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相當於翻書,一頁一頁地翻,翻到最後一頁是什麽情況?印度教最高級的《無二論》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說修行好像是剝洋蔥,一層一層地剝,剝到最後一層是什麽情況?假設現在你們都在看一本1000頁的書,悟性低的可能正在讀第100頁,悟性中等的可能在讀第500頁,悟性特別高的可能在讀800頁,那麽今天讓我們試試看讀最後一頁,看看是什麽情況?
還沒有做瑜伽的大部分人對於現實的理解等同於思想解釋出來的情況。然後他們中的某些人開始做瑜伽了,逐漸地發現現實並非是思想告訴他們的那些情況,也就是說世界並非真的是充滿物質的外在世界或充滿心理的內在世界,身體並非真的是身體,感覺並非真是感官器官感覺出來的感覺,情緒並非是腦子裏麵的情緒,我們發現這一切都僅僅是《經驗》而已,我們無法找到適當的詞匯來描述它,隻能歸納為《經驗》效應。思想邏輯告訴我們這是物質世界,我們發現這不是物質世界,這僅僅是《經驗》效應。思想邏輯告訴我們說這是身體,我們發現這不是身體,這僅僅是《經驗》。通過不斷地品味現實我們可以逐漸把一切都歸納為《經驗》。這就是為什麽我說:經驗是你唯一的資產,除了你自己的經驗外,你什麽都不真的擁有。出生是什麽?思想邏輯告訴你說這是“我的身體生出來了”,但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不是“我的身體生出來了”,這僅僅是一個經驗而已。死亡是什麽?思想告訴你說這是“我的身體死亡”了,但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僅僅是一個經驗而已,經驗從“我的身體和我的世界”這個片段切換成其它經驗形式,根本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有一次走在街上,因為一直看手機沒有注意周圍,頭撞到了電線杆上了疼痛難忍。這些都是思想告訴你的故事情節,但不是現實,現實就是《經驗》而已,整個都是有聲有色有痛的《經驗》秀。請你仔細觀察一下,哪裏來什麽“頭”?哪裏來什麽“手機”?哪裏來什麽“撞到”?這一切通通都是有聲有色有感的《經驗》秀而已。就像你看了一個電影片段那樣,除了是光影晃動,聲色起伏外,各種感覺起伏外,難道這些不都是《經驗》顯現嗎?還有什麽呢?所以,一切都是經驗的顯現效應。有些人不用經驗這個詞,他們說一切都是意識顯現效應,這樣的說法也不錯的。發現一切都是純粹的《經驗》相當於讀到書的中間部分。今天我們試試看跳到書的最後一頁是什麽情況呢?
這本書越翻下去越無法說了,假如我們一下子跳到書的最後一頁,是什麽情況?我們不常說這個話題,因為無法言說,但還是說一下吧。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經驗》也是沒有的。換一句話說,你認為存在的《經驗》也不真的是“經驗”這回事。也可以說,《意識》也是沒有的。你認為存在的《意識》也不真的是“意識”這回事。當你猛然領悟到這個地步就差不多跳到最後一頁了,達到無法言說的程度了。在這之前的所有概念都不真正成立,如果你抓住任何一個概念當稻草不放,那就等於待在某個看似美好的大門口,這個大門口看起來太美好了,我就不要進門了。其實真正美好的是在門裏麵,但因為你被概念捆綁住了,就待在門外不走了。
我沒有說經驗的體驗效應是沒有的,我隻是說《經驗》這樣東西是沒有的。雖然我不否認你確實有體驗經驗的感覺,但這個“感覺”本身就是一種效應,不真的有《經驗》這樣東西獨立存在。再換一個說法,看看你能夠聽懂嗎?雖然你有“經驗體驗“的感覺,但這並非真的是經驗,是什麽?無法解釋!同樣道理,雖然你有“思想“的感覺,但這並非真的是“思想”,是什麽?無法解釋!但你隨時可以品味經驗,思想,情緒。品味是不需要解釋的。
能夠習慣地把一切品味出是《經驗》(或意識)是很不錯的,這是敏感度的大大提升,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瑜伽程度,但不是可以長期抓住不放的地方,比如說門廳雖然看起來很美麗,一旦被門廳的美妙吸引不放了,就無法進門了。這就是思想概念的迷惑性,思想概念會不斷地把你吸引住,捆綁起來,很多人自以為他們覺悟了,開始教學生了,其實他們隻待在看似美妙的門廳裏,連大門還沒有進呢。如果我跟你們宣稱我明亮覺悟了,請大家來向我學習,我就是一個大騙子。明亮先生不是老師,我的作用隻是給你指向大門在哪裏,你得自己有膽量進去探索。我說了那麽多《品味經驗》但絕對不是說現實就是《經驗》而已。不是這回事,現實無限地超越《經驗》,毫不誇張地說《經驗》(或說意識)也是思想定義出來的概念,不要抓住這個概念不放,變成了教條主義。
