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講故事

享受生命恩典,體會聖經故事
正文

士師記4:士師基甸

(2017-08-04 21:52:38) 下一個

【士師記6-8章】

以色列的第五位士師基甸登台上場前,經上說,“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裏七年。” 耶和華曾興起遠方的美所不達米亞人,近處的摩押人,土著的迦南人輪番上陣,欺壓以色列人。這次,神興起遊牧民族米甸人來欺壓他們,這個遊牧民族說不定從哪個方向入侵,不易防禦。

以色列人前麵幾次遭侵略時,好像還可以湊合著過日子,隻需按時給侵略者上個供,送送禮就好了。這回可不一樣,經上告訴我們,“米甸人壓製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 有沒有搞錯,耶和華把祂的子民帶到迦南流奶與蜜之美地享福,子民們竟然淪落到在山中打洞藏身的可憐地步。而且,“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 這些米甸人不僅自己過來隨意搶劫毀壞以色列人的土產和牲畜,還招呼著別的族人一起來,還大大方方地明著搶,不屑暗中奪,索性“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 這多如蝗蟲,密密麻麻的侵略者,加上他們的牲畜,搶完了還要毀,搞得“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貧乏,就呼求耶和華。” 看見了吧,以色列人在一撥又一撥的侵略者手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這回慘到要住在洞穴裏,連飯都不一定吃得飽。日子過得這麽慘,他們竟然還熬了七年才“呼求耶和華”。

這次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沒有像以前那樣,馬上給他們興起一位士師拯救他們,而是先“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裏”,對那些把神的話當耳旁風,忘得差不多了的以色列人說,“我曾領你們從埃及上來,出了為奴之家,救你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並脫離一切欺壓你們之人的手,把他們從你們麵前趕出,將他們的地賜給你們。又對你們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你們住在亞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們的神。你們竟不聽從我的話。” 這位替神傳話的先知明確地說明了,以色列人拜假神,得罪了獨一真神,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受侵略者壓迫。可惜不知道有幾個以色列人知道,他們為什麽一茬接著一茬地受罪。將要被神興起的士師基甸就不甚明白,為什麽以色列人要受這份罪。

當“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時,“基甸正在酒醡那裏打麥子”。這裏說的是基甸在酒醡裏,不是酒醡邊上打麥子,簡單的說,基甸是在一個坑裏打麥子。他偷偷地在一個坑裏打麥子,是為了不引起米甸人注意,生怕這好不容易留下的一點兒糧食,也吃不到自家人的嘴裏。可是,稍微有一點兒打麥子概念的人都會想到,需要借助風力使裸麥粒和脫落下來的麩皮分開。酒醡這種坑裏是沒有風的,基甸選擇在這種地方打麥子,要多無奈有多無奈。誇他一句吧,作為養家糊口的男人,他還真盡心盡力了。以色列人藏在洞裏過日子,躲在坑裏打麥子,這七年受壓的苦日子,可以想象一下了。

不管怎麽樣,基甸這個賣力地在困難時期想方設法為家人謀福利的男人,聽見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使者稱基甸是“大能的勇士”,是在誇他什麽呢?那個時候,他充其量也就是個肯為妻兒賣命的男人,看來為家庭負責任的男人,在神的眼裏是“大能的勇士”。當然,這個“大能的勇士”也有可能是預言他以後的光景。被稱為“大能的勇士”的基甸,聽了“耶和華與你同在”這句話,不太認同啊!他委屈地回話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裏呢?現在他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裏。” 基甸一點都沒認識到以色列人拜假偶像才是他們受壓迫的根源,反而埋怨神置他們於不顧,錯的太離譜了!對於基甸在這個大問題上的認識錯誤,神沒跟他理論,沒準兒是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而且神已經讓先知對以色列人說過了。其實,世世代代的人都願意為他們受的苦難,跟神討個說法,神難道沒解釋過嗎?人們又何曾聽得進去呢?

