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無法說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級心靈瑜伽,體驗真正的生命洪流,發現自己是什麽。
個人資料
正文

《深入探討佛教三法印(重點)的第一印:念念生滅無常。字字如科學論文技術精準》

(2022-01-12 14:16:20) 下一個
 
在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有沒有佛教這個宗教?當然沒有了。就像今天這樣,一個明白者對十幾個聽眾解說現實是怎麽回事,據說他連續解說了49年。聽眾們尊稱其為“佛”。這個“佛”字其實就是“明白者”的意思,沒有什麽其它神秘的含義。但釋迦牟尼本人絕對沒有自稱自己為“佛”。他是反對偶像崇拜的。他曾經對聽眾說,如果你們在路上遇到“佛”就把它殺了。他說這句話就是要聽眾不要偶像崇拜。如果釋迦牟尼自稱自己為“佛”,怎麽可能要別人把他殺了呢。釋迦牟尼絕對不會給自己取名稱封號排位的,否則他就不明白了。他走後,人們把他的語錄整理編輯成幾百部經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宗教組織。幾百部佛經到底有多少是釋迦牟尼的原話,有多少是後人或翻譯者附加進去的概念,難以區分了。所以,現在的佛教好像變成了好幾個不同講法,不同的宗派,各說不一,顯教和密宗互相否定。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就預測後人會誤解,建議後人一旦搞不清了就用三個關鍵認識來印證,偏離了這三個認識的就是誤解。什麽是三個關鍵的認識呢?
第一個關鍵的認識就是:念念生滅無常。
第二個關鍵的認識就是:無我。
第三個關鍵的認識就是:寂滅涅槃。
我寫了很多文章集中探討了“無我”。讓我再總結一下,無我不單單是否定了“有我”概念,也否定了“無我”概念,也否定了既有我也無我這類中庸概念。什麽意思?就是連“我”這個概念都不成立,還談什麽“我”?你說“有我”,OK,你說“無我”,OK,沒有任何關係,因為“我”這個概念本身就不成立,隨便說什麽都無所謂。這個《無我》不是讓“無我”來否定“有我”,不是用一個立場來否定另一個立場,而是徹底不談“我”概念了,沒有立場了,沒有概念了。廣義地說,無我指向沒有個體分離,指向沒有對立麵存在。如果你明白了沒有對立於“我”的反麵,說不說“我”就沒有意義了。
我也寫了很多文章探討了“無法確定”。其實這就是第三個重點“寂滅”的意思。寂滅就是消滅了思想上的任何對概念的確定,徹底明白“無一法可立”,甚至都沒有“佛法”這回事。比如說吧,很多人把現實歸納為意識或覺知(英文CONSCIOUSNESS或AWARENESS),算不算高級了?算不算徹底了?確實在邏輯上算是高級徹底了,但這是不究竟的,因為意識或覺知還是思想上定義出來的概念,還是一種“法”,沒有任何“法”成立。我們無法說有意識或覺知存在,就像我們無法確定有“夢”存在一樣。任何思想想象出來的東西,任何語言說出來的東西,都不真的成立。就連“存在”這個看似究竟的說法也不真成立。釋迦牟尼在最原始的《欄架經》(英文LANKAVATARA SUTRA)中已經點明了:沒有存在,也沒有不存在,也沒有既存在也不存在。就像“我”概念一樣,“存在”概念本身失效了。釋迦牟尼通過徹底否定“存在”這個概念點明了一切概念都是幻覺。明白到一切思想概念皆不成立,就是寂滅了,寂滅了就是自然而然涅槃了。不要誤解“寂滅”是什麽都沒有了那種虛無,而是一切概念定義的失效,徹底的NON-RESOLUTION,現實是怎樣還是怎樣,和思想想象出來的任何“情況”無關。
