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個東西是重要的:就是你的在(或是)。我不在說任何抽象的概念,我說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就在當下這裏的“在”或“是”,或者簡單的說就是“存在”感。英文可以用Beingness或Is-ness或Suchness來表達這個“在”或“是”。這才是唯一有關係的或唯一有意義的事情。談其它任何概念都是空洞的。就現在,感覺一下這個事實吧:你的在。你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我的在”,但你無法確定這個“在”到底是什麽樣的在或怎麽樣的在,任何去確定這個“在”的形容詞都是在思想概念上局限“在”。別管那些高大上的思想概念,簡簡單單地感覺一下“我的在”,這就是唯一有意義有關係的事情了。換一個說法,唯一有意義的或唯一有關係的就是你的經驗,但不是思想時時刻刻告訴你的關於經驗裏麵發生的事情或東西。
直接感覺經驗,而不要抱有任何目的。直接感覺經驗就是直接品味經驗,不是為了修改什麽,不是為了避免什麽,不是為了獲得什麽,不是為了完成某個目標,不是為了做什麽事情,就是單純地感覺經驗,這就是唯一有關係的:在(或是)。這就是你唯一需要做的練習了。
很多人都有目的性,他們總是想:我做這個練習是為了開悟,我做這個練習是為了明白,我做這個練習是為了享樂,我做這個練習是為了獲得更美好的生活,等等等,不是這回事!直接去感覺“我的在”或“我的是”是不需要任何目的的,這就是及其微妙地沉入無限的自己中,但並非真的需要任何努力去“沉入”,當你直接品味經驗的時候,就等於自動地沉入了。你不要搞清這個“在”是怎麽樣的在,或這個“是”是怎麽樣的是,不要通過思想去搞清,不要去形容它,任何形容詞都等於把無限壓縮成有限的概念了,直接感覺就夠了。
你不需要獲得什麽或完成什麽,你不需要消除什麽或躲避什麽,你也不需要改變什麽東西或情況,你隻要知道“自己是什麽”?這個“知道”不是思想理智範疇上的知道,而是直接的去感覺,“感覺”這個詞的英文就是FEEL,直接地去FEEL當下此刻的“在”或“是”到底是什麽?然後在直接的感覺(或品味)中某種無法言說的“知道”就會降臨了,我方便地稱呼這種非思想理智範疇上的知道為“明白”。
很多迷惑的人都說要“學佛學佛”變成了口頭禪好像“佛”是一種可以學來的屬於思想理智範疇上的知識或智慧。這是誤解。“佛”是無法學來的,“佛”和學習無關,因為“佛”就是發現思想理智無法接觸的“在”或“是”,是你自己固有的“在”或“是”。我從來不要你向我學什麽,我僅僅給你指一個方向,建議你發現你自己的“在”或“是”,品味它,嚐嚐它,然後它就會告訴你它的滋味了。
“佛“等同於發現:發現自己到底是什麽。當自己發現了自己到底是什麽了以後,一切包袱都頓然放下,沒有問題了也無需答案了。當自己發現了自己到底是什麽了以後,享樂就會自動地充滿了整個的“在”或“是”。享樂不是一種靠獲取得來的屬性,而是發現了自己了以後自發呈現出來的本性。其實,就算你當下此刻感覺不到“享樂”,你已經在享樂了,隻不過你相信了思想理智告訴你的那個“還不愉快”的謊言。所以,真正的享樂和思想感覺上感覺到“享樂”還是感覺不到“享樂”無關,就好像躺在床上做夢的那位和夢裏的那位是否在夢裏感覺“愉快”或“不愉快”根本無關一個道理。
你不可能向別人學習“你自己是什麽”。隻有你自己才能發現你自己是什麽。當你發現了你自己是什麽,哪裏還有別人?哪裏還有外在的世界?哪裏還有屬於“我這個人”的生活?哪裏還有“我這個人”?當你發現了你自己到底是什麽了以後,所有這些問題都變的沒有意義了。“自己到底是什麽”是沒有語言邏輯上說的出來的答案的。隻有通過直接地去FEEL當下此刻的經驗,沒有語言沒有邏輯的“答案”就會像電流那樣貫穿你自己。你FEEL到它了,但說不出來。
舉一個例子:當下此刻思想一直在說,天很陰,我身體不好,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那件事情要發生了怎麽辦?我愛的人出事了怎麽辦?沒錢了怎麽辦?明天發生了可怕的事怎麽辦?,......,別管這些思想敘述,直接感覺經驗,是不是你感覺到了光,色,震蕩,蠕動,色差,聲音,輪廓變動,說不出來的微妙變動或震蕩,......,這些東西都不懂思想上判斷出來的那些情況,就直接品味這些基本質地吧……。
開始的時候,從和你個人無關的情況開始FEEL最好了,看看窗外的“情況”吧,看那樹上的葉子,聽那樹上鳥兒的叫聲,夏日晚上蛤蟆的咕咕聲,小溪的流水聲,這些都是什麽?這些不都是光線,色彩,震蕩,經驗的質地嗎?你無法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麽,但它們通通都是你自己啊!沒有了你的觀察,哪裏可能有它們?
感覺一下午後的微風吧。涼涼的好舒服,它是什麽?不知道,但沒有我的感覺,怎能有這“微風”呢?難道它不就是我自己啊!
看看一望無際的大海吧,波光粼粼的,海潮音不斷起伏,這麽多樣的光色聲,如果沒有我的觀察,哪裏可能有它們?“大海”到底是什麽?觀察者到底是什麽?都沒有答案,這些感覺到底是什麽?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在”啊!
登上山頂遙望無限星空,思想上告訴你這些星星是離開自己千萬光年遙遠,別信這些思想邏輯,你直接地去品味這個經驗質地,沒有你的品味,哪裏可能有這些經驗質地感覺?你不知道“星空”到底是什麽,你不知道“星星”到底是什麽,你不知道“遙遠”到底是什麽,你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我的在”,沒有“我的在”,哪裏有可能感覺出那麽多情況來?難道不可以說整個一切經驗都是自己的“在”嗎?
你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我是在”的。雖然你無法找到“我”在哪裏,雖然你無法定義“在”是什麽,但這個“在”卻是無法否認的。就直接去感覺(FEEL)這個無法定義的“在”。然後,某種無法言說的“明白”就會像電流那樣觀察這個“在”,因為它就是你自己!
【注意重點】:你不但是包含“在”的,你無限超越“在”!這就有趣了,隻有你自己才能揭穿這個謎底,思想理智可揭不開這個謎底,但你可以!為什麽思想理智不可能揭開謎底而你卻可以?因為你不是思想理智,就像你不是你晚上做的夢幻一個道理。別以為思想理智無法知道謎底就等於你不能了,你太小看你自己了!你自己可不是你能想象中的屬於“在”範疇的那個幻覺“你自己”,你自己是無限超越的你自己,是無限的無法言說的你自己,是萬能的你自己。這超出任何語言描述的可能。換一句話說,你可以沒有“在”,但沒有“在”絲毫不影響你自己。因此,“在”或“不在”或“既在也不在“都像夢幻一樣無所謂。對於瑜伽來說,我的建議就是先從感覺(FEEL)基本的“在”開始。一旦開始瑜伽了,那麽無限超越就自動自發地開始了。注意注意了,不是有一個”你“從有限的自己超越到無限的自己,而是發現自己本來就是無限超越的,所以這個發現不是一種獲得,而是發現了自己本來的麵目。
嗨,明明自己是無限的,卻時時刻刻相信自己是有限的,這是天大的自己對自己開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