品味”誤以為是一件可以開始然後結束的事情了,這樣就累了。其實,《注意》一點都不累,也不是一件刻意做的事情,而是一種敏感度的提升。
【讀者】:我之前學的釋放法,就是去感受身體感受,一段時間可以,但會突然身心俱疲,這個法門本身變成累的了,怎麽也釋放不了。
【明亮】:釋放什麽呢?根本沒有”東西“可以釋放。《釋放》這個概念已經是幻覺了,這個幻覺假設了有一個“我這個東西”需要釋放某些東西出來,否則就不輕鬆了。這樣的假設就是幻覺本身。NO,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釋放,也沒有那位釋放者。這就是無限的能量本身,已經是了,還需要釋放什麽呢?誰在釋放?釋放什麽?釋放的對象是什麽?這些概念都是不成立的幻覺概念。
根本沒有“東西”可以釋放,但你偏要完成釋放,就不自然了,當然累了。
同樣的,“品味”不是A品味B這樣的邏輯。因為根本沒有A也沒有B,這樣的因果邏輯是不真成立的。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來品味,就是幻覺邏輯了,累了。
【讀者】:我一直試圖提示自己但是一直提示自己的話就會身心俱疲,這個"法門"本身成為累的原因。
【明亮】:在初期是靠思想念頭來提醒的。但是慢慢地就超越了思想念頭,不需要這樣的心理上的提醒了,而是一種不需要提醒的敏感,敏感到一切都是OK的,沒有錯的,安全的。如果要每次靠思想念頭來提醒當然就累了。
【讀者】:很多人為了體會空性(非二元)就開始去否定色性(二元),結果否定了色性也等同於否定了空性,永遠都在追逐著自己的尾巴。二元也好,非二元也罷,對that來說都是一樣的。也許,當我們心中開始出現某些不可撼動的教條時,那大概就是我們對夢幻認真了,緊抓了其一,也就遺漏了其他。
【明亮】:說的不錯。品味色性的同時就等於是品味空性了,這才是無二。並非要在多元和非多元之間選邊站。其實,好像有一個過程,一開始思想理智肯定要選邊站的,抓住某個立場才感覺到舒服。當成熟了以後才發現一切竟在無言中,沒有一樣立場是可以確定成立的。這就成熟到了《無限無法確定或無限發散》。
【讀者】:that不知道,但修的結果是否會消除或削弱that這個效應呢?博士曾經講過那個臨界數,that是一,達到臨界值的看似修行是不是才會真正消除這個效應。
【明亮】:我不太理解上述的說法。什麽叫做“削弱”?TA不是一樣情況不是一樣東西,怎能有“削弱”這個道理?TA和TA的效應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或情況,就像你和你做的夢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或情況。所以,當夢幻出現的時候,完全是自發自動的,沒有辦法控製的,也沒有一個可以和自己分離出來的另一個東西來控製的。什麽是“修”?這個”修“本身就是TA的效應中看似的故事邏輯。THAT可沒有”修“這個概念邏輯的,隻不過看似在經驗內容中(或俗話說在夢幻泡影中)貌似有”修行者”和“修行”這類故事。“修行者”乃至“修行這個動作”本身就是TA的效應,怎能說效應的內容會減弱效應呢?這樣的邏輯是不成立的。“修行者”和“修行的行為“都是TA的意識效應中的完全空性的看似真實的其實是不實在的故事印象,和你昨晚做過的夢幻一樣的既感覺真實也不實在的故事印象。
我不明白博士說的“臨界點”的意思,也許他要做一個比喻?我無法確定有所謂的“臨界點”這回事因為THAT根本沒有實在的發展,根本沒有實在的從“非臨界的情況”發展到“臨界的情況”。但是,如果把敏感度的自發自動的提升比喻為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有一種飛躍,用“臨界點”這個比喻還是可以的。其實,”敏感度提升“隻不過是一種說法,雖然看似這裏有一個敏感度不高的你,然後你通過努力達到了更高的敏感度。這故事是看似的樣子,是看似的”發展“,其實沒有真正的發展。就像你自己突然發現你自己了,這樣的發現算不算發展呢?算不算提高呢?不算!你自己一直就是你自己,”沒有發現和沒有享受自己”不等於你不是你自己了。敏感度提高了以後就明白了自己不是思想理智告訴的自己,而是無限地超越思想理智敘述的那個“自己”。這個過程看似是一種發展,其實不是實在的發展,其實不是實在的成就。
這看似是發展或提高,卻同時不可能有發展或提高。思想理智總是要選一個確定的情況,不是發展,就是不發展。不是這樣的,思想理智根本無法明白這既看似是發展也同時不是真發展,思想理智是無法明白“似是而非”的。當你開始嚐到了《無限的無法確定和無限的發散》,那麽瑜伽就不是“你這個人”做的,而是THAT(總能量)的自發自動了。《明白》不是“你這個人”要明白,而是THAT開始明白THAT自己了。
【讀者】:我始終要自己明白,而陷在自己不是靈光的人不可能明白,原來是因為我要“我這個人”明白的關係!!!
