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 順服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衝突的背後(2):受苦的女人

(2010-11-20 21:48:45) 下一個


果然,在第二部分的六節經文(《撒母耳記上》
1:3-8)中,衝突就在兩個女人之間展開。表麵上看毗尼拿是逼迫者,哈拿是受苦者,但實際上,兩個女人各有各的苦楚。毗尼拿的痛苦在於,自己為丈夫生育兒女,卻得不到應有的寵愛;哈拿的痛苦是不能得到神在生兒育女上的祝福,並因此受到逼迫。當這樣兩個痛苦的女人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時,她們的苦楚就加劇了。丈夫以利加拿夾在其中,苦不堪言:以利加拿若要阻止毗尼拿,老太爺老太太也許就壓上門來,護著毗尼拿,說:“我們要孫子”!他最多隻能冷待毗尼拿,親近哈拿;但越是這樣,毗尼拿越嫉妒,就變本加厲地逼迫哈拿。結果,以利加拿越是親近哈拿,越難以博得哈拿的歡顏。最後,以利加拿隻有勸說哈拿:“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裏愁悶呢?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麽?”盡管丈夫的話裏麵已有幾分怨氣,但哈拿卻置之不理;奇怪,她似乎並不滿足於丈夫的寵愛。這樣,以利加拿的話標誌著衝突緊張到了頂點。

看來,這不是簡單的“兩個女人一台戲”,一定有更深的原因。要找到原因,我們必須知道神在哪裏。仔細觀察本段落正中心的兩節經文,其中重複了兩次的“耶和華不使她(哈拿)生育”正是問題的關鍵。原來,是神抓住哈拿不放!從上麵的引子中,我們已經隱約看到神對哈拿的特殊揀選,然而,既是揀選,卻又不賜孩子;顯然,神故意在這裏做了一個難解的結兒。哈拿既無法明白神的目的,也不知道神的對自己的揀選,毗尼拿和以利加拿更不知道。相反,他們都以為這是哈拿的咒詛(神偏偏又使以利加拿深愛“受咒詛”的哈拿)。既然是神故意做的結兒,人的辦法自然無法解決。

在神自己解開這個結之前,祂要給我們充分看見每個角色對待苦難的態度,並試煉哈拿的信心。首先,兩個女人的態度截然不同。麵對苦楚,毗尼拿選擇了逼迫無辜的哈拿,這是錯誤的選擇,反映了人性中屬肉體的一麵。因為愛哈拿是丈夫的選擇,除了神,誰都不能改變丈夫的心。相反地,哈拿選擇了長期的忍受並轉向神。這是敬虔的態度,反映了哈拿對上帝的信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哈拿飽受煎熬,常常以淚洗麵。如果我們能從這個女人身上學到受苦的功課,不采用屬肉體的報複行為,而是有苦就轉向神,存心忍耐,該承受多大的福分啊!實際上,神這樣預備哈拿正是為要讓她承受大的福分!其次,以利加拿采用了人的辦法安撫哈拿,所以不奏效,是因為他的話裏麵隱含著一種對神的錯誤認識。以利加拿的邏輯是,既然耶和華不使你生育,就認命吧;再說,我愛你不是比兒子更好嗎?這樣,以利加拿就把掌管萬有的神看成了一個機械決定論者,實際是一個沒有位格的抽象宗教觀念。所以,他勸哈拿以一種“宿命論”的態度對待神加給的處境。以利加拿的話,不僅包含對神的錯誤認識,而且還以兒女私情對哈拿進行試探。但哈拿不接受這樣的觀念!她是個愛神的婦人,知道上好的福分不是丈夫,是耶和華;而神是活的神,是聽禱告的神。所以,她不去報複毗尼拿,隻是不斷在神麵前祈求。

總之,這部分聖經通過細致的故事,擺在我們麵前一個鮮明的對比,就是哈拿與毗尼拿、以利加拿各自對神的認識與態度、行為的截然不同。哈拿的態度是正確的,因為她真認識神,這也是神揀選哈拿的原因。神不勉強人,神做事是基於愛的相互關係。神之所以選擇哈拿,抓住她,是因為哈拿選擇神,緊緊抓住神不放。哈拿心裏持定一條:既是耶和華不賜給我孩子,我就要抓住祂;對手逼迫也罷,丈夫誤解也罷,我都不在乎,我就是持定神!

哈拿的信心經受住了試煉。神在主觀上對哈拿的預備順利完成,接下來,就要為哈拿預備解決問題的客觀環境。先預備器皿,再做事,這就是神的風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