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你”隻生活在概念中,“你”就是概念。真正的生命不懂概念》

(2022-01-13 13:21:15) 下一個
請聆聽朗讀音頻

日常你感覺到的“我”感覺僅僅是思想而已,是思想上出現了一個中心感,就稱這個中心感覺為“我”。所以,這個“我”(或“你”)僅僅是思想上形成的概念,這個“你”並不活在生命中,而是活在概念中。有時候我把概念稱為思想邏輯故事流,意思是一樣的。換一個說法,“我”(或“你”)就是思想概念本身。這就是為什麽說“我”(或“你”)僅僅是空性的幻覺。
真正的生命不是“你”(或“我”)認為的屬於“你”(或“我”)的個體生命。真正的生命是不懂這些幻覺概念的。如果你把前麵句子中的“我”(或“你”)改成“思想”是一樣的意思。
釋迦牟尼指出的“無我”就是說思想概念上形成的以某個中心為基點的“我”(或“你”)都是幻覺,這樣的“我”(或“你”)僅僅是思想概念,其實並不成立。
“我”相信我活在當下。沒有這回事。“我”作為思想概念是不可能活在當下的,“我”隻能活在“時間”中。但身體是活在當下的。“我”喜歡讀那些雞湯文學,“我”自豪地說“我”現在已經活在當下了。這是開玩笑,那個圍繞著某個中心的“我”是沒有可能活在當下的。但可以說身體是活在當下的。
身體到底是什麽?我不知道。有時候我說身體就是顯現效應,有時候我說身體就是THAT的能量顯現圖像,類似電影裏麵的人物圖像一樣。雖然電影裏麵的顯現圖像看似是一個人看似有一個屬於這個人的“我”,但我們不難明白,電影裏麵的身體僅僅是顯現圖像(或光投射能量效應),沒有一個“人”或“我”裝在電影投影出來的圖像效應裏麵。這是對“無我”的一種方便的比喻。《無我》的另一個說法就是《無自性》,即沒有裝在任何東西中的獨立的主觀“自性”。
我回答了身體到底是什麽這個問題了嗎?我說了很多方便的比喻,比如能量,比如經驗顯現效應,比如圖像輪廓,等等等等說法,但我無法告訴你身體到底是什麽,我也不知道。同樣,我無法告訴你經驗到底是什麽,體驗到底是什麽,能量到底是什麽,效應到底是什麽。如果你敏感度高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連“身體”,“經驗”,“意識”,“體驗”,“效應”這些名詞都是思想理智編造出來的概念,就像現實沒有“你,我,他”一樣,現實(THAT)並非有這些概念。這些概念隻對於“我”來說有幻覺意義。這些概念不超越思想邏輯故事流。
別以為釋迦牟尼告訴你答案了,他沒有告訴你任何答案,他否定了“色,受,想,行,識”這些概念。他的否定不是否定你有這些感覺,對於“你,我,他”來說,是無法否定有這些感覺的,就像昨晚夢裏的“你,我,他”會在夢裏感覺到“高興,難過,疼痛,瘙癢,冷,熱,時間,空間”一樣,現在,當你回想一下昨晚夢裏的這些感覺,不能否定確實有體驗過,但現在你已經不在昨晚夢中,你明白所有這些夢中的“體驗”通通都是空性的。釋迦牟尼告訴你這些都是“無”的。“無”這個字不是沒有體驗的意思,而是指出它們都像昨晚的夢一樣是空性的。
我們不知道TA是什麽,但我們知道無數的知識和概念。所以,“知道”出來的都是概念,連接受 “知道”的主角“我”或“我們“都是概念,不是真相。
你能停止思想概念嗎?沒有這個可能!
你不同意了反駁說:“我昨天玩的很爽,玩啊玩的,思想沒有了,進入了忘我的境界了”。
“思想”不是你認為的狹義的思想。隻要你有“體驗”或“感覺”,這些體驗或感覺就是思想。如果你體驗到“玩的很爽”,這就是思想。如果你體驗到“忘我”了,這就是“我”,即是思想。如果你體驗到“思想沒有的境界”,這就是思想在定義某種思想狀態。
你還是不同意,你反駁說:“昨天早上半醒未醒的時候,感覺到一片平和的不暗不亮的說不清的虛空,感覺到一片平和舒服圓滿,這個時刻不知道我是什麽,也沒有任何記憶或其他思想邏輯,難道這不是沒有思想?”