【明亮】:你察覺到了!
【讀者】:今天又翻出先生以前的一些文章來看,當看完“網友和我分享的Tony Parsons的問答”,豁然開朗,感覺一下通透了。這可能是自己近期糾結在所謂的一元、二元,有人、無人、看似空、看似有、等等的邏輯思考中的原因。哈哈,這思維理智真是厲害,感覺“一下通透了”也會馬上找出原因,悄悄歸功於自己。感覺“一下通透了”就是感覺“一下通透了”,總能量自動自發而已。感恩明亮先生!
【明亮】:我看得出來你是深化了。是的,一開始思想理智會糾結於“一元,二元,多元,無二,沒有,有,無我,有我,真,不真,在,不在,空,色,假,不假”這類的邏輯關係,思想理智老是要找到一個看似穩定的概念框架,希望坐在這個穩定的概念框架上就舒服了。思想理智的基本動機就是可以確定出某種理性的合理性來。但是思想理智總是找不到那種穩定的境界。突然,能量敏感度會自發自動地量子飛躍,不知道為什麽,就對上述這類概念沒有興趣了,而是每時每刻地沐浴在無限神奇的能量流中了,反正一切都是TA(即自己),分辨什麽呢?從這開始,你不再糾結於概念邏輯,而是即時即刻地品味那無窮的微妙的”變化騷動“,從這點開始,你超越了理性的合理性幻覺,你不知道什麽在變化騷動,你無法確定有任何“東西”在騷動,卻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無法描述的騷動,這就是經驗質地在一刻一刻的流過,你可以定義這為“時間”,或“事件”,或“空間”,但這不真的就是這些定義出來的情況,品味這無法描述的流過就夠了,這就是無限的生命力在流動。你管它是”有“還是”沒有“,在,還是不在,真,還是假”,一切能感受到的都是無限的TA(自己)。自己沐浴在自己中……
【讀者】:我感很強烈。對你講的很有認同,但感覺上沒有突破。常常有種自欺欺人的感覺。先生怎麽看?
【明亮】:是的,一開始在心理上會有那種“自欺欺人”的感覺。很多人這樣說。我可以用這個不恰當的比喻說:自己騙自己成這樣,當然就可以把自己騙回原來的樣子。當然這是不恰當的比喻,很多人會說這樣的比喻是二元對立邏輯,不錯,邏輯上是二元的,哪樣邏輯不是二元的?但是如果有效就可以利用一下。別擔心,哪刻,你會無法確定那位騙哪位,任何個體的定位都無法確定了。。。
【讀者】:先生好一句無法確定,泡沫啪一下不見了。
【讀者】:請問先生,修不修無差別?有看似差別?看似差別影響看似輪回嗎?
【明亮】:有看似差別,但無實在差別。而且,修或不修都不是“你這個人”的意誌決定的。也許出生在某個家庭某個環境,遭遇到某種命運,遇到什麽人或事情,就接觸到這個話題了,這一切看似是有邏輯的,其實是超越邏輯的,不真有理由。所以, 一切都是《自發自動》的。如果你定位於經驗中的角色,對於這個角色來說經驗故事發展肯定是有差別的,但當你明白了自己無限地大於多於不同於經驗之中的角色,那麽這些看似的差別就是完全像夢幻一樣的空性了,就等於沒有差別了。
如果你對差別當真了,就等於對輪回當真了。那麽,看似的影響就會看似的發生。你當真什麽,什麽就是你的虛幻現實,因為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反應,好像照鏡子那樣。
【讀者】:先生, 我現在看人事物都告訴自己是即時即刻的幻象, 但您說TA是無限的, 不去定義,所以也是如同原本我們的觀念, 人事物都是真的囉? 也就是說是空也不是空, 是空也是真?
