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曲晚期四重奏》的若幹瞬間

(2020-04-26 08:13:35) 下一個

……把其它的留給無知和愚蠢的傢夥們吧。他們隻會用盤點失誤來判斷演奏。對於我來說,哪怕是僅僅一個非凡的樂句,甚至一個升華的瞬間就會讓我內心充滿感激!” —— 卡薩爾斯

 

《一曲晚期四重奏》的若幹瞬間

舒嘯

 

有幾年,我看的電影很大程度上局限於美聯航跨越太平洋的航班上播放的影片。那天,又一次落座後,點開“新片”,一個片名吸引了我的注意:《A Late Quartet》(一曲晚期四重奏)。

 

通常,當說到“晚期四重奏”,無須加上作曲家名字,人們自然地會理解為貝多芬的第12 - 16號弦樂四重奏,加上原本作為作品130號(第13號弦樂四重奏)第六樂章的“大賦格”,作品133號。這六曲弦樂四重奏是我二十多年來聽過次數較多的音樂作品。尤其是作品131號(第14號弦樂四重奏)。

 

當我點向“Play"時,眼光又掃到了主演的名字:Philip Seymour Hoffman(菲利普·西摩·霍夫曼), Christopher Walken(克裏斯托弗·沃肯), Catherine Keener(凱瑟琳·基納)。三位都是我喜歡的演員。腦子閃過:怎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

 

熬過廣告後,謎底很快揭曉:或許就是題材過於小眾,這部電影少有被提及。不出意外,片名中的“晚期四重奏”就是指貝多芬的。整部電影圍繞著一場演出。而那“一曲”正是作品131號!

(貝多芬作品131號,升c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

(由於文學城有20MB上傳文件的限製。不可能把整個作品131號放在這裏。隻好違抗貝多芬的嚴令,隻上傳了中間的第4樂章。)

 

此文依然不是影評,隻是又像以前一樣,揀出一部電影的幾個瞬間片段,把玩一二。

 

 

1.“賦格四重奏組合”

 

故事發生在紐約市,一個虛構的、名為“賦格”的弦樂四重奏組合(Fugue Quartet)即將迎來第25年演出季。電影中有組合成員們在事業上的追求與取舍、相互間的情感糾葛、和對藝術與生活的感悟。

(組建伊始的賦格弦樂四重奏組合)

 

那三位我喜歡的演員分別飾演組合中的第二小提琴羅伯特(霍夫曼)、大提琴彼得(沃肯)、中提琴朱麗葉(基納)。

(迎來第25年演出季的賦格四重奏組合)

 

第二小提琴羅伯特與中提琴朱麗葉是夫婦,有個頗有才華的女兒愛麗克絲,一位小提琴學生。

 

影片中間有一段對話,在作品131第四樂章的背景下,愛麗克絲向第一小提琴丹尼爾描述賦格四重奏組合:

愛麗克絲    首先是你,聽眾在你不懈的精準中沉醉。然後是我父親,添加色調、質感和節奏。他總是在為你錦上添花,從來不會喧賓奪主。

 

丹尼爾    許多四重奏組合有出色的第一小提琴。事實上是第二小提琴決定組合演奏的質量,決定了組合是否卓越的關鍵。你父親非常棒。

 

愛麗克絲    接下來是我母親,帶來你們兩個達不到的豐富音域,如同一個受傷靈魂的心聲,讓聽眾莫名其妙地潸然淚下。這是她常年照顧三位masters的結果。一位她敬愛,一位她結為伴侶,一位她渴望……

 

丹尼爾    愛麗克絲,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是你父母在一起之前。

 

愛麗克絲    知道。知道。最後,讓這個四邊形完美合攏,你們有個心胸曠達的男子漢執掌大提琴。音樂之門牢不可破,情感盡情流淌奔騰。聽眾們可以安然落座,準備好心馳神迷的旅程。

 

愛麗克絲說的“masters”應當是一語雙關,即是“大師”的意思,又是“主人”的意思。

 

 

2. T.S.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

 

不少次聽人講過,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對“存在”的思索。貌似深刻,但未免太籠統。其實,對於晚期四重奏,千言萬語也不為多,一言不發也不為少。

 

一般認為,T.S.艾略特(1888 – 1965)晚期亦詩亦哲的著名作品《四個四重奏》是在貝多芬晚期四重奏的啟發影響下完成的。

(艾略特和1943年美國版《四個四重奏》)

 

影片的第一段台詞就是克裏斯托弗·沃肯飾演的大提琴家彼得為他年輕的學生們選讀了《四個四重奏》第一章中的兩個片段: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

Are both perhaps present in time future

And time future contained in time past.