現實沒有經驗,現實就是“這個”,或說THIS。以前我都用THAT這個英文詞指向它,可能是因為NISARGADATTA大師說了“I AM THAT”這句話。但我覺得用THIS(這個)這個英文詞更好。當我們說現實就是經驗,這也是思想概念,我們隻能說現實就是“這個”(THIS)。把現實比喻成“經驗”或“意識”是可以的,這些概念都是第500頁上說的故事,當我們跳到了書的最後一頁,我們就明白了連“經驗”或“意識”都是沒有的。注意,注意,很多人指責我說:“你說的太空了”。他們誤解了。當我說經驗或意識都是沒有的不等於說現實什麽都沒有的虛空。NO,現實完全不虛空,現實是真正的充滿充實,但你無法說現實是“世界”,是“時空”,是“身體”,是“你我他”,是“思想”,是“情緒”,是“經驗”,是“意識”,現實完全徹底不是這些“東西”,現實是什麽呢?現實太無限了太偉大了,你根本無法給他取名字,你給現實取的任何名字都是錯誤的。我們隻能說:現實就是《這》(THIS)。甚至連說《這》(THIS)都是多餘的,因為現實是無法定義的。
換一個指向的方法:現實是絕對的《超越》,什麽是《超越》呢?超越的意思就是它超越一切你認為是或不是的東西或情況。如果你認為現實是A,它超越A,它無限地多於和無限地不同於A,這就是《超越》的意思。如果你研究了一輩子總算獲得了一個高明的結論,你向大家宣布說現實是:Z+1!你錯了!它超越Z+1,它無限地多於無限地不同於Z+1。現實超越一切思想認知,無論你多麽努力都無法解釋現實。你自己就是現實(THIS),你自己不需要思想來解釋,你就是你自己,你不需要解釋自己,你是自己就夠了!你就是THIS,唯一的THIS,這就夠了,因為除了THIS還是THIS,沒有其它。
【答】:是的,思想理智是無法理解或懂得現實的。這不是因為思想理智不夠聰明,需要提高思想理智的功能哪天就有可能理解或懂得現實了。NO,思想理智永遠都不可能理解或懂得現實的。這就像昨晚夢裏的“你”是永遠無法懂得或理解“夢”經驗到底是怎麽回事一個道理。當夢經驗切換成醒來經驗後,夢裏的“你”就找不到了,哪裏還有屬於夢裏的“你”的理解或懂得的必要?但好消息是,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理解或懂得現實,就像昨晚夢裏的“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理解或懂得“夢”經驗一樣,因為你根本無法脫離現實,你自己就是現實,除了你自己外無其他存在,既然除了你自己外無他,根本沒有“誰”和“誰”的關係,誰還能理解或懂得誰?連“誰”都不成立,那麽理解或懂得就不成立了。
沒有“你”存在脫離它,也沒有它存在脫離“你”。隻有THIS!ALONE!
【問】:當我品味經驗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空間,光亮,震蕩,流動,騷動”。但你卻說根本沒有經驗,到底是怎麽回事?
【答】:當你品味經驗的時候,我不否認你感覺到空間,光亮,震蕩,流動,騷動。雖然這些被你感覺到了,但空間不真的是空間,光亮不真的是光亮,震蕩不真的是震蕩,流動不真的是流動。這些都是思想告訴你的故事邏輯。雖然不否認在感覺上是這些“情況”或“東西”,但現實完全徹底地多於和不同於這些情況或東西。連“感覺”都不真的是感覺。這就是為什麽在《心經》中強調了“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個“無”字就等於說所有這些東西和情況都不真是這些東西和情況,雖然在感覺上逼真地感覺到是這些情況或東西。微妙就微妙在這裏了。感覺上是A,但絕對不是A,同時不否認感覺上逼真地感覺到是A。最好的例子就是回想一下昨晚夢裏的那間房間,在夢感覺上確實逼真地像是一間房間,但現在經驗已經從夢經驗切換出來了,那間房間現在在哪裏?就算在夢中那間房間都不真的是房間,隻能說是《夢能量》。當然,把夢裏的“房間”定義為夢能量還是書中的某一頁,不是最後一頁,最後一頁是無法說的,因為它不是“夢能量”,它就是它,或THIS就是THIS。
現實不是什麽都沒有的虛空,但現實通通不是思想定義出來的“情況”或“東西”,現實就是它,它就是唯一的充實,它充實的是什麽?它充實的就是它自己。它就是你自己,我就是在說你自己!
