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接著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解《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佛陀講到此經非常重要,佛陀說把這部《罪福報應經》跟大家宣傳的功德是無量的,因為這部經教導了眾生六道輪回、因果業報的道理;所以佛陀說宣傳這部經的人,將來可以親自值遇賢劫千佛5,並且親自奉侍供養,而且不會墮入三惡道或是八難6之地,並且還可以得到戒定慧。7既然功德那麽大,我們就接著來為大家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麽意思?大家都知道,和尚和尼姑是一般社會人士給佛門出家人的稱呼,而居士則是指在家的佛弟子,把出家的男眾叫作和尚,把出家的女眾叫作尼姑。其實這樣的稱呼是有一點不合適的,隻是一般人習慣成自然,積非成是,所以大眾也都就這樣習慣了。 佛教的修行人可以分為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兩類,總共又可以分為四眾弟子,也就是:比丘、比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要跟大家談的題目是:學佛是否需要舍離一切的欲望?之所以會有這樣題目出來,最主要是因為許多人對於佛教有非常負麵的印象,認為佛教不僅是一方麵叫人家舍棄所有的欲望;另外一方麵,看起來又好像不能夠善盡社會的責任,逃避一切社會的責任一樣。所以,我們今天應該要藉著這個場合,來跟大家說明這個基本的差異。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我們說所有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02 10:38:59)
我們為大家說明了要在佛道當中修學,最後實證成就佛菩提果的目的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實修,這個實修的過程當中,念佛法門是一個很好的法門。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種種佛,每一尊佛有三身--應化身,莊嚴報身,清淨法身。以釋迦牟尼佛來講,兩千五百多年前因為眾生的因緣成熟,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個是應身佛;與釋迦牟尼佛有緣的眾生,常常在定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上一集當中,我們為大家說明了,修學淨土法門求生極樂世界也要求品位高上。
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有九品,分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為上、中、下三生,有所
謂的這個“九品三生”。那麽學佛人想要求生極樂,當然是要以求上品上生為目標,不
應該隻想求得上品下生或者乃至於說中品、下品往生,因為心大所見則大。所謂心大是
什麽?心大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2-23 10:12:14)
那我們能夠從“迷信”一直邁向“正信”,邁向“解信”,乃至邁向“證信”之後,我們現在就要來跟各位介紹三資糧裏麵的第二個資糧:叫做“願”。這個“願”又有分“邪願”、“惡願”、“許願”、“善願”以及“正願”。
  這個“邪願”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心術不正,他就發起願力:“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2-23 09:57:04)
前麵已經為各位介紹念佛法門殊勝的地方。念佛法門既然是這麽殊勝,而且有那麽多好處--可以讓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或者是往生到純一清淨的這個世界,乃至可以幫助我們實證佛法明心見性--既然念佛法門有這麽多的好處,我們就應該來修集、來實踐這個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主要修學的內容就是信、願、行。信、願、行是三資糧,我們如果能夠修集這個三資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得。”
  “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金剛經雲:【“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講記:“須菩提啊!你的意下如何呢?如來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1-21 10:33:01)
《妙法蓮華經》裏麵說:
  “如來湣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曆劫纏繞無有出期,乃為此大事因緣現世,敷暢妙旨,作殊勝方便,俾皆得度脫超登正覺。”(《禦製大乘妙法蓮華經序》)
  是說:如來世尊憐憫眾生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各種各樣的欲念心想,各種各樣的身、口、意的行為,種種的憶想與分別;就這樣子,眾生曆經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