If all time is eternally present

All time is unredeemable.

……

Or say that the end precedes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were always there

Before the beginning and after the end.

And all is always now. 

 

時間的現在和時間的過去

兩者或許存在於在時間的未來

時間的未來包含在時間的過去。

如果一切時間都永恒存在

一切時間都無法贖回。

……

或者說結束是在開始之前,

結束和開始一直在那裏

在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後。

一切都一直是此時。

 

在賦格四重奏組合中,同時擔任茱莉亞音樂學院教授的彼得年長很多,與朱麗葉情同父女、也是丹尼爾當年的教授。他摯愛的女中音妻子於近一年前離世。他很快又得知自己罹患帕金森症,於是決定賦格四重奏組合第25年演出季的開幕場也將是他的告別演出。


 

3. 舒伯特與作品131號

 

愛麗克絲正在彼得指導下學習貝多芬晚期四重奏。羅伯特向女兒提到弗朗茲·舒伯特臨近死亡時最後的願望就是聽到貝多芬的作品131號。這是古典音樂史上一個著名的故事。

 

一八二七年3月26日,偉大的貝多芬在維也納去世。三天後的盛大葬禮上,貝多芬的抬棺者中有他的崇拜者舒伯特。

(斯特伯:《貝多芬的葬禮》)

 

葬禮後,舒伯特和朋友們來到酒館。舒伯特舉杯提議,為他們當中第一個追隨貝多芬而去的人幹杯。未料,這個人就是舒伯特自己,而且距離那天未滿兩年。

 

一八二八年11月,舒伯特病入膏肓。他向朋友們提出了那個最後的願望。於是,幾位朋友在病榻前為他演奏了貝多芬作品131號。一曲終了,舒伯特長歎一聲:“這之後,我們還能有什麽可寫呢?”

 

幾天後的11月19日,年僅31歲的舒伯特去世。根據他生前的要求,葬於貝多芬墓附近。

 

(貝多芬與舒伯特)

 

羅伯特告訴愛麗克絲,演奏作品131號時,他會想像賦格四重奏組合是在為瀕臨死亡的舒伯特演奏他在這個世上聽到的最後音樂。


 

4. 關於卡薩爾斯的故事

 

在影片的中間,彼得向學生們回憶了自已與大提琴泰山北鬥Pablo Casals(帕布羅·卡薩爾斯)的一段交往。

(彼得回憶與卡薩爾斯的交往)

 

當彼得還是個大提琴學生時,一次他有幸在柏林遇到了卡薩爾斯。彼得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卡薩爾斯於是要彼得演奏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給他聽。

 

彼得演奏了第四組曲中的序曲。由於緊張,他演奏得一塌糊塗,實在演奏不下去了,不得不中途停下。不料,卡薩爾斯讚道:“真棒!拉的好!”

 

接著,卡薩爾斯又要彼得演奏了第四組曲中的阿勒曼德舞曲。此前此後,彼得這輩子從來沒有演奏得更差過。卡薩爾斯卻驚歎:“太妙了!”

 

那天彼得離開時,內心感覺糟透了。既是為了自已演奏之差而羞愧,更是因為大師卡薩爾斯竟然那樣缺乏真誠而煩惱。

 

若幹年後,彼得已經成為出色的大提琴家。他和卡薩爾斯在巴黎重逢。兩人一起就餐、演奏,交談甚歡。在卡薩爾斯的熱情和快樂的感染下,更是因為晚餐時多喝了幾杯,彼得坦承因為卡薩爾斯當年在柏林對自己言不由衷的稱讚而曾經產生的不快。

 

未料,卡薩爾斯聽罷勃然大怒。衝到大提琴前,叫到:“聽著!” 他演奏了序曲中的一個樂句:“你當時不是這麽演奏的嗎?你用了這樣的指法!對不對?!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指法,很新穎!太好了!”

 

“……還有這段……你不是用上弓來開始演奏這段的嗎?……”

 

卡薩爾斯強調了當年彼得演奏中所有好的地方。“把其它的留給無知和愚蠢的傢夥們吧。他們隻會用盤點失誤來判斷演奏。對於我來說,哪怕是僅僅一個非凡的樂句,甚至一個升華的瞬間就會讓我內心充滿感激!你也必須這樣!”

