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三章:匯豐銀行-近代中國國際收支平衡的中樞第一節:匯豐銀行-當時中國的中央銀行
先來說一下甲午戰爭前中國的金融狀況。1880年代的中國是個落後國家嗎?別的方麵也許是,金融貿易上絕對不是。特別是金融,我們和英國幾乎同步。數量上,1855年倫敦私人銀行57家,英格蘭威爾士全境內股份銀行100家,鄉村銀行252家。1776-1796年,上海縣錢業公所下注冊錢莊106家,187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第四節:與經濟規模相配套的貨幣總量及其白銀準備的匱乏
“申匯”現在是個陌生的詞匯,在1949年以前,如果你參與經濟活動,那你是天天和這個詞接觸的。它的意思是“在上海議付的匯票和本票”。它首先是一張票據,不是現銀,第二,它的議付地點在上海。出票人在上海,在北京,在重慶,這個都不是問題,關鍵是票據最終要在上海議付。所以才叫做申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第三節:清末民初的經濟規模估算
就這樣,我們到達了1911年。當時中國的現銀存量是12億庫平兩。那麽這個12億兩夠不夠當時中國經濟運轉的需要呢?這就要看當時中國的經濟規模有多大了。有本書叫做“世界千年經濟史”裏麵引了聯合國經合組織的數據,說1913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是2400億美元。這個美元是1990年的美元。按金價折成1913年的美元大概是120億吧[1],相當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01 06:09:42)
終於出書了。算是我來世上走一遭留下的記號吧。古代知識分子的夢想之一就是“刻一部稿”,算是身後之名。真到了身後,那稿多半去了垃圾站。如今網絡方便,一稿幾百萬字的大有人在,連我這樣平時悶聲不響的,算算大概也有二百萬了吧,這些字的結局最終也不過消失在一聲“click”之下。曾經有個極聰明的說過,網上的東西都是響屁,隻聽得一陣響,沒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最後,來估算工資。工資是分地區的。美國的工資最高,總在每月20美元到40美元之間。平均工資30美元吧。西部荒蠻,消費也高,考慮到華人節儉,每月20美元總可以存下來。加拿大也差不多,不可能差很多,人員都可以流動的嘛。[1]那麽北美有多少中國勞工呢?美國西部1880年反華之前似乎最高不超過5萬,流進流出就不可估算了。加拿大也一樣,5萬。夏威夷2萬,共12萬,再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遊行是民主的一種表達形式。民主自由的社會,每個人有自由表達思想,意願的權利。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新聞自由,信仰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這種種自由都是保證你能夠順利表達,主張你的利益的。這一整套的製度,叫做民主製度。那麽這套製度能不能確保你的利益?不能,非但不能,而且可能損害你的利益,如果你不幸生為社會少數的話。換句話說,民主製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投資消費比達到150%,這個數字足以引人深思。有必要搞這麽高嗎?80年以前中國經濟那樣的高速發展,這個比例平均也隻有62.6%,其中GDP增長最快的年份,1958年,17%,1970年18%,1978年,13%,其對應的投資消費比分別不過63%,66%,88%。到了1978年,你明顯地可以看出,加大投資已經不能大力拉動GDP增長了。換句話說,前30年的工業化經驗教訓,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投資必須適度,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GDP支出法核算比較簡單易懂。基本原理是總產出=總消費。加上二個小變量,庫存變動,外貿差額。比如本年度社會消費100元,其中外貿逆差5元,則社會產出95元無疑。如果盤點下來庫存額比去年增加了5元,則本地產出95+5=100元。常識,產出要麽成為庫存,要麽消費掉了,不會有其他去路。
消費因目的的不同分成日常消費,投資消費,簡稱消費和投資,其實都是消費,最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人類工業化就算從1700年算起好了,三百年了。其間有二個模式,英國模式和法德模式。區別在於英國的工業化是貿易引導的。目的是維持貿易平衡和收支平衡,手段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競爭力,工業化是個自然的結果。法德是通過政府大規模幹預,把工業化當做目的,以求快速趕超英國。這種捷徑在18世紀英法爭霸中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它不是以貿易為引導的,因此也不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好,回到基本問題上來。中國經濟的繁榮,反映在外貿上,則從1894年到1930年進出口總額從3億兩增長到24.6億兩。這還不光是外貿,國內貿易也在迅猛增長,那麽中國的貨幣是怎麽來保障這個日益膨脹的經濟的?具體來說就是:一,貨幣總量怎麽來保證經濟的發展?二,日益龐大的貿易逆差靠什麽來平衡?先說貨幣總量。上麵說了,到鴉片戰爭前為止,中國白銀總量大概在5-6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