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幾個月前我就偶然發現,在很安靜的情況下,耳邊是有滋滋的background噪音。昨晚睡前我又認真聽了一下,是滋滋的聲音,有點像安靜的池塘邊蟋蟀不停叫的聲音。但肯定不是低頻的ohmm.....的聲音。好奇的想問一下。這就是能量流的聲音嗎?不是低頻的轟隆聲。
【明亮】:這個說不清楚,也許是吧,但不是物理上的那種聽覺可以聽到的“聲音”。OMM....並不重要,留意一下就可,不要刻意去確定它。還是按照“不當真”,“不在乎”,一切都是神聖能量這個角度去品味,按我寫的文章的意境去感受,最近寫的幾篇文章其實是很深入的了。
【明亮】:有時候,好像好玩的遊戲實驗那樣,去聽聽一切表象經驗背後的“滋滋”或“mmmmm.........”的不是聲音的聲音,是有趣的,但不要當作任務或練習,當玩玩的遊戲去品味更好。品味一切都是同一個能量,僅僅是震蕩頻率不同而已,思想就因為頻率不同而解釋成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來了,其實沒有這些故事情節,僅僅是自己神聖的能量在”滋滋“流動。
耶穌說:一切都是父親的”運動“和”靜止“,父親就是總能量,運動和靜止就是震蕩頻率不同,但不改變一切都是”父親“,即是真正的你自己,或說‘它’。
我僅僅是比喻,好像在說物理那樣,其實也不是這樣,我講的並非是物理上或心理上的。
【讀者】:好的。我都明白但還沒到下意識的相信的地步。還需要慢慢的滲透。。
【明亮】:不要靠”相信“,而是去自己實驗品味。通過直接的品味或感覺,自己證實給自己。“相信”是不直接的,是還沒有證實才需要相信。我說的一切都是直接接觸直接切入,不依靠信仰。
【明亮】:還是要回到最基本的認識:真正的你自己不是一個局限的”人“,也不局限在”生活“和”世界“中,你就是無限本身,所以可以品味的是無窮的。
【讀者】:明白先生的意思。。因為你我的立足點不一樣,你在高處,看到的體驗到肯定比我多。。因為語言的局限性,個人認為其實品味這個詞很confusing。品味這個詞對我來講就是感覺和體驗。。但是一般來說感官體驗是離不開思想的。。又要超越思想的話隻能按照先生指的方向,慢慢摸索了。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信念是很重要的,是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的關鍵。。和信教一樣。不是有一句話:For those who believe, no proof is necessary. For those who don't believe, no proof is possible...
【明亮】:如果“品味”這個詞不適合,就用“觀察”或英文FEEL吧,反正不是用大腦思想的,而是直接去接觸去FEEL的。這個“直接”是絕對親密的,如果通過思想的“信仰”去信,就不親密不直接了。
【讀者】:品味是感覺還是看呀或觀呀?如果說feel,那就是體驗。和觀不一樣。
【明亮】:也是感覺也是“觀”,說不清,是一種“覺知”吧。那些你說的“區別”可能是你思想上在分辨。也可以說是“聽”。總體就是“覺知”,英文詞就是AWARE。比如你可以試試這樣的看法:我在聽視覺。我在看聲音。我在摸聲音。這樣似乎不符合思想邏輯的看法,也許會給你一種全麵覺知的感覺。這是自己對自己的“覺知”或AWARE功能,全方位的FEEL。不再分清到底是視覺還是聽覺還是觸覺還是思想覺。不必去分清。一開始從感受經驗中的是是非非,逐漸深入到感受經驗的基本能量性質,好像透過“是是非非”去接觸後麵的能量在滋滋或mmmmm......的 流過。
很多“大師”說這是從“表相”感受到“本質”。但我覺得這樣說法會讓你誤解為真的有“表相”和“本質”的層次差別。但現實是沒有這種層次差別的。如果我也說表相和本質這種邏輯的話你一定會聽的比較舒服,因為這樣的邏輯合乎思想邏輯的。但我不這樣說。如果我讓思想舒服了,就造成誤解了。我隻建議你去“覺”這個經驗,一開始你會“覺”到這些都是思想上解釋出來的“好好壞壞”或“平常平凡”,但一直堅持去“覺”它,老是問:“這是什麽?”之類的問題,不要回答,一直問下去,嚴重質疑思想告訴你的任何情況結論。逐漸地會在能量上自動自發地深入下去,這種“深入”不是你思想可以控製的,而是品味多了以後,質疑多了以後,好像在能量層麵開門了,它會自動地“滑進去“,語言很難說清,你無法確定到底是怎麽明白的,就會突然地明白的。很有趣的。你會從一開始思想上的解釋逐漸”滑進“越來越基本的能量層麵,好像一切保持是”平凡平常“的同時也是滋滋或mmmmmm……的能量流了,平凡中好像不平凡了。你不需要去排斥“平凡乏味”的同時品到了基本能量的甘甜美味了。
用英文說也許給你一個不同的味道:as if you were tasting something new, at first you don't taste anything extraordinary, but you keep tasting it, for a long time, at some moment, something seems to open up, you are tasting something different now that you didn't use to taste before. You can't say what's the flavor because it is unspeakable, but you do feel it at some moment.