(帕布羅·卡薩爾斯, 1876 - 1973)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的確正是大師卡薩爾斯, 而當時的年輕人是俄裔大提琴家Gregor Piatigorsky(格裏戈爾·皮亞蒂戈爾斯基, 1903 – 1976)。與影片中彼得的講述略有不同的是,真實的事件中,皮亞蒂戈爾斯基演奏的不是巴赫的無伴奏組曲,而是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

 

5. 第7樂章

 

丹尼爾帶了愛麗克絲去為琴弓選購馬尾。在馬廄裏,丹尼爾告訴愛麗克絲,當偉大的作曲家想要表達他們自靈魂深處挖掘的深刻、誠摯的思想感情時,永遠會選擇弦樂四重奏這一形式。這其實是電影失真的地方:一個科蒂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父母是著名音樂家、她自已也要組建一個四重奏組合,愛麗克絲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我很少使用“最”字。例外不多,其中一個例外就是當講到貝多芬時。古典音樂史上有眾多著名的弦樂四重奏。對我來說,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毫無疑問地是“最”偉大的弦樂四重奏。我的電腦、手機上永遠有他的六曲晚期四重奏。

 

作品第131號(第14號弦樂四重奏)有不同尋常的7個樂章。貝多芬特別注明演奏這個作品時,必須一氣嗬成,樂章之間不可停頓。正像影片中丹尼爾說的:“要跨著第七樂章的野馬奔馳,必須在第六樂章先騎上它們”。對於任何一個四重奏組合,任何一次演奏作品131號都是巨大的考驗。

 

影片開始時是“賦格四重奏組合”登台, 即將開始組建後第25年的開幕場演出。接近尾聲時,與開頭銜接,以開幕場演奏作品131號這曲晚期四重奏結束。

 

避(yin)免(wei)劇(lan)透(duo),我不描述最後演出的過程了。隻想強調一下幾位優秀主演都不出意外地展露精湛演技,即便短短的一個眼神或一個姿態,也道出千言萬語。 在影片結束時,彼得那幾句告別。甚至在起身告別之前含義豐富的微微一笑,傳神盡致。

(彼得的告別)

 

6. 卡薩爾斯和巴赫大提琴組曲

 

再聊幾句與影片相關的“題外話”。

 

影片中借用皮亞蒂戈爾斯基的真實故事,但是把曲目改為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有可能是由於卡薩爾斯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特殊關係。

 

現在多數學者相信,巴赫是在300年前的1720年左右創作了這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此後漫長的歲月裏,這部組曲幾乎銷聲匿跡。在1889年,當時13歲的卡薩爾斯偶然在巴薩羅納的一家舊貨店裏看到了它的曲譜。自此,對這部組曲的學習、演奏、推廣貫穿了卡薩爾斯長壽的一生。

 

正是由於卡薩爾斯,這部被人遺忘的組曲重見天日。現在已經成為幾乎每位大提琴家都要嚐試的“標準”曲目。

 

數年前,有一本書從作者Eric Siblin 聽到的一次演出開始,追述了巴赫的這部組曲的曆史,尤其是當年卡薩爾斯發現樂譜、不遺餘力地推廣這部作品的經曆,以及作者自己感受這一偉大精神遺產的心路。

(《大提琴組曲》封麵)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讀。

 

7. 菲利普·西摩·霍夫曼

 

那次觀看《一曲晚期四重奏》之後的第十一天,在返程的飛機上,我又點開了這部電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重溫幾位我喜歡的演員在一部“小電影”中天然渾成的演出。

 

我第一次注意到霍夫曼,還是在1992年的影片《Scent of a Woman》(女人香)中。他在裏麵飾演一位富家孩子,是個小配角。但是他自然、放鬆、恰如其分的演出,遠超出影片中的幾位其他同齡演員。

(《女人香》中的小配角)

接著又在數部電影裏注意到他很具特色的形象。在1998年Coen(科恩)兄弟的著名影片《The Big Lebowski》(大人物勒保斯基)中,雖然他仍是小配角,雖然裏麵有一連串其它優秀演員的經典演出,雖然我對“Dudeism”(嘟嘚主義?)崇拜得壓倒一切地彌天蓋地,可也從此記住了菲利普·西摩·霍夫曼這個名字。

傑夫·布裏吉斯與霍夫曼在《大人物勒保斯基》中)

 

霍夫曼擅長挖掘人物內心,尤其是那些“非正麵人物”,他的表演總是張弛有度、立體豐滿。他後來又出演《Flawless》、《The Talented Mr. Ripley》,直至《Capote》(卡波提)、《The Master》(大師)等,演技臻於化境。

(霍夫曼與基納在傳記片《卡波提》中。基納飾演《殺死一隻知更鳥》作者哈珀·李)

 

飛機上偶遇《一曲晚期四重奏》過去了一年左右,我在大洋兩岸又來回了數次。又一天,再次登上跨洋航班,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去看“新片”,而是立即去到“劇情片"片單中去找霍夫曼的電影,《Capote》、《The Master》、《A Late Quartet》…… 可惜均沒有找到。