【明亮】:如何鑒定“真”?肯定要有比真還真的東西才能鑒定。但,到底什麽才是比真還真?無法確定了。所以,不要去鑒別真或不真,無法真正確定的。
【讀者】:嗯嗯,我好像明白了,我一直想要找尋真理去追求去follow,但無法找到不變的真理。 先生說的是最究竟的,根本沒有恒定不變的真。
【明亮】:對。
【讀者】:我現在覺得道理是不難的, 為什麽有那麽多人都講得不清楚。 先生你說的真是最簡單直接的了。
【明亮】:不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真明白,或許有些人不願講,因為講到底了,一切社會上的倫理道德都沒有意義了。這就對某些人來說不太好。如果真明白了,最好少說。不適合聽的人最好別聽這些,會營養不良的。這些東西不是必須要講給每個人聽的。隻是有少數人要問我才講這些。這裏沒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
【讀者】:我認為不明白者多, 如果我像先生一樣明白了, 我就不會對人說了, 跟誰說呢? 好像傻瓜一樣自己對自己說。
【明亮】:沒有一個“我”可以“明白”的。《明白》並非屬於一個我。《明白》好像突然發現這裏根本沒有任何個體的屬性,俗話說就是找不到“我這個人”了。其實,《明白》並非是一種成就,因為這裏從來就不曾有過“我這個人”或任何獨立的個體自我屬性,所以,《明白》不算是一種提高或發展。
【讀者】:但先生, 我是方便說了, 我明白我就是這個我了, 哈哈,我不是這個我。
【明亮】:是自己,但不是“個體的自己”。
【讀者】:是的, 是自己。對的,討論時還是區分我及自己較不會誤會。以前看與神對話,書中總會對問題采取是也不是的立場,現在我明白了。 以前, 奇跡課程會說在弟兄身上看出基督的聖容, 我也明白了。 多謝先生簡單的指出。
【明亮】:都是比喻。這是無法言說的,隻能比喻。
【讀者】:是的, 都不明白為什麽不直接說。
【明亮】:因為根本無法說。說出來了就已經抽象了。這是無限濃鬱的味道,怎能說呢?說出來就變成單調抽象了。好像你無法通過平麵圖來描述三維立體一樣。
【讀者】:先生, 像你這樣明白了, 還會入戲嗎?會有一刻會太投入嗎?
【明亮】:“我明白了”?誰明白了?《明白》不屬於某個‘我’擁有。恰恰相反,《明白》就是發現這裏從來沒有個體自我屬性。
當然會的。但這不是“我這個人”的事情。這是無限能量的自發自動,你可以說“戲”,但這不真的可以定義為戲。完全沒有糾結。每時每刻都是投入的,但不是“我”的投入。
如果有一個“我”這樣的個體可以選擇“不投入”,是不是夢幻裏麵的“不投入”故事?不要去分辨“投入”或“不投入”,你怎能鑒定呢?投入和不投入的分界線怎麽劃分?這裏就是無限能量本身,根本無法劃分的。
【讀者】:對的, 應該問先生會有否有片刻當真了?
【明亮】:會哭會笑的,和你一樣的,但這是自發自動的能量效應,怎能劃分當真呢?這是TA,當什麽真?
如果你可以劃分“真”和“不真”。要鑒定“真”必須比真還要真,這就開玩笑了。沒有衡量標準的。所以,這既是真也無法確定有“真”這回事。一切概念都不可立。
看似我的文章中有很多關於“當真”的說法,但到了一定敏感度,連“當真“都超越了,因為無法確定什麽是”真“或”不真“,這種對立概念失去了意義。但是文章要寫出來的,語言表達必須符合某種邏輯合理性。所以說,我說的話都不是真理,而是一種指向。如果你要刨根問底,我隻能一一否定了。
【讀者】:多謝先生, 好喜歡你的否定。 不知道可以說什麽了。
【明亮】:你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自己”,揮之不去的基本存在感。但到底是“什麽”存在?無法確定了!如果確定出某種“存在”,那就要否定了。所以,既然可以肯定,也要對概念否定。這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思想理智是想不通的。
【讀者】:對的, 我無法確定這個自己是什麽。 是空性? 什麽是空性呢? 是終極智能? 什麽是終極智能呢? 是那個顯現出一切萬有的主體?客體在那裏呢? 是無限?什麽是無限呢?