It's like going for Primal energy. You begin to feel that all these experiencing is non other than primordial energy flowing. This primordial energy is what YOU ARE, not what the thought is telling you.
【讀者】:我理解你說的情況。但是我們的位置不同,程度不同。我不能看到你看到的情況,對我來說比較困難,但我會試下去的。所有看你的貼子的人知道‘THAT‘(它)是不可說的。但我們還是希望從你的語言中“瞥到“那不可說的。
【明亮】:不,不,我和你沒有位置的不同,沒有程度的不同。這些思想想法恰恰就是沒有明白我說的情況的症結所在。
【讀者】:很有趣,是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動了我去關心這個情況。
【明亮】:品味什麽?覺知什麽?觀什麽?就是立刻品味到或觀察到:僅僅是思想解釋框架在想象出下麵這些故事:明亮一定看到我沒有看到的情況了。明亮一定有我沒有的“境界“了。明亮一定在高於我的程度之上了,因此,我也希望達到明亮的程度,看到明亮看到的情況……。
不,不,不是這樣的!明亮不比你知道的更多,明亮看到的也是你看到的,不比你看多一丁點。其實情況恰恰不是思想告訴你的那種情況,明亮非但不比你知道的或看到的更多,恰恰相反,明亮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一樣東西:我自己(也就是無限的自己,或說‘它‘)。當你看到眼前的一個桌子,明亮也看到了它,但明亮並沒有真的確定它為“一個桌子“,明亮明白這就是無限的自己而已,是那不可說的’它‘而已。而“你”卻跟著思想的邏輯去確定“這就是一個桌子”了。明亮並非否定思想述說的”一個桌子“這個解釋,但不對這個思想解釋當真,不刻意排斥這種解釋。你有的思想解釋,明亮也體驗這些思想解釋,但明亮比你少的是:把思想解釋的情況當成是真的,認真了,嚴肅了。這是唯一的不同。明亮對一切情況都不當真,但隨任何情況自發自動的操作,並非有一個稱為“明亮”的“人”在獨立操作,沒有這個個體存在,隻有無限的經驗能量在,是經驗操作經驗本身。
對於明亮來說,雖然也有和你一樣的思想,明亮也會感覺到這些思想好像是嘮叨的老婆子一直在說:這個情況發生了,那個情況發生了,這個好,那個不好,這個正確,那個是錯誤,等等等等。明亮完全不介意思想上的判斷解釋,讓那個嘮叨的老婆子去嘮叨吧。明亮立刻明白了:一切都是無限的自己的能量顯現而已,不因為能量震蕩頻率的不同而真的以為情況不同了。既然一切都是無限的自己,毫無例外,那麽一切看似不同的故事情節,對於自己來說就是無增加無減少。品味什麽?觀察什麽?FEEL什麽?就是品味在看似萬變的同時,一切都是無限的自己,其實是不變的。這些“萬變”看似逼真看似複雜,其實就等於沒有發生,因此是空性的,《不在》的。
【讀者】:我還看不出。我認為你一定比我知道或感覺到要多的多,一定有什麽不同。
【明亮】:上麵這個思路邏輯恰恰說明了思想在欺騙你,或說你對思想告訴你的情況當真了,上了思想的當了。思想說有這樣一個情況:明亮比我知道的多的多,或覺知到的多的多。這就是思想編造的謊言。恰恰是這樣的謊言,好像是一層烏雲那樣遮擋住了無限的自己原本就在的大完美。好像自己就是發光體,思想好像是一層不透光的黑衣服,把自己這個發光體遮擋住了,連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光芒了。
也許你看我的文章一直都是在上麵這樣的思路下看的,所以一直跟隨思想的假設認為明亮比自己厲害比自己高明。其實我每篇文章都直接指向:一切都是思想在幻想,幻想成各種各樣的情況來。明亮也體驗到思想,對於明亮來說,思想僅僅是刮風下雨那樣的自然現象,是無害的。明亮不會對思想述說的情況當真。思想一直在說:我知道這個事情發生了,我知道那個情況發生了,但明亮立刻明白這些都是夢幻故事,不真的有任何“事情”或“情況”在發生。既然它們沒有真的發生,是《不在》的,那麽就不必要去修改或阻撓故事情節。我晚上和你一樣,坐在沙發上看故事片,看連續劇,和你一樣會哈哈大笑,有時候也會為故事中的人物流淚,但不妨礙每時每刻明亮都明白這一切都是夢幻,都是看似的在其實是《不在》的。沒有較真沒有當真。當然,連“當真”了也不當真,放過,無所謂。明亮並不是像世俗佛教說的那樣,每時每刻在分辨:這是幻覺,那是真實。NO,NO,完全沒有這種分辨。對於明亮來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反正就是明白:一切都是無限的自己,無論發生或不發生,無論是“什麽”還是“不是什麽”,都是同一個無限的自己(SELF或THAT)。既然一切都是不變的自己,還有必要去分清哪個是哪個嗎?