看著一肚子委屈的基甸,耶和華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 神不管差遣誰去,都會把能力賜給這人。基甸此刻還真夠有自知之明的,也可以說他夠自卑的,我從他以後的表現看,不敢說他謙卑,隻敢說他自卑。他回答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基甸沒說他自己的本事大不大,他說他出身太卑微,背景不強大。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 雖然米甸人多如蝗蟲,在神眼裏,擊打他們和擊打一個人沒什麽區別,這種能力,神也會賜給祂要差遣的人。

聽了神的話,基甸不敢相信,他要確認一下,到底是什麽人在跟他講話,差他做事,看來基甸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說,“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求你不要離開這裏,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麵前。” 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接下來,基甸回家預備了山羊羔和無酵餅,把供物帶來,擺設在神的使者麵前。神的使者神仗引火,“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啊,我不好了,因為我覿麵看見耶和華的使者。’”  看來,基甸剛剛才確認了,跟他說話的是耶和華的使者,先前他並不確定的,所以他開始沒覺得怕,沒覺得自己“不好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親眼看見了“耶和華的使者”。在他跟本就不認為對方是真神使者時,就輕易地將禮物帶來供上,是不是拜偶像假神啊?那麽他此刻怎麽突然確定了,跟他說話的是真神了呢?這是因為隻有獨一真神是不需要人們的供應的,所以把供物燒個幹幹淨淨。而假神偶像們是對人們有所需求的,偶像和罪人們在互相需要的時候,會互相利用,偶像是不會把供物燒幹淨的,會留起來用。

耶和華看見基甸終於明白過來是誰在和他講話了,也有了敬畏之心,就安慰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死!” 基甸聽了這話,應該跟我們聽了福音又相信的感覺一模一樣吧!罪人被神免去罪的懲罰就是福音。難怪基甸馬上敬拜神,給神“築了一座壇”,表達他敬拜感恩之心。當天晚上,神就派基甸做事,神讓基甸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而是先從自家除去偶像。神要基甸出手拆毀他父親為偶像巴力所築的壇,砍碎木偶當柴燒,獻牛為燔祭,獻在“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築的一座壇上。聽了神的吩咐,基甸照著做了,不過“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 看來基甸還真不是個膽大之人,砸他老爹的偶像還得偷偷摸摸的,比起當年破四舊的小將們差太遠了。神知道基甸的信心有多微小,膽量也小,祂也知道我們的情況。神沒有責怪基甸,更妙的是,神使基甸的父親約阿施心意轉變,腦筋急轉彎,沒跟基甸生氣,還在滿城人麵前,替基甸出頭說話。當城裏的人發現基甸拆毀了巴力的壇,砍了木頭偶像當柴燒的,大為惱火,氣勢洶洶地找約阿施要人,想“治死”基甸。約阿施不僅沒把兒子交出去,還義正辭嚴地說,”你們是為巴力爭論嗎?你們要救他嗎?誰為他爭論,趁早將誰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他的壇,讓他為自己爭論吧!”約阿施這段話,讓城裏人啞口無言,還給他的兒子基甸得了一個新的名字,耶路巴力,意思是“他拆毀巴力的壇,讓巴力與他爭論。” 基甸和他的父家掙脫了偶像巴力的捆綁,正式地和偶像假神宣戰了。

經上說,“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神給了他呼召和勇氣吹響了跟侵略者宣戰的號角,也必會給他預備打仗的勇士。基甸的族人“亞比以謝族都聚集跟隨他,瑪拿西人,... 亞設人,西布倫人,拿弗他利人,... 都出來與他們會合。” 基甸總共征了3萬2千名戰士。士師記8章10節告訴我們,米甸的東方聯軍有13萬5千裝備優良的兵。基甸的兵需要以一對四,顯得格外地兵力不足啊!看來基甸也沒辦法再招兵買馬了,他看看自己手裏的這點兒兵,想想龐大的敵人東方聯軍,再想想多如蝗蟲的米甸人,想不害怕都難!

