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10-12 06:36:08)
談到五欲,一般人所了解的通常是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粗重的欲望;也就是對於財物、男女色、名聲、酒肉飲食以及睡眠等五種世間粗重境界的貪欲。而在佛法當中,所談的範圍則就非常地寬廣,把六種感官所接觸到的五塵境界全都函蓋在內了;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個識,在麵對色塵、聲塵以及香、味、觸塵等五種五塵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11 11:56:14)
現在我們回頭來看看:關於苦聖諦它的用意,就是說讓大家透過對於世間一切法是苦的這個認知,來驅動您的修行。也許有人會說,那是不是這樣講:佛教所談到的就是一個完全悲觀的人生呢?因為談來談去全部都是痛苦嘛!實際上,我們要告訴大家絕對不是這樣。跟大家先把話說在前頭,所有的一切菩薩道的修行,其實沒有任何一個菩薩的修行是悲觀的、是灰色的人生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11 10:48:25)
另外有一個麵向,或許可以幫助學人更清楚地了知苦聖諦,那個就是三苦的講法。這個三苦的講法叫作苦苦、壞苦跟行苦。現在先講苦苦,苦苦就是,我給它的定義就是:世間的人,大家毫不猶豫都知道說這一件事情是苦的,那麽它就叫作苦苦。比方說,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那這三個苦當我們講出來的時候,即便是一個沒有修行的人,當他聽到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10 13:38:16)
首先來講到四聖諦這個事情的話,大家心裏麵一定第一個會疑問說:為什麽叫作聖諦?諦這件事情指的就是真理的意思;那麽聖諦依這個解釋,就是聖人所見、所知、所證的真理。也就是一切的聖者(這個聖者指的就是在佛教裏麵的聖者),他們都會同樣地看到了這個諦—真理的一麵—對於這個真理能夠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了知跟觀見是不同層次的東西:了知就是在我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人經常會提議說,在阿含裏麵從頭到尾就是沒有看到如來藏這三個字啊!這樣的質疑其實是非常的荒謬而且是幼稚的。其實在《阿含經》裏麵,其實它並不以如來藏這三個字來作為第八識的唯一名相,祂可以稱為阿賴耶識、也可以稱為本際、也可以稱為是入胎識,祂可以有種種的名。那我們看在《阿含經》裏麵,我們也可以來說明,其實在四阿含裏麵,佛陀把如來藏把祂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4 08:21:42)
舍利子是天竺屍骨之名,音譯為舍利子。由於斷煩惱者死後火化時,其屍骨異於常人,部份屍骨化成晶瑩美觀之顆粒狀,所以有人將已斷煩惱之亡者火化後之屍骨舍利子,作為聖物而收存紀念之。 所以舍利子隻是斷煩惱者死後之表顯物,並非真實佛法。佛入滅後,故意將屍身化為碎身舍利,欲使多數人都可以分得紀念供養。甚至於為度有緣之眾生,有時無中生有,忽然出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學技術是政治文明發展不竭的精神動力 科學技術既是一種物質力量,也是一種精神的力量。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逐漸地、 強有力地和不可抗拒地改變人們的意識,改變他們的觀點、標準、動機和價值判斷。科學成為愈益 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東西。不僅社會的經濟活動受其影響,而且社會意識形態也越來越多 地受到科技的嚴重製約。”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02 10:28:23)
(一)科學的技術威力科學的技術威力每個人都深有所感。近代科學思想在西方的中世紀逐漸成熟,經過十六、十七、十八到十九世紀的發展,以伽利略、牛頓科學世界觀為基礎的古典科學體係已經完成。十九世紀中葉麥克斯韋對電熱聲光等現象的規律進行了綜合,建立了第一個大統一理論即電磁理論。這樣,古典科學獲得了比較完善的表述。在古典科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單元。我們接下來要說明的論文內容是:
  複次,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與一切眾生身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說名一相三昧。若修習此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處故。(《大乘起信論》卷2)
  我們先來說明“法界相”。所謂“法”是指軌持,也就是具有規則能夠維持本身的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雖然按照科學的認識方式,科學不能把握以及指向真理,但它的巨大的解釋力與普遍的有效性是勿庸置疑的。顯而易見,它和同樣不能把握與指向真理的一些邪門歪道完全不同。在現時代,如果這兩類東西擺在一切讓人們挑選,絕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地挑選科學。世間有一些學說,由其普遍有效性,能夠構成一"道",比如科學。我們將這樣的“道”冠以"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