你希望“知道“明亮知道的。但恰恰相反,你習慣地跟隨思想上去”知道“,你的思想上的“知識”比明亮”知道“的太多太多了。明亮什麽都無法確定,明亮無法確定思想告訴的情況是成立的,因此,明亮什麽都不知道。明亮也無法確定有”明亮“這個人在,隻能說《如是》,是怎樣就是怎樣。佛陀寫了一本《心經》不就是給你這個沒有信息的信息嗎?但一經過思想的分析判斷,你就以為佛陀一定比你知道的更多了,你希望成“佛”。你以為你讀明白了心經,其實你完全沒有明白《心經》。心經就是告訴你,什麽都無法確定,心經就是告訴你,什麽都沒有“生”,什麽也不會“死”,因為什麽都沒有真的發生,思想告訴你的“發生”就像昨晚的夢一般,看似發生了,其實無法確定發生了。這就是佛陀說的“色“和”空“同在的原則了。
【明亮】:我當然明白你說的意思。我沒有在批評你的意思。我僅僅是指出那個難以描述的情況。我並沒有要你相信我說的情況,僅僅是在說這個情況,你信不信我無所謂。我會對於夢幻裏麵的某“人”信不信在乎嗎?不會的!
我以前也和你想的一樣,當然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僅僅是指出,你的認識僅僅在夢幻裏麵是合理的,你的“認識“本身就是夢幻,是思想編織出來的故事而已。現實不是思想告訴你的情況。這就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了。
【讀者】:同意。這就是為什麽我在試圖給自己反“洗腦“,但非常難。用你的方法需要很強的”信念“。
【明亮】:不是這樣的。這不是“洗腦“或”反洗腦“這回事。明白和”腦子“或”心理“或”思想“無關。腦子,思想,心理,信仰都是夢幻裏麵看似合理的概念。明白完全看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看似好像”在“(色)其實是《不在》的夢幻。
腦子就是思想上的解釋結論,現實沒有腦子這個東西。“人“就是思想上的解釋結論,現實沒有”人“這個東西,”信仰“也是思想上想象出來的解釋結論,也沒有這回事。這些概念都僅僅看似在夢故事裏麵是逼真的,其實它們都是夢能量而已,完全是幻覺。明白不發生在大腦中,明白不發生在思想上,明白不依靠”信心“,明白超越物質也超越心理。所以上麵提到的這些概念都是經驗中(夢中)的概念,不必當真了。
【讀者】:但我需要大腦啊。如果沒有大腦就無法在這個世界中存活啊。我們必須按照思維邏輯行事啊。我們必須有基本邏輯標準啊(COMMON SENSE)。
【明亮】:這就談到了根本的症結所在了。“卡”也許就卡在這個症結上了。你認為我要你放棄大腦,放棄思維邏輯,放棄生活必須的基本認知,使得你無法正常生活了,該去山上廟裏去做閉關靜坐了。NO!你完全誤解了我的意思。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是上了思維邏輯的當了。就等同於把經驗顯現的情況當真了。
我們不否認在經驗中看似有大腦,看似有身體,看似有“你我他“這些”人“,看似有”世界“,看似有”你我他“的生活。我沒有建議你去排斥這些看似的”情況“,我沒有建議你去否定這些看似的”情況“。我建議的是那一個微妙的”品味“或”觀察“,在允許經驗(夢幻)自然運行的同時,放下對經驗(夢幻)情節的認真,或當真,或較真,或嚴肅。但我沒有建議你出家上山修行閉關打坐,和平凡生活隔絕開來,或變得六親不認,或刻意地去營造“安靜純淨”經驗體驗。社會上有的是這樣的非常認真嚴肅的修道士或和尚。前幾天我上傳了一些在高山雪地裏閉關靜坐的和尚們的視頻,我可沒有建議你去效仿他們的做法。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就是對於經驗(夢幻)訴說的情節當成真的了。假設是一個真的情況,才需要你去否定,才需要你去停止。當你明白這一切都是無害的經驗夢幻,既然是無害的,既然不真的發生,既然都是看似的但不真的在的,為什麽要去”修行“啊?為什麽要去阻擋啊?為什麽要為經驗(夢幻)中的故事情節,比如看似的麻煩困難較真啊?因為這些都和你晚上做的夢故事沒有任何差別。既然它們都僅僅是《不在》的空的幻覺,連”放下“必要都可以放下了,連”認真“也可以不認真了。你明白我說的道理了嗎?