處於恐懼狀態的基甸做了什麽事呢?他接下來做的事是所有主日學老師願意給兒童們講的一個故事,就是基甸與羊毛的故事。這個小心謹慎,自卑又膽小的人,反複跟神要印證,要神再三明確地告訴他一聲,是不是真的揀選他這個卑微之人出頭去“拯救以色列人”。神使用的人應該跟神親自要印證,軟弱的要找神求剛強,沒信心的要找神求信心,這就對了。基甸先是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求神讓露水隻打濕羊毛,留下整個禾場是幹的,神行了這個奇跡。基甸看到這個神跡後,還是不安心,畢竟羊毛本身吸潮,他不敢百分百地相信是神跡,所以,他接下來跟神提了另一個要求,求神讓露水滋潤整個禾場,留下那一團愛吸潮的羊毛是幹的,神也照著他的要求行了這個神跡。這下基甸可能放心了。

接下來,士師記7章裏記載了基甸打敗米甸人的故事,也是主日學老師們津津樂道的。在基甸的兵需要以一對四去打米甸人時,耶和華不喜悅了,神不高興的原因不是嫌基甸的兵少,也不是嫌以色列百姓不肯應征,神竟然是嫌基甸的兵多了!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 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 ‘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 神知道掩蓋在人們自卑心理下的驕傲情結,說穿了,是人的驕傲導致了自卑,而人們驕傲的根源是人們想得到神的榮耀,自己封自己是神。這些在米甸人手下受了七年罪,都不能自救的百姓,應該很自卑,還應該一直記著自己的卑微才對吧?不是的,神知道他們內心的驕傲,知道他們在神的恩典下打勝仗後,肯定自誇,自我吹噓,不會歸榮耀給神。神最不喜悅人竊取祂該得到榮耀,祂不允許人這樣做。

一般來說,都是打仗前要征兵的,沒見過打仗前裁軍的,可神就是要基甸打仗前裁軍。第一步裁軍是自動解散害怕打仗的人,結果2萬2千人開溜了,隻剩下1萬個兵,這裁軍的規模夠大的。裁軍裁到這種地步了,神還不過癮,因為神太了解人了,特別是了解祂啟用的將軍基甸,了解藏在基甸自卑和謹慎後邊的驕傲。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神應該樂見更多的人過一場打勝仗的癮吧。可是此時,神對基甸說,“人還是過多。你要帶他們下到水旁,我好在那裏為你試試他們。。... 凡用舌頭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單站一處;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單站在一處。” 結果神讓基甸隻留下用手捧著舔水的三百個人,其餘的一律遣散回家。我不認為這三百個人有什麽過人之處,隻不過是神選了他們而已,因為如果是我自己到溪邊飲水,肯定用手捧著舔水喝,我有點兒小潔癖,還膽小怕事,真不是個能打仗的人,當逃兵或者投降的事幹得出來。基甸看著自己手裏的三百個兵,再想想敵軍的13萬5千人,敢相信自己的人以一頂百嗎?他自己是個臨陣上任的將軍,他的兵是臨陣湊的兵,而且以色列人已經窮得連飯都吃不飽了,大概像樣的武器都不一定有吧。經上也說,“這三百人就帶著食物和角”,壓根兒都沒提他們帶武器的事兒。基甸帶著這樣的隊伍,幹點小打小鬧的事還行,讓他們打敗米甸的東方聯軍就是天方夜譚了。基甸自己心裏肯定是不勝惶恐的,神最知道他的心思和需要,當天晚上就跟他說,”起來,下到米甸營裏去,... 你必聽見他們所說的,然後你就有膽量下去攻營。” 