現在讓我們看看第一關鍵認識“念念生滅無常”吧。網上搜了一下,很多文件翻譯成:諸行無常。我認為“諸行無常”這樣的翻譯把原意給曲解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等我給你解釋了為什麽隻有在“有為法”之內,才念念生滅皆無常,你就明白了為什麽“諸行無常”這個翻譯太膚淺了甚至曲解了釋迦牟尼的原意。
我一般不用佛教語言表達,我的解釋就是即時即刻顯現,這等同於釋迦牟尼說的“念念生滅”。從思想看去,現實好像是一刻一刻的流過,英文就是(MOMENT)。當我們體驗經驗,總覺得有一個“滴答滴答”的“刻”在流過。就算我告訴你時間是幻覺,思想還是感覺到了“滴答滴答”的刻在流過。這個“滴答滴答”的感覺是什麽?什麽都不是,它們就是思想本身。是思想把現實過濾成了“滴答滴答”流逝的感覺了。當思想沒有了,“滴答滴答”就沒有了。當思想運轉起來了,“滴答滴答”就起來了。沿用佛教用詞,“滴答滴答”就是“念頭”。每一個嘀嗒等同於每一個念頭的生滅。這就是念念生滅的意思。別以為我在說時鍾發出的“滴答滴答”聲音,時鍾發出的滴答滴答聲音可以比喻思想念頭的生滅,但不要這樣狹義的理解。念頭的一個“滴答”比時鍾每秒發出的“嘀嗒”頻率要快無限倍數,比光速還快,快的無法想象,根本無法用時間單位來描述。恰恰相反,正是念頭的生滅導致了時間幻覺,怎麽可以用本身就是念頭的產物來衡量念頭呢?
當下此刻就已經是無窮的念頭生滅了,這就是即時即刻顯現。比如說吧,你把手從腰部抬起到頭頂,視覺效果上好像真的有一個“手”從腰部位置逐漸運動到了頭頂。如果你把整個軌跡無限分割,就會分割成一個“時刻”一個“時刻”地移動上去。你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每一刻可以無限地短,甚至可以短到零長度。是什麽把這些無限多的“時刻”串聯成“手的運動”的?是思想念頭。記得我前麵一篇文章中提到思想念頭具有記憶或記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把沒有關聯的“意識點”(刻)串聯起來成為一個看似連續的運動。如果你盯住每一個“點”(刻)的話,就無法分辨“手”這個概念,也沒有“運動”這個概念。但是如果你不盯著任何一點,而是把無限多的“點”串聯起來,“手”這個東西就貌似顯現出來了,“運動”這個現象就貌似顯現出來了。然後思想上就形成了“手從腰部移動頭頂”這個故事情節來了。
其實根本沒有“手”也沒有“運動”也沒有“腰部”也沒有“頭頂”。隻有無法描述的‘它’。構成“手移動”這個事件的每一點(刻)就是思想念頭的生滅。思想念頭的生滅速度快到無法想象,念頭升起的同時就滅了,每一個“生滅”就是所謂的“時刻”。思想把無窮“刻”通過記憶或記錄功能串聯起來,就解釋出故事來了。本來沒有時間的,就感覺出時間流逝了。本來沒有“手”就感覺出有“手”這個東西了。本來沒有“運動”就感覺出有運動這回事了。
真的有一個一個念頭生滅嗎?其實也是沒有的。這就是為什麽釋迦牟尼在說“念念生滅皆無常”之前要加一個條件:“一切有為法”。什麽叫做“有為法”?俗話說有為法就是夢幻的意思。學術一點解釋就是“認為個體有所作為”的意思。釋迦牟尼沒有說現實有什麽“念頭生滅”這回事,而是說在夢幻(有作為的幻覺)中,才看似好像有無窮念頭的生滅,才看似把無窮念頭的生滅串聯起來顯現出邏輯合理的故事情節來。這就是為什麽現實沒有“東西”,但思想上感覺出有“東西”了。這就是為什麽現實沒有“時間,空間,世界,人,你我他”而思想卻認為有這些“東西”在了。
一切念頭都是即時即刻的顯現。每一刻都和前一刻沒有關聯性。但從思想的角度看一切就顯現出有“關聯性”了。比如說思想上認為“手”這個東西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這就是思想上幻覺出來的“關聯性”了。現實根本沒有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位置”,也不可能有屬於這些“東西”或“位置”的“運動”。隻有看似的“即時即刻的念頭顯現”。
