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能夠從“迷信”一直邁向“正信”,邁向“解信”,乃至邁向“證信”之後,我們現在就要來跟各位介紹三資糧裏麵的第二個資糧:叫做“願”。這個“願”又有分“邪願”、“惡願”、“許願”、“善願”以及“正願”。
這個“邪願”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心術不正,他就發起願力:“我要驅使什麽樣的鬼神,我要供奉什麽樣的鬼神,然後我利用那個鬼神”;向他求願說:“希望你幫我把某某人讓他生病,讓他受害”,這樣子就叫做“邪願”。因為他發心不正確,他的發願是邪惡的,他的目的是要傷害他人的,在我們的宗教界裏麵確實有一些宗教它也有這種邪願。在真正的正法裏麵不會有邪願,為什麽?因為諸佛菩薩都是利益眾生,從來對眾生不起任何一絲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們知道在宗教界確實有一些宗教它是有這種邪願的:譬如有一個宗教它就有這種修法,他們的修法叫作“息增懷誅”,這個“息增懷誅”裏麵的“誅法”就是去誅殺他人。也就是說他對於其他人如果他覺得不滿意,他就可以進行他們的儀式,然後他們就會驅使鬼神去把另外一個人殺害。那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如果有一些宗教它是在修這種誅法的,你就可以知道事實上它不是佛教,因為佛教是慈悲眾生,絕對不會發起邪願來殺害眾生。所以說如果有這樣子的法門在某個宗教裏麵,你就知道那個不是佛教,它如果打著佛教的名號你也知道事實上它是利用佛教的名號在破壞佛教,所以我們都不應該信受。
第二種叫“惡願”,也就是說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就是要咒人家,希望人家發生不好的事情。可是他不是去驅使鬼神,他就是希望人家,乃至有些人希望人家眷屬分離,或是求神去處罰他怎麽樣。可是他不一定是驅使,不一定是作法,也有一些屬於這種惡願。可是如果有這種惡願,我們也可以知道那也絕不會是佛教,因為佛教之中是不會有這種惡願的。
譬如說有一個宗教,他們就會告訴人家:“我們這裏也有三寶,你們知道我們三寶的秘密之後不可以告訴人家;而且你進入我們的道場後你不可以離開,如果你離開的話,你要發願--如果你離開或者是泄露這個秘密之後會是五雷轟頂。”也有這樣的宗教。可是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宗教會用這種惡願要人家發起這個惡願,五雷轟頂都不可以離開什麽道場,這樣子我們就可以知道它一定不是真正在修學善法的。也不是佛教!
因為佛教--真正的佛教道場,它是不拘束人的。也就是說這個道場如果是正法的道場,一定是讓人家你願意相信你來。我們真正每個人來修行來實證,可是你不高興、你覺得你不相應,或者是說對這個道理你不願意接受,你是可以自由離開的,沒有任何拘束。也就是說修行這件事情是每一個人自己的意願,而沒有任何人勉強,也不能用任何的方式去拘束人家。所以在正法道場中,乃至在 佛世的時候,佛陀對於其他的外道祂會用道理來破斥,祂用破斥的方式來顯現出正法跟其它沒有解脫法的宗教的不同,然後之後就由眾生自己來選擇:如果你選擇要解脫,那你就來正法中修學。可是你不想解脫,你想說:“我要修學世間的去報複人家,我要獲得世間的名聞利養”,那 佛陀也沒辦法,佛陀也隻能由得這個人離開正法,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選擇之後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在正法之中、在佛法之中所談的都是因果,那自己的選擇一樣--我們要為自己的選擇來負責,來負起這個因果。
所以說,如果有人用這種五雷轟頂的這種惡願,事實上有人會因為說:“我曾經發過這樣的惡願,那我是不是離開會被五雷轟死呢?”,事實上這是不會的。因為我們知道在所有的天神裏麵,有所謂的雷神,雷神也是天神,他是欲界的天神。欲界天的天神他是修十善業道啊!十善業道他是不殺人的。你說那為什麽有些人他是會被雷擊而死呢?那是他過去的業,而不是因為那個雷神生氣!不是這樣子。所以說有些人如果被迫或是被騙(被人家騙了)而發了五雷轟頂的這種誓願,你可以放心你離開都沒有關係。為什麽呢?因為惡願它是不會成就的,因為在佛法之中,在法界裏麵惡願它是沒有拘束力的,因為真正的善神他是不會用這種方式來拘束人的,因為法界裏麵本來就是這樣子。
如果說有些邪惡的眾生,他用這個方式來威脅人來傷害人,那我們就可以知道,那一定不是天神,他一定是餓鬼道的眾生,也可能是夜叉,因為隻有夜叉這種不是真正信受佛法的這種凶神,他才會做這個事情。可是如果我們信奉三寶之後,事實上我們就有護法神,我們就可以排除這些惡道眾生的這些凶惡的鬼神,因為護法神的威德是超越這些餓鬼的這些凶神。所以我們信受三寶之後,我們自然能夠平安,不用害怕說發了這種五雷轟頂的誓願,就永遠就不能離開,並不是這樣子的。所以有些人是從這樣的宗教裏麵他離開他的這個道場之後來到正法中修行,都一樣平安無事,乃至有的還明心。所以在法界裏麵,惡願它沒有拘束力的。所以說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不要被這些邪師所說的這些錯誤的道理所拘束了。
那另外還有所謂的“許願”。許願也是很多人做了,就是說他可能跟一般的這些神祇來祈求自己的一些利益,這些很多都是善神,他會滿他的願,他會幫忙讓他的願能夠提前實現,所以說這種就叫做許願--它不是傷害人的。
那另外還有一種是“善願”。善願的意思就是說已經開始想要邁向善法了,也就是說它不是隻是像前麵是要傷害他人的惡願、邪願,許願隻是要獲得世間的自己的利益,這叫許願。善願就開始發起了對他人善、對他人好的心,這就是發起了善願。那我們修學佛法初機的學人,都應該要至少要能夠發起善願,能夠滿懷慈悲希望:一切修學佛法的佛子都能夠順利都沒有遮障,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平安、眷屬和樂而能夠財物豐饒、經濟非常的發展,大家都能夠和平相處,然後壽命延長而能夠一起來修學佛法。這就是善願。