我理解你上麵的說法。從廣義來說,上述的說法就是思想理智的運作,其實,隻要你聲稱“體驗到光”這麽簡單的體驗形式已經是思想概念形成了。雖然你聲稱沒有“我”感覺,但在半醒未醒的時候已經有了中心感覺,隻不過在這片刻之間你還沒有記起這個中心感覺是“小李”罷了。
所以你明白了吧?消滅或停止思想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算你經曆10年艱苦的麵壁靜坐,都無法滅掉或停止思想,因為你還是有“體驗”的。這個體驗恰恰就是思想理智的運作。隻要有一個主體“我”在,體驗就在,思想理智的運作就在。和麵壁靜坐與否無關。
為什麽“你,我,他”無法消滅或停止思想?因為企圖消滅或停止思想的那位本身就是思想。思想消滅思想,怎麽可能?這是笑話。
讀到這裏,我已經感覺到了你的絕望。其實,這個“你的絕望”就是思想邏輯上的絕望,連這個“絕望”本身也是幻覺概念。
“你“不生活在生命中,因為“你”就是幻覺概念,隻生活在幻覺概念之中。
所以,“你”希望通過消滅或停止思想來逃脫屬於“你”的思想邏輯故事流,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恰恰就是你要消滅或停止的對象。
“你“認為有未知存在。但這個“未知”是幻覺概念,未知是因為“你”(即思想)假設了有一個“已知”在這裏。現實(TA)沒有“未知”也沒有“已知”,現實不懂“知”這個概念。隻不過幻覺上的“你,我,他”相信這些概念故事。
“你“認為有未來存在。但這個“未來”是概念幻覺,未來是因為“你”(即思想)假設有“現在”和“過去”存在。現實(TA)沒有“過去,現在,未來”,TA不懂這些概念。隻不過幻覺上的“你”需要這些概念。
“你“是永遠逃脫不了思想邏輯故事流的,因為“你”恰恰就是思想邏輯故事流本身。
“你“總是幻想改變或改善現實,“你”幻想獲得“開悟”,“你”幻想美好的明天。這些努力都是捕風捉影一場空。任何從“你”出發讓你獲得利益的欲望都是幻覺。
釋迦牟尼早就讓“你”絕望了,他指出,沒有屬於“人我”的涅槃。“人我”是進不了涅槃的,見最原汁原味的釋迦牟尼談話記錄《楞伽經》(Lankavatara Sutra,在此下載英文版本: http://www.buddhistische-gesellschaft-berlin.de/.../lanka...)。
“你“總是希望獲得幸福來替換痛苦,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思想概念遊戲。恰恰是因為追求幸福加強了痛苦,也許在思想概念上會獲得暫時的幸福感,然後這種建立在擺脫痛苦的邏輯基礎上的幸福感覺很不穩定,很快蛻變成新的痛苦,然後“你”就追求更好的幸福境界,遊戲就這樣進行下去,直到身體找不到了。
“你“隻活在思想概念邏輯流裏麵,“你”不活在真正的生命裏麵。“你”是不要聽這句話的,但我還是說出來讓“你”失望了。就像昨晚夢中的“你”隻活在夢幻思想概念邏輯流裏麵一樣,不真正地活在生命裏麵。
真正的生命不是靠“你”的努力來獲取的,就像昨晚夢中的“你”是無法靠夢中的修行來獲得屬於夢中的“你”的開悟的。我無需多解釋,你現在對昨晚夢中的那個“你”一點都不關心,因為你明白他根本就沒真發生過。
雖然上麵這些話讓“你”失望,其實等同於讓思想理智絕望了。這個絕望是好事,思想理智是無法活在真正的生命裏麵的,因為思想理智就是幻覺概念流。“你”相信的“你活在當下”是幻覺概念口號而已。沒有一個“你”活在任何之中,因為“你”就是幻覺。
“你“無法逃脫經驗體驗,因為“你”就是經驗體驗,這是一個等號。
“你“無法獲得“開悟”,因為“開悟”意味著沒有了“你”。沒有屬於“你”的涅槃。
“沒有了你“很可怕嗎?對,對於“你”來說非常可怕。但“你”就是一個幻覺概念,“你”本來就不真正存在,“你”的害怕也是空性的幻覺。昨晚夢中的“你”非常害怕死亡,現在那個“你”去哪裏了?