當沒有了即時即刻的念頭顯現,就不可能有任何“情況”或“境界”。
具體一點比喻吧,如果有“世界宇宙”在,世界宇宙隻存在於念頭生滅的一刻中。上麵我提到念頭的升起和滅亡幾乎是同時的,那麽所謂的“世界宇宙”的生滅幾乎是同時的。換一個說法,世界宇宙產生的一霎那就已經滅了,下一刻好像又產生了,又滅了,再下一刻又產生了,又滅了。隻要有思想念頭的生滅,就好像有連續的世界宇宙存在了,類似把電影膠片串聯起來快速播放製造出來的幻覺印象一樣。
“我”的幻覺也是一回事,每一個思想念頭的生滅都看似維持了這一刻的“我”。思想把每一刻都串聯起來,那麽“我”的感覺就像放電影一樣變成“活”的了,幻覺出屬於“我”的“生活”了。毫不誇張地說,思想念頭維持了“我”的幻覺。思想念頭沒有了,“我”的幻覺也就沒有了。
為什麽我們要探討這些?難道是我在教什麽玄學嗎?難道是我在通過玄學來幫你成仙嗎?不是!通過這樣的探討讓我們看破思想念頭描述的一切“情況”或“境界”都是幻覺,甚至連那麽不容質疑的“存在”或“我”都是思想念頭描述出來的幻覺。我沒有要你去消滅“即時即刻的念頭顯現”,而是讓你看明白這些都是幻覺,明白它們的製幻機理,不對它們告訴你的“情況”或“境界”當真,你才能夠從它們的控製中鬆綁。
最後談談“皆無常”。這三個字包含很多層的意思。第一層的意思就是,念與念之間是沒有關聯的。換個說法就是,刻與刻之間的顯現內容是沒有關聯的,僅僅是思想的記憶記錄功能貌似出連續發展的連續性幻覺。第二層含義是,念頭與念頭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每一刻都不依靠前一刻為基礎,因此是無邏輯關係的,這就是“無常”的意思。第三層意思才是普通人思想上認為的“正常”的意思。經驗中沒有正常可言。什麽“事情”都有可能,是夢幻嗎,任何不合理的“情況”都可以貌似合理地顯現。
《念念生滅皆無常》是一個非常技術精準的比喻,就是我說的即時即刻顯現原則。兩年前我在文學城博客中寫了這篇文章探討了《即時即刻顯現原則》:https://blog.wenxuecity.com/.../75363/201904/28408.html...
這就是釋迦牟尼的三法印中的第一印。如果你不明白他在說什麽,基本就等於偏離了釋迦牟尼最重要的重點。
為什麽後來人把《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簡化成《諸行無常》呢?可能是沒有多少人真明白釋迦牟尼的意思,覺得何必那麽多字呢,不如簡化為“各種行為事件都不按常理”更好交流了。是的,粗看起來解決了難以交流的困難,但如此簡化偏離了釋迦牟尼要表達的關鍵明白。如果釋迦牟尼回來了,發現2千年後的今天人們把他“法印”都改刻成另類意思了,隻能無奈地搖搖頭了。幸好後麵兩個法印沒有偏離:諸法無我,寂滅涅槃。
注意了,最原汁原味的佛經,比如說《心經》或《欄架經》吧,它們不談人類思想上的倫理道德。它們隻說根本的幻覺,你看《心經》一口氣把所有的思想概念都作廢了,通篇都是“無”字。他說“無”還不夠,加上了“無無”,把“無”的反麵也作廢了。其實他說的就是高級瑜伽,用我的說法就是:無當真,也無無當真。
為什麽釋迦牟尼的原始經文不提人類熟悉的善惡因果報應這類的東西?因為如果你明白了一切思想念頭上產生的概念都是幻覺,就不需要去談膚淺的善惡因果報應之類的東西了。明白了三法印的那位是不會做惡的,不會殺人的,不會破壞環境的,不會故意傷人的。難道是明白了三法印就等於獲得了人類思想美德了?NO,NO,真明白者不在乎獲得什麽美德,而是發現一切都是‘它’,‘它’即是自己。自己會傷害自己嗎?明白者不需要做出愛,它就是愛本身。明白者不需要世界完美,他就是完美本身。明白者不需要光明,他就是光明本身。
明白了佛教三法印中地第一法印算不算大徹大悟?不算大徹大悟,但不愧為非常高的悟了。所謂的“悟”好像有三個層次,當然現實並無層次而言,但我們方便地比喻說有三個悟的層次:
明白了佛教第一法印的“念念生滅無常”最多是第二層次,下麵是我以前探討過的開悟層次:
好比自助餐有三道菜,你覺得哪道菜配你的胃口,你就吃哪道菜。吃那道菜取決於悟性,沒有對或錯。當悟性逐漸提高後,就逐漸從較低層次上升到第一層次。雖然說真理本身是沒有層次概念的,但在相對上看似有層次,層次越高,越難以用語言表達,但我們試試吧:
第一層次,雖然不是絕對,可以認為是最高層次:
世界從來沒有被創造出來。當下沒有任何東西被創造出來,也沒有任何東西消散,SELF(或THAT)是唯一無二的永無變化的存在。所謂的空間,時間,因和果,任何所謂的創造理論隻存在於無知者的思想意識中。對於智者(SELF)來說,沒有這些東西和理論。再說一遍,智者(SELF)沒有‘空間’,‘時間’,‘世界’,‘萬物’。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存在。
但第一層次並不否認感官上的現實世界,隻是否認它們被創造出來。否認任何創造過程或機製。對於智者來說,世界是真的,但不認為世界是由億萬互相分離和互相互動的物體組合起來的。世界僅僅是沒有起因的,在自己(SELF)中浮現的景象。這個景象和自己(SELF)是一體無二的,不可分割的,因此自己(SELF)似乎也參與世界景象,自己(SELF)就是景象本身。這裏沒有兩樣東西,一個是SELF,另一個是景象。
換個說法,雖然世界的景象很明顯地浮現,但智者不看到它是真的,因為智者知道世界和自己是無可分割的,無二的。
對於無知者來說,他們完全看不出世界和自己是不可分割的無二的整體,也看不出自己就是世界的起源點。他們把感官上覺察到的景象誤解成一個由互相獨立互相互動的億萬物體構成的,在自己外麵的世界。
回到什麽是真,什麽不是真。如果你思想上認為世界由億萬互相分離互相互動的物體構成的外部世界,那麽這樣的世界不是真的。如果你知道世界就是自己(SELF),自己(SELF)就是世界,沒有一絲一毫的分離,世界僅僅是自己(SELF)中浮現的景象,那麽這樣的實際體驗的世界就是真的。
第二層次,即時即刻的呈現
如果你無法接受第一層次,那麽你可以認為世界是被創造出來的。每當‘我’思想升起,世界概念同時升起。當‘我’思想不存在了,世界同時消散。‘我’思想的升起可以認為是意識的升起,這就是即時即刻呈現理論。世界之所以呈現出來是因為無知者的思想去想象它了。意識創造出世界的景象,供於意識自己欣賞(或消化)。第二層次的“創造”概念對於第一層次的智者來說是不存在的。因為智者不把意識中升起的圖像當作是創造。就像我們不把晚上夢境的升起當作是創造一樣道理。但如果你無法接受“沒有創造”和“沒有因果”這樣的高度,那麽就接受第二層次上的因為有意識,才創造出世界的理論吧。
第三層次,世界是逐漸創造的
這就是99%的人的世界觀了。這也是社會主流世界觀,他們認為世界是由個體獨立分離的物質構成的,符合因果關係的,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起源點的世界。典型的就是大爆炸理論。
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的根本區別是,在第二層次,世界的出現是被看成是即時即刻呈現的,也就是說,‘看’本身就對應地呈現出被‘看到’的世界。換個說法是,意識的升起和被意識感覺到的世界的呈現是同步的。在第三層次,人們認為世界在被‘看’到之前早就存在了,是某一個共同的起源點出現的。
第一層次,智者否認有創造。沒有任何世界變出來了,也沒有世界縮回去了,沒有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變化,隻有自己(SELF)獨一無二的在。
看你喜歡吃那道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