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9日是法國偉大詩人夏爾·波德萊爾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Charles Baudelaire, 1821 –1867)
(法)波德萊爾
舒嘯 譯
從外麵透過敞開的窗戶觀察,永遠不如觀察一扇關閉的窗戶看到的東西多。沒有什麽比一扇燭光映亮的窗戶更加深邃,更加神秘,更加蘊含豐富,更加黑暗,更加令人眼花繚亂。光天化日下所看到的總是不如玻璃窗後麵所發生的有趣。生命在這或明或暗的孔洞裏生活著、夢想著、痛苦著。
越過波浪般起起落落的屋頂,我瞥見一位上年紀的婦人,已是幹皺,貧窮,終日佝僂著身子忙著什麽,從來也不出門。從她的麵容,從她的衣著,從她的姿態,從細枝末節,我為這位婦人重新編織了曆史,或者更恰當的說是她的傳奇。有時,我流著淚把這個傳奇講給自己聽。
假如那是位貧困的老頭,我會同樣易如反掌地編織他自己的傳奇。
於是我上床入睡,經曆了他人的生活、品嚐了他人的痛苦,我很是自豪。
或許您會問我:“你確定那個傳奇是真實的嗎?”隻要它幫助我經曆、感受到我的存在、我的本質,那麽何必在乎我身外的現實是怎樣呢?
譯記:這是波德萊爾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之三十五篇。原文標題為“窗戶”的複數。語言平易簡潔,比照分明(敞開-關閉,映亮-深邃-黑暗,明-暗,夢想-痛苦等)。可以循著重疊遞進的律動,品味出其中的詩意。
開篇貌似矛盾的一句話,告訴我們詩人的“觀察”更多的是內心的想象。關閉的窗戶後麵,是人們不加掩飾、更為真實、也更加“有趣”的生活。又因為窗戶的關閉,給了詩人的感覺、想象更多的空間。
然後,詩人“聚焦”到一個承載了歲月重壓、貧窮而孤獨的人物,是一種‘觀望“,一種創作,一種投射。這傾注著詩人的情感和思緒,由之令詩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也是詩人感到“自豪”的原因。
火車、汽車窗外或是飛機機翼下掠過的房屋每每令我感歎:不知那裏正在發生什麽。這倒不是任何好奇,而是一種“存在”的感受。在那些我永遠不會“看進去”的房屋裏,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宇宙,有永遠不會認識的人們“生活著、夢想著、痛苦著”。
(拉威爾《夜之加斯帕》之《水妖》)
人們有時誤稱波德萊爾是“散文詩之父”。《巴黎的憂鬱》的確影響深遠,對於散文詩成為重要文學形式,厥功至偉。但是,在波德萊爾之前,至少有阿盧瓦修斯·貝爾特朗(Aloysius Bertrand)1842 出版的散文詩集《夜之加斯帕》(Gaspard de la Nuit)。而波德萊爾正是受到這本書的啟發,創作了自己的散文詩作品。
也是從《夜之加斯帕》得到靈感,拉威爾為其中三篇散文詩各創作了一首鋼琴獨奏曲,即為上世紀傑出的鋼琴作品《夜之加斯帕》套曲。《水妖》是第一首,描寫水妖在月夜的迷幻中化作水珠輕輕敲擊著窗戶。
Baudelaire 原作:
Les fenêtres
Celui qui regarde du dehors à travers une fenêtre ouverte, ne voit jamais autant de choses que celui qui regarde une fenêtre fermée. Il n’est pas d’objet plus profond, plus mystérieux, plus fécond, plus ténébreux, plus éblouissant qu’une fenêtre éclairée d’une chandelle. Ce qu’on peut voir au soleil est toujours moins intéressant que ce qui se passe derrière une vitre. Dans ce trou noir ou lumineux vit la vie, rêve la vie, souffre la vie.
Par delà des vagues de toits, j’aperçois une femme mûre, ridée déjà, pauvre, toujours penchée sur quelque chose, et qui ne sort jamais. Avec son visage, avec son vêtement, avec son geste, avec presque rien, j’ai refait l’histoire de cette femme, ou plutôt sa légende, et quelquefois je me la raconte à moi-même en pleurant.
Si c’eût été un pauvre vieux homme, j’aurais refait la sienne tout aussi aisément.
Et je me couche, fier d’avoir vécu et souffert dans d’autres que moi-même.
Peut-être me direz-vous : « Es-tu sûr que cette légende soit la vraie ? » Qu’importe ce que peut être la réalité placée hors de moi, si elle m’a aidé à vivre, à sentir que je suis et ce que je suis ?
---------------------------------------------------------------------------------------------
法國抒情詩選譯
----------------------------------------------------------------------------------------------
戴波爾德-瓦爾莫(Desbordes-Valmore)《薩迪的玫瑰》
雨果(Hugo)《既然我已經把唇置於你依舊盈滿的酒杯...》
勒孔特·德·裏勒(Leconte de Lisle)《美洲豹的夢》
“那麽醉於何物呢?於酒,於詩,或於美德,悉聽尊便。且自長醉。”(《巴黎的憂鬱》之三十三)
是誰敲打我的窗,一段被遺忘的老時光。 音樂配的真正好, 謝謝介紹。
波德萊爾一生激情放浪、頹唐苦悶。他敏銳地觀察並感悟到工業化對社會和人精神世界的巨大(負麵)影響,並在他的創作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他的《惡之花》和《巴黎的憂鬱》均篇什有限,卻在有著劃時代的成就,高超的藝術性融合了深刻的思想性,顛覆了傳統的文藝美學觀念,是詩歌走向現代的裏程碑。
從一扇窗戶向內望去,會看到狹窄的空間,幽暗而靜寂。
何況,走進波德萊爾視野的,或是貧窮的老翁,或是幹皺的老嫗,沒有未來可以期許,隻能漫長的過往用來編織。
一個多麽寂寞的人才會去構想這些庸常人生後麵的傳奇、再流著眼淚把故事講給唯一的聽眾——自己?
難怪這部散文詩集名為《巴黎的憂鬱》,確實足夠憂苦、足夠沉鬱。
同祝周末!
巴黎左岸的文藝氣息保留至今,很是難得。拉丁區小街道裏的咖啡館、書店尤有韻味。
愛好文學的人們大約都很“貪婪”,自己的一生還覺得不夠,再要把別人的人生拿些來經曆。:-)
同祝點點!
讀一遍不夠,卻還是先感歎一句…
一個城市有水圍繞便有憂鬱的氣質
+1
日光下的東西有時候太直白,不如忽明忽暗窗後的東西有吸引力和深意,有時候因為看不明白,看不清楚,人便習慣性地加上了人的想象和更多的情感。
謝謝介紹這位法國的散文家,確實寫的(譯的)有詩意和深度。舒兄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