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正文

沈仲章憶劉半農:音樂考古

(2023-11-13 16:45:48) 下一個
【編者按】沈仲章曾伴隨劉半農兩次外出,本篇所敘是1933年河南行:劉半農、鄭穎孫與沈仲三人調查了開封古鍾、鞏縣北魏樂隊造像與洛陽龍門舞姿石刻。作為背景介紹,還帶及沈仲章參與蘇嘉公路工程,協助劉半農為天壇編鍾編罄竹測音等史事。關於另一次外出,請參見已刊節選<組隊赴塞北><跟船走黃河>,還有更多待刊。
 

沈仲章憶劉半農:音樂考古

節選自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修改稿,免注釋)

父親沈仲章曾兩次伴隨劉半農外出考查——“考查”是當時用詞,父親解釋,重在實地調查研究。相比而言,“考察”可含觀光性質的視察。

本篇說的是1933年夏的那一次,地點在河南,並非事先約定,而是半途巧遇。另一次是1934年去塞北,則是預組團隊。全隊全程基本同行,但沈仲章有幾次單獨行動,如跟船走黃河及探訪古寺廟……故事連串,有待陸續分享。

蘇嘉公路拍照

1932,我祖父病重,父親沈仲章向北大請假去蘇州老家。

1933初,祖父病情緩解。為防複發,父親沒有馬上回北平。

父親原在唐山大學的班友中,好幾位參與建造蘇嘉公路。其中一位叫文蒸蔚,職位較高。另兩位班友沈學和張競成也參與該項工程,分別負責幾個難點路段。

老同學們得悉沈仲章在江南,就拉他去重操土木工程“舊業”。父親有機會與老同學共事,欣然而往

沈仲章的主要職責是協助他在唐山第一年的室友沈學,為最艱難的寶帶橋路段收尾。父親帶相機,自告奮勇兼管攝影記錄。父親對采風感興趣,沿途順便拍攝了不少民間生活和民俗活動。

父親拍的照片,有幾張後來被《大公報》等報紙采用。《蘇嘉公路通車紀念刊》裏的大部分風光照,沈仲章所攝。

父親跟隨工程隊三個月,直到入夏,公路全線通車,方才離開南方北上。因為已近暑假,父親不忙著返校,繞道小事旅遊。

開封敲鍾借耳

父親沈仲章在南京、徐州等幾處略作停留,最後來到開封,拜訪好友楊春洲。

其時楊春洲在開封教中學。課餘,翻譯一部教材《今日的化學》。楊春洲正發愁,序言帶有議論,比較難翻。恰好沈仲章來了,就留住不讓走。要沈翻譯序言,並校勘譯者把握不大的詞語。

一日,父親得空,獨自一人前往河南省博物館。

早年參觀博物館的人不多,裏麵空蕩蕩的。進門便聽到咚、咚、咚—— ,有兩個人在敲一口古鍾。父親好奇地走近前去,那兩個敲鍾人回過頭來,齊聲喚道:“沈仲章!”

父親定睛一看,都是熟悉的北大教授,一個是劉半農,另一個是鄭穎孫。劉半農見了沈仲章大喜,說你來得正好,我倆正在為幾個音爭論,你耳朵最靈,快來聽!
 

天壇編磬測“準”

原來,劉半農在國樂考古領域裏也是先驅,著有多篇有關音樂曆史的論文。因為父親原是理學院的,又專門學過音樂理論,劉半農在發表這類文章的前或後,凡是涉及數學、物理和樂理的部分,常常虛心地請沈仲章檢查有無差錯。父親曾提到一篇《十二等律的發明者朱載堉》,他替劉半農找出了一些問題

早從1930年起,劉半農就開始研究中國古代樂器音律,先後到故宮、天壇、孔廟和其他寺廟測試古代樂器時有同好或小團隊相助

劉半農寫道:在測試北京天壇古樂器時,“一人奏擊樂器, 使其發音; 三人同時用三張小準測定音高, 然後記下準麵上的刻度數據(弦的長度)”(劉複《天壇所藏編鍾編磬音律之鑒定》,簡稱劉複1932

準”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一種聲學儀器,1930年代劉氏小團隊用的小準比較簡單,隻測音高。劉複1932:“沈仲章兄聽甲準,楊筱蓮女士聽乙準,曹安和女士聽丙準:鄭穎蓀兄往來各準之間,作最後的辨聽;我自己除幫助辨聽外,兼任記錄。”

北魏樂舞刻像

上文扯開稍稍溯源是為了說明,在河南博物館巧遇之前,父親沈仲章與劉半農和鄭穎孫已經有過相關合作。

回到主線,接著說1933年暑假,劉半農拉著鄭穎孫,外出考查古代音樂。首先就是河南省,剛到開封就冒出來了個沈仲章,歎為緣分。

開封古樂調查完成之後,父親又被抓差,隨劉鄭一起去鞏縣。三人來到一個小學校,那兒原有個石窟寺,寺牆的底部有古代石刻佛像和北魏時期的音樂舞蹈雕像,保存得相當完好。

第一次去考古地點時,隻能看到露在外麵的一小部分刻像。因為經過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寺牆大部分都被埋在土裏了。為了看清全貌,得找人挖掘。