說現實是“空間,光亮,震蕩,流動,能量”這些僅僅是一種邏輯模擬,不是真相,真相是無法說的,現實就是THIS這個樣子,是怎樣就是怎樣,任何描述都不會是正確的。
明白了這個,瑜伽就是提高敏感度,每當任何思想概念升起,你就能夠立刻看到這些僅僅是思想概念,是故事但不是真相。看到這些都是思想概念不等於要排除這些思想概念。你完全可以按照思想概念在經驗中行事,但每時每刻你都會敏感地知道這一切都像夢幻一樣,沒有一件事情需要當真的,連感覺上“當真”了也不必當真。
【問】:既然你說這一切不是“經驗”也不是“意識”,那麽誰在體驗經驗?
【答】:你問到非常微妙的地方了,問的好。所謂的“體驗”並非是經驗,也沒有一個“誰”在體驗經驗,所有這些都是“它”(THIS),這不是經驗,這不是“誰”,這不是“體驗”,這就是“它”(THIS)。但思想卻總是給你一種邏輯,好像有一個“誰”在“體驗”經驗,這些邏輯都是故事,不是真相。THIS就是確確實實的完完全全的THIS,說什麽其它都是錯的,說任何描述都是誤導。THIS(或“它”)就是這樣的樣子,什麽樣子?無法定義,無法歸納,無法描述,無法理解,但THIS(或“它”)就是它這個樣子,從來就是這樣樣子。
但話說回來,我沒有要你立刻就跳到最後一頁,我隻是給你嚐嚐它的味道,這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大家都在書的第500頁上,或書的800頁上,這很好,請繼續把一切“情況”或“東西”都歸納為《經驗》或“能量”,有機會了,想起來了就這樣做歸納,讓書的頁麵一頁一頁地翻下去。請繼續把一切思想概念無限地朝簡單的方向歸納,能歸納多少就多少,能歸納多簡單就多簡單。當你看到了思想概念,其實就等於已經脫離了思想概念編造出來的幻覺了。當然現實不真是一本書,也不真是一隻有層次的洋蔥。我隻不過是用翻書來做形象比喻,比喻通過品味現實來提高敏感度。你可以翻頁麵,但不一定必須翻頁麵,如果你可以一下子跳到最後一頁,直接進入無限的無法言說就最好了,那就直接跳進去吧。如果不能或如果不敢,就慢慢地翻頁吧。一切都是“它”自己跟自己玩的遊戲,沒有任何錯誤。
雖然瑜伽不真的有階段,但為了表達方便我把瑜伽比喻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通過品味經驗,在某個節點,你會確切地發現一切都不是情況或東西或世界或生活,而僅僅就是經驗而已,除了是經驗外,什麽都不是。發現了這個是值得恭喜的了。也就是說,這不是“震蕩”,這不是“變化”,這不是“發展”,這不是“時間”,這不是“現在”,這不是“思想”,這不是“回憶”,這不是“出現”,這不是“消失”,所有這一切都不是思想告訴你的那些事情,隻能說這一切都是《經驗》效應。
第二階段:也是更重要的階段,你會突然發現,啊,原來這不是“經驗”,原來這不是“意識”,原來這不是“覺知”,連“經驗,意識,覺知”這些概念本身都是思想解釋出來的概念。這就是THIS,這就是THIS(“它”或自己)。THIS是無法言說的。
雖然不否認在感覺上確實感覺到了”經驗“, 但“經驗“其實也是幻覺,這不是”經驗“,這就是TA(或THIS或THAT或自己)。沒有所謂的“被體驗的經驗“也沒有所謂“體驗者“,這兩個思想概念都不成立。THIS是完全徹底超越任何解釋的。THIS就是THIS自己。
讓我再說的清楚一點,“經驗”的效應是有的,但不等於說有經驗的效應就是有經驗這個東西了。比如說,晚上的夢,夢裏有“人物活動,有房子汽車,有思想感情,有地理國家”,這些都是夢經驗的效應,但不等於真的有如此這般的經驗。或者說,看似是“經驗”流動,其實不能定義為經驗,隻能說是THIS。如果你當真認為有一個“體驗者”和“被體驗的經驗流“,這就是幻覺。
今天我走了一個短路,一步到位跳到最後一頁。但你不一定要這樣跳,我建議你按照適合你的方法繼續品味吧,不用管我的書本翻頁比喻。一隻蘋果在生疏的時候是不會落地的,請繼續品味吧,當能量敏感度成熟了就會自然而然地跳到最後一頁了,就像蘋果熟了自然落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