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一生活的藝木(二十一)
(2014-07-04 10:11:57)
下一個
第九章 目標
有生就有滅。(注一)
體驗這個實相是佛法的要旨。身與心僅是不斷生滅的過程,我們對短暫且沒有實體的過程產生執著,就會有痛苦。如果我們體驗到這些過程的無常性,執著就會消失,這就是內觀者的工作:觀察自身內在不斷變化的感受,以明白無常的性質。當感受生起時,不起任何習性反應,隻是讓它生起又滅去,這樣的話,舊習性會浮上表麵然後滅去。舊習性和執著停止,痛苦也會停止,我們才會獲得解脫自在。這是一件長期的工作,必須不斷用功,每走一步都會獲得一步的利益。唯有不斷的努力、耐心、堅持、持續地練習,才可以抵達目標。
洞察究竟的實相
練習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先學會這個技巧,知道怎麽做和為何而做;第二,實際練習;第三,洞察實相,用這個技巧去貫穿自身實相的底層,而邁向最後目標。
佛陀並沒有否認人類(包括他自己)的形狀、顏色、口味、氣息、苦樂、念頭和情緒的存在,他隻是強調這並非究竟的實相。在一般的觀察,我們隻注意到大範圍的構造,而這些構造是由更細微的現象構成的;隻注意大範圍而忽略內在細微的成分,會讓我們隻看到它們主要的差異點,然後給以區分加上標簽形成偏見,而有了好惡--這過程便發展成貪愛和瞋恨。為了脫離貪瞋的習性,我們不僅要全盤關照,且要深觀以洞察表相之下的現象,而這正是內觀者所要做的。
剛開始從身體各部分、四肢及各器官作自我檢驗,進一步的檢查會發現身體有些部分是緊硬的固體、有些是柔軟的流體、有些在動、有些靜止不動,或許我們會感覺身體的溫度與周圍環境不同,所有的觀察將有益於培養更強的覺察自己。但這些仍隻是在觀察某個組合體的表相,因此依舊會有喜好,偏見及貪愛瞋恨。
隻要內觀者繼續練習覺知自身的感受,原先被忽略的細微感受會顯露出來。首先會感覺在身體不同部位有不同形式的感受,這些感受會生起、持續一會兒,最後滅去。雖然我們此時已經超越表麵的層麵,但仍隻是在觀察粗顯實相的整體構造而已,因此我們還未從貪愛、瞋恨中解脫出來。
如果我們認真的持續練,遲早能體會到感受變化的本質,此時通體有一直的細微感受,這些感受很快的生起與滅去。我們已經超越整體構造的感受,了解構成的內部現象--它們是由次原子微粒所構成的!我們直接體驗這些微粒的現象本質--不斷生起與滅去。此時,無論我們觀察內在的什麽,不管是血液或骨骼、固體、液體或氣體、醜陋或美麗,隻覺察到一團不能區分的振動。我們的區別心及給予名標終於停止下來。我們已經經曆身體內在結構的究竟實相;也就是說,不斷的變化、生起和滅去。
同樣地,內心過程的明顯實相也可以穿透到較細微的層麵。比如說,內心依著過去的習慣,生起喜歡、不喜歡的念頭,接著內心重複並加深這種喜惡反應,它舊發展成貪愛或瞋恨。一般人隻能覺察到這強烈的反應。以這種表層的認知,人們開始判別愉快與不愉快、好與壞、要與不要。與觀察表相物質的方法相同,對待強烈的情緒反應亦可使用相同的方法。我們開始以觀察自身的感受來觀察,,它必定會消融。正如同物質隻是次原子微粒的細微波動,強烈的情緒也隻是對感受的瞬間好惡、瞬間習性反應的整體形態而已。一旦強烈情緒消融成細微的形式,情緒就無法控製我們。
在觀察身體不同部位的不同堅硬感受之後,我們進一步覺知細微一致的感受,在身體內部不斷生起與滅去。由於感受急速的出現與消失,我們可以體驗到一陣陣的波動通過身體,無論停留注意力在身體上哪一部位,我們所體驗到的無非是生起與滅去。無論心中何種念頭生起,我們都能察覺到伴隨而來的身體感受,生起之後隨即滅去。我們經由身心表麵堅實的消融,體驗到身心與心理習性的究竟實相:隻有振動生起與滅去。經曆過這種實相的人說:
這世界是火、這世界是煙、這世界正在燃燒、這世界正在振動著。(注二)
要達到消融階段,內觀者必須要培養覺知與平等心,如同科學家增加顯微鏡的倍率,以觀察更細微的現象,培養覺知與平等心,即有能力觀察內在更細微的實相。
當消融發生時,這種經驗非常愉快。所有的疼痛已經消失,沒有感受的部位已經消失,隻覺得安詳、快樂與喜樂。佛陀形容它如下:
體證到身心的生滅時,他可享受到喜樂和輕安。他將證得和聖者一樣的無死。(注三)
