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風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正文

內觀一生活的藝術(十二)

(2014-05-02 08:29:44) 下一個
緣起法則

是什麽造成執取呢?執取是如何生起的呢?未來的佛陀(指悉達多王子)分析他自己本身而發現執取的形成,是由於刹那刹那喜愛與厭惡心理的習性反應。這些短暫,無意識的心理反應,一刻接著一刻地不斷重複加強,形成強大的引力和推力,形成我們所有的執取。執取其實就是刹那刹那的習性反應所發展出來的形態。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是什麽造成喜愛和厭惡的習性反應呢?他深入觀察之後看出,習性反應的發生,是由於感受。我們感受到愉快的感受,便開始喜歡它;我們感覺到不愉快的感受,便開始討厭它。

那麽為什麽會有這些感受呢?它們是如何生起的呢?他更近一步向內檢視,他發現:感受的生起,是由於接觸----眼睛接觸到影像:耳朵接觸到聲音;鼻子接觸到氣味;舌頭接觸到味道;身體接觸到可觸知的東西;心接觸到念頭,情緒,想法,想像或記憶。我們經由五種感官以及心體驗到這個世界。每當某種對象物體或現象接觸到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就生起了。

那麽,為什麽接觸會發生呢?未來的佛陀看出,因為有六根(五種感官以及心)的存在,接觸就會發生。這世界充滿不計其數的現象:影像,聲音,氣味,味道,可觸知之物,各種念頭和情緒(即六寶:色,聲,香,味,觸,法)。隻要接收的六根運作正常,接觸是無可避免的。

那麽為何有六根的存在呢?因為它們是來自身心之流(名色)。而為什麽有這身心之流呢?它是由何而起呢?未來的佛陀了解,這種過程的生起,是由於“識”,這是一種將世界分為能知和所知,主體和客體,“我”和“他”的認知行為。由這種劃分,就有了個體的“出生”。每一個片刻,識一生起,就有某種特定的身,心的形式。在下一個片刻,識又變成一個稍微不同的形式。在人整個存在的過程中,識不停地流動,變化。最後到了死亡的那一刻,識仍不停止,毫不間斷,心識在下一個片刻中,又變成一個新的形式。從一個存在到下一個存在,生生世世,心識之流持續不已。

那麽,是什麽形成這心識之流呢?他看到,心識之流的生起,是由於習性反應。心片刻不停地起習性反應,每一個習性反應都是心識之流的推動力,使它延續到下一刻。習性反應愈強烈,它供給的推動力就愈大。片刻間的輕微習性反應,隻能讓心識之流持續片刻。但是刹那刹那好惡的習性反應,如果強化成為貪愛或瞋恨,它的力量就增強,使心識之流持續好幾個片刻,好幾分鍾,甚至好幾個小時。如果貪愛,瞋恨的習性反應更進一步加強,就會讓心識之流持續數天,數月,數年。如果一個人增強終其一生,都不停地重複,強化某些習性反應,這些習性反應所形成的力量,會讓心識之流,不僅從此刻持續到下一刻,從一天持續到另一天,從一年持續到另一年,甚至從此生持續到來生。

而這些習性反應是由何而生呢?他觀察實相的最深層而了解到,習性反應的發生,是由於無明: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生起習性反應的這個事實,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麽對象生起反應。我們對存在的無常,無我的性質完全無知;我們也同樣不知道自身的本質,我們盲目地起反應。因為不知道我們已起了習性反應,我們持續地盲目反應下去,並且任由它們愈演愈烈。因此,由於無知,我們被困在習性反應的牢籠中。

這就是痛苦之輪開始轉動的方式:

若無明生起,習性反應就發生(行緣識);
若習性反應生起,心識就生起(行緣識);
若心識生起,心和身就生起(識緣名色);
若心和身生起,六根就形成(名色緣六處);
若六根生起,接觸就發生(六處緣觸);
若接觸生起,感受就發生(觸緣受);
若感受生起,貪愛,瞋恨就產生(受緣愛);
若貪愛,瞋恨生起,執取就產生(愛緣取);
若執取生起,未來的存有就形成(取緣取);
若未來的存有形成,生就開始(有緣生);

若有了生,就有老,死,愁,歎傷,身心之苦,優以及惱(生緣老,死,愁,歎,苦,憂,惱)

如是大苦蘊聚生起了。(注三)

就是這因果鏈----緣起的法則-----將我們帶到目前存在的狀態,並且對一個有苦的未來。

終於,他清楚了解真相;痛苦始於對自己本身的實相無知,對所謂的“我”的這個現象的愚昧無知。而苦的下一個起因,就是心的習性反應。我們被無明所蒙蔽而累積貪愛,瞋恨的反應;盲目反應發展為執取,導致種種不快樂。這種盲目反應的習慣就是業,塑造了我們的未來。而習性反應之所以生起,是由於對自己性質的無知。無知,貪愛和瞋恨是生命中所有痛苦的三大根源。