基甸帶著一個仆人摸著黑到了米甸營裏,正不知道該幹什麽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帳棚裏傳出了一個米甸人的說話聲,“我做了一夢,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到了帳幕,將帳幕撞到,帳幕就翻轉傾覆了。” 聽了這天上掉大麥餅的好事,基甸想想自己飯都吃不飽的族人,不知如何做想。好在另一個睡不著覺的米甸人接下來開口說話了,”這不是別的,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的手裏。” 神讓一個米甸人做異夢,另一個米甸人解異夢,把祂的行動計劃再明白不過地告訴了基甸。神沒讓基甸自己做異夢,而是讓基甸聽到敵人做的夢,這下子,基甸不信都說不過去了。從另一個方麵說呢,神可以托夢給愛神的人,也可以托夢給不認識神的人,做異夢的人沒什麽可自誇的,反倒是要省察一下自己和神的關係。這兩個做夢加解夢的米甸人真是夠可以的,不僅不安排自己逃命,也不給他們的長官戰友提個醒什麽的。神讓米甸人做了夢,也解了夢,難道不是給想活下去的人留條活路嗎?我猜這兩個人夢醒了之後,揉揉眼睛,就不理睬神給他們的警告了。

“基甸聽見這夢和夢的講解,就敬拜神”, 他是從心裏完全相信神了,敬拜之情自然地由心而生。他帶著仆人緊趕慢趕地從米甸13萬5千人的大營,回到他隻是三百個兵的小營,毫無懼怕,聲音宏亮地喊話了,“起來吧!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 基甸把他的兵從夢中叫醒,“分作三隊,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裏,瓶內都藏著火把。... 來到營旁,... 三隊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 ... 全營的人都亂竄;三百人呐喊,使他們逃跑。... 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 以色列人就從...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 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 殺了後,提著首級,帶到基甸那裏。這場兵力極端懸殊,絕對以少勝多的仗,打得真夠痛快的!

讀這一段經文的時候,我注意到剛剛信心飽滿起來的基甸,竟然囑咐他手下的兵對著米甸人喊,“耶和華和基甸的刀!” 他剛剛出頭領兵打第一場仗,而且明顯地是神自己在為百姓爭戰,基甸怎麽敢把自己的名字與神的名字同列?他心中的驕傲真是擋都擋不住,我們信心滿滿的時候,是不是心中的驕傲也容易滿得流出來呢?

士師記8章開始時,記載了以法蓮人和基甸鬧別扭,以色列人中間的旺族以法蓮人埋怨基甸,嫌他打米甸人的時候,沒早點兒叫上他們一起去打,到了追趕逃兵時,才通知他們一起去追。米甸軍的兩個首領就是以法蓮人抓住殺了的,也是他們把首級帶到約旦河東,獻在正在河東追逃兵的基甸跟前的。大概是覺得打勝仗,逮逃兵太過癮了,這些以法蓮人竟然開始後悔沒早點參戰了。其實,如果打仗前,基甸把兩方兵力的懸殊情況跟他們講講,還有人願意冒死應征嗎?再說了,基甸是公開征兵的,沒刻意瞞著他們啊,難道他們真的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嗎?人們往往在勝利時,後悔自己沒早早參戰得榮譽,分擄物;可在看不見勝利時,有幾個願意擺上身家性命去當兵呢?在信仰這事上,我們最好別學這些以法蓮人,我們要早早信靠主耶穌,別等著將來吃後悔藥,到時沒有後悔藥的。聽了以法蓮人的埋怨,基甸聰明地回答,”...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 聽了基甸的恭維話,以法蓮人也不在乎基甸說的是不是真心話,他們反正聽著受用,“怒氣就消了”。

