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
2020 (82)
2022 (2)
2023 (2)
(這是一首讀狄金森繞不過去的著名詩作。或許春暖花開時讀來,詩中的絕望情緒會有所衝淡。)
(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美)狄金森
舒嘯 譯
有一束那樣的斜光,
冬日的下午 -
令人壓抑,猶如主教堂
曲調的沉重肅穆 -
它給予我們,天堂的傷痛 -
找不到傷疤痕跡,
但是內在的不同 -
才是意義 - 體現之地 -
誰也不能傳授 - 一分半點-
它是注定的絕望 -
帝國的苦難
向我們從天而降 -
當它到來時,山河聆聽 -
陰影 - 屏住呼吸 -
當它離去時,就如同
死亡表情上的距離 -
(J258 / Fr320)
譯記:據學者估計,這首名詩大約作於1862年初。該詩於1890年收入第一部狄金森詩集時,編輯者(狄金森哥哥的情人)為它加了個標題:《冬天》,或許是為了衝淡詩中強烈的感覺。這裏的主題是“絕望”,而狄金森的“絕望”比現在意義的“絕望”更“絕”。因為“絕望”就是放棄了希望,而放棄了希望,在狄金森的時代,就是放棄了被救贖的可能。
幾年前,我在紀念西貝柳斯誕辰150年時的一段話也可以用到這裏:“...在那裏,陽光並不帶來任何溫暖,而是為冰冷死寂無力地塗抹一些色彩,即便紅色也是凍僵的。而你又清楚地知道這些色彩稍遜即逝。若是身處黑暗裏,尚可以希冀黑暗最終消逝後的光明。而這裏,太陽的存在隻是展示了就連最光明的時刻也是如此冷酷,是為了證明徹底的絕望與沉寂。”
狄金森把宗教的意象、自然的景象、和人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寒冷的冬日裏西斜的光線,壓抑而沉重,象征著希望的消亡。而這內心的痛苦,無人可以幫助、也無處躲藏。
最後四行則是這斜光的整個來去。來到時,萬象注目。消逝時,則死亡一樣冷漠、毫無生氣,與生命陰陽相隔,有著天地生死的距離。這是徹底的絕望。
(西貝柳斯第四交響曲第一樂章)
Dickinson 原詩:
“There's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There's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Winter afternoons —
That oppresses, like the Heft
Of Cathedral Tunes —
Heavenly hurt, it gives us —
We can find no scar,
But internal difference —
Where the Meanings, are —
None may teach it — Any —
'Tis the Seal Despair —
An imperial affliction
Sent us of the Air —
When it comes, the Landscape listens —
Shadows — hold their breath —
When it goes, 'tis like the Distance
On the look of Death —
(J258 / Fr320)
---------------------------------------------------------------------------------------------
英文詩歌選譯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紀念 Robin Williams)
艾略特(T.S.Eliot)《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死亡也不會占得上風》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不要溫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愛的17歲高中女孩》
遵老同學獨舞先生命,玩笑譯“Someone Like You”
----------------------------------------
這首英文讀了三遍,還是不太懂,讀了舒兄的譯作,懂一些了,舒兄的最後兩段注釋寫得好,陰陽兩隔,明白了這個distance。
any-- 一分半點,譯得好!
謝謝好詩好譯。
陰影 - 屏住呼吸 -
當它離去時,就如同
死亡表情上的距離 -”
原來可以這樣去寫灰色冬日“被凍僵”的一抹光,這大概是最絕望的陽光了。
舒兄好譯,音樂和注解跟加深了對這首詩歌的感受,謝謝分享!
詩是小眾之小。能有朋友共享,殊為難得。謝謝鼓勵。
細看,這首與《在腦子中,我覺到了一場葬禮》創作時間接近,比後者早一些。可見狄金森陷入痛苦困境。
讀舒嘯的譯詩,常感-謝謝你分享詩,一束光線,穿越純文學大門的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