好,那另外最後一個就是“正願”。正願就是說真正要來邁向修學佛法的這個願就叫做正願, 因為這才是正行才是邁向解脫。在邁向解脫的這個正願裏麵,還有分“小願”跟“大願”,什麽叫小願呢?我們這裏所說的小願是說:譬如有人剛開始念佛,相信有淨土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麽會說這是小願呢?因為這是很容易達到的,所以說這是小願。另外一種小願是聲聞人,他想解脫生死,因為他心量很小,所以那個叫做小願,所以小願它有不同的說法。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很容易達成說是小願,可是如果說有些人是因為這個世界很苦,也找不到真正能夠教導的正確的佛法,那他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要去跟 阿彌陀佛親自學習之後,再來回到這個世界來救度眾生,我們說這還是大願。雖然它是因為很簡單而能夠成就而說是小願,可是因為他發心廣大--想要再回娑婆來救度眾生,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說它是大願。聲聞人他想要解脫自己,那個心量太小那個就叫做小願。所以小願不是在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量太小,並不是這個,而是告訴大家這個願是很容易達成的,因為諸 佛的願力非常廣大,所以是很容易可以達成,所以就叫做小願。所以我們要信受諸佛的願力是可以完成的,那我們也要來發願,發這個正願。
我們有說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小願,那是因為這個願望很簡單可以完成。因為 阿彌陀佛的願力非常的廣大,所以說我們在這個世間隻要能夠努力,願意來相信、願意來發願、願意來念佛,那一定可以往生,所以這個叫做小願。另外一個是聲聞人或者是緣覺人,他們隻是想要解脫自己的生死,像這一種雖然在佛法中也是正確的,因為這也是解脫,可是這個願太小了。因為當他入無餘涅槃之後,他就再也不能利益眾生了,這樣的話在法界裏麵可以幫助眾生的解脫聖者就越來越少,所以我們說二乘人聲聞緣覺他們想要求得解脫入無餘涅槃,那個就叫做小願,而且這種小願是比這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種願還小。因為他的願力太小,所以我們應該要多鼓勵、多請求聲聞人--多請求二乘人--他應該要回向到大乘裏麵,如果他覺得我們繼續在人間太辛苦了,那我們也應該要請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所以我們希望在佛教界所有的修行者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都應該要先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到那一邊有 阿彌陀佛親自教導,而且那個環境非常的殊勝,所以就不會有退轉的因緣;而且所教導的一定是正確,都不會有邪見,那這樣的話就不用畏懼了。所以我們也勸一切的原來隻是想要了脫生死的這種聲聞心態的修行人,都能夠發起大心--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接下來說“大願”。大願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雖然往生極樂世界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是我們不能因為很簡單,所以我們就很鬆懈--認為說反正很容易可以去,那我就是隨隨便便等著到時候去就好了,至於往生的品位不用管,這樣就不好。我們應該說 阿彌陀佛的願力這麽廣大,很容易可以去,那我們也應該怎麽樣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品位,讓我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可以有比較高的品位。然後很快的可以實證佛法,然後回入娑婆再繼續來度化眾生。所以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把我們的願力慢慢擴大。
譬如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了解了之後:“嗯,沒問題!那我們應怎麽樣呢?”進一步來發願,怎麽樣發願呢?願意說:我來這一世能夠斷我見,在斷我見之後生到極樂世界那品位一定是高升。在這個三輩九品裏麵,他就是屬於上品的中生。可是如果能夠再更進一步發起明心的心,真的實證了,那就可以上品上生。所以我們應該要逐步來發起我們的願力,讓我們的願力廣大。那我們要發願--要每天在 佛前來發願。我們發願的時候,要注意到我們應該要“出口成願”,要把這個願把它講出來,要按照我們的能力逐步逐步把它發起來,讓我們的願力能夠因為每天的發願能夠堅固。發願一定要發出聲音,而且這個聲音一定要讓我們自己聽到,至少一定要到這個聲音的程度。因為如果我們沒有把這個願講出來,我們隻是在心裏麵繞,那就不算數,因為 佛陀或是其他人或是 菩薩就不知道你是在思考呢?還是說你真的是在發願,所以發願一定是出口成願。所以我們希望大家以後在發願的時候,在發起善願、發起正願的時候,應該在 佛前出口成願,真正把發願的這個願呢把它說出來,讓自己能夠聽到、也讓諸佛菩薩能夠知道,表示你不是隻是在考慮而已,而是你真正下定了決心在 佛前來發願--確實是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正禮老師 三資糧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