離苦之道

未來的佛陀(指,悉達多王子)在了解了苦及苦的起因之後,他所麵對的下一個問題是:如何止息苦?他想到業的法則,因果的法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故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注四)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若因緣滅,則結果亦滅。這種麽一來,可以將苦生起的過程逆轉:

若根除無明,並將其完全止息。習性反應就止息(無明則行滅);
若習性反應止息了,心識就止息了。(行滅則識滅);
若心識止息了,心和身就止息了。(識滅則名色滅);
若心和身止息了。六根就止息了。(名色滅則六處滅);
若六根止息了,接觸就止息了(六處滅則觸滅);
若接觸止息了,感受就止息了(觸滅則受滅);
若感受止息了,貪愛,瞋恨就止息了。(受滅則愛滅);
若貪愛,瞋恨止息了,執取就止息了(愛滅則取滅);
若執取止息了,未來的存有就止息了;(取滅則有滅);
若未來的存有止息了,生起就止息了(有滅則生滅);
若生止息,老,死,愁,歎,身心之苦,憂以及惱就止息了。(生滅則老,苦,愁,歎,苦,憂,惱滅);
如是大苦蘊聚止息了。(注五)

如果我們不再有無明,就不再有盲目的習性反應,也不會有隨之而來的各種痛苦。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們就能體驗到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快樂。痛苦之倫就轉成解脫之輪。

這就是悉達多。喬答摩所悟證的。這就是他對終生所教導的。他說:

你做了不對的事情,
就汙染了自己;
不做不對的事情,
就淨化了自己。(注六)

每個人對於造成自己痛苦的習性反應,都要負起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才能學會如何滅苦。

連續的存在之流

佛陀用“時而緣起”之輪,解釋輪回([6]的過程。在佛陀時代的印度,這個概念是普遍接受的事實。對今日許多人而言,它似乎是一種非常怪異,甚至難以理解的理論。然而,在接受或否定它之前,應該先了解它是什麽,不是什麽。

輪回是一個重複的循環,是前世和來生的延續。我們的行為是驅使我們生生相續的動力。每一生的卑下和高貴,取決於我們過去行為的低劣和高尚。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概念和許多宗教所教導的,根本上並沒有不同。認為有一個未來的存在,在那兒,我們會因為此生的所作所為而得到賞罰。然而佛陀體悟到,即使最尊貴的境界,痛苦依然存在。因此,我們的努力,不應該是為了求得幸福的來生,因為沒有任何來生是全然幸福的。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從痛苦的循環中釋放出來,就會體驗到純然的快樂,遠勝於任何世俗的項鏈。佛陀教導我們就在此生體證此種快樂的方法。

輪回並不是一般所認為的,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或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中轉世投胎。佛陀說,恰恰不是這樣。他強調沒有一個恒久不變,生生世世接續不已的實體:

就如同牛奶從乳牛而來;凝乳從牛奶而來;奶油由凝乳而來;清奶油由粗奶油而來,精製奶油由清奶油而來。當它是牛奶的時候,不會被認為是凝乳,或是粗奶油。或是清奶油,或是精製奶油。同樣地,無論何時,隻有現在的存在狀況是真的,而非過去的或未來的存在狀況。(注七)

佛陀認為,並非有一個固定的自我,在生生世世中一再輪回;但也並非沒有前世或僅來生。相反地,佛陀體悟到並且教導我們:隻要我們的行為不斷給這個過程推動力,這個存在的過程是會一個接續一個存在下去的。

即使有人相信這一輩子是唯一的存在,仍是與緣起之輪有所關聯。每一刻當我們對自己的盲目反應茫然無知,我們此時此刻就會體驗到痛苦。如果我們能除去無明,不再盲目反應。我們就可以在當下體會到安詳。天堂和地獄就存在於此時此地,它們可以就在今生,在此身內體驗。佛陀曾說:

即使有的人認為沒有其他的世界,行善行惡在未來並沒有賞罰,但是一個人可以就在此世過得快快樂樂。隻要他能讓自己遠離憎惡,惡念以及焦慮。(注八)

無論是否相信前世或來生,我們仍須麵對此世由於盲目反應所引起的問題。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立刻去解決這些問題,采取步驟終止盲目反應的慣性,以終止我們的痛苦,並且當下體驗解脫的快樂。

問題與回答

問:難道沒有好的貪愛或瞋恨嗎------例如痛恨不義,渴望自由,恐懼身體上的傷害?

答:瞋恨和貪愛絕不可能是好的。它們隻會讓你緊張,不快樂。如果你行動的時候心懷貪愛或瞋恨,也許目的是值得的,但你卻是用不健康的方法去完成。當然你必須行動以保護自己免於危險。但若是出於恐懼而為之,則會生成恐懼的情結,長此以往將會傷害到你自己。或是出於憤恨之心,即使成功地戰勝了不義,但是憤恨卻變成了一種有害的心理情結。你必須對抗不義,你必須保護自己免於危險,但是你可以用一個平衡而不緊張的心去做。以平衡的心,出於對眾生的愛,你可以努力達到好的結果。心得平衡永遠有幫助,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