【明亮】:可以取名,但不要對取出來的名字當真了。上述都是在取名。而TA無限超越一切可以想象的情況。同時也是一切可以想象的情況。TA既是“人”的樣子,也無限的不是“人”。怎能說清呢?
這“無限”總是看似是有限的樣子,怎能說清呢?眼前的茶杯就是無限本身,卻又是明顯的有限的輪廓樣子,怎能說呢?這是不是神奇?
【讀者】:這看似是茶杯, 不是茶杯, 也不怕稱它為茶杯。 茶杯是茶杯的同時也不是茶杯。 不取一個立場,別人稱它為茶杯,我也稱它為茶杯,但明白這不是茶杯。
【明亮】:說的好。
======== 和另外讀者問答 ========
【讀者】:不知道這位上師是誰,隻知道這種回答是把世俗諦的問題用勝義諦回答,在藏傳佛教辯經中屬於開口就錯的違背辯論規則的範疇。例如別人問你今天吃了明天餓不餓,你回答說今天都不存在還問啥明天,把一切都抽離,什麽都不用問了,當然也不用吃了。
【明亮】:這樣的看法有誤解。故事內容不需要抽離,因為空的根本不實在,怎麽需要抽離呢?如果有東西可以抽離,就等於做實了這個東西是實在的了。比如說“今天吃了”,這是一個完全空性的故事情節,和昨晚夢中的夢我吃夢飯一樣的空性。在經驗中無法否認有這樣的夢中吃夢飯的體驗,不需要抽離,但要明白這些故事情節都是完全空的,無法確定到底真發生過沒有的。所以,你可以問“明天還餓不餓”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自由地問,無論我怎樣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完全空性的。因為問題是夢問題,答案當然就是夢答案了。整個問題到答案的循環都是空的。所以,問題是不真可以確定成立的, 答案也是不真可以確定成立的。問題沒有意義,答案也沒有意義。
並非需要把一切抽離,連抽離都不需要,抽離空性的印象就是多此一舉。立刻看明白了一切問題的邏輯是空幻的,那麽一切答案也是同樣空幻的。注意,在現象中,身體當然餓了要吃飯的,並非說“身體”是空性的印象,那麽“身體”就不需要“吃飯”了。如果這樣膚淺的認為的話,就等於把“身體”實在化了,隻有實在的身體才需要選擇吃飯還是不吃飯,才需要覺得餓還是不餓。當你發現“吃飯,餓,不餓,不吃飯“通通都是無關緊要的夢幻邏輯印象,那麽,就自由了,身體該吃飯的時候自動會吃飯,找不到飯吃可能身體也就支撐不下去了找不到了,都沒有問題,因為這些故事情節完全徹底和昨晚夢中的吃飯或不吃飯餓或不餓沒有任何差別。
【讀者】:問的問題並沒有回答呀?既然沒有區別,是否不需要開悟,就過一天是一天了。混吃等死嗎?
【明亮】:這個看法也是隱性誤解。沒有區別是對的。開悟和不開悟是沒有區別的,因為“開悟”是假設“有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回事才有的故事概念,既然不真有獨立的個體,就沒有屬於獨立個體(你)的開悟這回事。那麽,故事中完全可以假設有“開悟”這回事開始,慢慢品味開悟的過程,突然,好像能量飛躍,你會發現不但沒有“我這個人”的自我獨立屬性,也沒有屬於“我”的開悟。也就是說,在追求開悟的過程中超越了“開悟”這個邏輯了。如果你認為沒有區別,就過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等死,其實是一種隱性的對自我屬性的當真,真認為有一個“我這個人“可以選擇混日子等死了,或選擇不混日子等死了。NO,如果真相信有屬於“你”的選擇,其實是嚴重的當真了。
(寫於2021年12月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