當身心表麵的堅實感因修行而消融時,喜樂必然生起。這樣的愉快感,會讓我們誤認為是最終的目的,但它隻是一個中途站。我們必須再接再厲,才能體驗超越身心的究竟真相而達到完全的解脫自在。
佛陀的這些話在實際修習中變得很清楚易懂。從粗糙到細微,我們開始享受通體流暢之感,然後這種電流突然消失,我們再度體驗在某些部分有緊張、不愉快的感覺,或許有些部分沒有感受。心裏再度經驗緊張的情緒時,如果我們開始厭惡這新情況並渴望電流振動再回來,我們就未了解內觀,因為我們已經轉入趨樂避苦的遊戲中,這就和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直在玩的遊戲相同--無止盡的拉與推、吸引與排斥的循環中,如此將隻有痛苦。
但當智慧增長,我們知道在消融經驗後,粗重感受再度出現意味著進步而非退步。我們練習內觀並不以體驗某種特殊感受為目的,而是要從習性反應中解脫。如果我們對感受起習性反應,就增長痛苦。反之如果我們保持平穩,使某些舊習性消失,如此感受變成一種解脫痛苦的工具。觀察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我們就能根除瞋恨;觀察愉快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我們就能根除貪欲;觀察中性的感受而不起習性反應,我們就能根除無知。因為感受或經驗沒有所謂好或壞,對它保持平衡心就是好的;失去平等心就是壞的。
有了這樣的了解,我們就應用每個感受作為根除習性反應的工具;這個階段就是所謂“行舍”(sankharaupekkha)--對所有習性反應保持平等心,如此就會一步步走向解脫的究竟實相:涅槃。
解脫的經驗
解脫是可能的。人可以從習性反應、痛苦中獲得自由。佛陀說:
這種經驗超越身心世界,不是此界、不是彼界、不是二者、不是日月、我稱它無生無滅、無住也無生死。它不需要支持、不需要培養、不需要根基,這是痛苦的終點。(注四)
佛陀也說:
有一個無生、無成、無為、無條件的存在。若非如此,將無法從有生、有成、有為、有條件中解脫出來。但因為有一個無生、無成、無為、無條件的存在,才能從有生、有成、有為、有條件中解脫出來。(注五)
涅槃並非隻是死後的狀態,它是此處此刻可經驗到的。用否定語來措辭形容它並非因它是負麵的經驗,而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形容涅槃。每種語言都有描述身心現象的用語,但沒有用語或觀念可描述超越身心的東西。任何類型、任何比較都無法形容,我們隻能用“它不是什麽”來形容它。
事實上,想要去形容涅槃是毫無意義的,任何的形容隻會帶來混淆,不必去討論或爭辯它是什麽,重要的是去體驗它。佛陀說:
能息滅痛苦的珍貴真理,必須親自去實踐它。(注六)
當一個人已證得涅槃時,涅槃對他而言才是真實的,此時所有對涅槃的爭辯都變得不相關了!
想要體驗解脫的究竟實相,首先必須穿越表麵的實相,去經驗身心的消融狀態。越能穿越表麵的實相,就越能止息貪瞋和執著,也就越接近究竟的實相。一步一步努力去做,自然就能到達涅槃的境界。不必去渴求,或懷疑它的出現。所有正確修習正法的人都會到達這個境界。涅槃何時會出現,沒有人知道,一部分依各人所累積的習性反應而定;一部分依各人努力根除的程度而定。要達到此目標,我們所能做且必須做的就是持續觀察而不起習性反應。
我們無法決定何時會證得涅槃,但我們可以確定使自己朝向目標不斷前進。我們可以控製現在的心。無論體內或外在發生什麽事,都能保持平等心,此時此刻我們就達到解脫。已到達這種最終目的人說:
貪瞋癡的息滅就是涅槃。(注七)
內心滅除貪瞋癡,就體驗到解脫。
我們正確修習內觀的每一分鍾,都可以體驗解脫。畢竟,法的定義是不僅在未來,當下也有結果,在過程中的每一步我們都會得到好處,而且每步都直接能向此目標。此時此刻,心遠離了習性反應,就有一顆安詳的心,每個這樣的時刻使我們越接近全然的解脫。
我們不能努力去培養涅槃;因為涅槃是培養不出來的,它原本就存在的。但我們可以努力培養通向涅槃的特質--平等心的特質。觀察實相而無習性反應的每一時刻,我們就向究竟的實相前進。心的最佳特質是擁有全然覺知實相的平等心。
真正的快樂
