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正文

沈仲章在武康大樓(3):錄音

(2023-12-09 16:59:37) 下一個

【編者按】為啟下,摘上篇末段:文革後發還抄家物資的單子裏,有張紙條上寫,有一千多張自灌唱片“還不出”。我勿曉得灌唱片,隻曉得我家錄音器材相當多。文革前,爹爹會打開櫥門,東一樣西一樣稀奇古怪的設備,弄給我看,講給我聽。可惜我不到十歲,聽不大懂。就算當時勉強懂了,也記不牢。


我撥弄過的鋼絲錄音機,要比這架現代化的多。外殼是金屬的,邊角微園,形狀要扁些,可能接近打字機的尺寸。

沈仲章在武康大樓(3):錄音

陳保平(采訪) 沈亞明(口述)

第二組答言(B

【附】第二組問題:能否簡單講講沈老住在武康大樓時的工作、生活狀況?你們有什麽印象特別深刻的記憶?(包括解放初、文革中和改革開放後的不同時期

印象深的是鋼絲錄音機,方方的,比我家常用的磁帶盤式錄音機小一點。我還幫爹爹理過鋼絲錄音盤。我印象中,鋼絲錄音帶,實際上應該叫“絲”,假使全亂了,基本上理不好。

記得鋼絲錄音機,是因為爹爹一邊弄,一邊講有趣的事。爹爹講,他第一次看到鋼絲錄音機,是趙元任拿出來“顯擺”。爹爹聽力記憶相當好,就學給我聽,趙元任錄一段話,正過來放,再倒過來放。

爹爹還真的倒過來講英文。小辰光耳朵靈,雖然不大懂英文,說不定反而客觀。因為,腦子裏沒有習慣性的“正道”,當裁判思路不受幹擾。反正就聽有啥音,排列能不能對得起來。小人嘛,要是能捉到大人有錯,用上海通俗說法:勿要太神氣噢。

岔開去講個小插曲:我是先識五線譜後識字的,爹爹教我彈鋼琴。實際上他就帶我入門,讓我自己學。不過我彈的辰光,爹爹不離開房間。要麽編唱詞跟我對唱,要麽坐在旁邊看書。有一次,爹爹眼睛盯在書上,一沒看琴譜,兩沒看琴鍵。突然,爹爹指出我彈錯一個音。我哪能肯服氣,強詞奪理。姆媽在房間外麵聽了好笑,熬不牢跑進來,用上海話“請教”一對父女:哎,我倒聽糊塗了,倷兩個人,到底啥人教啥人啊?

再回到岔開去的前頭,反正,假使句子短,正讀反讀對不對,還是聽得出來的。大約摸聽起來,爹爹沒騙我。

那時候,北大語音樂律實驗室還隻有蠟筒錄音機。爹爹是語音室助教,幫劉半農忙。趙元任從國外帶回來鋼絲錄音機,算是先進設備。趙元任讓大家試,別的人文科出身,不敢碰“高級”機器。沈仲章考進北大是讀物理的,就帶頭試。當場就會了,還蠻得意。後來接觸的技術複雜了,回想起來實在是“小兒科”。

接下來,就講幫人家錄音。有時,專業機構的人作為項目,采訪民間音樂家。錄了音帶回去,一放聲音不理想。或者漏了重要的人,漏了重要的曲目。就來尋沈仲章,能不能想辦法補救。從前,國家機構經費不足。假使“成果”已經報出去,更加不好再申請了。還有,懂音樂的人不一定懂技術,反過來也一樣。正好沈仲章全曉得,又願意貼資金,也絕對不要名。

不但幫忙錄音,有的民間音樂家經濟困難,爹爹幹脆就接濟人家生活。音樂研究機構有幾個人,年輕時跟沈仲章都是劉天華的學生,是非常熟的朋友,曉得沈仲章為人。或者開門見山、或者轉彎抹角提出要求,請沈仲章這樣做。爹爹曉得有這種需要,自己再尋機會主動幫人。

除了請到家裏來錄音,爹爹還走出去,全國各地。帶錄音機、帶照相機,還帶電影機。爹爹有部小電影機,比電影廠拍電影的機器小一號。走得比較大的一圈是1956年,爹爹去西南采錄古琴、宗教音樂等,是北京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古琴家托沈仲章。

當時爹爹先到北京去參加音樂周,有通知不要早走,最後一天中央領導接見,後來聽說是全國最高領導。但是爹爹講我另有任務,堅持要先離開。鄭振鐸是沈仲章的老朋友,問明白啥任務,就講,我給你個名分。爹爹馬上回答,我就是不要名分,有了做不成事。

內地有的古琴家比較清高,有官職的人、大名氣機構的人去,人家不大了解意義。爹爹雖然是受托,但本人平民百姓一個,沒名頭。假使碰到正巧失勢的人,不會造成壓力,顧慮少。眼光好的人也看得出,沈仲章不帶利益目的,是真有興趣。而且,爹爹還請了一個當時還沒正式職業的古琴家一道去,作為不同流派交流琴藝。

平等、真興趣……容易建立友誼跟信任。爹爹幫人做事,出於真心實意講交情。他做事能夠成功,也常常要靠其他人講交情。交情哪能來的?靠名頭不見得有用,要靠真心實意去爭取。

有的古琴家呢,浸透了魏晉風度。要飲酒飲到興頭上,才會彈出獨到風格。酒逢知音,以琴表心。我現在意識到,單單懂音樂、懂技術還不夠。名士派的古琴家要談得來,才能彈得好。我講不清“名士”的定義,人也不是按定義造出來的。意態由來,各隨自然。我想,名士琴家認得出聽得懂的人。沈仲章不受名利束縛,據說曾經是“北大十大名士”之一。

既然交朋友,爹爹就請人家吃飯飲酒。但是飯館裏彈琴,嘈雜得不得了。假使放話筒錄音,大概跑堂叫菜的聲音最響,還有杯盤碗筷乒呤乓啷。哪能辦呢?爹爹就拿話筒塞到琴腹裏去。外頭再吵也沒關係,直接錄琴聲。需要說明,我不懂錄音,可能沒聽準確,或者記錯了。反正是個有效方法,錄完一放,成功了。

像古琴這種樂器,音量小,彈起來有絲絲噪音一樣的聲音,但味道也在那裏。音響調輕,琴聲噪音都太弱,聽不出味道來;音量放大,噪音太響又不對頭了。爹爹擅長做實驗,反複試,常常會用人家想不到的辦法……先講這些。

[未完]
上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2):做事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下一篇:
沈仲章在武康大樓(4):攝影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小係列編者按2021年,沈亞明接受了一個采訪。202234日《解放日報》刊發了經采訪者整理的訪談稿件縮減版,而完整版見《蚌殼與珍珠:上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陳保平、陳丹燕,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征得采訪者與口述者同意,從未經整理的2021年訪談紀錄底本中,節選轉載,口述者拙情增補修改。

【相關閱讀】
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中華書局2022(分別點擊書名與出版社,各自鏈接一篇書評);紙質版(北美)電子版KindleAppleBook紙質/電子版(中國)
沈亞明《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從北平到天津》中西書局202320243月上架,中國圖書網蘇寧易購首本《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出版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劉天華《病中吟》另名《何適》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天華:讀譜“認”師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音樂考古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跟船走黃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武康大樓這艘船上的沈仲章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我所知道的沈仲章先生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上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2):做事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下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4):攝影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