在等待其餘部分出土期間,三個人去洛陽轉了一圈。

龍門菩薩斷頭

劉半農作為北大名教授,每到一處總有達官貴人招待。父親沈仲章最不喜歡此類交際宴會,常常借故辭謝,趁機去四周觀察。劉半農多少有點理解這種“名士”脾氣,放沈仲章自由。

大教授們赴宴應酬也是必須,公關之術古今中外都免不了。有學問有名氣的給了當官的麵子,掌權的就以實力回報。從洛陽到伊闕龍門的路上不太平,當地政府派了六個軍人,護送三位書生。

當官的還撥了三匹馬,給三書生充當坐騎。那馬匹原是馱貨物的,馬背上裝有固定的木架子,不太好騎。父親向來喜歡徒步旅行,就騎一段,走一段。騎馬時人身振動,相機難以持穩。父親經常下馬,沿途攝影。

一小隊人馬去白馬寺轉了轉,再到龍門石窟。隻見石窟內佛像大多頸上無首,滿地卻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石雕頭像。有人解釋說,馮玉祥的部隊來過此地。馮玉祥是“基督將軍”,馮將軍手下所向披靡,把異教菩薩的頭都砍了下來。

劉鄭沈三人在龍門石窟,專門留意古代音樂舞蹈雕刻。所幸那些樂舞造像,並不在馮玉祥“基督軍隊”摧毀之列。劉沈兩人各持相機,拍攝了大量照片。

父親回憶時,忍不住又稱讚他那架伊卡相機,因為用玻璃底片,拍攝效果比劉半農的相機更好。

寥寥四件”打油

劉半農鄭穎孫仲章三人離開龍門,再回鞏縣,就住在那個小學校。

石窟寺牆旁正在一段一段開掘,每挖好一處,露出雕像,要爬下去照相。父親年輕,自然當仁不讓。在鞏縣考查的所有照片,都是父親用伊卡相機所攝。劉半農很得意,半途拐帶了個沈仲章。

愛打趣的劉半農,還為鞏縣考古作了首打油詩:

古物今朝新出土,

寥寥四件不為多;

蘇州空頭江陰盜,

偃師野蠻徽駱駝。

詩中第一第二句將考古之人,喻為“四件”剛剛“出土”的“古物”。第三第四句以籍貫代稱四個人:“蘇州空頭”是即沈仲章,“江陰盜”為劉半農自稱,“偃師野蠻”是石璋如,而“徽駱駝”指鄭穎孫。這麽看來,石璋如也在鞏縣。父親沒說石璋如同往,但言及當地有人相助。河南偃師離鞏縣不遠,相對其他三位說,石璋如可以算當地人。

進一步思考,父親回憶在開封和去洛陽時,沒有提到石璋如。猜想開封時石尚未加入,而劉、鄭、沈三人去龍門時,石在鞏縣掌管挖掘工程。

鞏縣考查完畢,回到鄭州。劉半農和鄭穎孫要去江蘇和上海繼續研究古樂器。父親原隻答應臨時協助,又剛從江南返回,便與二位教授分手,打道北平。

管它“人事”“天事”

我找到父親老友當年寫給他的一封信,更確切點兒說,是缺頁的半封信,信作者也待考證。函中提到這次考查,摘錄於此

你倒有趣,報章雜誌上,有著你老兄的芳名呢。管它人事”“天事,隻要興之所之,就使得,而且音樂與你本來就很有關係。不是與劉複,還有個鄭什麽孫的同去的嗎?不是去發掘什麽魏代樂隊造像的嗎?——你能否講些我聽聽?

在我聽來,“管它‘人事’‘天事’,隻要興之所之,就使得”——特別像父親的語氣措辭,很可能信作者就是引用沈仲章曾對朋友們說的話。

而且音樂與你本來就很有關係”,則顯露這位父輩老友了解沈仲章——父親當時主管北京大學音樂學會。

但願父親遵囑複函,函內留下一些具體信息和生動描述,唯盼沈函重新露麵。我也希望博覽有心之人,搜索當年報刊記載,對照互證。

【更多劉半農】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跟船走黃河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更多節選:每組一例】
沈仲章憶陳寅恪:對空教室講課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北大:穿裙子的“男孩”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金克木與沈仲章:學外語小史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天華:讀譜“認”師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周祖謨致沈仲章函選摘(1)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相關閱讀】
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中華書局2022(分別點擊書名與出版社,各自鏈接一篇書評);紙質版(北美)電子版KindleAppleBook紙質/電子版(中國)
沈亞明《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從北平到天津》中西書局202320243月上架,中國圖書網蘇寧易購首本《沈仲章與居延漢簡》出版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小趙元任”撒把騎車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上)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劉天華《病中吟》另名《何適》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徐誌摩:誰有五十本?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