佛陀曾被問及何謂真正的快樂,他舉出許多產生快樂的正當行為,這些行為才是真正的幸福。所有的幸福(喜悅)分成兩類:一是實現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而造福他人(眾善奉行);一是自淨其意(淨化內心)。個人的善是無法脫離他人的善,最後佛陀說:
當麵對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穩,不受動搖,沒有瞋恨,不生不淨煩惱,總是覺得安定,這就是最大的快樂。(注八)
在個人身心的小宇宙中或外麵世界無論發生什麽事,我們能麵對它--沒有緊張,沒有被壓抑的貪瞋心--而是用全然的放鬆,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不論是麵對喜歡或不喜歡、想要或不想要的每種狀態,都沒有焦慮,在了解無常後感到全然的安定,這就是最大的喜悅。
明白你是自己的主人,沒有任何事可以擊敗你,你可以微笑地接納生活中的一切--這就是心的完全平等,也是真正的解脫。透過內觀的修習,當下就可以獲得這些。真正的平等心並不是消極的疏離,不是逃避生活的困境,也不是把頭藏在沙堆裏的人。心的真正平衡是基於對問題的全然覺知,能覺知所有層麵的實相。
沒有貪瞋心並不是無感覺地忽視他人的痛苦,而隻管享受自己的解脫。相反地,真正地平等心有很恰當的稱呼:“聖者的無分別”。它是生動有力的品質,是內心淨化的表現。當一個人能從盲目反應的習慣中解脫出來,它的心開始能采取對自己或他人有創意的、有建設性的、有意的積極行為,有了平等心(舍),純淨心的其它物質會接著產生:幫助別人而不要求回報的善意與愛心(慈);同情別人的失敗與痛苦(悲);分享別人的成功與好運(喜),這四種物質是修習內觀必然的結果。
原先,我們總是留住自己喜好的,而把不喜歡的推給別人,而現在我們明白自己的快樂並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犧牲上;給別人快樂才會帶給自己快樂。因此我們要與人分享我們的安詳,並且脫離痛苦,體驗解脫的喜樂,我們體會到這就是最大的善。因此我們也希望別人能體驗這種安詳,並發現這個離苦的方法。
這就是修習內觀的合理總結:metta bhavana(修慈)--對他人生起善意。以前剛開始,可能隻有口頭上的修慈悲心,內心深處貪瞋仍繼續著。而現在習性反應的過程有時會停止,自我的惡習消失,從內心深處自然地生起善意、慈悲。以純淨心全力為後盾,慈悲心變得強而有力,能產生安詳和諧的氣氛,來利益眾生。
有人覺得保持平等心就無法過多彩多姿的生活,就好像畫家有許多色彩可挑選,卻隻選用灰色。或有人會彈鋼琴,但是隻選擇強奏C中音。這是對平等心的誤解。事實上,以往這鋼琴已經走調而且我們不知如何彈奏它,若隻是胡亂敲擊鍵盤自我表現一番,如此隻會彈出不和諧的音調。但如果學會調音並正確彈奏樂器,就可以產生音樂,從鍵盤最低到最高的音階,所彈奏出的每個音符都是和諧而美好。
佛陀曾說:淨化內心之後,能獲得圓滿的智慧,我們經曆到“喜、悅、平靜、覺知、徹悟、真樂”(注九)有了平等心,我們更能享受生命。當愉快時,我們當下具有全然不散亂的覺知去盡情欣賞它。但當愉快的經驗消失,我們不會苦惱,我們依然微笑,明白它終究會改變的。同樣的,不愉快時,我們也不會沮喪,會去了解實情,並且也許能找出解決之道。假如我們力有未逮,還是可以保持祥和,因為我們充分知道這種現象是無常,一定會消失。這樣心情放鬆,我們可擁有更愉快和豐富的生命。
有一個故事提到,緬甸人曾經批評烏巴慶的學生們說:“你們欠缺內觀者應有的嚴肅舉止。”批評者承認這些內觀者在課程當中認真地學習,但課後他們總是顯得愉快而麵帶微笑。當這些批評傳到受人尊重的緬甸和尚偉布薩亞道(Webu Sayadaw)的耳朵中,他說:“他們微笑,因為他們能微笑。”他們的微笑並非是執著或無知的微笑,而是法的微笑。一個已淨化內心的人不會再愁眉苦臉。當痛苦去除,他自然微笑。學得解脫之道,他就自然地感到快樂。
這微笑發自內心,表現出安詳、平等與善意。每種情況下都保持燦爛的微笑,這是真正的快樂。這就是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