 

那是47歲的霍夫曼因吸毒意外過世之後,我第一次出行。

(Philip Seymour Hoffman, 1967 - 2014)


-----------------------------------------------------------------------------------------------------------------

《鋼琴家》的若幹瞬間

巴黎散記:《午夜巴黎》的若幹瞬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3)
評論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謝謝點點!小談了一部“小題材”的“小電影“。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經典!這就是經典!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富春江南' 的評論 : 上次你說起在手機上進城遇到問題,我好奇試了試。給了兩個選擇:網頁版和手機版。手機版看著不習慣,就又換成網頁版,與電腦上的頁麵無異。我還是覺得手機屏太有限,不如電腦或iPad上痛快。
富春江南 回複 悄悄話 文學城新版,手機還真聽不到仙樂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笨狼' 的評論 : 謝謝駐足小眾題材的小眾文。幸會問好!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曲高和寡,附庸一下。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湯姆爺爺' 的評論 : 幸會問好!"功底“是取笑了。是啊,一部電影有Hoffman足矣,再加上Walken和Keener,可稱奢華。"居然"還是關於Opus 131。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y56' 的評論 : 承蒙謬獎。汗顏了。好高興你喜歡這部電影。真希望多一些這種“小製作”影片。

讚聞香妙評:"人性複雜,世事無常,但是對音樂的熱愛融化了一切。"
湯姆爺爺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的功底讓人敬畏,不過在電影裏我更願意跟隨著 Philip Seymour Hoffman讓魂魄飄繞在四重奏裏。
yy56 回複 悄悄話 昨晚,在Amazon看了這部電影,今晨又返回來閱讀了此文,不禁稱道這是一篇多麽難得的電影腳注。

每個瞬間都是精挑細選,舒嘯敏銳的目光,廣博的知識,精準的翻譯,讓我大讚。

人性複雜,世事無常,但是對音樂的熱愛融化了一切。

謝謝舒嘯,讓我們有機會去欣賞這部讓人看後思緒連綿的影片。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y56' 的評論 : 小眾影片。期待聞香評論。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謝謝點點。倒希望大家能夠*安全*地忙起來,即便玩影劇的時間少些。:-)
yy56 回複 悄悄話
找到電影了,看完在評論。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慢慢地欣賞。謝謝分享好文!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風-西風' 的評論 : 幸會西風-西風!謝謝光臨。

文學城有20MB附件的限製,否則我應該把作品131的七個樂章都上傳的。這個第4樂章就已經19MB了。等下次若再寫到舒伯特的時候吧。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RooibosTea' 的評論 : 茶兒在責備我夾帶私貨了。(哈哈)影片中第二小提琴的舞蹈家“跑友”就曾說過要用巴托克的一首弦樂四重奏來編舞。甚至還有專門為芭蕾把其它音樂改編成弦樂四重奏的。不敢自稱影評,因為沒有評影。隻是幾個瞬間,一點玩味了。
西風-西風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還有舒伯特的“挽歌” 你能否貼上來?
ARooibosTea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舒兄手段高明,把詩譯融薈在影評樂評裏了哈:-)
貝多芬的這弦樂四重奏寧靜、典雅。好像芭蕾舞的配樂常用弦樂重奏?
也喜歡霍夫曼的表演,自然樸實不留表演痕跡。可惜吸毒走的太年輕了。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的邀請、鼓勵!

我有卡薩爾斯演奏的巴赫無伴奏組曲和他與Serkin合作的貝多芬的奏鳴曲,雖然錄音效果無法與今日比較,但大師的風采是歲月無法磨蝕的。
舒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覺曉光臨!

祝賀你女兒!希望她們的四重奏組合還在一起繼續演奏、品味音樂。弦樂四重奏這個形式中偉大作品眾多,涵蓋了所有的情感、情調與情緒。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這篇要大讚,謝謝舒兄論文級的藝術文,將作家,電影和音樂史都涉及得麵麵俱到,感謝行雲流水的美文。

說起卡薩爾斯,我想起了他說的這句話:“有表情的音準”,“自然的漸弱”這樣的手法“雕刻”每個音符,用時值的微調給音符擺好“姿勢”。。。認識很多世界級別的小提琴等音樂家,雖然我是個外行,也能在他們的音樂中感受到心靈的震顫。T.S.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原來讀過一些,他還真是挺有才的。

準備去看看這部電影,再回頭來仔細讀文,謝謝舒兄支持活動!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以前我女兒也在教育局的音樂比賽裏得獎,是四重奏裏拉小提琴。感謝多倫多的音樂教育,讓平常家庭的孩子接觸更多。
這篇要慢慢讀了。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真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