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博文

如果前後都是相同的最高稅率,高收入家庭到底是該存401K,還是Roth401K? 網友“綠園紫竹”提的這個問題,我開始回答得有點想當然了,沒有仔細去考慮。我當時想,如果稅前1萬美元,存到401K是1萬,存到Roth401K是6千(假定40%稅率),算下來是401K有優勢。 後來又一想,如果是存相同的數目1萬,情況就要複雜得多。 為簡單起見,假定最高稅率40%,存1萬Roth需要稅前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有網友想早躺平,問若有100萬現金,能不能找到年分紅5萬(年紅利5%)的穩定長久投資組合?因為是退休用的,所以保持穩定而不能有過山車似的大波動很重要。實際上,100萬現金如果每年能得到5萬分紅,用來吃喝嫖賭還是不錯的。 目前,短期內要達到5%的分紅是小事一樁,無論是1年CD,或是moneymarketfund,都很容易達到5%的利息或分紅,可惜無法長久。 那長久的能否達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上一篇文章: 想要財,還是想要財務自由? 主題是討論財富和現金流的,沒想到不少同學卻在問HardMoneyLending。我隻能說,跑題了唉,再說HardMoneyLending也是ScottTrench提到的,不是我提到的,要問也得問他,別問我。 玩笑,哈哈! 我以前曾寫過一篇關於HardMoneyLending的文章: HardMoneyLending的可能回報率 HardMoneyLending的風險不大,因為有房子做抵押,大不了把房子收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幾天BiggerPockets年輕的CEOScottTrench寫了一篇令我很感興趣的文章,這篇文章所要探討的問題,也正是我目前所麵臨的問題:這就是財富和現金流的轉換問題,是想要財富還是想要現金流,或者說是想要發財還是想要財務自由,而這兩者,有時候是矛盾的。這是原文: TheHardTruth:TrueFinancialFreedomWillForceYoutoMakeSuboptimal(andMaybeUnpopular)PortfolioDecisions 人生的不同時期,需求是不一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23 06:54:52)
盡管咱是個半路出家的碼工,但基礎並不差,國內的工程碩士論文就是用計算機編程實現的。到這邊轉學計算機後,基礎自然是比那些從文科或英語等專業轉過來的同學要好些,學計算機的時候也經常有同學請教咱。有的同學,連啥是文件目錄都需要解釋半天。 但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盡管當時計算機工作特別好找,很多成績不如咱的同學都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反倒咱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3-08-22 02:33:03)
如果在投資上是白丁,投資基本知識為零,又不想讀書和學習的話,隻要記住股神巴老爺子的建議並照著做就行了:90%標普500指數基金,再加10%短期政府債券指數基金。這個組合對於財富積累期的大多數人來說,是個不離譜的組合。 如果你有雅興,隻想讀一本投資的書,再多打死也不幹,可以讀讀網友“矽穀居士”推薦的TheBogleheads'GuidetoInvesting,這真的是一本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私募基金 投資的一個私募基金,收到去年的K-1表後才發現,實際分紅跟報稅收入差別很大,比如本來收到了2元的分紅,而報稅時卻需要報3元的損失。 熟悉地產投資的朋友可能會說,這肯定是折舊引起的。 而這個投資,折舊隻是個很次要的因素,主因是由資產的市場價格和產權結構引起的。 投資私募基金後,投資者就是合夥人了,而基金在報稅的時候,按照稅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最近讀了一本書,是私募巨頭CarlyleGroup創始人之一DavidRubenstein所寫的HowtoInvest,這實際上是本采訪錄,裏麵采訪了投資界20多個傑出人物,被采訪者包括LarryFink,SamZell,JonGray,RayDalio,SethKlarman,JohnPaulson,MarkAndreessen等,行業涵蓋股票、債券、地產、對衝基金、私募基金、高校捐贈基金和風險投資等。 作者在采訪每個人之前,先會對采訪人所在的行業和個人背景做個簡單介紹。由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7-18 10:18:07)
退休這個詞,實際跟我關係不大,以前網站做得稍微好點的時候,還有點脫不開身,後來網站做不下去了,由於房產也不自己管理,所以我其實老早就成了無所事事的無業遊民了,但由於太太還沒退休,等於我也無法退休。 今年太太退休了,也算是我也可以退休了。 目前正在外地,這次遠行,估計會在兩個月以上,這也是到美國後,第一次這麽長時間的出門在外,這裏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3-07-17 12:45:01)
以前啥也不懂的時候,非常反感理財型保險,後來看了些書,最重要的是聽了很多podcasts,包括BiggerPockets的podcasts,領教到了很多高手在利用理財型保險,漸漸改變了看法,至少知道一些合適的理財型保險適合特定的人群。 一般理財型保險的主要賣點是傳承和稅收上的優惠,但對這兩點我並不買賬,因為股票和房產如果一直持有,最終作為遺產給繼承人的話,同樣有stepped-upba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