不必追求逃脫,也不必追求“開悟”,也不必追求什麽終極的幸福,這些追求都是幻覺概念。
不但不必追求逃脫,“逃脫”是不可能的。因為思想概念是不可能消滅思想概念的,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英文:MISSION IMPOSSIBLE。
你唯一可以做的是觀察品味經驗,敏感到一切都是思想概念運作出來的故事,包括“觀察”和“品味”本身都是思想概念運作本身。然後一種無法言說的不當真升起了。
如果你要跟隨思想上定義出來的“逃脫”和“開悟”,這就是把故事當真了,就像昨晚夢中的那個“你”也要逃脫和開悟一樣的開玩笑。
不要把“道”理解為道路,真正的《道》就是發現沒有道路可走。自己就是自己,哪裏有什麽道路要走?相信有道路可走的是那個思想理智幻覺中的“你”。
“道路”就是思想欲望的同效應。是思想欲望幻覺出道路這個概念。就像,目標是“目的”思想欲望幻覺出來的概念一樣。
讓我們繼續說說究竟的吧,“你”一直相信你可以體驗到“沒有時間和沒有空間”。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對於“你”來說是沒有可能體驗到“無時空”的,因為“你”恰恰就是“時空”幻覺本身,“你”和“時空”是一體無二的同步幻覺顯現效應。就像昨晚夢中的“你”無法體驗到“無夢時空”一回事。夢中的“你”和夢中的“時空”是同一個夢能量顯現效應,其中一個效應(夢你)是無法消滅另一個效應(夢時空)的。
釋迦牟尼和惠能大師還有莊子都提到過《無思》。現在普通人都錯以為要消滅或停止思想了。這是誤解。《無思》不意味著消滅或停止思想,而是明白“思想”其實不是思想,是什麽?不知道,也不在乎,根本不糾結在有沒有思想這個問題上。換句話說,完全不把思想這個定義當真,也完全不把思想告訴你的故事內容當真。也就是說,對於“思想”這個概念本身不當真了。
同樣地,《無時空》不是靠在經驗中體驗出“沒有時空”。假設你有超級的本事在經驗中體驗出來“無時空”,那麽經驗就不存在了。為什麽有所謂的經驗體驗?就是因為有時間延續空間延展的體驗感覺,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就不可能有經驗出現。你不知道時空到底是什麽,你不知道經驗到底是什麽,你甚至不知道“體驗”到底是什麽,你甚至不知道接受體驗的“我”這個主觀到底是什麽。任何企圖“知道是什麽”的欲望都是思想邏輯概念邏輯運作,這個思想概念邏輯運作本身就是幻覺。但你可以《明白無時空》,這個明白不是一種經驗上的體驗,這個明白不是思想上的“知道”,這個明白不是屬於“我”的一種經驗體驗,而是完全對於“時空”這個概念的不當真。如果你要我用簡單的例子來比喻,就像你去看三維立體電影一樣,盡管電影效應裏麵的“時空”在體驗和感覺上非常逼真,但你明白這是幻覺。明白這是幻覺不等於消滅了幻覺效應。幻覺效應對於不當真的自己來說是無害的。但如果相信了自己就是幻覺效應中的受害者“我,你,他”,那麽幻覺就看似有害了,這就是《當真》。
《明白》不是在經驗中從某一個境界上升到另一個境界。《明白》不發生在經驗內容上。
有人曾經要我證明沒有時空。對不起我無法完成這樣的證明,因為“沒有時空”是一種明白,而不是經驗中可以完成的證明。那個要證明的邏輯本身就等於說要在“時空”中證明“沒有時空”,是開玩笑。幻覺是無法證明幻覺自己是空性的。
《明白》會發生,你會發現,“我”(或“你”)就是思想,思想就是“時空”。它們是同步幻覺。"我“ == ”思想“ == ”時空“,是無法拆分的等號。
市麵上那些“大師”都在給“你”希望,為“你”編織故事,“你”非常愛聽美好的希望。有愛聽的就有愛講的,這些都是夢中的遊戲。
“你“就是”希望“的同義詞,它們都是幻覺故事概念。這就是為什麽”你“是不可能活在當下的。
但我不跟你講故事。我講的都是讓“你”(即思想理智邏輯)絕望的話。
真正的生命是自己(THAT),這個自己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不是“經驗”不是“故事”,但隻有自己才能真正接觸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是無法通過語言描述的,隻有自己才能觸摸到真正的生命,沒有任何“別人”可以教你的。我無法幫你接觸到真正的生命,我隻能指向TA。
真正的自己(THAT)不是幻覺,隻有TA才能敏感到一切幻覺,敏感到幻覺其實等同於敏感到自己(THAT),並非有先敏感到幻覺然後才敏感到自己那個“先後”的過程。當你敏感到幻覺的同時就等於你敏感到了自己。你就是THAT這個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