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博文
【編者按】原標題《武康大樓這艘船上,也有一位1900》,豆瓣讀書2023.9.14。征得作者同意轉發,小有刪節。摘:“撣走歲月的灰塵,我看到了他,並不為他的無名而感到惋惜。相反是,有幸識得,一個這麽好的人。” 武康大樓這艘船上的沈仲章 小茶 在考古上海老洋房的產權問題時,翻開了《蚌殼與珍珠:上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我之前寓居梧桐區,散步經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編者按】為啟下,摘上篇末段:文革後發還抄家物資的單子裏,有張紙條上寫,有一千多張自灌唱片“還不出”。我勿曉得灌唱片,隻曉得我家錄音器材相當多。文革前,爹爹會打開櫥門,東一樣西一樣稀奇古怪的設備,弄給我看,講給我聽。可惜我不到十歲,聽不大懂。就算當時勉強懂了,也記不牢。
我撥弄過的鋼絲錄音機,要比這架現代化的多。外殼是金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者按】本篇節選第二組問答的第一小部分答言,簡單介紹工作(做事)之後,開始講曾經頗有名氣的“沈仲章錄音棚”,但沒講完,由下篇繼續。上篇“入住”上傳後,根據親友反饋,又作了更正更新,薦再讀。 沈仲章在武康大樓(2):做事 陳保平(采訪)沈亞明(口述) 第二組問題 能否簡單講講沈老住在武康大樓時的工作、生活狀況?你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者2024.2.20補按】本篇又有重要更新。
【原編者按】2021年,沈亞明接受了一個采訪。2022年3月4日《解放日報》刊發了經采訪者整理的訪談稿件縮減版,完整版見《蚌殼與珍珠:上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陳保平、陳丹燕,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征得采訪者與口述者同意,本篇從未經整理的2021年訪談紀錄底本中,節選三問三答。沈亞明根據沈仲章生前口述,作了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林泉水跡:戴望舒與沈仲章在香港(4) 沈亞明 三、林泉內外數題 問:請讀下段摘文,你認為符合實情嗎?看來令尊在香港與穆麗娟很熟,他有沒有評論過戴望舒和穆麗娟的關係?比如,令尊陪穆麗娟看電影,戴望舒的反應怎麽樣? 在林泉居時,居延木簡運到香港,中央研究院的沈仲章前來香港,主持攝影製版工作。沈仲章為人隨和,言談風趣,風度很好,當時借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林泉水跡:戴望舒與沈仲章在香港(3) 沈亞明 二、《林泉居日記》與沈仲章 問:你能就《林泉居日記》的某些片斷,談談令尊嗎? 答:檢索《林泉居日記》,見有七次提到“沈仲章”或“仲章”。戴望舒隨手記下的小故事都挺生動,倘若拍攝傳記電影選用若幹,該是不錯的片段,而沈仲章也是一個有趣的配角。不過僅就那七處而言,我補充不了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林泉水跡:戴望舒與沈仲章在香港(2) 沈亞明 一、《林泉居日記》編者按(續) (原問及答言小引附於篇末,答言“信息一”“信息二”見上篇) 信息三:戴望舒的家庭情況 據編者按,“戴望舒夫人穆麗娟於一九四一年冬至後已攜女兒朵朵(詠素)回到上海”。 上摘關於穆麗娟回滬時間為“一九四一年冬至後”,恐怕是筆誤。簡述幾條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摘《新文學史料》2019年第2期“編後記”】值得一提的,《林泉水跡:戴望舒與沈仲章在香港》這篇文章,在寫法兒上與學院派“論文腔”迥然有別,像是春三月郊遊路上三三兩兩遊人閑逛,或是與友人喝著茶聊天,而其中對於史事梳考卻是細致、認真的。 林泉水跡:戴望舒與沈仲章在香港(1) 沈亞明 自從發文介紹與父親沈仲章相關的史料,便陸續收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者按】沈仲章曾伴隨劉半農兩次外出,本篇所敘是1933年河南行:劉半農、鄭穎孫與沈仲章三人調查了開封古鍾、鞏縣北魏樂隊造像與洛陽龍門舞姿石刻。作為背景介紹,還帶及沈仲章參與蘇嘉公路工程,協助劉半農為天壇編鍾編罄竹測音等史事。關於另一次外出,請參見已刊節選,還有更多待刊。 沈仲章憶劉半農:音樂考古 節選自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下)沈亞明三、課外活動唐山大學在課堂教學之外,也安排校外考察實習,開拓學生的眼界。著名的開灤煤礦就在附近,而修路、造橋、採礦等專業,正是唐山大學培養人才的重點,因此學校組織學生,前去參觀。那個年代開灤煤礦說是中英合資,實際上由英國商人掌控,工程技術人員則大多來自比利時。父親沈仲章他們去的那次,煤礦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