昨晚你也夢見在夢裏有一個“你“,這個夢”你“也要向夢裏的大師去學習品味觀察夢經驗方法,夢裏的“你”覺得很難。夢裏的大師對”你“說了一句令你吃驚的話,別”學習“了,因為這一切都是看似的,別認真了。夢裏的大師繼續說,如果你認為可以”學到“某種大師沒有的本領,就是把夢故事當真了。夢裏的大師告訴夢裏的”你“說,我並不比”你“高明,我並不比“你”知道的更多,我其實什麽都不知道,因為連“我大師”都無法確定“我大師”本身在發生。夢裏的大師一定會給夢裏的“你”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使得夢“你”感覺上非常不舒服。夢“你”這才開始有點聽明白了,什麽?“我”根本不在的?什麽?“我”就是夢本身?什麽?沒有“大師“?原來”我“和”大師“都是同一個夢幻經驗而已。隻能說:經驗在,其它什麽都無法確定在!
這個震撼可不小啊。但沒有“人”喜歡這個震撼的。思想最害怕的就是發現思想得出的結論本身就是《不在》的,是夢幻。思想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存活下去,我要知道究竟的所以然。
難道昨晚夢裏的情況,不就是當下即刻的情況嗎?思維上判斷說:我和明亮大師在打字交流,我在向明亮學習“品味”或“觀察”的方法。但明亮直接地告訴你,這一切僅僅是《經驗》而已,並沒有真的實際的事情或情況在發生。品味就是品嚐這個看似在其實不在的奇跡。對思想告訴的內容情況,說聲“去他媽的”。
明亮什麽都不知道,隻知道:什麽都無法確定什麽都無法知道。這個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道理很簡單,沒有“明亮”在,隻有無限本身。不在的“明亮”是無法知道任何情況的。
明亮說自己什麽都不知道,別以為這是謙虛。我說的就是事實:無限是永遠無法知道無限本身的。如果哪位“大師”告訴你說:我知道的你不知道,請向我學習吧,我會讓你開悟的。請立刻離開這個“大師”,他不明白他在說什麽。
如果有什麽東西可以“知道”,這些“知道”都是思想概念,都是把無法確定的現實確定成某個“在”了,落入了幻覺故事中去了。
金剛經說了幾千年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的太直接了太明白了。但沒有人真的認為佛陀說的就是這個情況。大家都認為佛陀說了某些極其高深高明的“法門”了,哈哈,他們太認真了。他們都是以“認真”的心去讀一本完全不認真的《心經》,怎麽讀的明白呢?
我沒有要你放棄生活,我沒有建議你放棄思想邏輯,沒有建議你去放棄COMMON SENSE。讓這些自然能量自然地發生吧,這些經驗能量都是無害的,就像晚上做的夢無論裏麵說什麽情況都是無害的一樣。這些經驗不是痛苦的根源。為什麽會出現痛苦呢?因為你真的相信這些是真實發生的了,把經驗顯現(夢顯現)當成是真正的現實了,當真才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經驗幻覺本身也許有經驗上的痛感覺顯現出來,但隻要沒有“人”當真,就不會“受苦”。就像你去電影院看悲劇,也許你會為主人公的故事哭泣,但不會真的“受苦”,因為你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很少人對連續劇或電影故事當真的。
唯一的《真相》就是你自己。你自己才是獨一無二的《在》。其它都是經驗夢幻,別當真了。獨一無二的自己以經驗的形式顯現出來,不表明你自己變成了經驗中看似發生的情況了。一直駐在你自己這個《真》上不轉移,那麽一切都逐漸地味道變了,變成蜜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