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正文

地主那點事兒(11)改弦

(2024-04-11 19:10:21) 下一個

2016年寧大人在做套現重貸的同時,也在繼續尋找機會。他先是沿用以前的老套路,想繼續在佛州P鎮投資,但此時P鎮的房價已經升高了一些,他連續對幾個房子投了標都沒有拿到。此時的P鎮相對於自己的家鄉德州H城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優勢了,他又花了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分析H城當地的房產市場,H城由於前一段時間的石油價格崩盤,有些地方房價有些下滑,西部靠近能源走廊有不少14萬左右,可以租1300~1400的房子。實際上這些房子,買了長期持有的話也應該說的過去。

寧大人最終並沒有投這些房子,此時他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首先,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隨著房價的升高,越來越難買到滿足現金流要求的獨立屋,以前的玩法玩不轉了,要想繼續的話就得改變方法。

其次,獨立屋很難快速規模化。要使地產投資回報最大化,必須要用盡可能少自己的資金,控製盡可能多的房產,就是說要好好利用杠杆。貸款可用常規貸款,也可以用商業貸款。商業貸款盡管沒有貸款個數的限製,但一般情況下商業貸款條件苛刻,利率和費用相對常規貸款都要高,還有關鍵的一點是,商業貸款隻有當地的小銀行才提供,大多情況下需要貸款人親自跟銀行建立直接的關係,這對寧大人這樣的遠程地主顯然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寧大人想盡可能的利用優惠的常規貸款, 而常規貸款目前的限額是10個。一般現金流好的房子價格都不貴,假定每個房子15萬,買10個總資產才150萬,而如果用10個貸款,買10個Fourplex, 每個80萬,就可以控製800萬資產,過幾年很可能就會漲到1000萬,這比控製150萬的潛力就要大的多了。

這樣寧大人就把目標鎖定在Fourplex上…

寧大人以前買的投資房都在遠程,也想試試本地的房產。開始花了不少時間在本地查找和溜達,看看有沒有合適的Fourplex。結果非常失望,本地本來Fourplex就不多,上市的那兩三個或者是歪瓜裂棗,或者貴得離譜!

正在意興闌珊時,有一次隨意瀏覽Loopnet,忽然發現一個照片看起來很新、價位也合適的Fourplex,進去一看才知道這是尚未開發的預售房。後來同商家在寧家本地的經紀無數次溝通,包括實地考察等,才知道,原來是大本營在猶他的一個開發商第一次到寧家本地試水,準備開發Fourplex。後來又到他們的網站查了查,也同建商大本營的經紀溝通過很多次,詳細了解後,覺得這種模式非常好,就先後跟投了幾個項目,地點分別在猶他、Idaho和寧家門口。

投資的Fourplex基本長這模樣(跟寧大人投的類似的項目):

一個獨立的Fourplex:

 三個Fourplex相連,也可做為一個單獨的12-plex用商貸來投:

這種投資基本屬於被動投資,一旦決定投資後,投資者需要做的也就是申請建築貸款(由於是建商的合作銀行,申請跟常規貸款一樣,很容易),建完後再轉成長期貸款,再由他們的物業管理公司來管理(兩年後願意自己管理或者換管理公司也可以),剩下的就隻有數錢(也可能數虧的錢)的份了。寧大人的遠程項目到現在他都沒親眼見過,隻有家門口的一個見過。 

盡管寧大人隨這個建商購置的房產占他房產的大多數,但由於投資者自己需要做的工作很少,實際上還真沒有什麽可多說的。

這個建商的運作模式非常獨特,盡管後來有不少公司複製他們的模式,但剛開始他們好像是獨一家。

一般上百個單元以上的出租社區的開發,其建築費用都是由建商(或者背後的業主)來承擔,自己會出一部分資金,然後到銀行申請剩下的建築貸款,一般整個社區是一家擁有的。

而寧大人跟投的這些項目,產權確是獨立分開的,比如200個單元會分成50個Fourplex,每個投資者可以獨自擁有一個或多個Fourplex,並且建築費用完全由投資者自己承擔,而不是由建商承擔。當然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建商很難貸到建築貸款。

由於投資者自己承擔建築風險,建商會讓些利。建好的房子,市場上同樣的價格是很難買得到的。建商起初的宗旨是讓1個點Cap Rate的利給投資者。剛開始的項目,市場上的Cap Rate低於6,而建商賣給投資者預售房的Cap Rate高於7。

地產是有地域性的,即便是跟投建商的項目,不同地區的差別也是非常大的。前麵說過,寧大人發現這個建商是因為他們在寧家本地的項目,後來發現他們的大本營猶他同時也有類似的項目。兩地項目的Pro Forma,Cap Rate一個是7.2,一個是7.1,應該說基本是相同的,幾乎沒什麽差別。但兩份Pro Forma一放到寧大人麵前,他隻撇了一眼,就能辨出好壞,決然地選擇投猶他,現在看來是非常英明的決策,兩者無論是增值還是現金流,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房產的類型也是有差別的,其中有一個少有的混合型項目,既有Townhouse類型的Fourplex,也有公寓類型的Triplex(三層每一層算一單元),結果僅有的幾個Fourplex很快就給搶光了,Triplex一直賣不出去。現在看來,大部分人的判斷還是正確的,當時(2017年)成本60萬多的triplex,目前市場價隻有85萬,而成本是70萬的Fourplex,價格早翻倍了。

寧大人多次對太太說,第一個項目選的多虧是猶他,如果選的是寧家本地,那效果就差老遠了。因為開始時資金少,因而彌足珍貴,隻有快速增值套現再投入,才能實現資金的快速周轉,否則不增值的話,資金窩在裏麵啥事也幹不了!

在投猶他項目時,由於寧大人並沒去過那裏,還曾谘詢了住在當地的田薯兄,田薯兄給出了非常正麵的反饋。不過,公平地講,寧大人是在自己已經拿定主意後谘詢的田薯兄。無論如何,寧大人還是非常感謝田薯兄的正麵反饋,也算為寧大人吃了顆定心丸!

有些朋友可能想知道建商的信息,隻能說,時機不同了,建商的實力不同了,現在即便知道了也無濟於事。

剛開始時,建商所在的地域房價漲勢淩厲,選的地塊也好,未來他們是否還能選到好的地域和地塊?尤其是各地的法規越來越嚴格,限製越來越多。

起初,建商還默默無聞,需要招攬投資者,也就是說需要求著投資者,願意讓很大的利。後期建商聲譽好了,不缺投資者了,不僅不再讓利,好的項目也都讓建商周圍的人給消化掉了,剩給普通投資者的都是些歪瓜裂棗。用寧大人的話說,剛開始時投資者是大爺,建商是孫子,後來位置就倒過來了,投資者變成了孫子。

天上掉餡餅,偶爾會有的,但不常有!寧大人的親身經曆也印證了這一點!

【未完待續】

建寧  2024/4/11   (轉載須經作者本人同意)

----------------------------------------------------
【地主那點事兒】目錄:
地主那點事兒(1)前言 
地主那點事兒(2)寧大人 
地主那點事兒(3)英老大 
地主那點事兒(4)茅塞頓開 
地主那點事兒(5)跟風 
地主那點事兒(6)移師 
地主那點事兒(7)考察 
地主那點事兒(8)識懶驢 
地主那點事兒(9)耍花槍 
地主那點事兒(10)領悟 
地主那點事兒(11)改弦 
地主那點事兒(12)結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