基甸和他的三百個兵,在打主攻時,一員未折,神派人打仗從不損兵折將,因為是神自己替百姓打仗。這三百個人雄赳赳氣昂昂地跟著基甸過了約旦河追米甸的逃兵。約旦河東有一大片地土是以色列兩個半支派的領地,也需要從米甸人手中解放出來。當基甸和他的兵追到疏割時,覺得餓了,軍糧沒帶夠。基甸對住在疏割的以色列迦得族人說,“求你們拿餅來給跟隨我的人吃,因為他們疲乏了。” 基甸不是跟迦得人買吃的,是要求人家給他們餅吃。神自己會供應祂的軍隊,會接受甘心樂意的奉獻,從不強求別人,因為神對人沒這個需求。住在疏割的迦得人首領,大概想到基甸剛剛打了大勝仗,有財有物,而自己是貧窮的,所以基甸的人犯不著在他們這裏吃白食,就回答基甸說,米甸人的首領“西巴和撒慕拿已經在你手裏,你使我們將餅給你的軍兵嗎?” 迦得人沒想和以法蓮人那樣去爭個功什麽的,也不在乎自己支不支援前線,這很可能說明約旦河東兩個半支派的人,已經和約旦河西九個半支派的人生疏起來了。基甸聽了迦得族人的回答,火冒三丈,他說,“耶和華將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後,我就用野地的荊條和枳棘打傷你們。” 基甸開始不可一世了,窮寇還沒追剿完,匪首也還沒抓到,他竟然想到懲罰以色列自家兄弟了。接著,基甸從疏割上到毘努伊勒, 沒想到這個地方的人和疏割人一樣,不肯白白地幫他,他氣得發誓說,”我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我必拆毀這樓。” 

等他真的抓到米甸首領西巴和撒慕拿時,他折身回到疏割,”捉住疏割的一個少年人”,拷問出疏割首領長老七十七個人的名字,“捉住那城內的長老,用野地的荊條和枳棘責打”他們。他如此羞辱以色列人迦得族的長老還不算,等他到了毘努伊勒時,就更過分了,他“拆了毘努伊勒的樓,殺了那城裏的人”。神讓基甸“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現在他竟然因為有些以色列人不肯白白給他餅吃,就把他本來該去保護的人大大地羞辱一番,還大開殺戒,殺了毘努伊勒全城的人。他的惡行比米甸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像米甸人的目的是搶東西,不是屠城。

基甸帶著兵追上米甸的東方聯軍殘餘人馬時,活捉了“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本來還沒想殺死他們,結果發現這兩個人殺了他的兄弟,就親自動手殺了這兩個王,報仇雪恨。擁有13萬5千人的龐大米甸聯軍,被基甸的三百人徹底打敗了,這明擺著是神跡啊!可是以色列人把基甸當成救星了,擁戴他說,“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 這個請求,是以色列人曆史上第一次明確要求一個普通人給他們作王管理他們,而且還心甘情願,想建立一個世襲王朝統治他們。看來,他們剛剛才被神從米甸人手中救出來,就不能專心敬拜獨一真神了。似乎基甸比百姓們明白點兒,他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 基甸話說的明白,可惜不是他的心裏話,他隻不過不敢明目張膽地一下子坐上王位罷了。因為他接下來的所作所為,暴露了他心裏的真實想法。他對推他作王的以色列百姓說,“我有一件事求你們:請你們各人將所奪的耳環給我。” 基甸拿到這些耳環後,“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 以弗得是一件隻有大祭司在會幕裏服侍神時才可以穿的馬甲,和平常人無緣。基甸造了個純金的以弗得,擺在不該擺的地方,當偶像供著,引誘以色列人拜這個偶像,“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 神就是因為以色列人拜偶像,才興起米甸人壓迫他們,結果這個被神親自啟用的基甸,在領兵打敗米甸人後,給以色列人添了個新的偶像。這個金以弗得似乎和神還能扯上點關係,更能迷惑以色列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基甸儼然過上了王的日子,他“住在自己家裏。... 有七十個親生的兒子,因為他有許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劍,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基甸與他起名叫亞比米勒。” 基甸養著這麽多妻妾兒子,肯定財力雄厚,他當年從米甸人手中得到戰利品肯定少不了。他曾經把自己的名字與神的名字列在一起,現在給兒子起名亞比米勒,意思是王的兒子。一個從心裏無意作王的人,會給兒子起名叫王的兒子嗎?神呼召基甸當以色列人的士師,可沒讓他當王,但是,基甸心裏自封為王,以王自居,過上了類似王的日子。經上說,士師基甸還在的日子,以色列“國中太平四十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